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关系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国际关系史.ppt(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现代国际关系史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六章 5060年代 美苏关系的初步缓和与危机v一、东西方关系的第一次缓和v1、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向斯大林遗体告别的人们排成延续6英里的长队v苏共20大:三和战略在年月日至日举行的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中,赫鲁晓夫重申了苏联共产党对不同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和平共处政策的支持,否定了列宁关于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的理论,并且认为,在一些国家通过议会的
2、道路可以和平过渡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v2、奥地利国家条约的签订年月日,奥政府与苏美英法四国的外交代表于签署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条约规定,占领国从奥地利撤出军队,恢复奥地利的领土与主权完整。条约还明确了奥地利法西斯组织的非法性,并限制奥地利发展军事力量。年月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奥地利作为永久中立国的联邦宪法,这一法律与国家条约一起构成了奥地利外交政策框架的法律基础。该条约结束了四国对奥的军事占领及管制,消除了一个紧张源,有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势。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左),奥地利外交部长菲格(中),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挥手者)向人们展示条约。v3、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1955年
3、7月18日,四国首脑会议在日内瓦开幕。这是自战后以来的第一次四国最高会议。出席四国会议的首脑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英国首相艾登、法国总理富尔、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会议的议程是:有关德国、欧洲安全、裁军和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接触,等等。v会议中,双方都把德国与欧洲安全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苏联认为,根据德国现存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在实现统一以前,可以成为两个具有平等权利的国家。苏联还提出欧洲安全体系的计划,打算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保持欧洲两大集团的存在,两个德国可以分别参加两个集团,由双方缔结条约,保证只用和平方法解决分歧和争端。第二阶段是取消两大集团,建立全
4、欧安全体系,美国可以成为欧洲安全体系的成员国。v这一方案表明,苏联放弃了统一德国的主张,转向承认两个德国。美英在会上提出“自由选举”,统一德国,保障欧洲安全的主张,旨在吞并民主德国,按照联邦德国的政治制度建立起统一的德国。v在裁军问题上,艾森豪威尔别出心裁地提出“开放天空”的建议,包括美苏互换本国军事地图,允许对方飞机进行“空中摄影”,从而取得国家之间的信任,作为缔结任何裁军协定的先决条件。赫鲁晓夫予以拒绝,认为这是美国针对苏联的一个间谍阴谋。四国首脑会议开到23日,因意见分歧而宣布在同年10月举行外长会议继续谈判。10月27日至11月16日,四国外长在日内瓦开会,依然未获成果。v四国首脑会议
5、是战后东西方首脑首次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赫鲁晓夫大肆吹嘘会议的伟大成就,说会议“标志四大国关系的转折点”,创造了大国和平协商的所谓日内瓦精神。这纯属子虚乌有,倒是反映了苏联所追求的是苏美合作。v4、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 同联邦德国建交,是赫鲁晓夫调整同西欧国同联邦德国建交,是赫鲁晓夫调整同西欧国家关系的又一个步骤。家关系的又一个步骤。v1955年6月7日,在四国首脑会议召开之前,苏联向联邦德国政府发出照会,邀请阿登纳总理访苏,以便商谈实现苏联和联邦德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v这个照会是苏联政府第一次直接发给联邦德国政府的照会,意味着苏联从国际法上对联邦德国政府的
6、承认。这是苏联政府当时采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外交行动。v对于是否接受苏联的邀请,联邦德国虽表示过犹豫,特别是担心会因此而动摇西方国家对它的信任,但最后还是接受了访问邀请:v第一,苏联是当代两个无可争辩的世界大国之一,又是四个战胜国和占领国之一,它的同意与合作对德国重新统一和最后缔结和约是不可缺少的。v第二,苏联还拘留着相当大数量的德国战俘、民俘以及其他被押人员。为了求得对他们的释放,也必须同这个拘留国建立直接的关系。v第三,联邦德国在同其他国家关系中的政治份量,也要靠苏联的外交承认和同苏联建立直接关系来提高。特别是,当时苏联正在调整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美英法表现出愿意与苏联谈判,联邦德国的地位
7、已受到某种“威胁”。联邦德国政府更不能忽视与苏联的关系。v1955年9月8日,阿登纳访苏,与苏联领导人进行建交谈判。经过几天的艰苦会谈,双方终于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苏联将在建交后一周开始释放战犯。9月13日,联邦德国签署了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换文。联邦德国在给苏联的换文中强调指出,“两国的建交将促成整个德国问题的解决,从而有助于解决德国人民的全民族的主要问题恢复德意志民主国家的统一。”v9月14日,阿登纳在回国之前,向布尔加宁发了一封信,声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并表示德国的东部边界不是最终的边界。联邦德国政府旋即宣布,它同苏联建交,并不意味着承认同苏联早已建立外交关系的民主德国
8、。今后如有第三国承认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将把这种承认看作是不友好行动,并将与该国断绝外交关系。后人将这一政策冠以最初提出这一主张的,当时联邦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哈尔斯坦的名字,称之为“哈尔斯坦主义哈尔斯坦主义”。v二、第二次柏林危机v1、50年代后期的苏联v2、柏林危机再起v3、赫鲁晓夫访美1959年5月11日,四大国外长会议在日内瓦开幕。日内瓦四国外长会议虽未达成任何协议,但这次会议被认为是西方国家向苏联作出的妥协。然而美国有更深一层的考虑。艾森豪威尔获悉赫鲁晓夫想到美国访问,认为这是打破美苏僵局、软化苏联的好机会,他当时向国会领袖表示,他要作出一番巨大的个人努力,以便在卸任之前,把苏联领导人哪
9、怕软化一点点。v于是经过协商,美苏于1959年8月3日同时宣布:艾森豪威尔邀请赫鲁晓夫在同年9月访问美国,赫鲁晓夫邀请艾森豪威尔秋后到苏联访问。据赫鲁晓夫回忆,当收到艾森豪威尔的邀请信时,“我简直不能相信我的眼睛”。看来美国已经把苏联当作平等伙伴了,“我们最后迫使美国承认了与我们建立更密切关系的重要性”。v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赫鲁晓夫前往美国访问。v在访美期间,赫鲁晓夫先到各地参观,然后在艾森豪威尔陪同下前往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两天会谈。会谈中双方就美苏关系、德国和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谁也不愿作出实质性让步。不过,会谈公报宣布双方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
10、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并宣布艾森豪威尔总统应邀于1960年春正式访苏。v于是,会谈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赫鲁晓夫是第一位访问美国的最高领导人,他的美国之行虽未产生什么实际成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苏美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事务的印象。v但是,战后美苏的第一次“蜜月”是十分短暂的。无论是四大国巴黎首脑会议还是艾森豪威尔访苏,都因1960年5月美国一架U2间谍飞机入侵苏联领空并被苏联导弹击落而告吹。转瞬之间“戴维营精神”烟消云散,美苏关系又跌入低谷,进入新的冷战僵持时期。TheU-2SpyPlanev4、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v1949年9-1
11、0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前哨城”。v1958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巴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国在6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柏林危机”。1959年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6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TheBerlinWall,longasymbolofadividedGermany,wasbuilttokeepEastGermansv三、古巴导弹危机v1、赫鲁
12、晓夫的冒险计划当时,美、苏两国导弹数量的比例是5:1,力量对比美国的优势极其明显,前苏联政府对此担忧不已。为了迫使美国从土耳其或靠近前苏联的其它地区撤除导弹,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苏式导弹,并找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捍卫古巴革命成果。v1962年7月,古巴副总理造访了前苏联,时隔不久,前苏联就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v同年10月,美国的U-2侦察机发现了古巴境内的导弹基地,肯尼迪总统立即向前苏联提出强烈抗议,要求马上拆除古巴境内的导弹发射设施,否则,美国将毫不犹豫地消灭这些直接威胁美国安全的导弹设施。v前苏联方面对此的答复是:这些导弹基地纯粹是防御性质的。但美国却不依不饶,一口咬定从该基地发射的导
13、弹足以摧毁美国各大城市。v2、美国的海上封锁1962年10月16日,肯尼迪总统组成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研究如何对付前苏联的行动对策。执委会成员们提出了众多方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空袭古巴导弹基地;对古巴实行封锁;诉诸联合国。v肯尼迪总统认为:如果美军空袭古巴导弹基地,必然会引起核大战爆发,可能导致美、苏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的恶果,而向联合国申诉,则只不过是目前这种争吵不休的状态延续,无济无事。v因此肯尼迪总统主张对古巴实行封锁,因为这样必定给赫鲁晓夫带来巨大的压力,并能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v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发表电视演说,宣布美国将对古巴实行封锁。此后,大批美国海军军舰和200
14、00名海军士兵开始执行封锁行动。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也进入戒备状态。美国如此强硬的态度着实让赫鲁晓夫吃了一惊,于是他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及苏式轰炸机的速度。v美国毫不退让,一支由90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的护卫下,已经在古巴领海周围设置了警戒线,并开始拦截所有驶入封锁区的船只。在靠近古巴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及邻近各州,美国已集结了一支庞大的登陆部队。v前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如果前苏联舰船遭拦截,前苏联将进行最强烈的回击。肯尼迪见前苏联态度如此强硬,便下令陆军第一装甲师进入临近古巴的地域,另外5个师进入紧急戒备状态,携带核武器的B-52型轰炸机振翼升空待命。v由于美国的
15、恐吓,10月24日苏联在古巴的船只开始全部返回。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函肯尼迪,表示愿意在联合国监督下,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其条件是美国撤销对古巴海面的封锁和不入侵古巴。v10月27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复信赫鲁晓夫,对苏“愿意迅速谋求一个解决办法的声明表示欢迎”,并认为苏联的建议可以接受。此后苏美达成协议,苏联在30天内撤走导弹和轰炸机,美国同意取消对古巴的海面封锁。v当年11月下旬,所谓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即告结束。Soviet ship with missiles en route to Cubav3、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v1,美苏关系的缓和通过这次直接的核对抗,美苏两国领导人深深体会到了这种对抗
16、所包含的巨大的危险性,认识到在核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因而双方都表现出寻求和解的愿望。危机过后,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相互作出努力,缓和两国间的紧张关系,努力减少发生核冲突的可能性。这一努力的首批成果就是1963年签署了热线协定和“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从而使美苏关系进入一个相对缓和的时期v2,暂时遏制了苏联在拉美的渗透古巴革命战争的成功让苏联在拉美有了可趁之机,苏联本可在这种状况下对拉美进行渗透,这次导弹危机的化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挫败了苏联的意图,也缓解了苏联在拉美的渗透v3,苏联军事实力的进一步提高这场危机也暴露出苏联在战略核武器和常规力量(尤其是远洋海军)方面与美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随后的几年里,苏联大大加强了战略武器的研制和发展,并大幅度提高了其海军的作战能力。到60年代末,苏联基本上取得了对美国的核均势,建立了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的海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