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49847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县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县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2022年6月修订)目录总那么1.1 编制目的编制依据1.2 适用范围工作原那么1.1 组织机构及职责2. 1组织体系2.2 机构职责信息报告3. 1信息报告系统及程序3.2地震现场通讯、联络、报告方式3.3应急救援人员向外求援方式4.0地震预警预防机制1.1 预警级别及发布预警预防行动1.2 预警预防措施预警状态结束5. 0应急响应1地震灾害分级4. 3预警预防措施地震预警发布后,应依据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和应急救援准备:(1)县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召开会议,部署地 震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2)检查预警区内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地震灾害卫生

2、 防御和应急能力,提出有重点地加强各类建(构)筑物特别 是重点建设工程的震害防御措施和应急救援准备。(3)检查、督导系统内工程设施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 灾害建筑工程的生产经营单位采取应急防御措施,做好应急 抢修抢险与救援准备。(4)各类应急与救援队伍进入应急救援待命状态,做 好随时开赴地震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和抢修抢险的准备。(5)检查、落实应急救援物资和抗震救灾资金准备状 况。(6)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升卫生健康工作人员和群 众避震疏散意识能力。(7)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宣传教育活动。4 . 4预警状态结束县政府决定结束临震或短期预警状态;中期预警区域内 的震情趋势未发生重大变化的,预警

3、期满自动解除。5 .应急响应1地震灾害分级根据XX县地震应急预案的分级规定和标准将发生在我县境内的地震分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I级)、重大地震 灾害(II级)、较大地震灾害(III级)和一般地震灾害(IV 级)四级。5. 1.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I级)(1)县内陆地区发生5.0级以上地震,出现造成300 人以上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 房屋1万间以上情况之一时。(2)县内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 重大地震灾害。6. 1.2重大地震灾害(II级)(1)县内陆地区发生5.0级以上地震,出现造成50人 以上至300人以下死亡、紧急转移安置0.5万人以上至10 万

4、人以下、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 3万间以上至1万间以下 情况之一时。(2)县内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可 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7. 1.3较大地震灾害(in级)(1)县内陆地区发生5.0级以上地震,出现造成50人 以下死亡、紧急转移安置0.5万人以下、倒塌和严重损坏房 屋0.3万间以下情况之一时。(2)县内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8. 1.4 一般地震灾害(W级)地震灾害各项指标均明显小于较大地震灾害判别依据, 但局部建筑物有一定损坏,造成较大范围人员恐慌,为一般 地震灾害。2 .2应急响应分级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响应采取分级响应的原那

5、么,根据 地震灾情的分级,分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医疗卫生救援响应。发生一般地震灾害,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关于一般 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立即启 动医疗卫生救援IV级响应:启动全县地震卫生应急指挥工作, 组织开展地震现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 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 健康行政部门报告有关情况。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工 作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发生较大地震灾害,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关于较大 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立即启 动医疗卫生救援ni级响应: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时启动 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部工作,组织开

6、展地震灾害现场医疗卫生 应急救援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及时向市、县人民政府和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有关情 况。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工作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发生重大(II级)、特别重大(I级)地震灾害,在国 家、省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做好卫生应 急处置工作。3 .3应急响应程序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县政府的统一指挥领导下,由地 震卫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宣布启动相应级别的地震灾害医 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并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卫生健 康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迅速开展各项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5 . 4应急响应措施. 4. 1医疗救治地震灾害的现场医疗救治

7、应在地震现场卫生应急指挥 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医疗救治队伍以最快速度进入灾区后, 在现场抢险救援人员支持帮助下,首先搜寻、集中伤员,然 后检伤分类,先重后轻,现场抢救,及时转送。(1)检伤分类选派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进行检伤 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4种颜色的腕带,对轻、重、 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识,以便后续救治识别或采 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危急伤员及有抢救价值的伤员优先得 到抢救,一般伤员得到及时治疗。(2)早期救治采取先救命、再治伤的救治原那么,对呼吸道梗阻和窒息、 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急症伤员,要迅速清除伤员呼吸道异 物,保持呼吸通畅,进行心肺复苏,尽早气管插管及辅

8、助呼 吸。其他伤员采取对症治疗的原那么,给予止血、补液、清创、 包扎、保温、吸氧等治疗。对于骨折、关节损伤、大面积软 组织损伤者,应予以临时固定。对火灾造成的烧伤病人,在 脱离险区除去着火衣服后,要立即对其采取防止休克和感染 的措施。(3)伤员搬动对于地震伤员,发现、怀疑有脊柱骨折时,搬动应十分 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以免加重伤情。搬运时,严禁 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搬动,应由34人托扶伤员的 头、背、臀、腿部,抬放至硬质担架(或平板)上,然后固 定运送。(4)伤员转运对一般伤员和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后的重伤员,要及时分 散转移到平安的医疗机构进行正规系统治疗。必要时成立转 运小组,全面负责

9、伤员的转运,并设立中转救援所,指定护 送医疗队,携带必要的抢救药品、器械等,通过汽车、火车、 飞机等交通工具对伤员进行转运。长途转运中,要严密观察 伤员病情,及时采取监护等有效措施,确保平安护送到目的 地。(5)集中收治如地震造成大量危重伤员,为提高救治成功率,可按照 “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那么,将 危重伤员集中在医疗条件好、救治质量高的医院救治。如伤 病人员的数量超过本地医疗机构救治工作负荷,为及时、有 效对伤病员进行救治,可根据情况将伤病员集中运送至外地 (省)治疗。灾区医院、临时医院和后方接受伤病员的医院要做好救 治伤病员情况的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5.4.2 卫生

10、防疫(1)加强饮用水卫生措施地震发生后,要选择临时性供水水源并加以防护。选择 临时性水源的总原那么是先选用深层地下水,如有困难,依次 选择泉水、浅层地下水、地面水,同时注意防止临时水源的 污染。饮用水消毒以化学含氯消毒剂为主,采取直接投加法 和持续加药法对缸水、井水进行消毒。另外,在地震灾区, 要强化对使用消防水龙带输水、用水车送水及用自备的取水 工具分散取水等临时供水措施的卫生监督,保证饮用水平安 卫生。(2)加强环境卫生措施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灾民临时安置点的建设、简易厕所的 修建和垃圾粪便的收集处理、尸体的卫生处理等环境卫生工 作。组织专人指导群众,及时清除垃圾、人畜粪便和尸体, 并进行无害

11、化处理。对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场所要及时作好消 毒和卫生处理,消灭蚊蝇鼠害,做好环境卫生的各项工作。(3)传染病防控重建平安卫生饮用水系统,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 好生物媒介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加强传染病人的 隔离、治疗,做好疫点(疫区)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及时开展预防性服药、应急接种工作。5.4.3 健康教育组织编印卫生宣传资料,大力宣传灾后饮用水卫生、食 品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等知识,充分利用群众媒介 (如广播、电视、报刊等)和多种形式(如黑板报、宣传画、 演出、讲课等)宣传灾后防病知识,大力提高灾区群众的卫 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5.4.4 疾病监测与报告县疾

12、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灾区疾病的监测与报告,要尽 早恢复和重建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加强灾情、疫情报告值班制度,保 持24小时通讯畅通。5.4.5 4. 5自救与个人防护受灾的医疗卫生机构,要迅速开展自救工作,最大限度 地恢复自身医疗卫生设施和功能。对因水、电、油、气等能 源供应中断造成医疗卫生服务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医疗卫 生机构,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调拨发 动机、净水器等仪器设备和有关能源,尽快恢复能源供应。 参加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人员要注意做好自救与个人防护, 在保障自身平安的情况下,开展地震灾害的医疗卫生应急救 援工作。5. 4.

13、 6心理干预要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伤病员和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 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消除其心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 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协调教育、民政、工会、共青团、妇 联等部门和团体,协同开展心理援助工作。6. 5应急响应终止地震灾害现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任务结束后,震区灾情、 伤情、病情和疫情平稳,经启动应急响应的县卫生健康行政 部门组织评估,地震灾害所引发的健康隐患基本消除,伤员 在医疗机构得到有效救治,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并报上级卫生 健康行政部门批准,可宣布终止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转 入恢复重建和灾后防疫等常规工作阶段。在应急响应终止后,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总结评估,认真分析工作中

14、好的做法、困难和经验教训,并向县 人民政府和上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总结评估情况。7. 地震灾害后期的医疗卫生工作6. 1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恢复和重建派往灾区的医疗救护队在完成医疗救护任务撤离 灾区前,须做好与灾区医疗机构的交接工作,确保灾区伤病 员医疗救治工作的延续性。6. 1.2灾区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与设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纳入地方政府灾后重建整 体计划,统一规划,优先安排,确保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防 病工作的正常运转。7. 2灾区伤病伤残人员的治疗与康复7.1.1 继续做好灾区留治伤病员的治疗工作。可以采取 门诊、巡回医疗、家庭病床等多种形式,对伤病员进行检查

15、、 治疗,同时还要对发现的漏诊伤病员及时治疗。7.1.2 对于转送至后方医院的伤病员,进行系统检查, 优化治疗措施。对需要长期治疗的伤员制订出相应的康复治 疗计划。根据灾区恢复情况,后方医院可按照当地救灾防病 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将基本痊愈的伤员分批转送回当地,并 与当地医疗机构做好衔接工作。7.1.3 当地医疗卫生人员须对伤愈出院的伤病员进行回 访、复查,对有功能障碍的伤员指导他们科学地进行功能锻 炼,促进康复。对因地震造成精神疾患的病人给予心理康复 治疗。6.3灾区的卫生防疫防病工作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与健康相关的灾害后果评价,继续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6. 3.1迅速

16、恢复和重建疾病监测系统。要尽快恢复县、 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加强对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 各个环节的督导检查,落实各项防病措施。继续加强灾区重 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临时组建的疾病 监测系统的工作要逐步移交给恢复重建后的卫生防疫防病 机构。7. 3. 2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按照“政府组织, 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 类指导”的工作方针,整治临时居住区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 生,清运垃圾污物,做好人畜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消 灭蚊、蝇孳生地,开展居住地及其周围的灭鼠工作,努力消 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8. 3.3加强饮水卫生监督管理。

17、尽快恢复和重建饮用水 供应系统,加强饮用水源和临时供水设施的卫生监督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保障供水平安。9. 3.4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非灾区医疗卫生单位 要加强对来自灾区的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及时发现传染病 人,采取措施,防止疫病的播散。灾区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 对返回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5.2 应急响应分级应急响应程序5.3 应急响应措施应急响应终止6.1 地震灾害后期的医疗卫生工作1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恢复和重建6.2 灾区伤病伤残人员的治疗与康复6.3 灾区的卫生防疫防病工作7.1 物资保障8. 0附那么1 .总那么1. 1编制目的为快速、高效、规范、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医疗卫生

18、应 急救援工作,提高我县卫生健康部门应对地震灾害的反响速 度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及其 次生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预防和减少灾区 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保护灾区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 命平安,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1. 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防震减灾法、XX省防震减灾条例、XX省地6. 3.5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与预防性服药。尽快恢 复和重建免疫规划设施和冷链系统。要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 预防接种或普服药物工作,提高人群保护能力,预防相应传 染病的发生。尽快恢复受灾地区免疫规划的常规接种,尤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查漏

19、补种,保护易感人群、消除免疫空白,防止免疫规划所针对的疾病爆发、流行。继续深入开展卫生防疫防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的自我防病意识。1.1 资保障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负责为应急处置队伍 配备必要交通、通讯工具,现场医疗救护设备、消杀灭药械、 预防用生物制品、检验设备和试剂,以及个人生活用品和防 护装备,做好救灾防病的物资储藏。1.2 那么本预案由县卫生健康局负责解释,有效期至2025年。 震应急与救援方法、XX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 急预案、XX市地震应急预案、XX市地震灾害医疗 卫生救援应急预案、XX县地震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县境内,由地震灾

20、害导致人员伤 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引发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按照XX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地震灾害及 其次生灾害引发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泄漏以及核辐射等其它 突发事件时,按照我局下发的相关专项预案执行。其他地质灾害危及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时,可 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1.4 工作原那么1.5 .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 命平安作为首要任务,以抢救生命和保护健康为第一原贝I, 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伤亡率及致残率,同时尽力减少财产损 失和其他社会危害。1.4.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地震灾害医疗卫 生

21、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 设,做到常抓不懈。建立完善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 案、技术规范和各项工作制度,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做到 快速应对,依法、高效、规范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1.4.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县 人民政府或其地震应急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职责分 工,按照分级负责、协同应对的要求,做好地震灾害医疗卫 生应急救援工作。1.4.4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 疗卫生机构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预案的规定,认真履行医 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职责,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 急预案和规章制度,通过培训演练进一步检验和修正应急

22、预 案。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 作作为本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做到 定期检查,加强监督管理。1.4.5 整合资源,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卫 生应急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发动 和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形成统一指挥、责任 明确、反响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卫生应 急工作机制。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与铁路、交通、民航、 通信、气象、环保等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通力合作、资 源共享、协同应对,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 作。1.4.6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重 视开展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

23、急救援的科研工作,为医疗卫生 应急救援提供科技保障。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卫生应急指 挥人员、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人员、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大 力普及地震灾害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提高公众科学应 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和水平。2.组织机构及职责2. 1组织体系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地震卫 生应急指挥部、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地震现场卫生 应急指挥部、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和专家咨询组等。2. 1. 1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县卫生健康行政部 门在同级人民政府或其防震减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与有 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 急救援工作。在县防震减灾指挥部的统一

24、领导下,县卫生健康局成立 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由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担任指挥, 县卫生健康局分管局长担任副指挥,指挥部成员由局机关相 关科室和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的负责人组成,必要时可分为假设 干工作组。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县人民政府和上级地震卫生应 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根据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 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成立相应的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部。2. 1.2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态情况下, 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卫生应急办公室(或承当卫生应急管 理职责的其他内设机构)负责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日常 管理工作。地震灾害发生后,卫生应急办公室(或承当卫生 应急管理职责的其他内设机构)

25、作为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部办 公室开展各项工作。2. 1.3地震现场卫生应急指挥部。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地震现场设立地震现场卫生应急指挥 部,地震现场卫生应急指挥由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部委派。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包括设有 医疗急救站的医疗机构、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事故医疗救治专 业机构、采供血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健康监督执 法机构等,按照各自职责承当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任务。2. 1.5专家咨询组。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建地震 灾害医疗卫生救援专家咨询组。2.2机构职责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职责为:在县政府统一领 导下,指挥、协调全县范围内的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

26、急救援 工作;结合灾情特点,制定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的预防 控制方案;做好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应急物资储藏和其他保 障工作;为县政府地震应急总指挥部提出医疗救援和卫生防 疫工作的建议等。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落实指挥部交办的任务。地震现场卫生应急指挥部是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部的派 出机构,负责指挥协调地震灾害现场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 工作。医疗机构负责地震灾害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治、转运监护、 收治入院、心理干预、灾民临时安置点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教 育工作,并负责伤情、病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收集报告等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灾区及灾民临时安置点疾病

27、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调查与处理、重点人群预防接种、饮用水监测与消毒、 环境卫生学评价,指导开展环境消杀灭、垃圾无害化处理和 卫生宣教等工作。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负责灾区和临时安置点生活饮 用水等监督工作,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 疫情报告和传染病防治等工作进行监督。专家咨询组负责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现场处置的 技术咨询和指导,对应急响应启动和终止提出建议等。3.信息报告3. 1信息报告系统及程序事发地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的 同时,应迅速收集和掌握灾情信息,将灾情、伤情、病情和 疫情等信息及时报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与

28、有关部门信息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相关灾情信息,对伤情、病情开 展损害和救援情况评估。所有救灾防病信息必须及时通过“国家救灾防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报告。卫生健康行 政部门要及时将伤情、病情、疫情和卫生系统损失情况等信 息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并向相关 部门通报。因停电等原因不能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信息的 医疗卫生机构,可临时改用 或人工送达的方式报告。3. 2地震现场通讯、联络、报告方式请求相关部门及时开通地震应急通信线路,地震现场医 疗卫生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必要时应配备卫星 ,以实时获得地震灾害现场的相关情况。通告、报警形式要采用国际上通用或者当地约定俗成的

29、 形式,既简单又便于记忆和推广。3.3应急救援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应急救援人员可利用通讯装置向外求援,假设无通讯装置, 那么可利用每人配备的生存工具箱中能发信号的工具向外发 送信号求援。4.地震预警预防机制预警级别及发布4.1.1 预警级别按照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和紧迫程度,地震预警 分为临震预警、短期预警和中期预警三个级别,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1)地震临震预警为I级预警(红色),预警期一般 为10日。(2)地震短期预警为n级预警(橙色),预警期一般 为3个月。(3)地震中期预警为III级预警(黄色),预警期一般 为1年或稍长时间。4. 1.2预警发布(1)地震中期预警由国务院批准发布。(2)地震短期预警和临震预警由省政府批准发布。5. 2预警预防行动4.2. II级预警预防行动县政府决策发布临震预警宣布进入临震应急期后,及临 震预警区所在的行政辖区医疗卫生单位立即成立地震卫生 应急指挥部,进一步强化地震灾害防御措施和应急救援准备。4. 2. 211级预警预防行动县政府决策发布地震短期预警后,及临震预警区所在的 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地震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准备。级预警预防行动县政府根据省发布的中期预报意见部署全省防震减灾 工作后,及临震预警区所在的医疗卫生单位应实施有重点的 地震灾害防御措施和应急救援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