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全系统工程5第五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安全系统工程5第五章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全系统工程5第五章5.1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5.1.1 危险控制的目的危险控制的目的安全系统工程的最终目的是控制事故危险,即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安全系统工程的最终目的是控制事故危险,即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以最低的消耗,达到最优的安全水平,具体有两方面:上,以最低的消耗,达到最优的安全水平,具体有两方面:1.降低事故发生频率降低事故发生频率2.减少事故的严重度和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减少事故的严重度和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5.1.2 危险控制技术危险控制技术危险控制技术有危险控制技术有宏观控制技术宏观控制技术和和微观控制技术微观控制技术之分。之分。宏观控制技术是以整个系统作为控制对象,运
2、用系统工程的宏观控制技术是以整个系统作为控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危险进行控制。采用手段主要有:法制手段、经济原理,对危险进行控制。采用手段主要有:法制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手段和教育手段。5.3.2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危险控制有6种具体方法,分别如下:1.消除危险从布置安全、机械安全两方面着手。2.控制危险有直接控制、间接控制两种方法。3.防护危险分为设备防护和人体防护两类。4.隔离防护可以通过禁止入内、固定隔离、安全距离三种方式配合使用。5.保留危险6.转移危险5.4 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根据系统安全评价的结果,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基本安全措施有: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降低事故
3、严重度的措施和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5.4.1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提高元件的可靠性。增加备用系统。利用平行冗余系统。对处于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加强预防性维修。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危险因素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危险因素的感度是指危险因素转化成为事故的难以程度。虽然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和性质不可改变,但危险因素的感度是可以控制的,其关键是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提高系统抗灾能力。系统的抗灾能力是指当系统受到自然灾害和外界事物干扰时,
4、自动抵抗而不发生事故的能力,或者指系统中出现某危险事件时,系统自动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能力。4.减少人为失误减少人为失误主要方法有:对人进行充分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以人为中心,改善工作环境,为工人提供安全性较高的劳动生产条件。提高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尽可能用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减少现场工作人员。注意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改善人机接口的安全状况。注意使工作性质与所用工作人员的性格特点一致。5.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各种自动制约机制,加强专职与兼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工作。5.4.2 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的措施2.防
5、止能量逸散的措施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5.4.3 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安全操作规程4.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5.加强职工安全教育5.4.4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1.国外重大工业危险源监控状况国外重大工业危险源监控状况2.我国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与政策分析我国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与政策分析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按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6、。结合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有关学者建议建立图5-2所示的管理体系。城市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系统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城市危险源多级监控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预测系统重大危险源分析与评价系统城市安全经济效益分析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软件系统事故规律信息系统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图5-2 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2.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定级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定级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是根据危险源的三要素来进行的。首先识别出危险源单元,根据储存的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和临界量以及事故灾害形式进行识别和确认。若化学危险品的品种多而数量少,可根据其加权平均数进行识别和确认。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公式:重大
7、危险源的识别公式:式中 每一种危险品的实际量;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重大危险源单元定级重大危险源单元定级重大危险源定级方法是用半数致死半径的长度R0.5来进行。重大危险源按半数致死半径长度分级为:一级重大危险源R0.5200m;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0.5200m;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0.5100m;四级重大危险源R0.550m。4.企业重大危险源的评估企业重大危险源的评估 重大危险源单元事故后果分析。重大危险源单元区域地理系统分析。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行动。n 5.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009-03-31 发布2009-1
8、2-01 实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11年7月2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可容许风险标准 5.5 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5.5.1 灾难性事故灾难性事故1.灾难性事故的定义灾难性事故的定义灾难性事故是指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故。2.灾难性事故的分类灾难性事故的分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灾难性事故最常见的是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按照灾难性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以把
9、灾难性事故划分为较大伤亡事故(死亡39人)、重大伤亡事故(死亡1029人)和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死亡30人以上)。按照经济损失可将灾难性事故划分为:重大损失事故(1000万1亿以下)和特大损失事故(1亿元以上)。在工业生产中,易发生灾难性事故的行业主要是化学工业。5.5.2 事故的应急救援及要求事故的应急救援及要求1.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是保证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主要包括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应急救援日常值班系统、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应急救援组织及经费保障系统。2.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生产安全事故
10、的应急救援组织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当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时,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所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不管其生产经营规模大小,均应当配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专职或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应当进行专门的应急救援培训,具备相关的应急救援知识,适应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熟练掌握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使用并持证上岗。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配备的所有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维修
11、和保养,按要求及时废弃和更新,保证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正常运转。3.生产安全事故的抢救生产安全事故的抢救生产安全事故的抢救要坚持及时、得当、有效的原则。因生产安全事故属突发事件,安全生产法要求在事故发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的抢救工作,为事故抢救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同时,明确了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在事故抢救中的职责。5.5.3 灾难性事故的应急处理灾难性事故的应急处理1.制定应急制定应急计划(计划(即应急预案即应急预案)的目的的目的在紧急事态出现时力争将其排除或限定在局部区域。尽量减轻事故对人员带来的危害和危险,力争将财产损失降到最小。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力争使其不受
12、干扰或受干扰最小。2.制定应急计划的要求制定应急计划的要求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事故类别、影响范围分别制定应急计划。不同事故类别的应急计划应具有统一性。应急计划应有法律和法规保障。应急计划应定期进行演习,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定期检查和评审,以便于发现问题,改正不足。应急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上岗。应急计划应符合事故现场及其周围的实际情况,要科学、实用。3.应急计划的内容应急计划的内容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确定企业及其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情况。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预测和分析。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制定灾难性事故的应急计划。具体包括:事故情况。紧急事态控制和出动规模。报警与联络。明确各级应急疏散指挥方
13、式、手段,指挥人员位置,上级派往现场指挥机构的人员名单。应急控制中心。明确应急疏散和救援行动中所需的各项设备、器材及物资的要求,储存品种、数量及供应渠道。灾难性事故应急专家队伍。特大事故应急专业队伍。警戒区域和交通管制。应急计划中需给出对可能发生的次生事故的处理及防护办法,事故后恢复正常生产与生活秩序的措施。演习。4.灾难性事故的应急管理灾难性事故的应急管理 经常对职工开展事故预防、自救与互助的宣传教育。各救援队必须经常进行业务教育,定期训练,每年举行12次演习,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主要议事日程。做好事故应急救援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管理、组织指挥能力,救援技术
14、水准和救援装备的配备,提高队伍的实战水平。防护用品和医疗器械应处于备用状态。应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及危险物质的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计划。每年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对救援组织进行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建立健全各项应急救援制度。建立并实施昼夜值班制度。气体防护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配备足够人员;救护车内配备足够的呼吸器、防毒衣、防爆电筒、通讯装备、担架、医疗器械和药品。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的保管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和救援队伍负责人会议。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叙述了系统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安全决策、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安全措施、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等内容。在“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一节中重点阐述危险控制的闭环原则、动态原则、分级原则、多层次原则。在“安全决策”一节中主要介绍安全决策的过程和决策要素。在“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一节中介绍了固有危险源的定义、分类及其控制方法。在“安全措施”一节中介绍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降低事故严重度、加强安全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的措施。在“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一节中介绍了灾难性事故的定义和分类,应急计划的编制,应急救援体系和组织灾难性事故的应急处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