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笔试万能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笔试万能教案模板.docx(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物理笔试万能教案模板第1篇: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机械功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机械功、功率。机械功、功率是“机械和功”这一章的第二节,是为下一节学习“机械能”打基础的,同时也是本章学习研究“功的原理”的基础,更是高中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知道功的概念,知道功率的意义。 在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学过“力”、“物体的运动”相关知识,对“力”和“距离”这两个概念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容易将生活中的“做工作”与物理学中的“做功”混淆,对费 力而未做功的现象不易理解。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功的概念。 做功
2、有大小,做功有快慢吗?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呢?本设计期望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找到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不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建立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计算功的大小,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功率有关的问题,从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功率的单位。 能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 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
3、值观 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功的概念建立。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木块、铅球、秒表、矿泉水瓶、直尺等。 2各种做功和功率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为机械功、功率等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建立机械功的概念,并能实际测量物体做功的大小;通过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是:在学生已经知道功的概念的基础上, 1 让学生测出自己走上楼梯和
4、跑上楼梯所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不同同学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会发现:不同的人,上楼时做的功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怎样才能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在需要中寻找方法,最后得到功率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功的概念建立。方法是通过列举一系列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物理学中的“做功”与生活中的“做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了力不一定做了功,在学生知道了功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举例并通过讨论、辨析,搞清怎样才算做了功。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活动、讨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做功”与”做工作”的不同;做功不仅有大小,还有快慢之分。通过学生 实验、举例辨析等自主活动,
5、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与学能达到最佳的结合。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及主要环节 活动阅读讨论 阅读活动卡p16上的小故事,讨论问题。 阅读教科书p13“机械功”,建立机械功的概念。 情景视频 观察描述一些力做功、力未做功的情景。 活动 讨论 讨论做功的要素,知道机械功w = fs。 活动应用 进行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分析例题,巩固练习。 活动学生实验 进行活动卡p1活动,记下自己两次登楼的高度和所用时间。 活动分析数据 比较自己两次登楼做功的多少;比较自己两次登楼做功的快慢,完成表格填写
6、。 活动比较快慢 进行活动卡p1交流与合作,完成表格填写,寻找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 情景 应用 一些常见机械的功率。 3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设计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机械功”的概念,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第二环节通过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感受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 七、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引入 阅读活动卡p16小故事,讨论 回答问题。 在两人用力大小和移动物体距离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两人贡献大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关注“力的大小”及“移动距离”这两个量。 新课 机械功 问题 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观察、讨论 观看一些力做功、
7、一些力未做功的视频,描述观察到的情景中力的大小、方向及物体移动的距离大小。讨论做功的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阅读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公式:w = fs。 单位:1焦=1牛米 体会1焦的大小。 知识应用 3应用 问题 任何情况下力都对物体做功吗? 活动 进行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例题 计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功值。 教科书p1例题、例题。 布置作业 教科书,、题。 学生实验 测一测自己上楼做的功
8、。设计方案,测量自己走上楼和跑上楼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测量数据填入活动卡p1的活动表格中。 第二课时 引入 1分析实验数据 分析活动卡p1上表一中测得的实验数据。 如何比较自己两次做功的多少? 如何比较自己两次做功的快慢? 做功有快慢吗?做功多的做功一定快吗? 新课 2功率 问题 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结论 相同时间比较物体做功的多少; 做相同的功比较所需时间的多少。 采集数据 任选几位同学的登楼梯数据,填入活动卡p1表格二中。 问题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不同同学做功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结论 比较物体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符号为 p。
9、公式:p=w/t 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瓦 = 1焦/秒。 体会瓦的大小。 功率单位的由来 介绍瓦特。 知识应用 3应用 视频 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功率的大小。观看汽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的铭牌。 例题 教科书p例题、教科书p例题。 阅读教科书p阅读材料、sts另一个功率单位马力的由来。 布置作业 教科书,、题。 第2篇: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模板三篇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整理了初中物理教案模板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 八年级物理长度的测量误差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
10、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 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 能准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 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 水平目标 1 培养观察水平: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通过观察刻度尺,理解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 培养思维水平: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 德育目标 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估测1分钟的时间,理解到人的感觉并非可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实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测量工具,并
11、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协助学生分析如何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 教法建议 关于测量部分,因为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理解不足,所以理应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学校,还能够用其他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到利用感觉器官做判断的局限性,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需要实行测量”的结论教师能够在此
12、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 关于长度的单位,理应着眼形成长度的具体观点,所以在教学中展示图片、图像和一些关于长度的视频资料,教学方法理应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 关于准确使用刻度尺,先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测量工具也有类似的问题,从而形成学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用观察法自己得到准确的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小组,其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分析准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么是准确的测量 关于准确记录测量结果,结果要注明单位,理应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提
13、示学生要重视这个问题就能够了在准确读数这个问题上,讲清得到读数的步骤,学生在此基础上,用练习巩固,形成学习习惯为宜,不宜让学生弄清细节和原理 关于误差的教学,讲清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关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具体应用,在初三物理测量电阻中才会较高要求的应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节 长度测量 误差 【课题】 长度的测量 误差 【重点难点分析】 知道长度的单位,对于长度的进率的指数表示是一个难点,但是不宜要求过高,以形成新的难点能准确使用刻度尺并对使用的准确和错误能有准确的判断准确记录测量结果,能在准确值的基础上估测一位,误差是难点,讲解时不宜过深 【教学过程设计】 1, 引入新课
14、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够组织学生观察动画或图片,条件一般的学校能够观察课本上的11和12,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实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要注意联系实际: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持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 新授课:测量和长度的单位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能够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介绍长度的单位 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点,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够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协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
15、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 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 新授课: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学生能够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或者观察课本上的15、16、17图,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准确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能够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学生理应讨论不按照准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记录结果时,要注明
16、单位,并理应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准确值是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0.2cm,所以木块的长度是:2.2cm 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能够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能够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准确读数教学中要注意养成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 4, 新授课:误差 对于误差的教学,仅仅把握三个问题:什么是误差,误差是怎么产生的;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讨论后得出 因为估读的数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异,一些环境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
17、误差,所以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而错误是测量上的方法错误,能够在测量中改正的,这是二者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查阅关于长度的一些单位 【活动的组织】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指导】 1、提供关于长度的一些学史资料 2、不同国家中关于长度的不同单位 3、长度的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换算关系 【评价】 1、资料来源的丰富水准 2、内容的祥实水准 3、资料本身的丰富水准 八年级物理实验用刻度测长度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能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水平目标: 1, 观察和实
18、验水平: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应用水平: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1, 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2, 良好的实验习惯 3, 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材分析 学生要先观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理应让学生养成好的测量习惯,使用测量仪器前理应观察清楚教材对减小误差没有做过多的要求,没有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时,只注意要在记录结果时,估计一位,并注明单位 测量细铜丝时,要强调紧密缠绕,测量的长度值除以圈数,就是细铜丝的直
19、径测量硬币的直径时,要求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 主要使学生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并强调实验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 教法建议 本节为学生第一次动手实验的课程,理应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做实验一般应注意的问题,养成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记录结果时,理应尊重实际,不能随便改动数据,对于结果要有一定的分析水平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节 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课题】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重点难点分析】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准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理应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 2,按照实验步骤实行实验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
20、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准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 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理应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 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理应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理应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 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理应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协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
21、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能够用动画来展示,也能够用图片协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目标: 1、观察实验水平: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水平: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
22、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理应多联系实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理应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
23、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能够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能够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能够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理解,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分析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
24、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对学生列举的示例能够实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参照物 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 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
25、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能够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一些实例,能够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
26、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理解,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 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能够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 第3篇:初中物理电磁感应教案 初中物理电磁感应教案 【篇1:高中物理选修3-2_电磁感应教案】 优胜教育高中物理3-2电磁感应教案 第一节: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进行新课 1、实验观察 (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在初中学过,当闭
27、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如图4.2-1所示。 演示:导体左右平动,前后运动、上下运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1中。如图所示。 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表 还有哪些情况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呢? (2)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把磁铁从线圈中拔出 演示:如图4.2-2所示。把磁铁的某一个磁极向线圈中插入,从线圈中拔出,或静止地放在线圈中。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2中。 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表 2(3)模拟法拉第的实验 演示:如图4.2-3所示。线圈a通过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线圈b的两端与电流表连接,把线圈a装在线圈b的里面。观察以下几
28、种操作中线圈b中是否有电流产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3中。 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2、分析论证 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演示实验1中,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闭合电路所围面积发生变化(磁场不变化),有电流产生;当导体棒前后、上下平动时,闭合电路所围面积没有发生变化,无电流产生。 演示实验2中,磁体相对线圈运动,线圈内磁场发生变化,变强或者变弱(线圈面积不变),有电流产生;当磁体在线圈中静止时,线圈内磁场不变化,无电流产生。(如图4.2-4) 演示实验3中,通、断电瞬间,变阻器滑动片快速移动过程中,线圈a中电流变化,导致线圈b内磁场发生变化,变强或者变弱(线圈面积不变),有电流产生;当线圈a中电
29、流恒定时,线圈内磁场不变化,无电流产生。(如图4.2-5) 3、归纳总结 请大家思考以上几个产生感应电流的实例,能否从本质上概括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实例1中,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磁场不变,但电路面积变化,从而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实例2中,导体插入、拔出线圈,线圈面积不变,但磁场变化,同样导致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实例3中,通断电的瞬间,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迅速滑动的瞬间,都引起线圈a中电流的变化,最终导致线圈b中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从这三个实例看见,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应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 引起感应电流的表面因素很多,但本质的原因是磁通量的变化
30、。因此,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可以概括为: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四)实例探究 关于磁通量的计算 错解:初态?1?bs,末态?2?bs,故?2?1?0。 错解分析:错解中忽略了磁通量的正、负。 正确解法:初态中 ?1?bs,末态?2?bs,故 ?2?1?2bs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例2】在图所示的条件下,闭合矩形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答案:ef 【例3】(综合性思维点拨)如图(甲)所示,有一通电直导线mn水平放置,通入向右的电流i,另有一闭合线圈p位于导线正下方且与导线位于同 一竖直平面,正竖直向上运动。问在线圈p到达mn上方的过程中
31、,穿过p的磁通量是如何变化的?在何位置时p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根据直流电流磁场特点,靠近导线处磁场强,远离导线处磁场弱。把线圈p从mn下方运动到上方过程 中的几个特殊位置如图(乙)所示,可知磁通量增加,磁通量减小,磁通量增加,磁通量减小,所以整个过程磁通量变化经历了增加减小增加减小,所以在整个过程中p中都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际应用 【例4】如图所示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延时继电器的示意图。铁芯上有两个线圈a和b。线圈a跟电源连接,线圈b的两端接在一起,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在断开开关s的时候,弹簧e并不能立即将衔铁d拉起,因而不能使触头c(连接工作电路)立即离开,过一段时间后触
32、头c才能离开,延时继电器就是这样得名的。试说明这种继电器的原理。 解析:线圈a与电源连接,线圈a中有恒定电流,产生恒定磁场,有磁感线穿过线圈b,但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不变化,线圈 b中无感应电流。断开开关s时,线圈a中电流迅速减减小为零,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也迅速减少,由于电磁感应,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由于感应电流的磁场对衔铁d的吸引作用,触头c不离开;经过一小段时间后感应电流减弱,感应电流磁场对衔铁d的吸引力减小,当弹簧e的作用力比磁场力大时,才将衔铁d拉起,触头c离开 巩固练习 1.关于磁通量、磁通密度、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应强度越大的地方,磁通量越大 b穿过某线圈的
33、磁通量为零时,由b=c磁通密度越大,磁感应强度越大 d磁感应强度在数值上等于1 m的面积上穿过的最大磁通量 答案: cd 2 可知磁通密度为零 s 3.关于感应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b只要闭合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线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c若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电路中一定没有感应电流 d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 电流 答案:d a保持电流不变,使导线环上下移动 b保持导线环不变,使长直导线中的电流增大或减小 c保持电流不变,使导线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d保持电
34、流不变,环在与导线垂直的水平面内左右水平移动 解析:画出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 答案:c 5.如图所示,环形金属软弹簧,套在条形磁铁的中心位置。若将弹簧沿半径向外拉,使其面积增大,则穿过弹簧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将?( ) a增大 c不变答案:b 6.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火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 a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b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c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解析:都是宏观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
35、机械能的减少,相应转化为其他形式能(如内能、电能)。能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做功的过程。 答案:ad 7.在无线电技术中, 常有这样的要求:有两个线圈,要使一个线圈中有电流变化时,对 b减小 d无法确定如何变化 22 【篇2: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立身为公学以致用 延安大学首届微课教学比赛 教学设计 所属专业: 理工科非物理专业 参赛课程: 大学物理 参赛选手:任新成 参赛单位: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22-5-10 2 3 4 5 【篇3:高二物理教学案电磁感应】 高二物理教学案 选修3-2第四章 电磁感应 一 划时代的发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
36、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 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2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
37、手段 计算机、投影仪、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 (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提出以下
38、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 (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 功的“秘诀”是什么? (5)从法拉第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程中,你学到了什么?谈谈 自己的体会。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 的见解。 三、科学的足迹 1、科学家的启迪 教材p4 2、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 教材
39、四、实例探究 【例1】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c) a安培 b赫兹 c法拉第 d麦克斯韦 【例2】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奥斯特_,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规律的科学家是_安培_,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法拉第_,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的科学家是_库仑_。 【例3】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b) a磁场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b变化的磁场使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 c插在通电螺线管中的软铁棒被磁化d电流周围产生磁场 五、学生的思考: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实验与现象来说明(证实)磁现象与电现象有联系 2、如何让磁生成电? 二、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教学目
40、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条形磁铁(两个),导体棒,示教电流表,线圈(粗、细各一个),学生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基本知识 (
41、一)知识准备 磁通量 定义:公式:?=bs 单位:符号: 推导:b=?/s,磁感应强度又叫磁通密度,用wb/ m表示b的单位; 计算:当b与s垂直时,或当b与s不垂直时,?的计算 初中知识回顾: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由磁产生电的现象 (二)新课讲解 1、实验一: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教材p6图4.2-1 探究导线运动快慢与电流表示数大小的关系 .2 实验二: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或把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教材p6图4.2-2 探究磁铁插入或抽出快慢与电流表示数大小的关系 2、模仿法拉第的实验:通电线圈放入大线圈或从大线圈中拔出, 或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改变滑线变阻器的滑片位置), 教材p7图4.2-3 探究将小线圈从大线圈中抽出或放入快慢与电流表示数的 关系 3、分析论证: 实验一:磁场强度不发生变化,但闭合线圈的面积发生变化; 实验二:磁铁插入线圈时,线圈的面积不变,但磁场由弱变强; 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时,线圈的面积也不改变,磁场由强变弱; 实验三:通电线圈插入大线圈时,大线圈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