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期末复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增养殖期末复习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鱼类增氧殖期末复习题鱼类增氧殖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转水转水:由水华转变为臭清水的过程叫转水。池塘水中出现块状水华,水色呈暗黑色或乳白色,使水浑浊度上升,在某时间内水突然变清澈,在水池边可闻到腥臭味,常由疏忽管理而引起。2 水华水华:(是水域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综合反应,某种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有些藻类在小水体中或净水湖中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3 水体自净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对给系统的正常(平衡)产生冲击,生态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内部的自动调节反应,以避免这种冲击引起的系统平衡状态的破坏,来维持其相对的平衡,这种效应就叫做对污染的“反馈调节”,生态系统对
2、污染的反馈,一般说成是水体的自净作用。4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人类活动造成进入水体的物质,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到水体用途,则为水体污染。5 气浮(浮选)气浮(浮选):气浮法是靠通入空气,以微小气泡为载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微粒吸附于气泡上,借助气泡的浮力,带动上浮,从而使杂物与水分离。6 絮凝絮凝:水中悬浮固体虽浓度不高,但固体颗粒有凝聚性能,在沉淀过程中,颗粒能互相黏合,成为较大的絮凝体,且沉降速度在沉降过程中逐渐增大,称为。(投放三价铁盐或铝盐以及高分子混凝剂,使水中悬浮小颗粒形成絮凝体,用过滤及沉淀法除去)混凝混凝:投加无机或有机混凝剂促使胶体凝聚成大颗粒而自然沉淀去除。7 混
3、合堆肥混合堆肥:将无机肥和有机肥堆在一起,再经发酵,投入池塘,这叫做8 效应时间效应时间:指亲鱼注射催情剂之后(末次注射)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要的时间。9 仔鱼期仔鱼期:刚下塘的鱼苗,主要特征是鱼苗身体具有鳍褶,后期是鱼苗的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仔鱼全长 0.81.7cm。10 稚鱼期稚鱼期:进入到乌仔开始基,鳍褶完全消失,身体鳞片披挂完全(体侧开始出现鳞片,以至全身披鳞)全长 1.77.0cm,乌仔,夏花和 7cm 左右鱼种属于此期。11 幼鱼期幼鱼期:全身披鳞,侧线明显,胸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全身 7.5cm以上鱼种属于幼鱼期。12 轮捕轮放轮捕轮放:分期捕鱼和适当补放鱼种,
4、即在养殖的水体中,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到一定时间捕出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放鱼种,以提高池塘经济效益和单位面积鱼产量,即“一次放足,分布捕捞,捕大留小,去大补小”。13 多级混养多级混养:据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特点,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分成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鱼塘里进行饲养,能更好的利用水体使密度适量。14 工业化养鱼工业化养鱼:在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根据鱼类生长对环境需要建立人工小气候,以控制其最适合生长环境,根据鱼类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定量供应鱼类喜食的天然饵料和配合饲料,促进他们在健康的条件下快速生长,实行标准化养殖,使养鱼生产走上工业化道路(包括流水鱼池,水质控制,水温调节,水中增氧,
5、水体净化,人工培养的活饵料,配合饲料及自动投饵等专用设施,它是集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业。15 内陆水域鱼类的增氧内陆水域鱼类的增氧:指鱼类资源再生产的过程,且增加鱼种,发展数量,改造组成,改善质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6 内陆水域鱼类的养殖内陆水域鱼类的养殖:在人工放养的基础上,对鱼类加以护养,采取适当地施肥,投饵强化措施以提高鱼产量。17 沿岸带沿岸带:湖底能够遭受到风浪,波浪,湖流的直接作用,光线直接透射到底部的浅水区。18 湖盆湖盆:由沿岸带和亚沿岸带和深水区组成。19 湖流湖流:指湖水中的水团沿着,某个方向做前进运动。20 吞吐流吞吐流:由于出入湖水引起
6、水面局部上升或下降,使水面发生倾斜。21 常量流(风成流)常量流(风成流):由于在定向风力作用下,使湖水从背风岸流向迎风岸,引起背风岸的落水,迎风岸的涨水。22 密度流密度流:由于不同水层受热承受度不同,造成密度不同的湖水运动。23 整合整合:沉积在湖底的各种物质通过理化和化学反应改变原有性质,且沉积物逐渐变得密实。24 鱼类区系复合体鱼类区系复合体:指有共同的地理起源,发育在同一地理带,并与该带的生物,非生物条件相适应,在一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一群鱼类。25 鱼产力鱼产力:指鱼类把水体中的有机物,无机物转化为鱼产品的能力。26 饵料资源饵料资源:是一种固有的以及外来的动物性,植物性饵料及其分
7、解产物的总和27 合理放养合理放养:根据水域条件,选择适当地放养对象和合理地搭配比例,适中的放养规格以及合理地放养密度,结合资源保护措施和合理捕捞,使水体中的饵料资源,全面转化成为鱼产品的合理放养措施。28 二级放养二级放养:鱼苗培育在池塘中进行,利用池塘与大水面相配套所进行的粗放养殖模式。29 三级放养三级放养:利用三个不同等级的水体进行配套放养。30 渠道金属网栏养鱼渠道金属网栏养鱼: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渠道内,利用金属网材和渠壁,渠底构成封闭的网栏,从事高密度养殖。31 人工放流人工放流:指把苗种投放到天然水域中,任其自然地生长繁殖,以获得资源的再生产。32 鱼类的移植鱼类的移植:把鱼类引入
8、到(移植于)与原水域条件相似的水体中,鱼类自身无根本性变化。33 鱼类的驯化鱼类的驯化:把鱼类引入到与原产地自然条件不同的水体中,鱼类自身改变原有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征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过程。1 污染污染:外力冲击强度超过了自我维持范围(阀值),会出现生态系统的功能紊乱结构破坏。2 脱氮作用脱氮作用:利用折点氯化法和吹脱法去除水中的氯氮。3 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利用某些微生物将水体或底质沉淀物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分解吸收,转化为有意或无害物质,而达到水质(底质)环境改良净化的目的。4 排卵排卵:从固着状态的初级卵母细胞向游离状态的次级卵母细胞过度。5 产卵产卵:在适宜的生态生理条件
9、下,游动的卵子排出体外的过程。6 乌仔头乌仔头:鱼苗经 10-15d 饲养,养成 1.5-2.0cm 的稚鱼,称为乌仔头。7 夏花夏花:鱼苗经 18-22d 培养,养成 3cm 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夏季,故称夏花。8 水花水花:刚下塘的鱼苗基鳍皱折没有完全消失。9 春片春片:经越冬后称春花。10 秋片秋片:北方鱼种秋季出塘称秋花。11 发塘(鱼苗)饲养发塘(鱼苗)饲养:指鱼苗下塘后经 20d 左右,培育成 3cm 左右的夏花鱼种。12 挤鱼法挤鱼法:是清楚鱼苗中野杂鱼的一种方法,降低容器内的含氧量,使野杂鱼鱼苗死亡,家鱼苗还能存活的方法。13 双季塘养鱼双季塘养鱼:4 月放(鱼种大),7 月捕
10、 7 月放,11 月捕,明年反复14 水域负荷力水域负荷力:在保持水质基本正常的条件下,单位水面所能负载投饵网箱的最大养鱼量。15 围网养殖围网养殖:利用竹箔,金属网片,合成纤维网片作为网栏设施,进行投饵或不投饵的养殖模式。16 水域污染水域污染:指外界污染物质进入水域的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污染物不断积累使水体理化性状,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二填空1 卵子的发生经过的三个时期卵黄细胞的繁殖期卵黄细胞的生长期(大生長期,小生长期)卵黄细胞的成熟期鱼类的卵子发生在胚胎发育前肾管形成的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就已从内胚层细胞分化出来以迁徙的方式经过中胚层和肠系膜,最后达到生殖腺,形成卵原细胞。2 精原细
11、胞到精子的发育经过三个时期繁殖生长期成熟期变态期卵子的发生卵黄细胞的繁殖期卵黄细胞的生长期(大生长期,小生长期)卵黄细胞的成熟期3 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综合因素包括营养温度盐度光照水流溶氧量4 鲢鳙鱼单一使用 LRH-A 剂量为 110 g/kg 鱼类脑垂体(PG)35 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001200 IU/kg5 影响孵化的环境因素 温度溶氧量水质敌害生物6 鱼苗,鱼种,成鱼的放养密度水花-夏花 10 万/亩夏花-鱼种 1 万/亩鱼种-成鱼 1000/亩7 八字精养法水,种,饵,混,密,轮,防,管8 越冬管理 有专人负责扫雪定期充水防止鱼受惊吓循环水增氧打冰眼9 影响活鱼运输
12、因素 水温水质鱼的体质装运密度运输时间运输管理10 增养的措施 人工放流移植驯化鱼类区系改造环境改良渔业资源保护11 养殖的措施 清除敌害人工放养施肥投饵12 按成因湖泊分为内力湖外力湖内力湖分为 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外力湖分为 牛轭湖溶蚀湖冰川湖风成湖泻湖13 湖盆是湖泊的主体部分 沿岸带亚沿岸带深水带14 水库按形状为 平原型水库山地型水库丘陵型水库15 水位变动对渔业的影响 利:水位的裸露,对营养物质的溶解矿化有促进作用,消落区裸露时间长,适当种植农作物,淹没后可作为鱼类饵料,消落区出现在冬季对捕捞有利。弊:水位大幅度变动,水位忽大忽小,对水生动物生存空间,繁殖产物不利,水位急剧下降,会
13、在岸边造成消落区,会影响草上产卵性鱼类的繁殖,消落区的出现对在岸边建造苗种基地的单位,管理上造成不利营养物质大量流失。16 湖水运动对湖盆的影响 理化性状泥沙运动湖盆的演变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17 湖水的运动形式 波浪湖流混合18 湖流的类型 吞吐流常量流密度流19 河流的泥沙类型 悬移质推移质20 混合对渔业(水交换)影响 使湖水热量从表层输送到底层可使水体中溶解气体离子悬浮物分布均匀营养物质从底部提供到表层,供表层生物利用21 河流泥沙对渔业的影响 河道淤泥变迁对中下游渔业造成不利影响堵塞鱼类呼吸器官,造成窒息死亡影响水体透明度和光合作用,水体初级生产力下降,刺激鱼体分泌黏液,分泌过多不利于
14、鱼体22 影响水库淤泥快慢因素 水源土壤状况植被状况水库形态风浪作用人为控制23 湖底沉积物来源 外界输入内部形成24 沉积物形成过程 搬迁沉积整合25 有机质沉淀物分类 腐泥沉积泥炭泥沉积26 饵料资源变动对鱼类的影响 影响到各个年龄段对事物的消耗节律影响鱼类对饵料的利用率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27 放养对象的选择依据 与生态类型,理化性状相应与饵料资源组成数量生长相适应充分利用空间,小生境和生物饵料放养鱼合理调整区系组成,提高鱼类生产性能放养鱼种类与原有种类生境饵料无激烈竞争具体标准 选择食物链短的鱼类限制草鱼放养量适当放养以腐屑,细菌为食的鱼类,多级混养,使水体达到立体化养殖。28 放养密度
15、的确定原则:以水体中的 饵料资源 为基础,以 产鱼潜力鱼种 的 放养规格 和成活率作为依据,以 鱼类生长状况 为根本29 网拦库湾,湖区的设置形式 悬挂防跳式一般浮动式平铺防逃式30 生氧量生物测定的基本原理 以水体中溶氧的变化作为光合作用强弱的标志,加入适量所缺乏营养元素,可克服限制作用,使溶氧增高,可据溶氧增高,可据溶氧增加多少确定施肥种类数量。31 网箱的类型 浮动式固定式下沉式正方形:吃食性鱼长方形:滤食性鱼长:宽 1.75:132渠道金属网栏养鱼网拦尺寸:长方形 长:宽(35):1单渠面积 40-50高度23m柱宽为渠宽的 1/61/5 布局 靠壁设计 交错布局33 网围养鱼的水域选
16、择水华条件 溶氧 68 mg/L有机耗氧率12mg/L盐度5mg/L总铵0.5mg/L亚硝态氮0.1mg/L枝角类0.01/L浮游生物 3040mg/L轮虫 11.5 万/L透明度 2540 之间有机物耗氧量(COD)2035mg/L+-42NH3.H2O 与 温度及 PH 有关,分解为 NH4+OH43 三种催产剂用量:绒毛膜粗性腺激素(HCG)5 g/kg鱼类脑垂体(PG)5m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10 g/kg三问答简答1 鲢鳙的食性答:鲢鳙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有特殊的滤食器官。滤食器官由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上器官组成。鳃弧骨由角鳃骨、上鳃骨、咽鳃骨、鳃耙骨
17、。鲢鳙滤食食物时各赛弧上的两列鳃耙随口的活动不断的张开和合拢。带有食物的水流经鳃耙侧突和鳃耙网时,水和较小的物体从鳃耙间隙顺利通过,从鳃孔排出,不能通过鳃耙间隙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就被滤积再鳃耙沟中,再水流不断冲击和腭褶波动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到近咽喉底时,鳃耙管壁肌肉收缩,从管中压出水流不食物聚集在一起,而进入咽底。2 池塘溶氧变化规律(填空)水平变化:由于风力作用,白天下风处溶氧比下风处高,风力越大,上下风出溶氧的差距也就越大。但夜间相反,上风处大于下风处。垂直变化: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变化,白天上层照辐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作用产氧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
18、加以白天水的热阻力,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尽管上层溶氧超饱和,再下层溶氧却很低,再夏季往往趋近于零。再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不显著。昼夜变化:一般来说,浮游植物数量越多,天启晴朗的溶氧的昼夜变异也越大。季节变化:由于夏秋季节水温高,富有植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快,水质肥,耗氧因子多。溶氧的水平、垂直、昼夜变化十分显著。冬春季节水温低,则产生相反的结果。(冬季冰封情况下例外)3 施 N、P 肥的注意事项N 肥:防止缺氧,脱氧造成的 N 肥损失。促进池水垂直流转加速底泥有机物矿化再生。注意水中有效的 N、P 比。合理掌握施肥的浓度时间(最好晴天上午 9 点进行浓度稍高于 0.3mg
19、/L)。利用水体本身增加 N 因素控制水色。使用銨态 N 肥时,必须注意水的 PH 值严格用量,否则形成水华水过分浑浊时,不施肥,否则与粘土离子吸附固定。P 肥:尽可能使 P 肥再水表面停留时间长一点。与有机物一起沤制使用,可减少磷的损失 注意 PH(6.57.5)先使P 溶解 水不能过分浑浊 N:P控制在(67):1 控制水色,调节浮游生物,浮游动物比例 合理掌握施肥浓度时间,再晴天上午施肥4 生石灰清塘效果 清楚敌害,病原体 保持水 PH 的稳定使池水呈微碱性 可改良池塘土质,释放出被淤泥吸附的N、P 等营养元素,增加水的肥度 生石灰中的 Ca 本身是植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施用生石灰还能
20、施肥的作用 澄清池水,降低浑浊度5 种植稗草注意事项 建立有效的排藻系统 防止和克服缺氧途径(池塘加深(即多加水)、避免缺氧高峰期适当推迟放苗时间,适当减少草量(割草)以草鱼为主 逐渐利用稗草严重缺氧时紧急换水 做好稗草的合理利用 重视鱼类的合理放养 提高水体利用率 注意回复土壤的肥力6 增氧机的作用增产效果作用:增氧作用、搅水作用、暴气作用效果:合理使用增氧机后在生产上油以下效果,充分利用水体增高水温,预防浮头防止泛池,可加速池塘物质循环,稳定水质,可增加鱼种放养密度和增加投饵施肥量从而提高产量。有利与防止鱼病等。据实验,再相似的条件下,使用增氧机的池塘比对照池净产增加 14左右水质改良机:
21、具有抽水,吸出塘泥向池埂饲料地施肥,使塘泥喷向水面,喷水增氧作用等水质改良机增氧、搅水、暴气以及解救效果比叶轮增氧机低,但它在降低再池塘泥耗氧充分利用塘泥改善水质,预防浮头等方面的作用优于叶轮增氧机,而且它能一机多用,使用效率比增氧机高7 池塘管理四定:投饵时定时 定位 定质 定量四防:防泛池 防病 防汛 放破坏四早:清洁池塘早 放养早 开食早 下舍早四勤:勤寻塘 勤做卫生 勤检查鱼的生长情况 勤研究和调整饵料配方8 鲢鳙亲鱼培育培育方式和放养密度 一般采取混养方式,以鲢为主的放养方式可搭配少量的鳙鱼和草鱼,与鳙鱼为主的可搭配草鱼,一般不搭养鲢鱼鲢主养放养密度一般为每666.7 水面可放养 1
22、620 尾(每尾体重1015Kg)可搭养鲢、草各 24 尾2鳙主养:每 666.7m 放养 1020 尾,另搭养草鱼 24 尾主养鱼放养雌雄比例以 1:1.5 为好。(2)水质管理:亲鱼放养前,应先施好基肥。放养后,根据季节和池塘具体情况施放基肥,其原则是少施勤施,看水施肥。1 产后施肥:看水施肥,做到少施勤施分散施,同时采用多加新水,勤加新水,即采用“大水、小肥”方式。2 秋冬培育:入冬前加强施肥,使水色较浓,入冬后再少量补充施肥,即采用“大水、大肥”方式。3 春季加强培育:开春后,最好换去一部分池水,适当增加施肥量,即采用“小水、大肥”方式。4 产前培育:在催产前 1520 天,应少施或不
23、施肥,并经常冲水,即采用从“大水、小肥”到“大水、不肥”的培育方式。总之,应根据产后补偿体力消耗,秋冬季节积累脂肪和春季促进性腺大生长的特点,采用产后看水施肥,秋季正常施肥,冬季施足肥料,春季精料和肥料相结合并经常冲水的措施。9混养的生物学基础(一)青鱼、草鱼、鲤、鲂、鲫与鰱鳙之间的关系(“一草养三鰱”)青草鲤鲫鲂食贝类、草类和底栖动物等,群众称“吃食鱼”,它们的残饵和粪便形成腐屑食物链和牧食链,因而给鰱鳙提供了良好的饵料条件,故群众称鰱鳙为“肥水鱼”。反过来,“肥水鱼”又通过摄食腐屑和滤食浮游生物起到了防止水质过肥,给喜清新水质的“吃食鱼”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这样既提高了饵料利用率,又发挥
24、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鱼类生长。(二)草鱼和青鱼之间的关系青鱼上半年个体较小,食谱范围窄,下半年贝类资源丰富,供应量充足。而草鱼摄食的草类上半年鲜嫩,中后期茎长叶长,质量较差。此外,在饲料中后期,由于投饵量的增加,造成水质过肥,草鱼则喜欢清新水质而青鱼较耐肥水。(三)鰱鳙之间的关系鰱鳙的主要饵料只是相对的不同,提别是在投喂精饲料的池塘中。鰱的投食能力远比鳙强,因而易抑制鳙生长。在不投精饲料的池塘中,浮游动物的数量远比浮游植物少得多,因此鳙不能放养太多。(四)青、草与鲤、鲫、鲂之间的关系青、草个体大,食量大,要求饵料高,而鲤鲫鲂则相反。将它们混养在一起,青草可为鲤鲫鲂鱼提供大量的可口饵料,而
25、鲤鲫鲂鱼则为青草清除残饵,清洁食物,不使残饵腐败变质,清新水质,这样既充分利用了饵料而且改善了水质,有助于青、草的生长。(五)鰱鳙与罗非鱼之间的关系罗非鱼属杂事性鱼类。幼鱼期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以有机碎屑为主。因此在食性上与鰱1 罗非鱼与鰱鳙交叉放养,鳙相矛盾,生产上可采取上半年罗非鱼个体小,还未大量繁殖,密度稀,对鰱鳙影响小,下半年罗非鱼大量繁殖,个体增大,密度增加,必须抓好罗非鱼2 控制罗非鱼的密度,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及时捕出。3 控制罗非鱼的繁殖。4的生长。增加投饵、施肥数量,保持水质肥沃,缓和饵料竞争。13高生产力水域鱼类种群特点:1 区系组成丰富,种类多样,避免饵料浪费。2 主要经济
26、鱼类食物链较短,且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自然繁殖性能。3 主要经济鱼类种群在小生境合理分化。4 主要经济鱼类种群年龄组成合理。14粗放养殖管理措施1 摸清逃鱼规律,建造拦鱼设备。2 控制凶猛性鱼类种群数量,减少鱼类损失。3 放养大规格鱼种,提高放养成活率。4 合理放养,充分利用饵料资源。5 合理捕捞,控制鱼类种群结构。6 采用联合的渔具、渔法提高捕捞效果。15花鲢比白鲢放养量多的原因。1 滤食器官的结构不同,导致滤食能力不同。花鲢较稀疏,主要摄食浮游动物,白鲢摄食浮游植物,花鲢滤水能力强。2 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密度大于大水面浮游生物密度。3 花鲢呼吸消耗小,便于体能积累。4 饵料系数、能量转化系数
27、,花鲢小于白鲢。5 大水体中浮游动物量远远高于浮游植物。16放养时间的确定。1 秋冬放养。长江以北地区。优点:随着水温的下降,鱼活力随之减弱,从而避免了损伤,当然凶猛性鱼类活力也随之减弱,不会有损失,水温低,越冬成本低。2 早春放养。长江以南地区。温度的优势:生长速度加快,不提前放养的特例(水质清瘦;规格偏小,对饵料有特殊需求;外伤严重,先暂养检疫;外地鱼种原检疫。)17有机肥提高肥效的机制。1 营养全面,弥补无机肥所缺的微量元素。2 有机肥作为碳源维持水体中CO2平衡。3 有机肥可增加微量元素的溶解。4 可增加细菌数量,间接增加水体中饵料基础和物质循环。18网箱设置区的选择。1 水域有较丰富
28、的外源性物质,即水肥、饵料丰富。2 水区内有较大的集水区、消3 水区内有微流水的条件 0.050.1m/s。4 水深要适宜 37m。落区。5 水面要宽阔,光照充足,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19影响投饵效果的因素。1 天气变化,流速急,透明度明显下降时,减少投饵量。2 水温下降连续阴雨造成水体溶氧降低,此时鱼类代谢机能减弱,则减少投饵量。3 幼鱼鱼种阶段,外界条件适宜,应适当增加投饵量。4 养殖后期,鱼生长速度减慢,适当减少投喂量。5 野杂鱼对人工饵料的摄食。6 鱼受到惊吓,处于不安状态,停喂12 次。7 疾病。20网箱养鱼域环境的影响1 网箱破坏,逃鱼。2 施用药物扩散。3 滤食鱼类大量摄食饵
29、料生物。4 输入大量有机物:第一次,DO 下降;第二次,N、P、浮游植物量上升,恶化水质。21.水域负荷力估算:在保证水质基本正常的前提下,单位水面所能负载的投饵网箱的最大养鱼量叫做养殖水域负荷力以磷(p)负荷为依据的估算方法G:水箱最大养鱼量Pi:水体中 P 含量的限制标准P0:网箱养鱼前 P 的含量H:平均水深K:与 P 利用有关系数r:所选饲料的饵料系数P1:P 在饲料所占的百分比P2:P 在鱼体肌肉中的重量比22.人工放流的前提条件由于过度捕捞量减少,恢复期较长水利设施兴建阻隔产卵通道,过鱼设施无用天然饵料不能充分利用或利用率低水域污染造成鱼类资源枯竭管理措施:对放流品种,数量,规格的确定限制捕捞对放流效果进行统计观察分析23.水域生态环境改良栖息地改良:疏浚沙道营养条件改良:对水域进行施肥向养殖水域引入生活污水在大水体进行网箱网围养鱼繁殖条件改良:绳索浮动浮动式框架浮动人工鱼巢沉石固定固定式打桩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