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081908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富顺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兰亭集序导学案兰亭集序导学案【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3、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2、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准确流利背诵课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体味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2、启发点拨、合作探究多种方法结合解决文本中作者的生命之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自然的

2、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达出的旷达胸怀。2、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使用说明:1、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2、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学法指导:诵读悟情 点拨斧正 探究解难【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自主预习案(读书自学、自主探究)自主预习案(读书自学、自主探究)(一)知识清单 加点字注音。岁在癸(gu)丑会稽(kui)山悟w)言一室之内流觞(shng)曲水游目骋(chng)怀禊(x)事放浪形骸(hi)趣(q)舍万殊兴(xng)感之由临文嗟(ji)悼彭殇(shng)清流激湍(tun)

3、积累词语:崇山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岭。放浪形骸: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感慨系之:有所感触,慨叹不已。惠风和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1富顺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茂林修竹: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丝竹管弦: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寄兴寓情:指作品中寄托饱含了作者的兴致与情怀。天朗气清: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天清气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修短随化: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一觞一咏: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通假字: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

4、对面”)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 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文化常识流觞曲水: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于三月第一个巳日

5、(上巳日)欢聚水滨,歌舞娱神,祈祷幸福,消除“妖邪”。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名士借此机会,歌舞欢宴,游春享乐。禊,祭祀的礼节。彭殇: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含活用词句:“映带左右”、“一觞一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会稽:郡名,今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代地方。课前探究结合文本注释,疏通全文。我的疑问:课中探究案(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课中探究案(合作、交流、展示、点评)(一)课中探究探究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富顺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

6、概括)第一部分(第 1、2 段)记叙兰亭盛况;第二部分(第 3 段)抒发人生感慨;第三部分(第 4 段)交代作序目的。探究二:1、第一部分:重点字词修禊事也:做祭祀。群贤毕至:贤,形容词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贤士。毕,全。少长咸集: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少和年长的人。咸,都。茂林修竹:高高的。映带:映衬,围绕。带,名词作动词,围绕。引以为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列坐其次: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丝竹管弦之盛:繁盛。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畅叙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是日也:这。仰观宇宙之大:仰首观览。俯察品类之盛:繁多。所以游目骋怀:所以,用来。骋。放开,敞开。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动词,穷尽

7、。视、听,动作名,眼睛、耳朵。特殊句式:(众人)列坐(于)其次(省略句)(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内容理解:(1)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记述兰亭盛会的?这段文字表达方式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明确:第一句: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第二句:与会者。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第四句:宴饮之乐。第五句:天气。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描写抒情,叙议结合。如叙描结合“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

8、:“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乐从何来?明确:群贤毕至、地胜景美、事趣兴雅、时美辰良、赏心悦目。2、第二部分3富顺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重点字词夫人之相与:夫(f),发语词,不译。与,结交,交往。或取诸怀抱:或,有的人。诸,兼词,相当于“之于”。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虽趣舍万殊:通取,趋向,取向。向之所欣:指过去、以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发生、引起。当其欣于所遇形容词作意动,以为欣、对感到高兴。特殊句式: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句)放浪(于)形骸之外(省略句)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内容理解:(1)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

9、开议论的?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2)这段话的议论如何逐步展开的?明确: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3、第三部分:

10、重点字词若合一契:一起。不能喻之于怀:明白、理解。故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作动词,把看做一样。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作动词,把看做相等。录其所述:陈述,创作。有感于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特殊句式: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判断句)其致一也(判断句)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内容理解:(1)为什么说“一死生”、“齐彭殇”是“虚诞”、“妄作”?明确:首先从庄子这一观点本身看,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虚诞”,是荒谬的。庄子还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

11、长短只是相对的。他也同样夸大了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4富顺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区别,所以是“妄作”胡说。其次从第 3 自然段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分、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说还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2)作者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明确: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我的疑问:(二)课

12、中检测(总结反刍、当堂检测)1、下列句子中与“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中“丝竹管弦”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顶是:(D)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C我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A)A.若合一契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其致一也 D.吏呼一何怒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A.吾其还也 B.其致一也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4、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或

13、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5、与“信可乐也”中的“信”相同的一句是:(C)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B言必信,行必果C文信美矣D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6、翻译下列各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抬头仰望宇宙空间的广大,低首俯察地上万物的繁多,因而借以纵展眼力,开场胸怀。也足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很快活的啊。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

14、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课后巩固案(自我完善、训练提升)课后巩固案(自我完善、训练提升)5富顺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视野拓展】【视野拓展】探究一: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感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者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作品对生死这样的哲学问题展开了独特的思考,虽有人生短暂、盛事难再之悲凉,但却包含有惜时进取的积极因素。这跟东晋时名流高士空谈玄理、不务实际的世风有本质区别。探究二:人应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生活?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5、)A“序”也作“叙”,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后也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还有一类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B曹操三父子、陶渊明、陈寿、班固、范晔等,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C 陈情表 史记 橘颂和愚公移山的作者分别是晋朝的李密、西汉的司马迁、战国的宋玉和列子(列御寇)。D“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携太守常来问津”和“湖光山色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两联,分别写的是陶渊明和杜甫。解析:B班固是东汉人;C 橘颂的作者是屈原;D“湖光”一联写范仲淹。答案:A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癸丑(ku)会稽(kui)修禊(x)巳日(s)B峻岭

16、(ln)激湍(tun)流觞(shn)骋怀(chn)C娱乐(y)会悟(w)形骸(hi)国殇(shn)D虚诞(xin)酣畅(hn)玄理(xin)清冽(li)解析:A癸:u;B岭:ln;D诞:dn,玄:xun。答案:C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B仰观宇宙之大。之:指示代词,这样C曾不知老之将至曾:曾经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旧解析:曾:竟然。答案:C4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乐琴书以消忧 D云无心以出岫解析:D 连词,表修饰,不译;A介词,“用”;B介词,“用来”;C连词,“来”。答案:D6富顺

17、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异义的两项是()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E何不委心任去留。F悦亲戚以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答案:CF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解析:A“由”通“犹”,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答案:D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C所以游目骋怀

18、,足以极视听之娱。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抒幽情。解析:B 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形容词作名词;C使动用法;D名词作动词。答案:B8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C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D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解析:像带子一样环绕在亭子的四周。答案:A9.对兰亭集序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王羲之的旷世之作,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在书法史上也获得盛誉,又称“兰亭序”。B文章表现了对大自然优美景象的赞美,同时又流露出对人生“修短随化”的无限感慨。C本文先记叙了这次

19、集会的时间、地点、缘起、盛况和个人感受,由景生情,缘情入理,景、情、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D本文语言华美典雅,叙议结合,使人读后如含醴酪,回味无穷。答案:D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 分)7富顺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是日也,_,_。仰观宇宙之大,_,所以游目骋怀,_,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_,_。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后之视今,_,悲夫!答案: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齐彭殇为妄作亦由今之视昔(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 题。夫人之相

20、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1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不同)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原因)C及其所之既倦(的)D后之

21、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1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1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

22、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14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8富顺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答案:11.C 12.B 13.C 14.D(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20 题。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明强,善簿最。大

23、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真,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着: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联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

24、亏示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注:干局:指人的办事能力。簿最:财物出纳账册。取调:指“选者”获取委任。1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监门校尉不觉觉:发觉校尉与无忌罪均均:各人一半朕安得阿亲戚阿:顺从不可谓刑刑:合法陛下登杀之登:立即矜其贫矜:怜悯A BC D解析:“均”意为“等同”,“阿”意为“偏袒”,其余皆正确。答案:B16分别比较下列句中“以”字和“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

25、的一组是()胄以法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既知不可而置于法A句和句不同,句和句相同。B句和句不同,句和句也不同。C句和句相同,句和句不同。9富顺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D句和句不同,句和句也相同。解析:“以”是“依据”,“以”是“用”的意思;“而”表转折,“而”表顺承。答案:B17对“言乃一时喜怒所发”一句中“言”的具体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不首,罪当死B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C卿卖狱耶D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解析:从上下文看,胄与上争论的是“不首”依据什么定罪,因此“言”当指 A,B 扩大了内容,C、D 以偏概全。答案:A18.翻译下列句子。陛下录无忌功,

26、原之可也。译:记载长孙无忌的功劳,恕免他是可以的。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译:因为长孙无忌而获罪,处罚应当从轻。1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2 分)不首,罪当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A B C D解析:都是假设关系,是承接关系,是因果关系。答案:B1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戴胄公正执法的一组是()(3 分)性坚正,干局明强,善簿最臣子于尊极不称误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若皆误,不得独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A B C D解析:是介绍胄的品性、才能,是叙法令条文,是假设情况

27、,都不反映其“公正执法”。答案:D20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宗复议。10富顺一中校本教材高中语文必修 2 导学案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典,劝谏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C对“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而对太宗的责难,他既据理力谏,又讲究劝谏艺术,终使太宗感悟。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解析:A“固请太宗复议”无据;B胄引法的目的不是要判长孙无忌死罪,而是要使对校尉的判决合理些;D最后一句错,不是“不妥”,而是“不能”。答案:C【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完成比例评价10080正确率评价60优秀良好一般主动性评价活跃主动创新性评价一般创新新颖一般错题序号正确解法错因分析小组评价反思拓展教师评价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