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965887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六班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识记本课3个生字并准确书写、运用。准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2 .进一步了解诗词的关于学问。3 .借助字典和课本说明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 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喜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奇妙。教学重点1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2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熟悉3个生字,准确朗读诗词。2 . 了解诗词的。3 .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理解诗句大意, 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具预备

2、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有宏伟的群山,有浩瀚的江海,有无边的森林,有起伏的稻田。 唐诗宋词中,就有许多是描写山水风景的。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黄 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诗句:“日出江花红 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有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日,我们将学习新课古诗词三首。(板书课题:古 诗词三首)二、品读古诗,熟悉。1 .熟悉生字:德、鹊、蝉、稻。学会准确读写。2 .熟悉诗歌的,简介。【出示课件2】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襄州襄阳(今)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 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苏

3、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土,世称苏东坡。汉族,祖籍栾城, 北宋闻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名稼轩, 历城(今)人。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辱求和颇多责备;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3 .读出节奏。同学先自读,老师指导:【出示课件3】并板书: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说明,想想词语的意思,想 想这首诗大体

4、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争论。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 .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2 .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3 .依据同学回答,老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4】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漫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 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4 .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1 .老师有感情朗读,同学闭目想象。2 .同学发言,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 .同学采纳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 .全班沟通,老师适时点拨引导。(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5、)5 .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6 .练习背诵。五、总结学法,自学新诗。1 .总结学习方法:【出示课件5初读诗句了解大意一理解诗意一 体会诗境一悟其感情(板书:初读诗句一了解大意一理解诗意一体会诗境一悟其感情)2 .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同学按步骤学 习,老师巡察指导。【出示课件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检查回馈,点拨指导。1 .指名同学朗读,师生共同评价。2 .再读全诗,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你能精确地感受全诗的意境吗?3 .同学回答,老师指导,感悟遣词用句的技巧

6、:(1)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即打翻的墨汁,形象逼真。(2)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3) 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 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忽”字用得非常轻松,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4 .提问后,明确:这首诗的大意是: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雨 点就像珍宝一样乱跳,蹦入船中。突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望 湖楼下的湖面宁静得好像蓝天。七、感情朗读,背诵课文。感情朗读,将同学引入情境,直面美景,从而入情入境,熟读成诵,水 到渠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

7、诵课文。2 .关怀同学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的思想感情。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清平乐村居吗?再来背诵一遍吧。2 .出示清平乐村居。【出示课件8】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 .同学们,你们记得这首词是谁写的吗?(辛弃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他的 另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板书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二、思索质疑,解读课题。1 .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2 .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3 .课题有两部分,第一部分“

8、西江月”是词牌名,我们学过的词还有哪些词 牌名?后一部分是题目,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时间:夜里。 地点:黄沙道。事情:行。)4 、说说题目的意思。(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三、初读词作,初步感悟(一)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悟。1 .自己放声读一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读通,读顺。2 .指名朗读,并让同学做出相应的评价,老师随机引导同学读出这首诗的节 奏。(读词的时候假如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出示课件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

9、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3 .课件出示配乐范读。4 .女生男生赛读。5 .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就在这样的夜晚,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究竟观看了什么? 听见了什么?又闻到什么?从而又想到了什么呢?(二)全班沟通,理解诗意。1 .默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 .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老师指导:惊鹊:鹊儿被惊醒。鸣蝉:蝉儿鸣叫。社:社庙。.溪桥:溪上的小桥。3 .指名说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指名说“谁听取蛙声一片? ”又是谁“稻花香里说丰年”?(2)争论

10、:这句话该如何说明?5 .试着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出示课件10天涯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凉快 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 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移,闪耀的星星时 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茅屋小店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 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突然消逝在眼前。四、合作探究,反馈沟通。(一)全班沟通,自由读词,思索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1】1 .你从词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 .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3 .词中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由“旧时茅店社

11、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句词,你想到了哪一句出名的诗? (二)同学汇报,老师引导。1 .听到了风的声音,蝉和青蛙的叫声。看到了明月、惊鹊、风吹稻田、天外 疏星。想到了农夫丰收时的情景。(板书:看 明月,惊鹊 听 清风,鸣蝉, 蛙声闻稻花香 想说丰年)2 .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3 .流露出喜爱大自然,关怀人民生活的思想感情。(板书:喜爱大自然 关 怀人民生活)4 .我想到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五、拓展延长,写话练习。【出示课件12】想象这首词的画面。1 .配乐写话。此时此刻,你的脑海消逝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文字进行 描述。2 .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丽的名字。3

12、 .集体沟通沟通争论:江南夏夜图、山村夏夜美景图、田野山水名作、江南山村盛夏月 夜图4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中我遵循同学“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 学习诗词的奇妙的意境,引导同学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画画面,相互沟通, 体会意境。并且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加深体验。通过课后拓展诗词, 吟诵诗词的活动,拓展了学习的时空。我觉得课堂教学有一些胜利之处,主要表现在:我主要采纳诵读感悟, 品评赏析,积淀深化的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引领同学读中感悟,读 中融情,悟中升情。在第一个环节:创设诗意课堂中,我有效地激发同学的学习 爱好,激起了同学喜爱古诗词

13、的情感和学习古诗词的求知欲。第三个环节:初读 诗词,初步感悟。我让同学实行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朗读。让同学自己读,协作 读,然后指名读。当我发觉同学们字音读的非常精确时,接着引导读诗要有节奏。第五个环节:拓展延长。古诗带给同学的是更多想像的空间,这样 的制造性的想象有助于把同学引入深远的意境。我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 己的话描写画面,想象人物的心情、感受,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加深同 学的理解,关怀同学体会意境,提高他们的表达力量。总之,这节课,我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用自己的热忱感染、 带动同学,不失时机地欣赏,乐观有效的引导,让同学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感受到诗词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