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市镇赉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6021191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白城市镇赉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吉林白城市镇赉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白城市镇赉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白城市镇赉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吉林白城市镇赉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2020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一个词,我们日常酬酢中常用到,那就是书香,比如书香门第、书香世家、书香子弟等。但是当问及书香究竟是指哪种香,却未必人人都能回答得出。大多数的人会认为是指书墨之香,梁实秋就是这么认为的,他曾在书一文中说,“从前的书,所用纸张不外毛边连史之类,加上松烟油墨,天长日久密不通风自然生出一股气味,似沉檀非沉檀,更不是桂馥兰薰,并不沁人脾胃,亦不特别触鼻,无以名之,

2、名之曰“书香”。然而,当我们追溯历史,发现书香并非书籍本身的香味,是芸香的味道。芸香,又称芸香草、诸葛草、香茅筋骨草,全草有香气,可以驱虫、通经、祛风。古人认为,放置适量的芸香草,使其所含的挥发成分在书籍周围保持一定的浓度,可以消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接近。而有这种芸香草的书,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关于芸香,最早的文献记载是礼记.月令篇云:“(仲冬之月)芸始生”。郑玄注:“芸,香草也”。三国时期鱼豢的典略云:“芸草,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鱼豢的典略已佚,幸赖李石的续博物志保存一二。随后,略晚于鱼豢的佚名著洛阳宫殿薄亦云:“古者秘阁藏书,置芸以辟囊蠹,故号芸阁”。由此可见,

3、芸香辟蠹法早在三国时期就已运用。 唐宋时期,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无论内府还是私人藏书都多了起来,芸香辟蠹开始广泛流行,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前人的诗词、笔记中窥知一二。唐代的杨巨源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云:“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宋代的邵博闻见后录云:芸草,古人用以藏书,曰芸香是也。置书帙中即无蠹”。沈括则在梦溪笔谈.辩证一作进一步说明:“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 到了明清时期,芸香辟蠹不再是唯一的防虫之法,但仍占据一定的位置。屠隆的考盘余事.书笺云:“藏书于未梅雨之前,晒取极燥,入柜中以纸糊门,外及小缝,令不通风,盖蒸汽自外而入也,纳芸香麝香樟脑可以辟蠹。”

4、屠隆生活的时代,辟蠹已不仅仅局限于芸香一种,还有麝香、樟脑也可以辟虫。但芸香辟蠹,仍然是传统藏书家的挚爱。明朝著名的天一阁藏书楼的图书号称“无蛀书”,据说是因每本书都夹有芸香草之故。 因芸草与书结缘,与芸草相关的其他物什,也就成了与书相关的称呼。比如,芸签是书签的别称,芸帙、芸编是书籍的别称,芸人是读书仕进者的别称。书室中常备芸草,于是书斋便有了“芸窗”“芸署”“芸省”“芸馆”“芸阁”等雅称。藏书台也被称作“芸台”“芸局”。唐代徐坚初学记曰:“芸草辟纸蠹鱼,故藏书台亦称芸台”,即是其例。就连官职卑微的校书郎,也因芸草的缘故,从而获得一个别致的雅号:“芸香吏”。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就曾担任过这个官职

5、,他在怀念与老朋友元稹在秘书省做校书郎时的诗中说:“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 芸香,名称本身就极富诗意,再加上有护书之功效,然而然便成为文人们争先恐后歌咏的对象了。唐人之中除了上文提到的杨巨源之外,还有王昌龄韦应物、常衮、姚合等人也作诗赞之。宋嘉祐四年梅尧臣在唐书局设立时,在附近草丛中看到一株芸香草,很高兴,做了一首诗唐书局丛莽中得芸香一本。他的朋友欧阳修也饶有兴致地和了一首,和圣俞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香一本之作用其韵。真是美慕他们的生活,从一株小草见到一种简单的快乐。难怪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可以选择,他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做一个书生。然而,上述诸多诗赋终不及清人

6、笔记记载的钱绣芸故事凄婉感人。百余年来,文人学者援引这则故事大都是感叹钱绣芸爱书、嗜书而入天一阁书不得,为书而亡的不幸命运,为钱氏抱不平。然而,我疑心这样的故事多半是后人杜撰、附会而成。众所周知,天一阁藏书丰富,森规甚严,“外姓人不得入阁”,直到大思想家黄宗羲才打破这项规定,然两百余年间,也只有极少数大学者如万斯同、全祖望、袁枚登阁读书,更多的文人,尤其是那些潦倒落魄的文人只能望楼兴叹。不管怎样,绣芸的故事为书香一词做了一个凄美的注释。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已经很难再见到芸香草了。即便是防蠹,大多也是选择含化学成分的药剂。芸香情结,恐怕更多的只是书卷里所蕴藏、沉淀的一种美丽而遥远的历史记忆和个

7、人缅怀罢了。氤氲陶醉之中,一种植物,因为某种机缘,千百年来与文化关联起来,被赋予了雅致脱俗的寓意,实在是它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 (书香到底是什么香,谷文彬,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人认为,书香就是书籍的香味,即毛边纸天长日久密不通风生出的一股似沉檀非沉檀的香味。 B追溯历史,书香其实是芸香的香味,古人认为,放置适量的芸香草,可消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接近书籍。 C芸香最早记载于礼记.月令,从三国到明清时期,芸香辟蠹法一直就是最主要最有效的防虫方法。 D芸香芳名远扬,连英国史学家汤因比都愿意生活在中国宋代做一个书生,就是为了目睹芸香草的风采。 2下列对

8、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未必人人都能”“据说”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用语极有分寸感。 B文章列举王昌龄、韦应物、常衮、姚合、欧阳修等是为了证明芸香是文人歌咏的对象。 C文章在分析论证时,引用了礼记以及唐宋明清等时期的众多史料,视野比较开阔。 D文章脉络清晰,观点鲜明,运用了层进式的结构进行说理,旁征博引,论述比较深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时期,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内府和私人的藏书都多了起来,需要防蛀,芸香辟蠹开始广泛流行。 B芸香,其名称本身就极富诗意,再加上有护书功效,受到文人喜爱,在它身上承载了许多礼赞的诗文。 C作者疑心钱

9、绣芸的故事多半是后人杜撰、附会而成,认为绣芸的故事为书香一词做了一个凄美的注释。 D现今人们都选择化学药剂来防蠹,见不到芸香草了,芸香情结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历史记忆和个人缅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形象”,山水画的意境往往由园林建筑的“意象”带出,可谓画中的“点睛”。它与树石云水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经典图式。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文精神;在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刻,园林建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山水画的成熟;古典园林建筑

10、的形制所附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因其山水画的介入同时转化成为中国山水画深厚文化和审美内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典建筑的形制及其所附有的文化的认知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山水画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取材于陈智安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早期界画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更大

11、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

12、,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山水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

13、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

14、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 材料三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 “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

15、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 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 (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 4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

16、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是几则材料的中心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观点: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关系密切。 B第二段中列举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阎立本的事例,是为了说明阎立本的绘画技艺高超。 C第四段作者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运用了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等手法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D从论述层次上看,四、五段是一个层次,六、七段是一个层次,在论证顺序上都是先说“画”再说“建筑”。 5根据材料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维的“辋川别业”在建造上借鉴了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手法和思想。 B白塔在北海中的地位和佛香阁在颐和园中的地位一样,都是主体建筑。 C“篱苑书屋”和苏州

17、留园石林小院入口设计在设计理念上是相同的。 D“篱苑书屋”采用室内自然采光的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的理念。 6.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哪些相通之处?(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红蚂蚁 赵淑萍 货卸完了,拉着空车明显轻松不少。他又经过那个小屋,但是,小屋门已上锁。木门上有一群蚂蚁在爬,密密地,爬得那么欢。他感到惆怅。同时,暗暗怨恨起自己的父亲,明知道那么远,却要他去受那份罪,还不如一个外人。 学校危房改造,要重新装修。废弃的木板,由造房子的工程队收购,送货的钱则另算。父亲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想不想赚钱买书

18、?”父亲问他。他当然愿意。12岁时,奶奶中风躺在了床上。父母都是老师,晚上经常要在学校办公。于是,父亲特地给他写了一封信,意思是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奶奶,让他放学以后少出去玩,尽量陪在奶奶身边。“爷爷在爸爸8岁时就没了。长辈中,奶奶是爸爸唯一的亲人了。你能不能替我们尽一点儿孝心,做一点儿事?”于是,他听父亲的话,经常给奶奶翻身,还帮奶奶洗衣服。但是,酷爱看书的他提了个小小的要求,就是星期六可以进学校图书室去看书。秉公无私的父亲唯一一次破了例,每个星期六都拿来图书室的钥匙。 也就是那时,他染上了“书瘾”。一星期一次,总觉得看不够,他好想拥有自己的书。可那个年代,大家的家境都不怎么样。经常有乡亲来

19、向父亲借钱。父亲或多或少,从不让他们空手回去。一个月的工资,没到月底就被借光了,常常捉襟见肘。 天刚蒙蒙亮,他拉着一车的木板去送货。他读初二,个子已经很高了,俨然一个小大人。父亲说目的地是一个叫“红联”的地方,并告诉他,走了大路,看到山时,就沿着山路一直往西走,出了山又是大路,在大路上问一下路人,就能到达目的地。路就这么一条,不会迷路的。他拉着手拉车,没走几公里就气喘吁吁。他咬着牙一直往前拉。可是,这条山路好像无穷无尽,肚子咕咕作响,他实在拉不动了。这时,来了一个看山人,帮他推了上去。一问,知道他要去“红联”,说:“小阿弟,还有很远的路,你一定饿了吧?不如先在我这里吃点饭,吃饱后有了力气再上路

20、。”于是,他跟着看山人来到一间小茅屋。屋子里很简陋,只有一张小床、一张桌子和几把自己做的椅子。看山人又是打水让他洗脸,又是忙着做饭,并拿出咸菜、咸肉和咸笋。这咸肉,看山人自己一块不吃,都夹给了他。他连吃了三碗。那顿饭真香啊,他从来没吃得这么香过。后来,看山人又帮他推车,翻过三个起伏的小山坡才回去。晚上7点,他终于到了目的地,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大钱”16元。天黑的时候,他不敢进山,就在附近的野地里,搬了些稻草露宿了一夜。第二天,回来时路过看山人的小屋,门已上了锁。 回来后好几天,他都不理父亲。 后来,一天夜晚,有个老师来叫父亲。原来,有个学生是孤儿,是父亲捐助了学费让他读书。这学生得了中耳炎

21、,耳朵流脓,突发高烧,很危险。父亲二话不说就往学校赶。父亲背着这学生,走了七八里路到镇里。镇里医生说医治不了,得送县城。当时没有公交车,父亲就租了一条船,和船老大一起,连夜摇船摇到县城学生转危为安。父亲回来了,眼睛布满血丝,一挨床就睡着了。看着父亲消痩的脸,他突然想起了那个看山人,看着看着,父亲和那个看山人的脸竟重叠在一起了。他原谅了父亲。 那顿饭,香得他终生难忘。那位看山人,也一直印在他心里。他记得看山人放柴刀的套子上有个“何”字,成年后的他也曾去大山附近的何家村打听,但都没打听到。这位看山人很可能孤身一人,很可能是最穷的人,但是,那天看山人却拿出了他的所有来招待一个陌生人。 现在,他是江城

22、最大的一家书店的老总,而父亲也退休了,住在江城。父亲退休后的待遇很好,劳碌惯了的父亲,总觉得日子过得太闲适。一个周末,他和几位老友相聚茶馆,言谈甚欢。他想,小区里有很多老人,如果大家经常在一起聊聊天,说说新闻,那该多好。于是,他决定在社区里成立一个爱心组织“老年互访团”,把老年人凑在一起,目的是互访互帮,情感互动。 后来,加入互访团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老人,还有很多青年志愿者。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人了,想组建起一个志愿者团队。取什么名字呢? 他想起了那个叫“红联”的地方,想起那扇锁着的门,门上密密地爬着一群蚂蚁。“叫红蚂蚁吧。”他说。(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23、分) A文章开头写“木门上有一群蚂蚁在爬,密密地,爬得那么欢”,意在与“他”的惆怅形成对比,引出下文父亲让“他”拉木板挣钱一事。 B文中类似“小屋门已上锁”这样的描述前后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安排旨在强调“他”想再次见到看山人,而又不得见的遗憾之情。 C文章在刻画父亲的形象时,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父亲正直严格、乐于助人、尽职尽责的特点。 D前文写“他”喜欢读书以及为买书而拉木板赚钱的经历,为“他”后来成为书店老总埋下伏笔,揭示了读书改变命运的主题。 8“看山人”这一人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为什么以“红蚂蚁”作为志愿者团队的名字?请简要分析。

24、(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

25、事陈升之同领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 (乙) 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

26、不幸也。 (宋史.王安石传有册改) (丙)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祀,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清.梁启超王荆公节选) (注)二帝三王: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武)王。三代:夏商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B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

27、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C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D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熙宁”,宋神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每一位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 B“三司”,古代官职名。宋代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专掌国家的财赋,都由朝廷重要的大臣掌管。 C“领”,兼任,指以本官兼较低职,同样意思的还有“判”,而“摄”指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D“荆公”是对王安石的尊称,因他

28、曾被封为荆国公。古代对平辈或长辈也可称“字”表尊敬,如“王介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思维敏捷,志向远大。他写文章下笔如飞,文章精妙让人叹服;立有改变世事、风俗的志向。 B王安石刚愎自用,固执已见。遇事不管对与错,他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当宰相时,因为旱灾,被罢免官职。 C乙文中韩琦曾明确指出王安石不可担任宰相,神宗没有听取他的建议,宋史作者认为这是宋朝也是王安石的不幸。 D甲文主要通过叙述人物言行来突出王安石的特点,乙文主要引用朱熹和韩琦之言来褒贬他,而丙文用克林威尔(今译克伦威尔)做类比来评价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29、) (1)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2)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武均州:即武钜。当时武钜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制忠义军马。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作者得知

30、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钜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人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15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赞,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

31、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之情的句子是: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月”,送别友人时用“_”一句借月抒发别情;欣赏音乐后用“_”烘托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3)杜甫登高中“_,_”道出了诗人郁积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无限悲凉。 三、语言表达(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9分) 作为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相声对民众而言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始终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社会生活,反映了群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但相声远非会背几段贯口会讲几个笑话便能轻松驾取,“于嬉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方能称得上精品。例如窝头论从百姓日常饮食中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生发出喜剧因素,令人解颐的

32、同时也对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由衷感佩;漫话燕京以别解的方式从历史知识中提取出许多的笑料,使人一笑之余又有所启迪;反观当下,对于传统相声与相声传统缺乏足够的辨析能力,地将规矩、行话等当作不可或缺的相声传统,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相声传统的深层认知,从而使相声作品少了些相声本应有的精气神。今天的从业者要对传统相声之精华多一些钻研与领悟,并将其运用到新相声的创演中;要始终保持与时代精神,向生活要笑声。这样才能实现新的历史时期相声的可持续发展。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休戚相关言近旨远一厢情愿同频共振 B息息相关言近旨远一意孤行同声相应 C休戚相关耐人寻味一意孤行同声相

33、应 D息息相关耐人寻味一厢情愿同频共振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窝头论从百姓日常饮食中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生发出喜剧因素,令人解颐的同时也让人对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由衷感佩 B窝头论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从百姓日常饮食中生发出喜剧因素,令人解颐的同时也由衷感佩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 C窝头论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从百姓日常饮食中生发出喜剧因素,令人解颐的同时也让人由衷感佩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 D窝头论从百姓日常饮食中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生发出喜剧因素,令人解颐的同时也对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由衷感佩 19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她磕磕巴巴地说:“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