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冬天教学指导教师评语(共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冬天教学指导教师评语(共20篇).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济南冬天教学指导教师评语(共20篇)第1篇:教学指导教师评语 dfd教学指导教师评语:该生在实习期间积极钻研教材、参与教学讨论活动,教学方式生动灵活有特色、逻辑思路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具有针对性。课后批改作业认真,能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解决,是未来合格的化学老师。 班主任指导教师评语:该生心思细腻,在实习班主任期间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课后积极和学生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学生老师的三方沟通;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实习班主任深得学生喜爱。 第2篇:济南的冬天教学案 2济南的冬天教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法指导】 朗读法;自主合作交流法.【知识链接】 1.走近作家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 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
3、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2.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 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
4、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济南( )伦( )敦( )暖和( ) 发j( )看( )护妇 镶( )嵌 露( )出 狭窄( )水藻( ) zh( )蓄 2文学常识: 老舍(18991966),原名_,字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_。著名作品小说有_、_、等和戏剧_、_,其中话剧_被西方人誉为
5、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3.本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由天气写起,通过济南与 _、_、对比,写济南的冬天 _、_ ,突出济南冬_ 的特点,赞美它是个宝地。 4.第二段开始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 _ 的描写。 5.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_ 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6.作者紧扣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_ 的山,次写的_山,再写城外_山,
6、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7.第五段是写冬天的_,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_之清澈、透明。 二、【合作探究】: 1.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几幅动人的图画)? 3.作者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山的? 三、【达标检测】: 1.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
7、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2.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_(体裁),本文作者:_,名_,字_,_人。现代著名作家,_家,_家。作品有长篇小说_、_等,话剧_、_等。文中作者把济南和_、_、_对比,依次描绘了冬天的_、_、_突出济南冬天_的特点。文中是按_的顺序写的。 四、【课堂总结】: 本文你学到了什么? 五、【拓展训练】: 1.你能选出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吗?(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他们一看那些小山
8、,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2.本文紧扣了济南冬天的_这一特点,赞美的是_(A、济南的冬天 B、冬天的济南 C、济南冬天的美景)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_之情。 3.济南的冬天作业检测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响晴(xing) 安适(sh) 贮藏(ch) 慈善(c) B.B.水藻(zo) 温情(qng) 澄清(chng) 绿萍(png) C.发髻(j)镶嵌(xin) 狭窄(xi)宽敞(chng) D.肌肤(j)着落(zho) 地毯(tn) 秀气(xi) 2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A.沐浴着 B.对着 C.晒着)阳光,暖
9、和安适地(A.睡着 B.躺着 C.放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A.吹绿 B.唤醒 C.摇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3.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将字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4.A.明喻 B.暗喻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晓水墨画也许是唐代人的名画吧!( ) (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 5.解释词语 响晴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第3篇: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
10、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过多地分析、讲解,结果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时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参与的程度是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一环。如果没有学生读书,或学生读书不充分,那么,即使教师讲得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真切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
11、、创造的过程,它可以把无声语言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一过程是别人替代不了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学语文的根本。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是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整体感知,再是重点朗读品味赏析,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既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领略了老舍作品的语言之美。从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学生反复读了,背诵了,自然对文章的主旨、内容、写作技巧、价值等都会有一定的认识。 当然,通过“读”感知课文,这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在课堂讨论中,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如 “济南的总特点是什么?”“
12、济南总特点是从那些方面来表现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特别是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喜欢的语句段落来进行品味,给学生以较多的空间,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辩,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 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我又适时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出一些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写好此类文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对同类文章赏读,学会观察描写景物,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整堂课下来,感觉教学环节设计的还算流畅,教学目标也基本落实
13、了下来。但是在解决本文的难点品味语言这点上,做的还不够到位,在引导学生品位的时候没有做好示范性的教学,学生品和教师引导的时候显得有点散乱不够集中。基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确实还不够,平时缺少对学生语言品味的教学指导,因此,语文课也少了很多的语文味。于是,对于如何品味语言,如何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我有了以下思考: 1、重朗读。朗读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进入文本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受语文的本色美。 2、重方法。在引导学生品味的时候,应做好示范型教学,并学会从哪些角度对句子进行品味,培
14、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3、重定位。语言的品位是个底线性的教学目标,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落实在语言这个层面上,它就算不得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语言的品位上,让学生更多的进入到语言中,更多的学语文。 虽然这次开课还存在的许多的不足,但我很高兴许多有经验的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多钻研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从来都认为语文的阅读就在于挖掘,对文本的挖掘、对作者的挖掘、对时代背景的挖掘、对生活的挖掘、对自我体验的挖掘。这也是新课改提高语文素养、丰富人文内涵所要求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做到更好的挖
15、掘,使得语文阅读课堂变得和谐,是我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问题。 第4篇: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 济南的冬天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学生分析: 前一课学习了春,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体会,阅读这篇课文,宜引导学生自己理解。 指导学习: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
16、学重、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指导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
17、年春。 2、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 (2)、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 2、 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
18、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2、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 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四、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4人小组分组讨论问题。 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
19、什么不同之处? 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明确 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
20、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五、揣摩优美语句,品析写景艺术,领悟思想感情: 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比喻、拟人句,并小组讨论、分析是如何写意情状、传达情韵的。 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采用“替换法”即通过与改为一般表述的比较,看表达效果的不同。 (投影显示)如: (1)组: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
21、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组: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组: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教师点拨、明确: (1)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
22、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组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六、课堂小结: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
23、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明敏的读者是否会饶舌地续写“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以抒发胸臆呢?我想,是会的。但老舍先生不会,谁让他是丹青高手呢! 七、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题。 .以“_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填入所在地的地名。 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畅所欲言,也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
24、异的尊重。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语句的讲解,真令我刮目相看。比如,有一个学生说:“我喜欢第段中的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因为摇篮能挡住寒风,让里面的婴儿感到温暖。”又有一个同学补充说:“正因为济南如同摇篮里的婴儿,所以冬天是温暖的,四季如春。”学生在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一些写景的技巧,而且也探究济南冬天气候的成因,它所达到的效果无疑比老师单纯地分析灌输修辞、语法要生动得多。作业设计也较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在掌握写景的技巧后运用到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5篇: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是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第二单元以写景散文
25、为主。在春中已经有了相似的篇章的学习。本文的景物都牢牢扣住“温晴”两字,济南的山山水水无不透露出温晴的特点,而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又处处有老舍情感的流露,因而我的课就围绕景的“温晴”和情的“温情”来开展。 对于景物的温晴特点,我让学生自己去找,通过学生自己的魔都,圈点勾画来探索发现这一特点。并做适当的颠簸,而学生在分析景问晴的过程中世纪上已经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因而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情的分析只是一个总结提炼的过程。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虽然有所关注学生的“学”。但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学生的学还不是一个主导,而且在整个课程中学生的读也不够多。语文课应该是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可是我的语文课还是没有这样的
26、效果,往往是为了读而读,读变得没有目的性,没有层次性。这是我需要进步改变的地方。 而对于景物的温晴的分析过程中,分析的过于浅层,没有向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生已经懂了,上课应该教学生所不懂的内容,应该让学生跳一下能够到达的高度。而我现在的高度停留在学生伸手就能摸到的高度。因而这对我的文本解读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自己应该不断地进步才能更好的去教学生。 第6篇: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 我的教学实录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 陵川县杨村镇初级中学 李丽霞 导入: 师:我们刚感受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之美,又要来领略老舍先生的冬之魂。不过,这个冬不是寒冬,而是暖冬,是令人向往的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可是一个大作家,谁了解
27、他的有关信息呢? 生: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师:你把课文下方的注释用上了,真是信手拈来啊。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他的一些代表作,比如 生(杂然回答):骆驼祥子、月牙儿、四世同堂、茶馆等。 师:老舍先生本是北京人,怎么会写济南去的呢?那是因为在1930年前后,老舍先生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老舍先生写了一系列济南风景名胜的散文,其中一篇就是济南的冬天。“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对济南的写照。下面我们跟随老舍先生,到济南观光。 第一板块美文美读 感知文意 1.2.3.学生自读。 教
28、师范读。 学生展示朗读。 师:刚才大家朗读了济南的冬天,请你找出能够表现济南的1 我的教学实录 冬天的特点的词语来。 生:“宝地”。 生:“响晴”。 生:“奇迹”。 师:大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咱们一起分析一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这个“响晴”是相对于“日光”来说的,是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吗? 生:“不是”。 师:“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析一下“宝地”指济南还是济南的冬天? 生:“济南”。应该是“温晴”,因为温晴是指天气。 师:对了。对于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大家要慢慢咀嚼。 师评价:这个环节这三名学生非常积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值得表扬。希望在
29、下个环节大家继续努力。 第二板块美段细读 理解文情 师:下面我们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为例进行分析。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济南的冬天美景展现出来的?本环节咱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家精读品味并且把你的见解说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一会儿咱们在班上进行交流。 老师宣布本环节对每组的评价办法: 1、能够熟练、流利的进行交流得 3分,否则,酌情减分。 2、交流迅速、不磨蹭、声音宏亮得 3 分;否则,酌情减分。 2 我的教学实录 3、评价分值的任务有各组组长完成,下一组组长能够迅速给上一组作出判断,并能够说出得失分的原因。占2分。否则酌情减分。 4、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倾听得2分,每有一人不注意倾听扣除0
30、.5分。这点有老师来评定。 生(精读、圈点勾画、组内交流) 师:本环节要求每组c类组员回答问题。 一组交流:“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个“妙”字,成为了贯穿全段的线索,这个“妙”字抓住了画面的主要特点,整段写的都是小雪之妙。 二组组长评价:“该小组回答不错,抓住了本段景物特点,但是,该组员回答时,声音太小,扣掉1分,该组先得5分”。 组员回答:“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个“顶”准确的表现了小雪的位置和形状,同时让读者感到雪很少、很轻盈 ,照应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好像日本看护妇”,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雪后矮松的形态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三
31、组组长评价:“该小组的回答非常全面,不仅说出了动词“顶”字的用法,而且还从比喻的修辞手法上进行了赏析。该组组员回答问题口齿清晰、流利、教态大方,组长表现不错。得8分。“” 三组组员回答:“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山那么大,给它穿一件衣服,真可谓小景写大景。3 我的教学实录 同时,静中有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雪、山、草相映的美景。 四组组组长评价:“该小组从文章的表现手法、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进行了赏析。不错!但是该组没按老师要求由c类组员回答问题,而是由b类组员回答问题的。组长表现不错。所以只能给6分”。 师:真是铁面判官。这点以后大家
32、一定注意!不能偷梁换柱、投机取巧。 四组组员回答:“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话妙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雪后小山在夕阳的映衬下,宛如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作者的喜爱之情自然表露。” 一组组长评价:“该组学生对这句话的赏析十分到位,而且还进行了丰富的联想。声音宏亮,回答问题大大方方。但是,组长的声音太小,去掉0.5分。得7.5分”。 二组组长再次评价:“一组组长表现不错,最终总计得分为7分”。 师:这个环节,由于我们的评价具体,各组组员表现很有,大家都在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各组都没有扣分的情况。每组加2分。这样,老师宣
33、布各组最终的得分结果:一组7分,二组10分,三组得8分,四组得9.5分。下面咱们给获得第一名的第二组颁发合作学习回答问题最佳奖状。请二组所有学生上台领奖。大家给予领奖学生热烈的掌声。 4 我的教学实录 板块三展示自我 表现美景 学着文章写景的方法,抓住特点,以“最妙的是”开头,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片段。 生:交流,相互评价,相互指正。 师:展示优秀作品。对其余学生作品进行针对性评价。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在2022年12月份,参加在陵川县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精心设计的一节课,讲课地点在棋源中学,同课异构,参加讲课的教师共有八位,听课的是来自全县各校的语文教师以及教
34、学负责人。 本节课,正如同我当初设计的期望一样,由于引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使这节课在教学之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评委老师给予了最高分。及时的评价,多元化的评价,让整节课教师能够及时的考查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时改进和检验学生和教师的教学,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片段一中,我对学生进行的是口头评价,对参与答题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并分析他们答案对错的原因。 片段二中,我对学生采用的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评价的方式,我没有单一的自己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进行评价,而是制定了一套评价标准,本套标准,以十分制记录。从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参与程度、组员的选择、组长的评价、声音的大小、口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倾
35、听得程度这些方面都进行了评价。教师仅从学生的积极参与、耐心倾听方面进行了评价。这套标准的制定,以及严格的执行,保证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片段三中,是写作能力的评价,学以致用是本节课的目的,学习了抓住特点、用合适的写作方法描写之后,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个环节,对优秀的习作片段、以及学生个体对一节课的掌握情况,及时作出了评价。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等方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紧紧抓住“学生是主体”这个角度来分析,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扎扎实实的利用语文教
36、学的多元评价功能。 1、在日常学习中给予及时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充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2、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让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自我反省和锻炼自我评价能力。 3、将日常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体现在学期总评成绩中。学期结束时,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日常表
37、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各占总评成绩一定的比例,促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5 我的教学实录 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 4、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人员的角色关系一直是:教师作为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评价活动什么时候进行、具体有什么评价要求等,一般都由教师提出,学生的职责主要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做好接受评价的准备。在这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评价活动中,很难发挥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学科自身的特色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改以往单纯的鉴定、证明而变为导向、发展的评价功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主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可以由多人组成,改变过去单独
38、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 评价中,除了以上评价方式外,还应有口试、访谈、现场观察、专题作业、制作、杰出表现记录、答辩、轶事记录、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等多种方法。 只有这样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适应课程的发展,才能真正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也只有这样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才能从多方面收集信息加以分析,才能收集到真正的信息,达到科学评价的教学功能。 李丽霞有感
39、于赛课后 6 第7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课教学设计总第(56课时) (2022年9月7日至9月11日)(9月8日教师活动学生休息) 济南的冬天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写景状物的一
40、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1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
41、略“济南的冬天”。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词语检测: “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形字意。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1、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2、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自
42、由朗读,思考问题: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 2、 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2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2、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 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 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五、课堂总结。 文章先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