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试题A(全答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0822302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9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试题A(全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试题A(全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试题A(全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试题A(全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育的基本要素国,作为中介的是(A)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内容2远古教育具有原始性,不属于其特征的是:(D)A非独立性B.贫乏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3教育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A)A顺序性B.阶级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4教师最突出的角色是(A)A教员B.领导者C.父母代言人D.心理医疗者5思维发展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重要作用的阶段是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6运用现代实验手段,比较系统地研究教室内沟通分布的是A克伯屈B.亚当斯C.斯金纳D.班杜拉7中

2、国分科教学开始于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愈8关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三个隐喻的是A泰勒B.塞勒C.杜威D.布鲁纳9在西方,提出“产婆术”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智者10在受教育者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素质是A思想政治素质B.道德素质C.文化素质D.生理素质1 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2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方法是A榜样和示范B.陶冶C.修养D.说服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

3、”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5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制始于1862 年于北京开办的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北京大学D.清华大学6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A因材施教B.抓关键期C.长善救失D.循序渐进7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A生理前提B.客观条件C.动力D.物质前提8“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名话反映了教师的劳动的A复杂性B.示范性C.艺术性D.创造性9我国中小学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的最主要的方式是A家长学校B.家长委员会C.通讯

4、联系D.家长会10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连贯的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11课堂播放教学法主要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演播法和A现场直播法B.录制播放法C.插播法D.程序教学法12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A领会B.保持C.分解D.定向13“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这种观点属于1(B)(B)(A)(B)(A)(A)B)B)D)A)B)D)C)D)D)B)(C)(A)(B)(A辨证统一法B.个人本位法C.社会本位法D.实质教育论14教育目标一般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是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A)A情意领域B.特殊能力领域C.

5、思想品德能力领域D.审美知识领域15“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说明(C)A学生只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B.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向内的传导过程C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样重要D.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由内向外的主动作用过程16处于生理上的“激变期”的学生是(B)A小学生B.初中生C.高中生D.大学生17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时限性和相互关系(D)A各组成部分的顺序B.各组成部分的时限C.应完成的任务D.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18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活动形式被称为(B)A实习作业B.参

6、观C.辅导D.实验实习19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是(A)A“教员”角色B.“心理医生”角色C.“榜样”角色D.研究者角色20按照马克思观点,教育起源于(C)A人的动物性本能B.人的无意识的模仿C.生产劳动D.动物竞争的本能21情境教育学由三个维度组成,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其要素的是(B)A情境线索B.从实践到理论的线索C.理论线索D.技术操作线索22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据的是(B)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内容23教育目的的结构具有两方面的规定,一方面规定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另一方面规定教育对象的(A)A素质B.思想C.道德D.知识24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7、这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具有(D)A顺序性B.阶级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25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D)A控制教学过程B.控制学生C.塑造学生D.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6在学生的成长中,作为校外之校的是(A)A社区文化B.家庭环境C.大众媒介D.同伴27学校微观环境对于学生个体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这种影响的是(D)A同伴影响B.花盆效应C.期待效应D.教学成效28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教学大纲结构的是(C)A说明部分B.本文部分C.教学计划D.其他29在我国文献中,最早提出“启发诱导”原则的是(C)A 大学B.中庸C.学记D.孟子30在下列教学方法中,以陶治为

8、主的方法是(D)A讨论法B.参观法C.实验法D.情境教学法31 在教育活动中,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的是(B)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师32、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民展学说B。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说C社会主义德智体全面发展D。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33影响人民展的因素中,有一种因素属于自然的和生理的前提条件,它是(A)A 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34“教师要对学生行为有所帮助,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等”,这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D)A客观B。理解C。敏感

9、D。促进35教师要解决学生人生方向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与改造,是由教师的什么角色决定的?(C)A教师的“教员”角色B。教师的“领导者”角色2C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D。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36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体现了其工作的(B)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效性37学生的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也叫青春发育期的阶段是(B)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38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包括认知关系和(C)A工作关系B。人际关系C。情感关系D。非正式关系39学校的社会气氛可以简称为(B)A校园环境B。校风C。班风D。教风40人的基本生活技能最初来源于(A)A

10、家庭B。学校C。社会D。遗传41下列不属于学校与家庭通讯联系方式的是(A)A召开家长会B。传递书信C。打电话D。给家长寄送校刊42在教学中,教师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为了了解问题的答案,便会对教师的讲解加以注意。教师的这种做法目的是(A)A激发学生的求知欲B。提供教材内容C。变化教学情境D。给予学生反馈43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下面属于动作技能的是(D)A识字B。推理C。计算D。写字44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拟直观,下面属于实物直观的是(C)A录象带B。图表C。标本D。幻灯片45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全心全意各自的专长,这一个教

11、学原则符合(B)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理论联系实际D。启发性46学生的知识学习包括选择、领会、保持和(D)A观察B。反思C。提问D。应用47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前提是(C)A实施指导B。制定计划C。了解学情D。反馈控制48“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以形成学生完美的品格”,这一教育目标是(C)A生理素质教育B。文化素质教育C。道德素质教育D。审美素质教育49自尊感、荣辱感、友谊感、责任感,它的表现形式属于(D)A道德知识B。道德行为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50“身教重于言教”,是说明育人过程中(D)A锻炼的重要性B。说服教育的重要性C。修养的重要性D。榜样和示

12、范的重要性51、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社会主义教育方针C、素质教育 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52、教育目标是(B)A、每个教师头脑中形成的课程目标体系 B、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化 C、课程目标 D、学生的学习目标53、教育过程的控制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B)A、辅助地位 B、主导地位 C、客体地位 D、被动地位5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说明教师劳动具有(C)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效性55、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C)A、客体 B、既是主体,也是客体C、主体 D、从属者56、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是(B)

13、A、领会 B、选择 C、保持 D、应用57、“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老师设计的路子走”,描述的师生关系类型是BA、对立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民主型58、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定势作用,影响着人以后的发展,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的特点是(A)A、先主性 B、多维性 C、密切性 D、统一性59、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要对象是(D)3A、家长 B、管理者 C、教师 D、学生60、语文、数学和外语是(B)A、知识类学科 B、工具类学科 C、技艺类学科 D、实践类学科61、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是(C)A、教学内容 B、教学对象 C、教学目标 D、预期效果62、活动课程的

14、主要倡导者是(A)A、杜威、克伯屈 B、杜威、杰克森 C、克伯屈、杰克森D、克伯屈、夸美纽斯63、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C)A、教学目标 B、教学组织形式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64、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是(A)A、学习活动总量 B、学时 C、学习强度 D、知识学习量65、教材编写在内容上要做到(A)A、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统一B、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C、形式也实质统一D、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统一66、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首要因素是(B)A 提出教育目标 B、引起学生的注意 C、唤起已有经验 D、指导学生学习67、“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

15、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是学习方法指导的(A)A、目标 B、内容 C、过程 D、原则68、教会学生做人属于(A)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69、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C)A、道德感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70、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是(D)A、陶冶 B、惩罚 C、人格感化 D、说服教育71、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B B)

16、A A、教育现象、教育现象B B、教育规律、教育规律C C、教育问题、教育问题D D、教育影响、教育影响72、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是指(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是指(C C)A A、教育环境、教育环境B B、教育条件、教育条件C C、教育情境、教育情境D D 教育场所教育场所7373、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指(A A)A A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B B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C C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D D 单元目标单元目标7474、

17、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是(B B)A A 德育德育B B 智育智育C C 美育美育D D 体育体育7575、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是(A A)A A 德育德育B B 智育智育C C 美育美育D D 体育体育7676、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

18、力的教育是(C C)A A 德育德育B B 智育智育C C 美育美育D D 体育体育7777、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是(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是(A A)A A 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B B 个体的个性化个体的个性化C C 思想道德品质的社会化思想道德品质的社会化D D 行为习惯的社会化行为习惯的社会化7878 不属于影响人的发展的四个因素的是:不属于影响人的发展的四个因素的是:P35

19、-36P35-36(E E)A A 遗传遗传 B B 环境环境 C C 教育教育D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E E 学校学校7979 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是指(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是指(A A)A A、校风、校风B B 学风学风C C 班风班风D D 大风(英雄)大风(英雄)8080 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B B)A A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B B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C C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 D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8181 根据

20、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A A)A A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B B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C C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D D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8282 道德教育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道德教育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A A)A A 说服教育说服教育B B 陶冶陶冶C C 修养修养D D 榜样与示范榜样与示范8383 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是*(A A)4A A 上课上课B B 辅导辅导C C 参观参观D D 作业作业84 教育发展阶段上,包括工

21、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是哪一个阶段的教育?(C)A.远古教育B.古代教育C.现代教育D.二十一世纪教育85 什么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D)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教育方针D.教育内容3.“教育实际干了什么”是(A)A.教育效应B.教育目的C 教育内容D.教学过程86 现代教育活动要求教师与学生是知己、朋友的关系,但是在课堂管理过程当中教师又必须维护自己的权威性,这种现象是(B)A.教师权威B.教师的角色冲突C.教师培训D.教师的自我完善8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B)A.创造性B 长期性C.科学性D.复杂性6.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用哪两个词概括?(D)A

22、.培养和推动B 共性和个性C.影响和干预D.制约和促进88 师生之间为了完成一定得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A)A.工作关系B 人际关系C.组织关系D.心理关系89 第二课堂是指:(D)A.室内课堂教学形式B.体育课C.实验课D.课外教学形式90 我们一般将语文、数学和外语统称为(A)A.工具类学科B.知识类学科C.技艺类学科D.社会性学科91 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因素包括(C)A.身体健康B.知识、智力等C.情感、兴趣、态度等D.能力和技能技巧92“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是(B)A.实验法B.发现法C.情景教学法D.演示法93 教

23、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遵循一定得步骤,下面正确的步骤是(D)A.布置作业,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B.引起动机,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呈现教材,布置作业C.举例说明,引起动机,归纳概括,呈现教材,布置作业94 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布置作业95 教师在观察教室里的班级活动时,可以发现三类力量,其中一种力量是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行为的力量,我们称其为(B)A.积极力量B.中性力量C.消极力量D.惰性力量96 技能学习阶段的正确顺序是(B)A.定向,分解,熟练,定位B.定向,分解,定位,熟练C.分解,定位,熟练D.定向,分解,熟练97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最终

24、是让学生(C)A.学会生存B.学会思考C.学会学习D.学会分析98 下面不属于应试教育的是(D)A.构建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B.培养少数高分的书生型人才C.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为加工对象D.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99 一个社会全体居民为了维护公告生活得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规则是(B)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文明规则D.道德规范100 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在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等体念,是(C)A.道德意志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01 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的教育影响我们称为(C)A.显性课程B 校风C.隐形

25、课程D.教育环境102 常用的道德评价方式包括(A)A.奖励、惩罚、操行评定B.赞许、表扬和惩罚C.批评和赞扬D.警告、记过、开除学籍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51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应该包括(ABCD)A理解学生B.与学生和谐相处C.积极的自我意识D.教育的期待E.与学生打成一片2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这是因为(ABC)A劳动对象B.劳动任务C.综合应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D.脑力劳动过度E.体力劳动过程3家庭教育的特点有(ACDE)A 影响具有先主性B.控制方式具有单一性C.交往接触具有密切性D.教育与生活具有统一性E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具有深刻性4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的要素主要有(

26、ABCD)A认知经验要素B.道德经验要素C.审美经验要素D.健身经验要素E.娱乐经验要素5教学设计包括(ABCE)A教学目标B.教学策略C.教学媒体D.教学实施E.教学评价6知识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ABCE)A选择阶段B.领会阶段C.保持阶段D.记忆恢复阶段E.应用阶段7素质教育的特点是(BCDE)A学生为中心B.整体性C.基础性D.内化性E 综合性8加涅将问题解决分为四个阶段?(ACDE)A提出问题B.评断C.明确问题D.形成假设E.检验假设9学科课程的特点是(ABDE)A有利于教师教授知识B.有利于学生学习、巩固C.重视直接经验D.忽视学生的兴趣的需要E.加深学科分割的程序10教育影响可分

27、解为(BCD)A教育制度B.教育媒体C.教育内容D.教育手段E教育目的11古代教育所具有的特点是(ABE)A阶级性B.等级性C.初等教育得到普及D.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E.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12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包括(BCD)A教材的深度和结构B.学科顺序C.学年编制的学周安排D.课时分配E.教材的内容和范围13教育目标可以分为(ABC)A认知领域B.能力领域C.情意领域D.行为领域E.表达领域14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ABC)A教育预见能力B.教育传导能力C.教育过程控制能力D.监督学生的能力E.自我教育的能力15柏恩提出了著名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主要表现为(ACE)

28、A父母态B.朋友态C.成人态D.老人态E儿童态16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包括(ABCDE)A服务功能B.教育功能C.宣传功能D.经济功能E.协调功能17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BCDE)A课程目标B.学科设置C.学科顺序D.课时分配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18学习的类型主要包括(ABCDE)A知识的学习B.技能和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的学习E.行为习惯的学习19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BCD)A知识的灌输B.学习条件的最优化C.学习过程的最优化D.逐步形成自学技能E.知识的应用20应试教育的负效应包括(ABC)A片面追求升学率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C升学教育造成学

29、生分化D。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牢靠E。学校升学率高21、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包括(ABCDE)A服务功能B。教育功能C。宣传功能D。经济功能E。协调功能22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BCDE)A劳动经验要素B。认知经验要素C。审美经验要素D。健身经验要素E道德经验要素2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包括(ABCD)A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B。学生的定型期望C。班集体的特点6D教师的行为方式E。家长的个性特征25品德评价是品德教育的辅助方法,包括奖励和惩罚两种,下面属于奖励的是(ACE)A赞许B。劝戒C。奖赏D。训导E。表扬26、教育的基本因素包括(ABC)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媒体、教育内

30、容、教育手段等D、教育目标 E、教育原则27教育智能结构包括(AB)A、教师的知识结构 B、教师的能力结构 C、教师的职业态度 D、教师的智力水平与情感品质 E、教师积极的自我意识28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A、父母的表率作用 B、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C、父母的文化修养 D、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E、父母的职业类别29显性课程与隐性的互相关系主要表现在(ABC)A、递近关系 B、转换关系 C、互补关系 D、制约关系 E、适应关系30素质教育的特点包括(BCDE)A、社会性 B、整体性 C、基础性 D、内化性 E、综合性31 教育情境的介入对教育学研究产生的影响(教育情境的介入对教育

31、学研究产生的影响(ABCDEABCDE)A A、深化理论学习、深化理论学习 B B、典型示范引导、典型示范引导 C C、逼真模拟练习、逼真模拟练习 D D、知识转化技能、知识转化技能 E E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32、个体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ABCABC)A A 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 B B 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 C C 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D D 行为的社会化行为的社会化 E E 思考方式的社会化思考方式的社会化3333、古代教育的特点包括:、古代教育的特点包括:(ABCEABCE)A A 教育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教育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 B B

32、 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C C 教育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教育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D D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的分离与对立 E E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343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ABCDABCD)A A 顺序性顺序性B B 阶段性阶段性C C 不平衡性不平衡性D D 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E E 整体性整体性3535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 P60-61P60-61(ABCDEABCDE)A A 商品性商品性 B B 生产性生产性 C C 科学性科学性 D D 民主

33、性民主性 E E 发展性发展性3636、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P57-60P57-60(ABCABC)A A 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升学率B B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C C 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D D 学生实践能力减弱学生实践能力减弱E E 学生依赖性增强学生依赖性增强3737 初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初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ABCDABCD)A A 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B B 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C C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

34、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D D 生理和心理的激变期生理和心理的激变期E E 行为习惯理性化行为习惯理性化3838 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主要有(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主要有(ABCDEABCDE)A A 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B B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C C 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D D 自我探索中的迷惑;自我探索中的迷惑;E E 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3939 师生关系的表现方式主要有师生关系的表现方式主要有 P151-159P151-15

35、9(ABCDEABCDE)A A 工作关系、工作关系、B B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C C 组织关系组织关系D D、心理关系、心理关系E E、非正式关系、非正式关系4040 家庭的教育功能主要有家庭的教育功能主要有 P182-183P182-183:(ABCDEABCDE)A A 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B B 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C C 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D D 家庭群体在培养社

36、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作用;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作用;E E 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74141 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家庭教育的特点有(ABCDEABCDE)P184-185P184-185:A A 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B B 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C C 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D D 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

37、统一性;E E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4242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ABCDE)A A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B B 教学单元设计教学单元设计 C C 课堂教育设计课堂教育设计 D D 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课件设计E E 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媒体设计4343 加涅将问题的解决分为四个阶段(加涅将问题的解决分为四个阶段(ABCDABCD)A A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B B 明确问题;明确问题;C C 形成假设;形成假设;D D 检验假设检验假设4444 杜威将问题解决分为五个阶段(杜威将问题解决分为五个阶段(ABCDEABC

38、DE)A A 提出疑问;提出疑问;B B 分析;分析;C C 假设假设 D D 评断;评断;E E 结论结论4646 吉尔博特智力三元理论:将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阶段:吉尔博特智力三元理论:将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阶段:(ABCABC)A A 初始信息分类阶段初始信息分类阶段B B 归类信息储备阶段归类信息储备阶段C C 材料转化阶段材料转化阶段4747、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ABCDABCD)A A 作业作业 B B 辅导辅导 C C 讲座讲座 D D 参观参观4848 技能学习的过程(技能学习的过程(ABCDABCD)A A 定向阶段定向阶段 B B 分解阶段分解阶段 C C

39、 定位阶段定位阶段 D D 熟练阶段熟练阶段49、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教育好的方面的有(AB)A.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B.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C.教育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D.提倡班级授课制E.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外教育50、下列选项中属于学生本质属性的有(ABC)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B.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C.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D.学生是教育者E.学生是能动人51、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与社会机构联系的形式的有(ABCDE)A.学校建立与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联系B.学校与宣传部门联系C.学校与公共文化机构联系D.学校与专门性社会教育机构联系E.学校与企业、工矿、村镇、部队等的联系5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

40、方法指导包括(ABCDE)A.系统传授式B.学科渗透式C.专题讨论式D.学习诊断式E.经验交流式5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包括(ABDE)A.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作用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C.科学能够改变教育者观念D.教育可以丰富科学技术活动三、名词解释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教育p13p13,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

41、教师的“教员”角色3课程要素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 经验要素经验要素4活动课程p223p223 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5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

42、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波地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波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教育目的p26p26 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主要分为个人本位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主要分为个人本位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7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

43、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结构的)有意或无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88道尔顿制是教师不系统的向学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和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或者独立作业,并定期向是教师不系统的向学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和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或者独立作业,并定期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9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

44、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的方法。的方法。10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是指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11教育情景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12个体社会化 p40p40 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

45、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13校风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14选修课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15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

46、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16特郎普制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17教学计划p240p240 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教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

47、编制和学周安排。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18显性课程也称“正式课程”也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19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20道德意志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在自觉执行道德义

48、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2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其进程。23教学设计 p246p246 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24教科书35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照现代化需要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照现代化需要 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四、简

49、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教师的知识结构(1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 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2简述家庭的教育功能.(1 1)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2 2)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3 3)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

50、作用;(4 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作用;)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作用;(5 5)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3简述课程现代化的主要特点.(1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和综合化)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和综合化(2 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强调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3 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4 4)重视个别差异)重视个别差异(5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