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教学设计)同步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教学设计)同步教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读懂诗词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以及蕴含的情感。思维开展与提升提高感知诗人内心情感世界的能力,能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诗中所表达的情 感和意境,完成课内课外知识的沟通联系,形成不同层次的探究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里表现出的情感美、艺术美。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能体味人生,珍惜拥有,感受幸福。教学重点 诵读体悟,感悟苏轼对亡妻的凄婉爱情与思念之情;赏析词作抒写悼亡之情的手 法。教学难点丰富的想象,往复曲折的结构。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探究、演读。教学过程一、导读1 .导入:著名作家方方写
2、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 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 ”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 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苏轼的魅力何在?你心目中的苏轼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学过的词句来回答。(豪放、 豁达、才华横溢)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著名的悼念亡妻王弗的词江城子,来体会他 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2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 “水晶帘”。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3 .写作背景: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 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
3、,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 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屡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王弗生前,不但 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 弗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 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 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二、诵读.自由诵读。1 .听读,播放配乐边听边朗诵。诗歌的感情基调:凄婉哀伤。2 .跟读,渐融于境。3 .诵读指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 一词
4、要读得悠长而凝重;“两茫茫”要读出迷茫的感觉,而且“茫茫”的境界是阔 大的,所以我们要尽量把声调压低,拉长;中间“生死”两个字,音调要拔高,“思量”应读轻音、 “难忘”应读重音。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孤坟”,这是一个非常凄清冷寂的意象,我们自然要读出孤寂感;而前面“干里” 一词, 要用我们语音的悠长来表现其距离感;“无处”读出无奈与无助来,“话”字不妨重读;“凄凉” 不用说,一定要悲戚,最好能带出颤音。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纵使”读长,“尘满面,如霜”短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表现出梦中相见时的复杂情感:惊喜和痛苦的交加。“相顾无言”开始,要读得
5、悲伤;“唯有 泪千行”语带颤音;“肠断处”要读出特别伤痛的感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得”推测之词,语气却又十分肯定。“明月夜,短松冈”是短句,却是长节奏朗读法。4 .学生诵读展示。三、研读.标题“记梦”,上阕没写梦,是否可以删除?明确: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 了。1 .“记梦”为贯穿全词的线索,全词按梦前、梦中、梦后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请找出来。梦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梦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梦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6、2 .研读梦前(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何理解“两茫茫” ?传达了怎样的情思?“茫茫”二字传达出了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 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样的哀绪。这里 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 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笼罩全篇。“不思量?自难忘”是否矛盾?“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 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
7、刻的思念, 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可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所以是“不 思量,自难忘”。(2)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如果坟近在身旁,就“有处”“话凄凉”吗?王弗死后,迁葬于四川眉山(苏轼的家乡),而此时苏轼那么在密州任所,不止千里之隔。死者 在千里之外,没有昔日的伴侣近在咫尺相陪,九泉之下假设有灵,连诉话凄凉的地方也没有。这该 多么孤寂清冷!至此,作者通过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 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3)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想象苏轼“尘满面,鬓如霜”的形象,找些词句来概 括其特点。一个饱经风霜、灰尘满面、鬓角如霜、
8、生活坎坷的老者形象。一个老者,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十年的奔波劳碌、辛劳坎坷,让满腔豪情的苏轼灰尘满面、 鬓角如霜,而此时的苏轼才四十岁,个正成熟的年龄却过早的衰老了。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熙宁四年(1071),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压,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 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 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却不无夸张,我们也 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艰难、心境之凄凉。(4)上片小结:写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主要手法:直抒胸
9、臆;想象。上片主要是梦前,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4 .研读梦中(1)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忽”字换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主要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忽”是指梦境的恍惚迷离,悲中寓喜。亲切、熟悉,使梦境更具真实感,足见上阕“思 量”、“难忘”之言真实不虚。虚实结合,白描。从这里,才入题“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梦中忽然回到了思念中的 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这是白描的手法。小轩窗,是梳 妆的环境、背景,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梳妆,是王弗做的事情,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 正梳妆打扮。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2) “相
10、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久别重逢,没有出现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惟 有泪千行”这是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此时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可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连一句话也说 不出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四目相视,两心相映,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更显凄凉之情,呼应 上片“无处话凄凉”。5 .研读梦后(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短松冈”指什么地方? “年年”指什么? “肠断 处”指何处?“短松冈”长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承上片“千里孤坟”,指亡妻的坟墓。“年年”既指已经过去的漫长的十年,亦指未来无尽的岁月。“肠断处”指孤坟。(2)下片小结:下片“记梦”,表达沉痛
11、之情。主要表现手法:白描,对写,虚实结合。四、赏读.小结:这首词以“梦前-梦中一一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一一梦境-现实”交织 起来。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虚实结合,感情深挚,充满了凄 婉哀伤的调子。用一副对联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妻已逝,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人归去,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歌曲演唱欣赏。2 .艺术手法: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 中笔画稀疏的局部或空白的局部。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拟 多。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
12、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实”是指 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虚幻世界和梦境。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 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 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 沉,实实在在。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2)想象和回忆。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 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3)设想之境。例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
13、暮霭沉沉楚天 阔”,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此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 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 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五、拓读带给我们感动歌诗词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情假设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何让你遇见我,在这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撰稿: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杨华当工作室 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