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一数(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一数(二)》数学教案.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一数(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结合详细情景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2、从生活情景中发觉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视察四周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洁的乘法问题。 3、能依据详细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依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从详细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2、从生活情景中发觉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
2、生活的亲密联系。 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安排课时数:6节 数一数1 儿童乐园2 有几块积木1 动物聚会2 题目 数一数 备课人 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结合数数的详细情境,经验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 重难点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难点: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连加比较简便 教学 打算图片 课时 支
3、配 1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出示玩具图激发学生爱好 1师述:同学们都喜爱玩玩具吧,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玩具(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1) 这里共有多少个呢?谁能数得又快又精确 2学生独立依据挂图数 3指名说说自己数的方法(一个一个的数;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 4探讨哪种方法数的快 5将学生数的方法用算式表达,并板书:55515(个)3333315(个) 同时回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二 1(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2),提问:这是一些圆片,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可以怎样数呢? 2学生独立数 3以小组为单位沟通各自的想法(由组长带领组员,按着依次一个一个的说,说出自己的想法) 4以小组为单位
4、汇报数的方法,并说出相应的算式,板书: 666624(个) 44444424(个) 5让学生说一说数完后有什么感受 6师说:每行有5个,有这样的4行或每列有5个有这样的4列学生用圆片摆出来,然后说算式 活动三 1(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4)视察图片 2学生独立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指名汇报 4数有多少个苹果,提问:六盘呢?十盘呢?十五盘呢?算式应当怎样列? 板书设计 熊猫图圆片图方格图 5551566662410101030 333331544444424333333333330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儿童乐园 备课人 卓敬敏 教学 目标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觉问题、提出问
5、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验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意义、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洁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 难点: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 打算 情境图 课时 支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挚友们,告知你一个隐私,今日是调皮9岁生日,咱们如何给调皮庆祝一下呢?我提个建议,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喧闹一天好吗?好来,现在就去(板书课题:儿童乐园)二、绽开(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1、出示图片:儿童乐园插图12、师:哇,这里喧闹,小挚友们玩得真兴奋师:同学们自己视
6、察画面,再看看你从图中发觉了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沟通)3、学生汇报:要求每组提出最感爱好的问题4、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板书:有多少人坐飞机?)(二)、合作探究,领悟新知师指名同学列式解决刚才的问题生:22228(人)师:同学们看看这个同学写的算式,相同的加数加了好几次麻烦吗?现在老师教你一个简便的算式来写,便利极了,就是用乘法算式算师介绍如何列出乘法算式,读法与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板书:(三)娴熟算法,进行应用师:下面由男同学提出问题,女同学来答男生: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女生:44444424(人)或6424(人)师:女生回答的特别棒,列了两种算式,那谁知道算式中“6”是从哪来的
7、?生:“6”表示有6个4相加师:下边接着由女生提问题,男生回答三、巩固练习1试一试(出示图片:儿童乐园插图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派代表课堂沟通2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学生看教材,独立完成 四、习题精选填一填1555表示_个_相加,列乘法算式是_或_2444444表示_个_相加,列剩法算式是_或_3.图中一共有_个桃,加法算式是_,这是_个_相加,乘法算式是_或_4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_11111_777_888888_99_5555555_5下图中一共有多少个雪人?加法算式:_或_乘法算式:_或_读一读234673826435447129361857看图列算式1加法算式:_或
8、_乘法算式:_或_2加法算式:_乘法算式:_或_3加法算式:_或_乘法算式:_或_4加法算式:_或_乘法算式:_或_ 解决问题1操场上有一些小挚友在排队,第一排有5个小挚友,其次排也有5个小挚友,两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挚友?2有4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板书设计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22228(人)248(人)或428(人)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有几块积木 备课人 丁香香 教学 目标 1.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回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 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 重难
9、点 重点:初步会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难点:理解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 打算 积木图和算式卡片 课时 支配 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喜爱玩积木吗?今日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积木。 1、出示积木图 2、让学生细致视察积木图。提问: 图中有多少积木,你是怎样算的?同桌同学相互探讨一下。 二、探究新知 学生同桌探讨汇报。 (1)横着看,每排有7块主动木,有5排,一共有35块积木。 横着看,第1排有7块积木,有5排,就是有几个?(5个7) 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什么?(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个相加得多少。) 求7个5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75=35
10、(块)或57=35(块) 谁会读出这个算式?(75=35读作7乘5等于35,57=35读作5乘7等于35) 算式中“7”表示什么?(7表示每排有7块积木);“5”表示什么?(5表示有5排) “35”表示什么?(35表示一共有35块积木) 在这个乘法算式中,“7”叫什么数?(7叫乘数) “5”叫什么数?(5也叫乘数) “35”叫什么数?(35叫积) (1)竖着看:每列5块,有7列,一共有35块。 竖着看:每列5块,有7列,就是有几个5?(7个5) 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什么?(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也就是求个数相加得多少) 求7个数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57=35(块)或75=35(块)
11、 谁会读出这个算式?(57=35读作5乘7等于35,75=35读作7乘5等于35) 算式中,“5”、“7”、“35”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每列有5块积木,7表示有7列,35表示一共有35块积木) 在这个乘法算式中,“5表示”叫什么数?(5叫乘数) “7”叫什么数?(它叫乘数) “35”叫什么数?(35叫积) 三、巩固联系。 1、完成P6页第1题。 该题是让学生依据图写出乘法算式。 (1)第一题第一小题、其次小题、第三小题,先让同学们视察图,并探讨出图意独立完成练习。 集体订正。 2、完成课文第七页的第三题。 嬉戏:小狗送信 谈话:小狗当上了邮递员了,他每天把信件分别送到了小鸡,小鸭,小猫等好挚
12、友的家。(把3个小房子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这一天,天已经很晚了,小狗还没有把信送完,很很焦急。我们来帮帮它好吗?把写有算式的信件发给学生,要求送到相应的小房子里。 先出示小房子。 在出示一些算式卡片,说明嬉戏规则,请三位学生扮演邮递员,把对应的算式卡送到家。 送信时,先让学生想一想,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把表示相同意思的算式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对同学们的送信状况赐予评价,评出“优秀邮递员”。 谈话:同学们送信的不错,可以当一名优秀的邮递员了。还有一些小同学,也象我们一样优秀,他们同样在仔细学习。大家看书第七页的第四小题。 提问: 一共有多少人?请同学们细致看图,列出算式,数出得数。填在书上,然
13、后和小组的同学沟通一下,说说3是从哪儿来的。 板书设计 有几块积木? 5735(块) 或7535(块)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动物聚会 备课人 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结合“动物聚会”的详细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2.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洁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在详细情境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教学 打算 圆片 课时 支配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电脑出示动物聚会的情景图)师:小挚友,秋天到了,满山遍野的果实都成熟了。小动物
14、们确定开一个“庆丰收”的联欢会,你们看,都有谁来参与?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1、师:能够将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小伙伴们共享,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请小挚友细致视察画面,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内沟通:这些问题怎样计算呢?(1)每个盘子里有6个桃子,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2)每群小鸟有3只,3群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4)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萝卜,其次只小兔拿了5根胡萝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萝卜,一共拿来几根胡萝卜?(原图是有3只小兔,每只小兔拿4根胡萝卜,这里略加改动)3、尝试解决,说说你是
15、怎么想的?(学生汇报)师:小挚友们真爱动脑筋,看了一幅图发觉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还想方法解决了,真不简洁,谁能说说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是什么?4、理解63的两个含义(1)师:计算“一共有几个桃子?”和“一共有几个松子?”时都可以用63表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2)小组探讨(3)汇报沟通(4)想一想、连一连:5、“求小兔一共拿来多少根胡萝卜?”你们是怎样计算的?(1)大部分同学都会用加法表示:3+5+7=15(根)(2)你能将它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35=15(根)53=15(根)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1、数一数、算一算请第1排的同学站起来,数数是几个几,写出乘法算式。请第2排的同学站起来
16、,数数是几个几,写出乘法算式。请第3排的同学站起来,数数是几个几,写出乘法算式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说说23在这四幅图中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吗?3、摆一摆、画一画(1)师:小猪们带着自己收获的玉米也来参与联欢会了。调皮一看,它们带来的玉米总数可以用算式54=20(个)来表示。你知道来了几只小猪,每只小猪带来几个玉米吗?请你用圆片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学生思索后活动)(2)汇报沟通:(会出现两种结果)a:来了5只小猪,每只小猪带来4个玉米,一共有20个玉米。b:来了4只小猪,每只小猪带来5个玉米,一共有20个玉米。(3)师:能从多角度思索问题这就是创建,小挚友们真了不得!4、开放练习、发散思维(1
17、)师:“庆丰收”联欢会立刻就要起先了,可是小动物遇到了一个难题:假如有12个小动物了参与聚会,应当摆几张桌子,每张桌子坐几人呢?小挚友,你们情愿帮助小动物吗?帮助别人可是一种美德,老师信任你们!现在请同桌的小挚友分工合作,拿出12个圆片,代表12只小动物,一人摆一人写算式。比一比,谁设计的方案最合理!(2)展示设计方案(3)集体沟通评价 四、总结延长、情知共融1、师:小挚友们,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谈感想)2、师:是啊,乘法的用处可大了。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乘法。(1)你们看:(电脑出示画面)药盒止咳冲剂(10g10袋)吉禾豆粉(50g20包)图纸上长方形草地(20m15m)(2)
18、你能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用乘法解决?(学生自由发言:汽车上的座位、买东西、人的身体上、排队)3、师:小挚友们,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只要你擅长视察,擅长实践,你就能体验到数学学习带来的欢乐! 板书设计 一共有几只小鸟? 339(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一数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一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 册24-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验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相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 是一百。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验十个十个地
19、数数的过程,建立10个十是一百的概念。 教学难点: 知道数到几十九的下面是多少。 教学 方法: 动手操作、独立思索、合作沟通。 教学打算: 小棒100根、皮筋10根、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挚友,请拿出打算好的小棒和皮筋,这些小棒里藏着许多的数学学问,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小棒来摆一摆,再数一数,去找寻里面的数学学问。 板书: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1、直 观相识几十几。 (1)摆一摆 谈话:请拿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是多少?再捆一捆呢? 请学生摆出9捆小棒摆在课桌上。并要求学生一边摆一边数。 (2)几十九添一 提问:9捆添上1根呢?添上2根呢? 探讨:九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
20、?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小组内探讨后再沟通。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桌听。 2、相识整十数和一百。 1捆是10根,2捆是几个十呢?2个十是多少?(板 书:2 个十是二十)接下去你会说吗?同桌的小棒放在一起,数一数,你们一共捆了几个十,是几十?老师一共捆了90根,你们知道 是多少捆吗?假如再添上1捆,是多少根呢?(板书:10个十是一百) 组织学生沟通:10个 十是多少?一百里面有几个 十呢? 3、练习。 (1)有多少个小方块?数 一数。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个?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有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沟通。 (
21、2)圈一圈,数一数。 指名说出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后组织沟通。 三、巩固练习(25页练一练) 1、第1题。 第2幅图,让学生沟通,说说怎样把零散的小棒变成捆? 2、第2题。 出示方块图,学生练习,集体订正,说出方法和结果。 3、第3题。 圈一圈,数一数有多少个鸡 蛋?学生练习,师指导。 4、第 4题。 数一数,再添多少时100?先数出原来有多少,再思索添加多少。 5、第5题。 让学生自己阅读,了解。 四、嬉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
22、,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借助操作活动,相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 3、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 4、培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相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有详细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依次。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究相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依次。 教具: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 教学打算: 1、支配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2、学生每人
23、打算20个小正方体。 3、老师打算10个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1、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相识了百以内的数,那9加1是多少 生:是10. 师:(出示课件9+1的演化过程) 2、99加1是多少? 生:100 师:(出示课件99+1的演化过程) 二、探究新知: 1、999加1是多少?(想一想,然让后小组沟通) (1)、学生探讨。 (2)、汇报沟通。 生:是1000. 生:我们用竖式算出是1000. 生:我们也感觉是1000. (出示课件999+1的演化过程) (3)、师小结:满十进一,九百九十九再添一就是一千。 2、有多少个正方体? (1)、(出示课件大正方
24、体图)这是一个什么物体?(出示课件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许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汇报完后)谁估的比较接近呢?我们还是来数一数吧。怎样才能又快又精确地数出来呢?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视察,细致思索,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怎样数比较好。(学生分5人小组活动,每组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每人20个小正方体,合作探讨数的方法) (3)、小组汇报:可以怎样数?(依据学生的叙述老师操作演示) (4)、哪一组数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一起来这样数一数。(课件演示由10个小正方体到一条,由一条到一层的过程)这就是大正方体中的一层,这样的一
25、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是怎样数的?(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5)、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一层是100个小正方体,那么在大正方体中有这样的几层呢?(课件演示由10层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一起数数看。 (6)、那么要知道大正方体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就可以象这样几个几个地数了?数了几个100?10个一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3、你能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吗? (1)、组织同桌数数,记住自己的数数方法。 (2)、沟通数数方法。 生:887、888、889、900 师:你是一个一个数的。 生:887、897、907 师:他是怎样数的? 生:十个十个数的。 生:887、
26、987 师:她是怎么数的? 生:一百一百数的? (3)、师小结:在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个就作为了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谁是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呢?一千一千地数呢? 四、巩固练习 1、一个一个地数,从二百九十八数到三百零二,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出示课件) 2、说一说,有多少个正方形?先让学生小组试做,在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出示课件) 3、涂一涂。想一想怎样涂才能使涂出的方格数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138个、306个小方格。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相互评一评。(出示课件) 4、数一数,说一说,一共有多少?先让学生小组试做,在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出示课件
27、) 5、小组嬉戏,借助附页2中的图试一试。(出示课件) 五、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0个100是一千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租船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租船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 3、 对学 生进行平安教化。 二、重点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具打算: 学生准 备小棒。
28、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 )625 8( )38 7( )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 5= 366= 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留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找寻信息:每条船 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 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沟通。沟通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14=5(条)1(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安排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安排方 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29、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5+1=21。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 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 (3)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3条船,每条船3人。34+ 9=21。 4、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 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学问来解决 简洁 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索,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安排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安排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留意平安,不能做违反平安规定的事。 (三)巩固练习 P11-P12“练一练”。 (四)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
30、册搭一搭(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二)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P6和P7搭一搭(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搭 房子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有 余数的除法,并且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 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3.培育学生的学习兴 趣及初步的观 察、概括实力。 三、教学重点: 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图 淘淘和笑笑正在一起玩小棒搭房子的嬉戏,6根小棒可以搭一
31、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 子,还剩几根小棒?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 166= 2(个)4(根) 老师巡察指导。 2.教学竖式 老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小组探讨: 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3.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图 老师要把画有坦克的13张卡片平均分给5个小挚友,那么算一下每人可以分到几辆,还剩几辆?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135=2(辆)3(辆) 老师巡察指导。 2. 刚刚我们已 经学习了除法的竖式计算,这道题的竖式该怎么列呢?谁情愿到黑板上来试一试? (1)指 名板演。 (2)师订正。 (三)
32、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7“练一练”的第1到3题 (四)谈感受,谈体会。 通 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学问? 六、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一、除法 第一课时:除法(一)相识竖式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验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究、发觉中,使学生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
33、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打算:投影仪,学生打算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视察、思索: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究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索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沟通。学生可能有许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b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20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老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沟通。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老师
34、指出:205=4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205=4 竖式:4 5丿20 20 0 探讨:结合刚才分苹果的状况,在小组内探讨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依据学生口答板书: 4商:“4”表示分4盘。 除数5丿20被除数:“20”表示有20个苹果。 “5”表示每盘20商和除数的乘积:“20”表示需20个苹果。 放5个苹果。0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试一试”的四道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2体会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再次显示20个苹果画面。 (2)组织
35、小组探讨:有20个苹果,假如每盘放6个呢? 请每个同学用代表苹果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再小组内探讨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3)进行全班沟通。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相识余数。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6=3(盘)2(个) 3 6丿20 18 2 答:可以放3盘,还剩2个。 引导学生相识竖式中:“20”表示把20个苹果拿去分,“6”表示每盘放6个,“3”表示放了3盘(强调单位“盘”),“18”表示3盘共18个(63=18)。“2”表示放了3盘后还剩下2个(强调单位:“个”),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接着往下分了
36、,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 3体验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探讨:调皮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相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3)探讨:依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觉什么? 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觉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反思: 其次课时:除法(二)
37、试商方法 教学内容:P45“分草莓”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究、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阅历。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洁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究、发觉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化。 重点难点:1.经验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阅历,逐步达到娴熟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驾驭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打算: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05165185205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
38、的算式。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探讨:怎么推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全部商6。 思索:假如商是5可以吗? 假如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状况,全部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探讨: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P4“试一试
39、”。(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P5“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五、反思: 第三课时:除法(三)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68“租船” 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化。 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打算:投影仪、学生打算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6258()387()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366=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留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出示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找寻信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沟通。沟通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