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人体表胃小肠电的影响探讨经穴与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关系-针刺小肠.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169186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人体表胃小肠电的影响探讨经穴与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关系-针刺小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人体表胃小肠电的影响探讨经穴与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关系-针刺小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人体表胃小肠电的影响探讨经穴与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关系-针刺小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人体表胃小肠电的影响探讨经穴与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关系-针刺小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针刺十二经穴对健康人体表胃小肠电的影响探讨经穴与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关系:针刺小肠 摘 要:目的:通过视察针刺十二经脉经穴对健康成人体表胃、小肠电图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相对特异性关系。方法: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30例健康成人针刺不同穴位前后的体表胃、小肠电图,比较胃、小肠电图频率、振幅改变的差异。结果:针刺足三里、养老、曲池穴能使胃、小肠电振幅上升。针刺足三里、养老、通里、内关等穴位能分别调整胃、肠运动的节律;针刺足三里、养老、阴陵泉等穴能同时调整胃、肠运动的节律,促进二者协调运动。表现出与健康人胃相关的有曲池、太冲、外关、足三里、阴陵泉、养老;表现出与健康人小肠相关的有通里、阳

2、陵泉、阴陵泉、养老。其中阴陵泉、养老与胃、肠两脏都有关系。结论:从体表经穴视察相应脏腑的功能改变发觉经脉(穴)与脏腑之间的确存在着相关性关系,其效应规律可概括为“多经司控一脏”与“一经调整多脏”。 关键词:针刺;十二经穴;健康成人;胃电图;小肠电图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11-2352-03 Discussion of Specific Regularity between Acupoints and Organs Based on Different Influence to EGG Electrointestinogram by A

3、cupuncture in Acupoints of Different 12 Meridians of Healthy Adults SHEN Jing1,YAN Jie2,CHANG Xiaorong2,LIN Yaping2,WANG Chao2,LI Jiangshan2 (1.PhD Candidate in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a 410007,Hunan,China; 2.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4、,Changsha 410007,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n EGG,electrointestinogram of health people by acupuncture in acupoints of different meridians and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regularity between meridians,acupoints and organs. Methods:While acupuncture in acupoints of 12 different

5、 meridians to 30 health peoples,MP150 was used to record EGG,electrointestinogramTo analyze different influence to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gastric slow wave and electrointestinogram Results:Amplitude of EGG and electrointestinogram ascended after acupuncture in Zusanli,Yanglao,Quchi. The motional

6、 rhythm of stomach and intestine was regulated by acupuncture in Zuanli,Yanglao,Tongli,Neiguan,Yinlingquan. Some acupoints such as Quchi,Taichong,Waiguan,Zusanli,Yinlingquan,Yanglao,seemed correlated to stomach. Some acupoints such as Tongli,Yanglingquan,Yinlingquan,Yanglao,seemed correlated to inte

7、stine. Some acupoints such as Yinlingquan,Yanglao seemed correlated to stomach and intestine. Conclusion:The specific regularity between Acupoints and Organs was that different meridians control an organ simultaneously and that one meridian control different organs simultaneously Key words:acupunctu

8、re;acupoints;healthy adults;EGG;electrointestinogram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揭示了经脉(穴)与脏腑之间的相对特异性关系,这种特异性的作用规律原委如何?本试验通过视察针刺十二经脉穴位对体表胃、小肠电图的影响,探讨经脉(穴)-脏腑的相关性。 1 方 法 1.1 视察对象 健康成人30例,2050岁,体型匀整,无消化道病史,无其他疾病。近1月内无胃肠道不适症状,未服食药物。监测胃肠电图波形基本规则、有规律者。 1.2 视察仪器 MP150型16导生理记录仪(美国Biopac公司), 28号0.51.5寸毫针,一次性电极片(上海同安

9、医疗用品公司,阳光牌,批号:SPA060815),针刺手法监测仪(上海针灸经络探讨中心研制)。 1.3 视察方法 1.3.1 体表电极安放 胃体表电极:BIOPAC生理记录仪的胃体表电极3个接头中,负极接在“胃体点”,即剑突与脐连线中点上方(1.61.8)cm,旁开正中线左侧(4.51.1)cm;正极接在“胃窦点”,即剑突与脐连线中点下方(0.72.4)cm,旁开右侧(1.41.6)cm处1;地线接在右下肢。 小肠体表电极:BIOPAC生理记录仪的肠体表电极3个接头中,负极接在“麦氏点”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点的中外1/3处正下方3cm以内处;正极接在“麦氏点”正上方3cm以内处;地线接在右下肢

10、。 1.3.2穴位选择 为广泛探讨十二经脉与心、胃、肠三脏的关系,将十二经脉(穴)分为两类:与心、胃、肠三脏相属、络、表里、同名经脉上的特定穴或常用穴;其他与心、胃、肠三脏功能相关经脉上的特定穴或常用穴。与三脏不干脆相关的经脉,即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穴位定位参照石学敏主编针灸学2。 手太阴肺经:太渊;手阳明大肠经:曲池;手厥阴心包经:内关;手太阳小肠经:养老;手少阴心经:通里;手少阳三焦经:外关;足太阴脾经:阴陵泉;足阳明胃经:足三里;足厥阴肝经:太冲;足太阳膀胱经:飞扬;足少阴肾经:太溪;足少阳胆经:阳陵泉。 1.3.3行针手法 全部穴位均以毫针直刺,腕、踝关节旁边穴位深度0.30

11、.8寸,肘、膝关节旁边穴位深度0.81.5寸。针刺得气后,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以针刺手法监测仪显示捻转角度为180度,频率为120次/min的参数左右捻转。 1.3.4试验步骤 受试者空腹静卧,接体表电极,起先同步记录电信号5min后,施术者针刺穴位得气后,行针5min出针,待受试者静卧5min后停止记录电信号,结束视察。每位受试者接受视察1次/天,每次1对穴位,12对穴位连续视察12天。 1.4 观测指标 视察胃、小肠电波形的改变,包括波形的振幅、频率、节律等的改变状况。测量胃电频率、胃电振幅均值;小肠电频率、小肠电振幅均值。 1.5 数据处理 检验各穴位“针前”、“针时”数据是否符合正态性

12、及方差齐性,若符合正态性则采纳单因素方差分析、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性则完全随机设计秩和检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运用SPSS13.0软件。 2 结 果 2.1 波形视察 本试验受试者空腹胃电图主要表现为慢波,呈正弦波形,形态平缓,频率为3次/min左右,根据肯定的节律运动,振幅改变范围为130250V。小肠电图慢波频率为812次/min,振幅改变范围为40120V。针刺穴位后,胃、小肠电图的波形普遍发生了改变,表现为振幅大幅度的增高、节律紊乱、频率加快,这种改变多是针刺给受试者带来的刺激所产生的干扰,多在针刺后12min内平稳,在持续行针时稳定在肯定的范围内。人工视察针刺对慢波的影

13、响直观上可分为振幅改变,节律改变,频率改变3种。 2.1.1 波形振幅的改变有两种 对于胃肠电图振幅基础值偏低者,针刺足三里、养老、曲池穴后能使其上升(见图1、图2);针刺其他穴后,振幅与针前相比未见明显改变。由于受试者处于空腹状态,尚未视察到针刺后振幅降低的状况。 图1足三里针前振幅 图2足三里针时振幅增高 2.1.2 节律改变 针刺足三里、养老、通里、内关等穴位后,原本运动不规则的胃、肠电图均有根据肯定节律重复出现的波群,表明这些穴位能分别调整胃、肠电运动的节律(见图3、图4);针刺足三里、养老、阴陵泉等穴后,原本节律不一的胃、肠波形其运动节律趋向相同,而振幅呈反方向改变,表明这些穴位能同

14、时调整二者运动的节律(见图5、图6)。 2.1.3 慢波频率 针刺各穴位后,胃、小肠慢波频率未见明显改变。 2.2 胃电频率胃电振幅肯定值的均值小肠电频率小肠电振幅肯定值的均值 表2结果显示:十二组穴位针前比较无显著差异。针前与针时比较,曲池、太冲、外关、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养老有显著差异(P3。 3.2 经脉 穴位与脏腑之间的特异性关系 中医整体观与经络理论始终强调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有普遍存在的特异性关系,认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试验直观上视察发觉针刺足三里、养老、曲池穴能使胃、肠电振幅上升。针刺足三里、养老、通里、

15、内关等穴位能分别调整胃、肠运动的节律;针刺足三里、养老、阴陵泉等穴能同时调整胃、肠运动的节律,促进二者协调运动。本试验所选十二经穴中,表现出与健康人胃相关的有曲池、太冲、外关、足三里、阴陵泉、养老;表现出与健康人小肠相关的有通里、阳陵泉、阴陵泉、养老。其中阴陵泉、养老与胃、肠两脏都有关系。这些都揭示出多条经脉与胃、肠之间的效应规律:多经司控一脏4,一经调整多脏。 多经司控同一脏(腑)是指由于多条经脉在循行路途上与同一脏(腑)亲密联系,功能上相互影响,可以调控同一脏(腑)的生理功能,治疗同一脏(腑)的各种病证,但各条经脉对同一脏腑的作用效应有差异。在十二经脉中,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

16、经“入腹,属脾,络胃”、手太阴肺经“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手太阳小肠经“循咽下膈,抵胃”、足厥阴肝经“抵小腹,挟胃”,5条经脉的循行干脆过胃腑,手阳明大肠经是同名经,也与胃有关。“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是临床治疗胃脘疾患的主穴。“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作为胃经的表里经,也是治疗胃脘疾患的常用穴。“养老”属手太阳小肠经,“太冲”属足厥阴肝经,“曲池”属手阳明大肠经,针刺这些穴位表现出对胃功能的影响符合经络学说中“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而“外关”属于手少阳三焦经,该经“入缺盆,布膻中,散心包络,下膈,遍属三焦”,且三焦经是人体水谷的运行通道,与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相关,因

17、此三焦经也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试验结果充分表明白这6条经脉与胃有亲密的关系,针刺这6条经的穴位对胃的调整作用大于其它经脉。十二经脉中与肠腑相关的经脉有4条,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太阳小肠经“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试验结果中,“养老”属手太阳小肠经、“通里”属手少阴心经,针刺这两个穴位对小肠肠运动产生影响也与经络循行有关,肠电体表电极放置的位置属于小肠部位也可能对结果有肯定的影响。“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胆者,中精之府”,肝之精气化生为胆汁贮藏于胆,泄于小肠,以助肠腑对饮食物的消化汲取;“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

18、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与肠腑消化、汲取水谷,以及分清别浊功能都有关。因此两经的腧穴具有调整肠腑作用。试验结果也表明白这4条经脉与小肠有亲密的关系,针刺这四条经的穴位对肠的调整作用大于其它经脉。 一经调整多脏(腑)是指一条经脉在循行路途上与多个脏(腑)、器官亲密联系,或功能上与多个脏(腑)相互影响,因此可以调控多个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治疗多个脏(腑)的各种病证。本试验结果显示,“阴陵泉”、“养老”两穴与胃、小肠两腑都有肯定的关系,可以认为足太阴脾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均有调整胃、小肠两脏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试验视察针刺十二经的腧穴对健康人胃电、小肠电的影响,反映出:健康人处于阴阳平衡、气

19、血调和的生理状况下,针刺穴位后未产生破坏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作用。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效应规律可概括为“多经司控一脏”与“一经调整多脏”。一般来说,循行路途与脏腑干脆联系的经脉对脏腑的作用强于未干脆联系的经脉,而未干脆联系的经脉与其功能相类似的相应脏腑之间也存在肯定的关系。对于试验结果的两个疑问。关于“外关”穴与胃的关系,古籍及近7年的文献报道中运用“外关”主要治疗头面部、颈肩腰部疾患,很少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本试验针刺“外关”穴调整胃功能作用的发觉有待在临床治疗中加以验证。“太冲”对胃电振幅的影响与其他穴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它的针感剧烈有肯定的关系,大多数受试者针刺太冲时比其他穴位得气快,且针感极强,受试者对痛觉的反应影响植物神经对胃进行调整,这也可能是仅此穴位针刺后产生抑制胃电振幅的缘由。 参考文献 1 连至诚.胃肠电及胃肠动力学探讨在中国M广州:华南理工高校出版社,1997:762-764,356-361. 2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3 严洁,阳仁达,易受乡,等从针刺不同经穴对家兔胃黏膜爱护作用探讨多经司控同一脏腑的规律J中国针灸,2004,24(8):579-5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