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终极模拟评估检测卷(一)(八省联考)(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语文终极模拟评估检测卷(一)(八省联考)(解析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1 年高考语文终极模拟评估检测卷(一)年高考语文终极模拟评估检测卷(一)本卷满分本卷满分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但种业大国却不是种业强国。在 21世纪最初 10年,中国种业刚刚起步,跨国种企已开始全球布局,目前,包括行业前10强在内的70 多家国际种业巨头已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这使得一大批洋种子渗透到国内田间地头比如
3、,美国先锋公司 20余个玉米品种已全覆盖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黄淮海地区,这一现象背后也凸显了当前国内市场的种子隐忧:不少农业干部、农民和行业专家反映,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既影响我国在国际种子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更存较大风险。现在国际上种子垄断性比较强,这意味着价格上是供应方说了算。如果中国种业不能及时补上研发短板,那么中国的“菜篮子”“米袋子”就可能受制于人。仓廪充实、餐桌丰富,种业安全是基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粮食市场带来深刻影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避免关键领域被“一剑封喉”,必须加快种业自立自强。目前,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
4、,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如何打赢翻身仗?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在中国农科院新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现场,相关工作正抓紧推进。新的资源库今年建成后可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保存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也将有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点攻克并建设高通量、规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平台,发掘携带优异基因资源种质材料,定向改良创制高产、优质、抗逆、养分高效利用的新种质。农业农村部已确定,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
5、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保持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生物工程技术是育种产业的一把利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新华社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从中央一号文件看打赢种业翻身仗(有删改)材料二:本人在种业从业三十余年,见证了中资外资博弈的历程,愿意就以下几个问题还原种业真面貌。一、关于“外国公司控制中国种子市场”我们先来看看我国农民使用国外农作物品种的情况。对大宗农作物,国外公司目前涉入的只有玉米种子
6、业务。美国岱字棉公司曾经在中国经营抗虫棉种,后来撤出。小麦、水稻、大豆种子目前还没有外资介入。下面再来看看数据。玉米种子算是外国公司“控制”的“重灾区”,因为美国先锋公司(杜邦公司旗下)和德国 KWS 公司的玉米品种较有优势。但即便如此,所有国外玉米品种在我国合计年推广面积也不超过 8000 万亩,占我国玉米总播种面积15%。二、中国种子已经沦陷,是真的吗?涉及国外品种的小作物种类较多,如甜菜、向日葵、番茄、甜椒、菠菜、胡萝卜等,但加在一起,也不足 2000万亩。连同玉米的8000 万亩共 1 亿亩,不足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 亿亩(耕地18亿亩,有一部分复播)的 5%。可见,受国外品种冲击
7、较大的作物还是玉米,但也只有15%,而且这些品种是国外公司通过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生产经营的,更何况这些合资公司还是中方控股。种子在中国,亲本种子(生产种子所需要的种子)也在中国,公司的管理者及员工都是中国人,即使发生了战争,国外公司也无法将这些种子运出国门。所谓受国外公司“控制”,从何谈起?三、关于国外停止向中国出口种子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公布的数字,中国 2017 年进口种子数量为 7.4 万吨,不足全国种子播种量的1%。进口贸易额为 4.17 亿美元,约合 28 亿人民币,约占我国种子市场总销售额的 3%。且进口种子主要为牧草、蔬菜、向日葵、甜菜等,没有玉米、小麦、水稻等
8、主要粮食作物。进口的原因,不是我们没有,而是国外这些品种比较高产优质。如果不进口,换成国内品种,会影响这些作物产量和品质,和粮食危机不搭边儿。四、关于杂交种种子是“断子绝孙”的种子,不能繁殖后代网上关于转基因种子、杂交种种子、进口种子是“断子绝孙”的种子不能继续繁殖的说法完全是误传。杂交玉米、杂交水稻都是同一物种内部“品种间杂交”,其后代育性不受影响。专家说杂交种必须每年更换新种子,是因为农民自留种种子(称为“杂交二代”种子)没有新种子(称为“杂交一代”种子)产量高。当然,真正断子绝孙的转基因种子也出现过,但因为经营这样的种子会受到道德谴责,发明者放弃了推广计划。粮食安全问题在我国具有重大优先
9、地位,国家用各种办法保证我国粮食生产不受过分冲击,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外商必须通过与中方合作,建立合资公司才能进行,而且由中方控股;直接供农民使用的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不能直接进口,只能在国内生产;转基因种子更是要严格审批,至今还没有批准任何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的转基因种子的种植;粮食进口除大豆没有配额,玉米、小麦、水稻都是配额管理,每个作物进口配额几百万吨,占总需求的 3%到 8%。配额内进口关税 3%,配额外关税 23%。至今还没有企业在配额外进口。简言之,农作物种子关系国计民生,种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制约下有序发展。所谓“被外国控制”“杂交种
10、断子绝孙”等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种子已经沦陷,是真的吗?(有删改)1下列对以上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我国种业的现状是国内对种子的需求很大,虽然水稻、小麦等品种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B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影响到我国在国际种子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造成种子供应方对我们的价格垄断,甚至可能有其他风险。C我国政府非常注重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种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制约下有序发展,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用各种办法保证我国粮食生产不受过分冲击。D 杂交玉米、杂交水稻都是同一物种内部“品种间杂交”,其后代不会出现“断子
11、绝孙”的情况,只是“杂交二代”没有“杂交一代”产量高罢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已经开始,建成后保存能力将位居世界第一,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也将有显著提升,现已能保存 150万份种质资源。B 目前我国玉米种子受国外品种冲击较大,美国先锋公司 20余个玉米品种已全覆盖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黄淮海地区,比德国 KWS 公司的玉米品种更有优势。C当前我国的种业现状确实存在一些隐忧,但国家已经在采取各种措施争取打赢翻身仗,为加快种业自立自强提供资源、技术、法律等方面的支持。D为了限制外国种子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以维护我国的
12、粮食安全,保护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3下列各项事实陈述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A政府将 2011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鼓励种业创新、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维护科技人员科研成果的合法权益。B2016年新种子法修改颁布,提升了新品种保护的法律地位,加大了基层农业主管部门对侵权假冒的执法力度,大幅提高了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民事赔偿标准和行政处罚力度。C 鼓励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为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对于达到审定标准的,审定委员会颁发审定证书。D1999-2018年,我国种业市场空间从330亿增长至
13、 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7%。2018年我国种子市值 1201.67亿元,保持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地位。4材料一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3 分)5以上两则材料都涉及到我国种业所面临的问题,我国为了维护种业安全从哪些方面采取了措施?请根据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6 分)【答案】1B2C3D4举例论证。本文使用了各种翔实的数据和各种事实材料证明当前国内市场的种子隐忧,我国是种业大国而非种业强国。比喻论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说明了种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一剑封喉”形象地说明了关键领域万一种子被“卡脖子”可能造成的危害。“生物工程技术是育种产业的一把利剑”,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在育种
14、产业中的重要作用。5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建设新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也将有显著提升。继续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建设高通量、规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平台,发掘携带优异基因资源种质材料,定向改良创制新种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在确定工作目标方面: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在制定政策法规方面: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外商必须通过建立由中方控股的合资公司才能进行。转基因种子要经过严格审批,而且粮食进口严守配额。【分析】1本题
15、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影响到,造成种子供应方对我们的价格垄断,甚至可能有其他风险”错误,材料一第 2 段信息是“这一现象背后也凸显了当前国内市场的种子隐忧:不少农业干部、农民和行业专家反映,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既影响我国在国际种子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更存较大风险。现在国际上种子垄断性比较强,这意味着价格上是供应方说了算。如果中国种业不能及时补上研发短板,那么中国的菜篮子米袋子就可能受制于人”,可见选项表述绝对,选项遗漏了限制条件,比如“不少农业干部、农民和行业专家反映”,另外就是推测或者假设的未然变成已然的事实,时态有误。故选 B。2本题考查筛选提取信息并概括要点的
16、能力。A.“已经开始,现已能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错误,材料一第5 段相关信息是“在中国农科院新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现场,相关工作正抓紧推进。新的资源库今年建成后可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可见选项把未然说成已然,时态有误。B.“比德国 KWS 公司的玉米品种更有优势”错误,材料二第4段信息是“因为美国先锋公司(杜邦公司旗下)和德国 KWS 公司的玉米品种较有优势”,可见选项表述绝对、曲解文意。D.“为了限制外国种子公司进入国内市场”错误,材料二倒数第2 段说“粮食安全问题在我国具有重大优先地位,国家用各种办法保证我国粮食生产不受过分冲击,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农作物新品种选
17、育和种子生产经营,外商必须通过与中方合作,建立合资公司才能进行,而且由中方控股;直接供农民使用的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不能直接进口,只能在国内生产”,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并非限制外国种子公司进入国内市场,而是保证我国粮食生产不受过分冲击。故选 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中国是种业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举措(想办法解决问题)。ABC均属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举措等。D.“年复合增长率为 7%。保持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地位”信息为种业优势,不能支撑材料一的观点。故选 D。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举例论证。本文使用了各种翔实的数据和各种事实材料证明当前国内市场的
18、种子隐忧,我国是种业大国而非种业强国。比如:“美国先锋公司20余个玉米品种已全覆盖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黄淮海地区,这一现象背后也凸显了当前国内市场的种子隐忧”。比喻论证。比如“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仓廪充实、餐桌丰富,种业安全是基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粮食市场带来深刻影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避免关键领域被一剑封喉,必须加快种业自立自强”“目前,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如何打赢翻身仗?”等句子中,把本体“种子”比喻成“农业的芯片”;用“一剑封喉”来
19、比喻关键领域的种子被垄断控制可能造成的危害;把解决种子方面的问题比喻成打仗,可见形势的严峻和迫在眉睫。引用论证,引用名言“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以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5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 5、6 两段中“在中国农科院新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现场,相关工作正抓紧推进。新的资源库今年建成后可保存 150万份种质资源,保存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也将有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点攻克并建设高通量、规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平台,发掘携带优异基因资源种质材料,定向改良创制
20、高产、优质、抗逆、养分高效利用的新种质”信息分析,得出答案。结合材料一的结尾段“生物工程技术是育种产业的一把利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分析,得出答案。结合材料一倒数第二段“农业农村部已确定,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分析,得出答案。结合材料二后数两段“粮食安全问题在我国具有重大优先地位,国家用各种办法保证我国粮食生产不受过分冲击,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外商必须通过与中方合作,建立合资公司才能进行,而且由中方控股;直接供农民
21、使用的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不能直接进口,只能在国内生产;转基因种子更是要严格审批都是配额管理”分析,得出答案。(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文本一:钻玉米地张炜无边无际的大玉米地里有什么?肥壮的玉米棵遮天蔽日,一片连着一片。无数的刺猬、兔子、黄狼、草獾,还有狐狸,都从里面跑出来。各种鸟雀一群群钻进钻出,喧闹着。我们钻进玉米地,就像刮了一阵风。呼啦啦,玉米棵儿一溜儿摇动,叶子乱舞,大玉米穗子乱悠晃。如果趁月亮天里钻进去,那就更来劲了,各种声音响个不停,从声音里你就可以明白,这里面的东西和故事多了。小村里的人
22、守着庄稼地过了一辈子,知道土地的脾性:能滋生各种东西,也能招引来各种东西,更能埋藏下各种东西。所以你缺了什么不用愁,只管跟土地要去。小孩子们嘴馋,嚷着要吃瓜。哪里有钱去买?自己去找吧!玉米地藏下的瓜儿多极了,但你得用心找才行。小炕理胆子很大,他敢一个人钻进钻出。他在地里像个野猪一样,呼噜呼噜拱着,不知寻到了多少好东西。他还找到了野葫芦,做了一个挺好的水瓢。小炕理的奶奶喜欢养猫。自从老猫没了以后,炕理奶奶就想它,整天说:“我的猫呀!我的猫呀!”炕理说:“奶奶,我设法到玉米地里找一只去!”奶奶说:“胡诌!地里什么都有呀?”小炕理就弄一个暗扣绳下在地里,又设法把一只小麻雀放在机关上。坚持了十几天,有
23、一天他正在地里打瞌睡,突然有喵喵的叫声,一声比一声凄厉。他一下跳了起来,跑近一看,见套住了一只长爪儿黑白花小猫。小猫胡乱蹬人,咬人,大嘶大叫,一看就知道是在野地里生活久了的东西。小炕理把它绑上,带回了家来。开始几天不喂它,硬饿硬饿,后来才由老奶奶喂一点点东西,再后来它终于死也不肯离开老人了,温顺得很,老人可以一天到晚抱着它。土成熬到了三十多岁,还是没有媳妇。土成焦急得很,动不动就发火。他脸色发黄,不愿洗澡,身上灰尘很多。这样越发没有姑娘跟他了,大家都说土成的事要麻烦。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常常去玉米地里了。有时一整天在里面瞎蹿。大家说,他是想在里面找个媳妇也说不定呢。一个秋天快要过去的时候,
24、土成创造了个奇迹。那是一个黄昏,他走出了玉米地,后面还跟着一个头发黄黄、瘦瘦薄薄的姑娘。姑娘除了两眼有光,周身都是暗淡的。原来姑娘是穷地方下来的,秋天蹿在玉米地里,走哪儿算哪儿。她有一天见一条长虫爬近了睡着的土成,就替他赶开。他醒了,不敢相信眼前怎么会有个姑娘。夜里土成揣了几个玉米饼钻进玉米地里,把东西放下,就回来了。一连多少天过去,他终于把姑娘领回家了。后来那个黄瘦姑娘渐渐胖了,像模像样了。土成也讲究起来,不仅按时洗澡,过节时还要穿袜子,冬天戴护耳套。小古妈妈是个小脚女人,男人早死了,小古妈妈不嫁人,安安静静守着小古过日子。可是她越来越想小古爹,她做梦做他,说话说他。“过年过节孩子他爹也不来
25、家!”她埋怨。有人听了就说:“你老糊涂了,人死如灯灭,怎么还能回来?”七姑建议小古妈妈不要闷在村里,不如到田里走走。那时正是秋天,是玉米棵茂盛的时候。小古妈妈提个篮子钻进去,她觉得无边无际的大玉米地里有一万种声息,细碎而且渺远,在远处,好像有个男人在深长地喘息。“小古爹!小古爹!”她呼叫着。然后是倾听。有他的声音吗?似乎他在很遥远的地方哩。“你呀,你不来家,哎呀,还笑,笑什么?你不想我,也不想孩儿?你说说,啧啧啧啧!”小古妈妈拍打着膝盖,数叨着,又惊喜又绝望。“你走了多少年了?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到了快收玉米的时候就往回跑。我知道你是馋个秋天,馋又大又香的玉米棒子!”小古妈妈笑哈哈地拍手:“俺这
26、回可看见你了,你在玉米地里钻来钻去,这回可瞒不过俺的眼去!我知道,你出门回来都是先看看庄稼,这样心里才踏实。你这回看明白了吗?”她数叨一会儿坐下来,闭着眼,一脸的皱纹飞快地活动。她这样说着,笑着,走着,一直忙到天黑,这才恋恋不舍地往村里走去。有人亲眼见到她在玉米地里干什么,回村里对人说:“小古妈妈痴了。”七姑反驳说:“谁的事情谁自己心里有数。她或许真的看到了自己的男人呢”玉米地的另一面是什么?走不到边,走不到边!一个人只要耐住心性,只要信服大玉米地,大玉米地就会帮你。你要什么?你只管跟它说,不用不好意思。不过你得是个好人,是个诚心诚意的人。就是这样,嗯。(有刪改)文本二: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中,情
27、节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人物还要次之。那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的一条情节链条,讲究伏笔、悬念、回环,什么“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什么“且听下回分解”,什么“看官你道怎地”,都是那样的小说作品不可或缺的佐料。这样的小说与其称之为文学作品,不如称之为曲艺作品。我们这里是说它的品质靠近曲艺,而不是说曲艺就低于文学多少。我们只是讲,它们是不同的两个大类。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是集哲学、美学、历史、小说于一体的散文。我们认为,一个这样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不妨称之为“短篇文学”,而中长篇就可以称之为“中长篇文学”。戏剧、诗、散文、报告文学等等,都可沿袭原来的叫法。而通俗小说则可固定为“小说”的叫法。这样既名副其
28、实,又清晰明了,有利于各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至于情节的重要与否,这就看它放在哪个门类当中了。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讲的“小说”类,那么它就是根,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说的“文学”类,那么它就是叶。(摘编自张炜作品集时代:阅读与仿制)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对玉米地环境的描写,诗意盎然,妙趣横生,散发着原始生机与蓬勃活力,为故事的上演提供了天然的舞台。B玉米地孕育了自然万物,既为村庄里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物质馈赠,更为精神困顿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与慰藉。C文章的叙事方式富有个人特色,既像喃喃自语,又如对人倾诉,用炽热高昂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大地的深情与热爱。D文章
29、如同乡村童话,字句灵动活泼,作家淡化了苦难和贫穷,以夸张恣意笔法,渲染了乡村大地上的和谐与希望。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以桃花源记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在描写乡村时只把自然视为寄托人格的工具,而本文则凸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玉米地的“好”正是对人类用心伺弄的回报,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呼吁人类开辟荒野,充满活力的自然也会回馈人类。C文章充分展现了人性之美、情感之美,在情感与主题表达上与张洁的捡麦穗有异曲同工之妙,天真纯洁而又充满了温情。D小古妈妈在玉米地对丈夫的呼喊念叨,感人至深,这与鲁迅的药中夏瑜母亲对逝去的夏瑜的呼告所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8文章写到的人物众多且身份
30、各异,但在人物行为及精神品质上却拥有一些共同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9依据文本,你认为张炜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究竟是作品的“根”还是“叶”?请回答并给出你的理由。(6 分)【答案】6C7C8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钻玉米地,对玉米地有所依恋和信任;他们都是有善意、有耐心、有诚心的人。9 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是“叶”。理由:根据文本二:在传统“小说中,情节是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根”。而在张炜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中,作品的内容增加了,情节并非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叶”。根据文本一钻玉米地中的相关情节:小炕理钻玉米地为奶奶找猫;王成钻玉米地找到了媳妇;小古妈在
31、玉米地呼告丈夫。这些情节并非是紧密的链条,而是相对独立,因玉米地而联结在一起,就如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玉米地”文学世界。【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C“用炽热高昂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大地的深情与热爱”错误,全文笔调是一种舒缓的叙述,并非“炽热高昂”。故选 C。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A“在描写乡村时只把自然视为寄托人格的工具”分析有误,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陶渊明建构的桃花源社会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而本文作者也继承了这种文化基因;B“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呼吁人类开辟荒野”分析有误,梭罗的瓦尔登湖呼吁人
32、类回归自然,而非开辟荒野;D“这与鲁迅的药中夏瑜母亲对逝去的夏瑜的呼告所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错误,两者所表达的情绪是不同的,小古妈妈的呼喊念叨满是思念与深情,而夏瑜母亲的呼告却充满不平与悲愤。故选 C。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题干提到的“文章写到的人物众多且身份各异,但在人物行为及精神品质上却拥有一些共同特点”的内容可知,学生答题时应从“行为”与“品质”两个方面作答。从行动方面来看,小说中小炕理,土成还有小古妈妈都喜欢钻玉米地,小说中人物主要的活动场所就在玉米地里。从人物的精神品质来看,小炕里为奶奶找猫“坚持了十几天”,土成照顾那个“头发黄黄、瘦瘦薄薄的姑娘”时是夜里“揣了
33、几个玉米饼钻进玉米地里,把东西放下,就回来了”,同时在时间上也是“一连多少天过去”,还有小古妈妈在丈夫死后多年未嫁,因思念丈夫而在在玉米地里呼告,“她这样说着,笑着,走着,一直忙到天黑,这才恋恋不舍地往村里走去”,小说中这些内容都表现出了人物的善意,耐心,以及诚心。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虽从题干来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学生作答时还得以文本为立足点。从文本二的理论角度来看,根据文中提到的“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中,情节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人物还要次之。那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的一条情节链条,讲究伏笔、悬念、回环”“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是集哲学、美学、历史、小说于一
34、体的散文。我们认为,一个这样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不妨称之为短篇文学”以及“至于情节的重要与否,这就看它放在哪个门类当中了。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讲的小说类,那么它就是根,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说的文学类,那么它就是叶”的内容,不难判断,在传统小说中,情节是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根”,而在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中,作品的内容增加了,情节并非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叶”,而张炜的作品很明显属于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应该是“叶”。从小说文本的具体的内容来看,小说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的故事,分别是:小炕理钻玉米地为奶奶找猫;土成钻玉米地找到了媳妇;小古妈在玉米地呼告丈夫。这些情节
35、并非是由紧密的链条串联在一起的,而是相对独立,只是因事件发生地点玉米地而联结在一起,就如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玉米地”文学世界,由此也可以判断,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是“叶”。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李石,字中玉。元和中,擢进士第,辟李听幕府,从历四镇,有材略,为吏精明。听每征伐,必留石主后务。大和中为行军司马听以兵北渡河令石入奏点对华敏文宗异之石器雄远当轴秉权亡所挠。方是时,宦寺气盛,陵暴朝廷,每对延英,而仇士良等往往斥训以
36、折大臣,石徐谓曰:“乱京师者训、注也,然其进,孰为之先?”士良等恧缩不得对,气益夺,晋绅 赖以为强。于时大臣新族死,岁苦寒,外情不安。帝曰:“人心未舒何也?”石曰:“刑杀太甚,则致阴诊。比郑注多募凤翔兵,至今诛索不已,臣恐缘以生变,请下诏尉安之。”帝曰:“善。”帝尝顾郑覃曰:“覃老矣,当无妄,试谕我犹汉何等主?”覃曰:“陛下文、宣主也。”帝曰:“渠敢望是!”石欲强帝志使不怠,因曰:“陛下之问而覃之对,臣皆以为非。颜回匹夫耳,自比于舜。陛下有四海,春秋富,当观得失于前,日引月长,以齐尧、舜,奈何比文、宣而又自以为不及?惟陛下开肆厥志,不以文、宣自安,则大业济矣。”俄进中书侍郎。石用韩益判度支案,
37、以赃败。石曰:“臣本以益知财利,不保其贪。”帝曰:“宰相任人,知则用,过则弃,谓之至公。它宰相所用,强蔽其过,此其私也。”三年正月,将朝,骑至亲仁里,狙盗发,射石伤,马逸,盗邀斫之坊门,绝马尾,乃得脱。天子骇愣,遣使者慰抚,赐良药。石因卧家固辞位,有诏以中书侍郎平章事为荆南节度使。石起为相,以身徇国,不恤近幸,张权纲,欲强王室,收威柄。而仇士良疾之,将加害,帝知其然,而未为之,遂罢去。遣日,给贵都阙,士人恨愤。石让中书侍郎,换检校兵部尚书,它不听。卒,年六十二,赠尚书右仆射。(摘编自新唐书李石传)注训:即李训,前宰相,“甘露事件”中被诛。恧:(n)惭愧。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38、一项是(3 分)A大和中/为行军司马/听以兵北/渡河/令石入奏/占对华敏/文宗异之/石器雄远当轴/秉权亡所挠/B大和中/为行军司马/听以兵北渡河/令石入奏/占对华敏/文宗异之/石器雄远/当轴秉权亡所挠/C大和中/为行军司马/听以兵北渡河/令石入奏/占对华敏/文宗异之/石器雄远当轴/秉权亡所挠/D大和中/为行军司马/听以兵北/渡河/令石入奏/占对华敏/文宗异之/石器雄远/当轴秉权亡所挠/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元和是唐宪宗用来纪年的名号,年号为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B幕府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因军队出征施用帐幕而得名,也可用来泛称幕僚。C晋绅也作
39、“缙绅”,是旧时官宦或儒者的装束,也用作官宦或儒者的代称。D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官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石富有才略,为吏很是精明。他考中进士后在李听幕府中任职,跟从李听历任四镇,深受信任,在李听每次征伐时,都受命掌管后方的事务。B李石应对从容,重视稳定人心。宦官气焰嚣张,震慑大臣,李石从容应对,使宦官们惭愧退缩;皇帝问人心为何不安,李石点明是因刑杀太过。C李石意图振兴,激励皇帝立志。郑覃认为皇帝可以类比为汉代文、宣二帝,李石却不以为然,激励皇帝树立远大志向,超越文、宣,自比于舜。D 李石遭到刺杀,惊险中得逃生
40、。李石在上朝的路上被刺客射伤,在逃奔中经过坊门时又被刺客挥刀拦截,他的马尾被砍断后,才得以脱身保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比郑注多募凤翔兵,至今诛索不已,臣恐缘以生变,请下诏尉安之。(2)石起为相,以身徇国,不恤近幸,张权纲,欲强王室,收威柄。14李石请求辞官,后改赴他任,士人们为什么愤恨不平?请简要说明。(3 分)【答案】10B11A12C13(1)先前郑注大量招募凤翔士兵,至今对他们诛杀搜索不止,臣担心由此产生变乱,请求下诏安抚他们。(2)李石被起用任相,他以身报国,不顾念近臣宠幸,伸张朝廷法度,一心要加强王室,收回权力。14(1)李石遇刺,皇帝知道内情却无
41、可奈何;(2)李石辞官,竟被罢免宰相职务;(3)赴新任时,朝廷方面没有任何宴请赏赐。【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的翻译是:大和年间,(李石)任行军司马。李听率兵北渡黄河,命李石入朝奏事,李石应答言辞华丽机敏,很受文宗赞赏。李石气度远大,对于当政权要无所屈从。“听以兵北”和“渡河”为同一目的行为,不能断开,排除 AD;“雄远”是修饰李石气度的,“当轴秉权”为另外的同一类型,因此中间要断开,排除C。故选 B。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故选 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自比于舜
42、”错误,原文“自比于舜”的是颜回,李石激励皇帝“以齐尧、舜”。故选 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比,先前;诛索,诛杀搜索;缘,因;尉安,安抚。(2)得分点:恤,顾念;近幸,近臣宠幸;张,伸张;威柄,权力。1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仇士良疾之,将加害,帝知其然,而未为之”可知,仇士良嫉恨他,准备加害,皇帝知道内情,却无可奈何;由“遂罢去。遣日,给贵都阙”可知,罢免了他的宰相职务,赴任之时,皇帝宴请赏赐一概没有;由“石让中书侍郎,换检校兵部尚书”可知,李石辞让了中书侍郎,改换成检校兵部尚书。参考译文:李石,字中玉,元和年间,考中进士科,
43、被征用到李听幕府中任职,跟随李听历任四镇,富于才干谋略,作为属吏任职精明。李听每次征伐,总是留下李石掌管留后事务。大和年间,(李石)任行军司马。李听率兵北渡黄河,命李石入朝奏事,李石应答言辞华丽机敏,很受文宗赞赏。李石气度远大,对于当政权要无所屈从。当时,宦官气焰很盛,压迫朝廷,每当在延英殿皇帝面前奏事答对时,而仇士良等人常常指责李训之事以此来震慑大臣,李石不紧不慢地对他们说:“祸乱京城的确是李训、郑注,然而他们被进用,是谁最先引荐他们的?”仇士良等人惭愧畏缩不能回答,气焰略有收敛,士大夫因此得以抬头。当时大臣刚遭族诛,气候严寒,世间人心不安。皇帝问:“人心不安是什么原因呢?”李石回答说:“刑
44、杀太多,就会导致阴冷不祥之气。先前郑注大量招募凤翔士兵,至今对他们诛杀搜索不止,臣担心由此产生变乱,请求下诏安慰他们。”皇帝说:“好。”皇帝曾对郑覃说:“郑覃老成持重,自然不会欺妄我,试着比喻我与汉代哪位君主相同?”郑覃回答说:“陛下是文帝、宣帝那样的君主。”皇帝说:“(我)怎敢奢望比得上他们!”李石想增强皇帝的信心使他不要懈怠,就趁机说:“陛下的提问及郑覃的回答,臣认为都不对。颜回不过是一介匹夫,还要自比于帝舜。陛下拥有天下,年富力强,应当考虑前人的得失,日日进步,以追上尧、舜那样的圣主,为什么要与文帝、宣帝相比而还自以为不及呢?希望陛下建立远大志向,不要以能比上文帝、宣帝而心安理得,那么大
45、业就能成功了。”不久升任中书侍郎。李石任用韩益兼管度支事务,(韩益)因贪赃而身败。李石说:“臣原是因为韩益懂得财物货利(理财),不能保证他不贪赃。”皇帝说:“宰相任用人,了解他就任用,有过失就罢免,这就叫至公。其他宰相任用人,极力掩盖被任用者的过失,这是出于私心啊。”三年正月,李石准备上朝,骑马来到亲仁里,刺客突然冲出,射伤李石,马逃奔,盗贼在坊门处挥刀阻截,砍断了马尾,李石才得以脱身。天子震惊,派使者前去慰问安抚,赐给良药。李石为此躺在家中坚决请求辞官,下诏命他以中书侍郎平章事任荆南节度使。李石被起用任相,他以身报国,不顾念近臣宠幸,伸张朝廷法度,试图增强王室,收回权力。但仇士良嫉恨他,准备
46、加害,皇帝知道内情,却无可奈何,于是罢免了他的宰相职务。赴任之时,皇帝宴请赏赐一概没有,士人们愤恨不平。李石辞让了中书侍郎,改换成检校兵部尚书,提出的其他要求皇帝没有接受。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尚书右仆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 题。海陵喜雨甲戌四月晦日赋贺铸闰年四月之相交,旱天云物何萧骚。清风卷地换尘世,白雨入林翻海涛。殊胜农儿踏车健,少宽病夫挥扇劳。须晴径买一渔艇,想见横塘深半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点明雨至时间和雨前景象,既照应了副题中的“晦日”,
47、也暗含了作者喜雨的原因。B大雨既至,农人们内心充满了对天降甘霖的喜悦之情,仍然在雨中兴奋地踩踏着水车。C尾联用“须”“想见”写诗人的计划与猜测,大雨过后池塘水涨,正好可买艇游玩一番。D诗人有民生情怀,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农人的关心,这与观刈麦中所表达的情感相似。16诗歌的第二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答案】15B16内容上:呈现雨前和雨时之景,雨前的风让世间顿感清凉,大雨的声势如海涛翻涌。结构上:“清风卷地换尘世”承接上联“旱天云物何萧骚”;“白雨入林翻海涛”引出后两联的感慨和想象,同时也照应题目中的“雨”字。情感上:借风之清凉,雨势的浩大,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久旱逢雨的喜悦。【分析
48、】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仍然在雨中兴奋地踩踏着水车”错。“殊胜农儿踏车健”指少有的农人们用力地踩踏水车,并没有说兴奋。故选 B。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诗句的作用,可从内容、情感和结构三个方面来考虑。“清风卷地换尘世”清凉的风席卷着大地使天地间顿感清凉,仿佛换了一个人世间。描写了大雨来临前大风顿起给人带来的感受,“换尘世”是承接上联“旱天云物何萧骚”来写的,写出了大风吹走暑热带来清凉的感受。“白雨入林翻海涛”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进入树林,声势如海涛翻涌。描写了下雨时的情景,雨势浩大如海涛翻涌,给人带来了震撼。正是因为有了“翻海涛”的情景,才让作者有了“须晴
49、径买一渔艇,想见横塘深半冥”的计划与猜测,大雨过后池塘水涨,正好可买艇游玩一番。这句诗同时也照应题目中的“雨”字。这两句诗借风之清凉,雨势的浩大,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久旱逢雨的喜悦,也表达了他对农人的关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_、_”两句,以景结情,用声声鹧鸪鸣叫,呼唤词人勿忘南归的理想抱负。(2)在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点评了几位弟子的志向,其中“_,_”表达了他对公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3)古人多有借“雁”传情的诗句,如春江花月夜中,“_”一句,传
50、达音讯全无、相思无着落之意;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爱人远逝,雁过伤心之余,认出与它们“_”,却无处传书,表达痛失爱人的感伤与悲痛。【答案】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鸿雁长飞光不度却是旧时相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余、鹧鸪、孰、鸿雁。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学习书法,笔法与墨法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用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韵,历代书法家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浓墨是最主要的一种墨法。()。古代书家苏轼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