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活动课游戏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活动课游戏设计.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活动课游戏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活动课游戏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一年级数学活动课游戏设计一、例外的分类游戏目的:帮助学生建立例外属性分类的方法。游戏材料:3 种例外形状的杯子、水。游戏规则:(1)每 3 人组成一组;(2)将 3 种例外形状的一组玻璃杯(各 3 个)放在桌面上,有的盛满水,有的盛半杯水,有的不盛水,如下图;(3)同组的 3 位小朋友分别移动玻璃杯,按每 3 只杯子为一组的要求进行分类,分类方法多且能讲清理由者胜。游戏结果:大凡有下面 3 种分类方法。(1)按玻璃杯形状分类,如下图。(2)按玻璃杯里盛水的多少分类,如下
2、图。(3)把形状和水的多少结合起来分类,如下图。以上 3 种分类方法中,第三种分类难度较大,它对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所以第三种方法也是测定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一种方法。二、摸几何图形二、摸几何图形游戏目的:训练学生用触摸的方法对看不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巩固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特征辨认。游戏材料: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硬纸片若干,一个纸盒,一块大手帕。游戏程序:(1)将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硬纸片放进纸盒里,用手帕盖好;(2)纸盒外边分别放一块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3)一个小朋友把一只手伸进纸盒摸图形,另一只手在纸盒外边拿一个与1 1/3 3摸到的图形同类的
3、图形,然后将摸到的图形拿出来进行比较。如两只手中的图形确是同一类型,得 10 分,并可继续摸一次;如两只手中的图形不是同一类型,不给分,且不再摸。注意事项:盒子里面的图形与盒子外边的图形尽可能大小相等,否则会给儿童做游戏带来难度。三、小猫钓鱼三、小猫钓鱼游戏目的: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游戏材料: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游戏程序:(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2)每 3 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如图
4、。四、摆一摆四、摆一摆游戏目的:帮助儿童学会找规律,感觉变与不变。游戏材料:25 个白色圆片、25 个黑色圆片、5 张边长是 6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游戏程序:(1)学生每 4 人一组按老师的要求摆出右边图形;(2)学生照前面 3 幅已摆好的图形中的白圆片和黑圆片的变化规律继续摆完剩下的两个正方形。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 2/3
5、 3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确。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著,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
6、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注意事项:上图已摆好的 3 个正方形中的黑白圆片有以下变化规律:从左往右,黑圆片逐渐增多,而白圆片却相应减少,且每幅图中的圆片总数 5 个不变,这说明前 3 幅图是根据 5 个圆片的颜色变化规律排列的。因此,第 4 个正方形中应摆 4 个黑圆片、1 个白圆片,第 5 个正方形中应摆5 个黑圆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 3/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