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学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差距与对策-最新教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学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差距与对策-最新教育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城乡学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差距与对策我们的教育是典型的二元结构。表现出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 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教育开展不均衡。缩小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均 衡化。1我县义务教育事业的现状与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县义务教育开展不够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 不均衡、城乡不均衡和学校之间的不均衡。1.1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县城义务 教育学校之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内部差异,基本上都大 于城乡之间的差异。一是县城“窗口”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办学 条件的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择校风”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我 县城区小学各年级各班都出现大班额现象,平均80人以上,班额 大的多达90人以上。二是乡镇中心学
2、校与村办小学之间的办学 条件差距不断扩大,导致村办小学的青年教师大量流失,留下“爷爷奶奶教小学”,这种现象导制大局部学生进城,城区学校 因班额偏大教不好,农村学校因班额偏少不好教。这种不均衡的 义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必然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 程度。1. 2不利于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体制性弊端。在改革开放和城 市化的进程中,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已经自然成为城市的有机组 成局部。而绝大局部农民工子女只能到一些私立学校上课,享受 不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的教育。1.3城乡学校间教研文化存在差距。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在 教研文化上存在较大差距,制约着学校开展,影响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城市学校规模大,同
3、年级、同学科教师多,开展教研活动气氛 浓厚,教师思维活跃,教师间智慧多,团队力量强大,教研组内备 课充分,能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作用,形成强大的教研活力,教研生 命力强;二是城市学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教师们到上一级学校 或优秀学校听课、参加教研活动的机会多些,学校办学理念新, 教师更新观念快,教学观念新。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次数多,教师专 业成长快。乡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教师少,同年级、同 学科教师一般只有12人,从某些方面来说,教研活动形不成 “气候”,学校经费短缺,正常运转困难,更谈不上拿钱让教师外 出学习、培训或参加上级单位、优秀学校举办的培训活动。1. 4师资力量缺乏,教师队伍不稳。1
4、. 4.1城乡教师素质的差距。从农村现有的任课教师群体看, 虽不乏爱生、敬业的优秀教师,但其整体素质偏低,具体表现为:1.4. 1.1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清,缺乏拼搏精神。对什么是素 质教育、怎样实施、它和“应试教育”有何区别等认识不清,在 很大程度上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加特长课,特别是广大农 村教师由于信息闭塞更是如此。农村老师并非真的教学水平差, 自身素质差,问题在于他们缺乏城镇教师所受的工作压力,他们 缺乏城镇教师所有的拼搏精神,他们缺乏城镇教师拥有的教学氛Ho1. 4.1. 2教师业务能力不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一般只 具备中师或高中文化程度,极个别甚至仅有小学文化程度。还有 相当一
5、局部是民转公的教师,本来没有接受过多少真正的系统教 育,文化底子薄,知识储藏缺乏,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观念就更落 后,难以适应新课程教学。据了解,有些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 仅有57%,其中大局部是回归故里的师范毕业生和“土生土长” 起来的转正民办教师,也有通过全员培训取得学历的。他们的教 学经验只能靠传帮带,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专业知识的获得和 更新大都依赖于比拟消极的外部给予。这样的教师在实施新课程 中,由于他们信息闭塞,自身素质、业务能力偏低,不能给学生 “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更有甚者“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 有的虽然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但却力不从心。有资料 显示:我们西部地区
6、小学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农村与城镇的差距 到达了 4. 31个百分点,县城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 例是农村的两倍以上,差距到达了 20个百分点。在初中,专任教 师合格率农村与县城差距到达9. 07个百分点,具有本科及以上 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城镇是乡村的近三倍。为适应新时代对教师学历文凭、教师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教 师们纷纷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大专或本科文凭及相应的资格证书。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继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效果不 佳。一是培训时间不能保证。函授、新课程培训、教师技能培训 等一般都在寒暑假进行,大多数教师为了保证自己能在较短时间 内获取各类证书,同时参加几类培训I,奔波于各教学
7、点报到、考试, 毕业班的教师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复习辅导,因而真正能坐 下来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的知识很少。二是对培训内容不甚 懂。农村教师由于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缺少高中阶段的学习, 对专科知识学习起来一般比拟吃力。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科课程, 几乎就不知所云,特别对一些理科专业的知识更是如此。1.4. 2学科分布不均。农村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乐、 体育、美术教师普遍短缺,仍有大量代课人员。我们在调研中发 现,一些小学的初中冒子班缺教师,跨学科教师相当严重,90年代 后期中师毕业的语文教师除教语文外,还教三年级的化学学科, 政治老师还要教三年级物理学科等等。1. 4. 3教师队伍不稳定,
8、农村教师紧缺。由于农村大多较贫 困,交通不便、经济不兴旺、教师待遇不高。大学毕业生一般不 愿到这类地方任教,即使少数有抱负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改变当 地的教育现状,也往往因条件太苦而不能久留。而那些由农村本 地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在条件成熟后又大多往更好的学校调 动。要么“孔雀东南飞”,要么应聘进了城,农村师资流失严重。2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对策建议2.1实行区别城乡的教育收费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减免, 不管是经济困难的地区还是经济兴旺的地区,不管是家境困难的 学生还是家境富裕的学生都一律减免,对于贫困的来说那些减免 只是杯水车薪,对于富裕的来说那些减免微缺乏道。在此,确定收 费标准要考虑城乡居
9、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不同地区农民的收入水 平和承受能力,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把“教育机会相对较少、收费 相对较高”的双重不平等都加在农村生源头上。城市学校的学生 (除“三残”少年儿童及特困家庭子女等)应适当加收一定的杂 费,农村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样或许能够减轻城市学校(特 别是“窗口”学校)的压力。通过降低收费或不收费为贫困生提 供受教育的机会。2. 2加重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革 现有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政府公共教育经费投入按照公平的原 那么分配给每一所学校甚至重点偏向于农村学校,而不是偏重于城 市和重点学校,不能人为制造“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更多关注 农村薄弱学校的建
10、设,增加农村地区教育经费,逐步缩小长期以 来由于对农村教育投入缺乏造成的巨大差距。与此相适应,要统 一农村和城市教师工资发放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增加农村 教师津贴,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同时要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进入 城市学校进修培训的机会。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甚至为了鼓励教 师向农村流动,农村教师待遇可适当高于县城教师。目前,我县规 定,城镇教师晋升高级职务、申报市级骨干教师,要有到农村学校 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2. 3加强城乡教育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城乡课程资源开发 的合作机制。农村和城市课程资源各有优势,差异明显,因此,各 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相关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城乡教 育多层次交流
11、与合作,促进优势资源双向互流,到达课程资源的 合理配置。2. 3.1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人员交流制度。政府和教育行政 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资源学校 与弱势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行政领导、校长、教师和学生的 双向交流机制。规定县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到农村执教 12年的经历。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 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鼓励高校毕业生 到农村学校实习、挂职锻炼。共享城乡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建立 农村中心教研组。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展常规教学研究;组织城区 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对农村教师分层培训;组织农村教师进城区 观摩课堂教学等等,
12、均为加强农村教师新课程学习的好举措。近 年来我们将城区学校、强校的老师请到农村学校、弱校去献课, 作经验介绍,还将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强校和弱校定点挂钩, 积极组织农村学校教师到县城办学水平高的学校跟岗学习、进修 提高,效果很好,社会反响也很好。2. 3. 2城乡学校互建教育基地。我县局部农村学校还在对口 的城市学校建立教育基地,让农村学生走进城市,体验城市生活, 激发学生的生活理想。城市学校也在对口的农村学校建立起了教 育基地,让城市学生接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体验农村生活,培 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城乡学生间的 结对互动,培养城乡学生间的友谊,促进城乡学生共同成长。2
13、. 3. 3充分利用县城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 的优秀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优质资源共享的力度,以共享 促均衡。利用县城财物资源相对雄厚的优势,鼓励城乡教育结对 扶贫。一些县城学校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更新换代下来的教学设 备,如投影仪、电脑、录音机等正是许多农村学校所急需的。县 城学校还可以发动学校师生为贫困地区学校捐献废旧报刊、图书 等资料,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难得的精神食粮。2. 4加大帮困力度,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2. 4.1对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家庭的子女、依法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 女、列入五保供养范围的未成年、“三残”少年
14、儿童及特困家庭 子女等,免收义务教育段杂费、住宿费等费用,贫困家庭子女给予 适当生活补助。2. 4. 2继续做好结对扶贫、帮困助学工作。健全贫困学生档 案制度,完善学校爱心基金会制度,发动全社会力量结对帮助贫 困生完成学业,统筹全县部门、团体、机关干部、全体教师开展 与困难学生结对等活动,探索有效机制,使其统一化、制度化、经 常化。2. 4. 3打破教育城乡二元结构,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解 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让他们不仅能够接受教育,而且能够接受 良好的教育。最近几年,我们按照国家政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对 立的结构,给予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国民教育待遇, 实现了儿童真正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平等。为适龄儿童的学习 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友好、民主的气氛,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偏 见、歧视,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