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和磁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电和磁教学设计一、课前热身,激发兴趣:教师出示:电池1节(带盒)、导线2根、小灯泡1个(带座)。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点亮 小灯泡。说一说小灯泡发光的原因?(电流通过了灯丝)板书:电出示:通路,演示断路和短路。投影出示:磁铁。它有哪些性质?(磁性、指示南北)板书:磁投影出示:指南针就是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拿出磁铁,靠近指南针,发现了 什么?(指针被干扰了)指南针为什么会被干扰?(两个磁场相互干扰)提问:刚才老师介绍了点亮小灯泡的电流,以及带有磁性的指南针。那么电和磁之间有没有 关联呢?电和磁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题。二、揭示电和磁的关系教师:200多年以前的科学家们,也和同学们一样,不
2、清楚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直到有一位 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做了一个实验,为大家揭开了电和磁之间的关联。他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呀? 我们一起来看图。出示:奥斯特实验图片。提问: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哪一位是奥斯特?电在哪里?磁在哪里?实验怎么做的? 教师:可能光看图片,同学们还不明白怎么来做,让五年级的同学为我们演示一下。 出示:实验视频微课。教师:有三个地方需要观察,谁注意到了?出示:通电前、通电瞬间、断电瞬间。教师:我们来当一回小奥斯特,让200多年前的实验在今天的课堂上重新上演。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出示: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汇报:没有通电时,导线靠近小磁针,小磁针没有变化;接通和断开的瞬间,观
3、察到了 小磁针动了一下。(教师纠正: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偏转”,)教师:我们和200多年前的奥斯特一样,观察到了小磁针发生偏转。板书:小磁针偏转。出示:是谁的力量让小磁针发生偏转?学生:是电。因为没通电小磁针无变化;通电和断电时小磁针会偏转。出示:电流为什么会让小磁针发生偏转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指导,得出通电的导线周围和磁铁一样,存在着一个磁场。】板书: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一个磁场。三、让偏转更明显教师:刚才的实验大家肯定有些遗憾。学生:偏转角度很小,不怎么明显。教师:你有办法可以让偏转更明显吗?(提示:想办法时从原因出发)把你们的方法写或画 在记录单上。学生活动:完成记录单并汇报。教师根
4、据学生汇报小结方法:方法一:增加电池节数;方法二:短路;方法三:绕成线圈。出示:学生视频微课。学生活动:完成实验并汇报(注意线圈中指南针的放置)。四、小结和提升:教师: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效应,通过短路等方法增大电流可以让磁 效应更明显。这个现象是有奥斯特率先发现的。他是在大学里给学生上课,演示其他实验的时候,碰 巧把导线架在了指南针上,偶然间发现通电的导线可以使指南针偏转。因为现象很细微,他 的学生都没看见,但是奥斯特把这个小现象记在了心里,经过3个月的研究,得出了通电导 线周围会产生磁场的结论。他的这个发现为人们运用电能打开了新的大门,我们现在许多能 发声的、能转动的电器
5、,都用到了电流的磁效应。教师:出示废旧电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帮我检测一下还有没有剩余的电吗?电和磁教学反思湖州市飞英小学张虹本次青年教师的比武课,我执教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 磁,执教班级为601班。这节课主要是对电流的磁效应进行初探,学生通过实 验明白:通电导线能产生磁场,通过一些方法我们能够增大电流产生的磁场。对于这节课的目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1.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了解通电 导线周围会产生一个磁场;2.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磁力的大小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尝试通过一些方法增大电流,观察可否增大磁性;3.通过了解奥斯特的实验历程, 感悟科学发展的历程,建立热爱科学的情感、细心探
6、究的习惯。本节课我认为自己设计得比较好的地方:1.通过拍摄微课,解决了实验操作 中的难点。在平常的执教中,我发现在这节课的实验中,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难 的点在于做到磁针平行贴住指南针表面和反复控制电流的通断,以往通过我的口 头描述和看图片,学生难以理解怎么做,这次我尝试在课前拍摄微课视频,实验 前看一遍视频操作,就很好掌握了实验方法。另外,绕线圈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 难点,本次通过微课示范、并找了自锁带来固定,孩子们绕的线圈很整齐,实验 效果很明显o 2.通过展示奥斯特做实验的图片,将孩子们的思绪带回200多年前, 并自然而然顺着奥斯特的研究历程重走一遍,激起了孩子们热爱科学、细心探究 的情感。本节课的不足:1.学生的积极性一般,课堂氛围平淡。在课前我也很注意地 尝试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课堂中也注意营造轻松的氛围,但是效果不明显。 我想,可能与我问题的给出方式有关,有些问题一下子太难了,孩子们反应不过 来,整个课堂就会冷场。2.课堂流程框得太死,我主导着整个课堂的走向,没有 发散性、开放性的东西生成,这也是我平时上课的通病,希望自己注意,要多留 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