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测试题.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22579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单元 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测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1据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是指( )宗法制遭到破坏分封制遭到破坏 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郡县制受到挑战A B C D2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咸阳宫居中,四周有许多通道,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咸阳城的修建,反映了当时社会( )A天文历法知识的发达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皇位独尊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3某学者这样评价一种政治体制:“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

2、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4“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

3、有办事能力6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7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益,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制衡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4、 D宰相权力被分散9.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削弱了皇权 B打破了门第限制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10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1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12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

5、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1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元代14“(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 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15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6、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二、问答题1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

7、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职责。(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17地方政权组织的建立,是国家政权重要的组成部分。观察下列历史地图,分析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趋势,对于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意义。 图春秋时期 图唐朝 图元朝请回答:(1)图和图分别反映了哪种地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导致了哪些危害?(2)概述秦朝、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3)简述行省制度的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8、从材料中“废嫡而更立诸弟子”等信息可知正确;由“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等信息可知正确;出现于秦朝,与材料中“殷本记”不符,故选A。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可知咸阳的基本布局是:以咸阳宫为中心,形成众星拱辰的格局,这体现了中央集权,皇权至高无上,故选C。A项与此建筑规模无关,B项中的“神灵”,D项中的“神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从材料中“丞相”“皇权”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属于君主专制制度,A、C两项属于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出现在废除丞相之后,与材料无关,排除;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

9、独尊。4D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可得出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扩大了官吏的选拔来源,故选D。A、B、C三项均与材料不符。5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解析与比较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殿阁大学士“官不备”,无“表见”“无闻”,其地位与位高权重的宰相不可同日而语,故选A。B项中的“并未设置”、C项中的“与六部等同”、D项中“没有办事能力”均与史实不符。6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唐朝中央机构作用的认识,体现出中央机构的职能不断完善,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特点。7B解析:对历史概念的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

10、主要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制约相权,另一方面加强皇权。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分工明确,相互制衡。三省六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8D解析:解答本题的着眼点在于对宰相权力和地位变化的认识,着重考查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应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涵入手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君权和相权的相互关系。9A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着眼点在于对科举制度作用的认识,应从科举制度创立的目的入手进行分析,但是以逆向思维方式进行,科举制不会削弱皇权,而是要加强皇权,其他三项均为正确的。1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到明朝的内阁,再到清朝军机处,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反映出强化

11、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故选B。A项中的“制度的良善”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中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和D项中的“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都存在理论性错误,均排除。11C解析: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楚国、鲁国等。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分封制被打破,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12B解析:解析:B项“御史大夫”是秦朝时期三公之一,职掌监察百官。故选B项。A项“节度使”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长官。C项“提刑按察使司”为明朝时期设置地方长官。D项“刺史”为汉武帝时期设置,监察百官,与题目时间要求不符。13B1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解析能力。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主

12、要是功臣、先代贵族、王族等,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多数,故选C。从材料中“神农之后”“封功臣谋士”“首封”等信息可知B、D两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符合史实。1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从材料中“秦始皇”等信息可知,这次大“转型”指秦始皇在全国推广郡县制,故选B。A项中的“世袭制”、C项中的“行省制”、D项中的“内阁制”均与材料无关。二、问答题16解析:第一问中,从材料一、二我们可以看出丞相的主要作用在于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同时为皇帝出谋划策,与百官一起筹划政事,减少皇帝决策失误。第二问中,我们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明朝政治制度是废除丞相一职,权分六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第三问

13、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材料内涵发展变化,来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即皇帝专制不断强化。参考答案:(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2)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清朝达到顶峰。17参考答案:(1)制度:分封制和节度使制度。危害:使国家陷于分裂或严重的割据,导致严重的战乱(或社会动荡)。(2)秦朝:郡县制。北宋: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3)行省制度意义:方便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基本为后世所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