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婚姻礼文化的现代价值所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传统婚姻礼文化的现代价值所在.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论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中国传统婚姻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里,我将通过对传统婚姻礼文化的讲解,和内容解析,以及其特点和深层文化内涵的研究,阐述传统婚姻礼文化的现代价值。传统婚姻概述婚姻是人类社会两性结台的基本制度和形式。婚姻习俗是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反映一定婚姻意识的积久成习的婚姻行为,不仅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而且从微观上展示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宗教观和心理发展态势。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又把婚礼看作礼义之本”、“人伦之始”。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
2、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故,婚姻是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婚姻文化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窗口。传统婚姻文化的内容解析 中国古代的婚姻礼制,以“义”而起,以“仪”而明,包括“义”与“仪”两部分。“婚义”是指婚姻的实质表现,即男女结合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婚仪”是指婚姻的形式要件,即结婚的礼仪形式和程序,这就是从周代开始实行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婚义”与“婚仪”结合,是社会对男女婚姻认定的基本根据,其中的礼仪程序尤为人们所重视。 首先我们来说说“婚仪”。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
3、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中,制定了婚姻成立的条件,即六礼。六礼的内容包括了六个方面,实际是婚姻成立的六个程序: 一是纳采,即纳采,即由媒人传言,再由男方给女方家中送礼物二是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 三是纳吉,仪礼士昏礼载: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后来民间把纳吉改叫合婚了。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肖及生辰八字合一下,看生肖是否相克,八字是否相配。,四是纳征
4、,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 五是请期,即成婚日期,由男方决定,正式通知女方六是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六礼的婚姻程序很复杂,一般百姓没时间也没有财力承担,所以只有官员贵族才这样严格遵守。但民间风俗也以此为参考,把一些程序合并,如第一和第二就可以一次完成,第三第四也可以合并,到现在民间的婚俗还可以看到西周时期六礼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婚义”,即婚姻的社会条件。我国古代实行“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等级和阶级的区分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像婚姻这样重大的事情,其仪式的等级限制也是相当严格的。在奴隶社会,“六礼”是“士”以上各等级的贵族
5、和平民实行的婚姻仪式而农业奴隶、庶人尚处于家长制家庭下的对偶婚的残余状态,他们当然无权举行婚姻仪式。随着封建制和个体婚制的形成与确立,礼逐步下到庶人。但是封建农奴制下的部曲、佃客、“士家”的士以及奴婢都居于贱民阶层,不是庶人,因而这些处于社会最低层的人是不能采用婚姻仪式的。他们实行的是等级内婚,即“当色为婚”,“当色相养”,“婚姻绝于士簿,名籍异于编氓”。贱民的女子绝对不能嫁给良民以上等级的男子为妻,“士”的女儿只能配给士。奴婢等贱民如私自嫁与良民为妻,要处以法律制裁,夫妻处以离婚。唐代以前的礼书上对婚姻仪式的规定只下到庶人,未曾提到贱民。唐代中晚期以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了削弱,城镇商品经济
6、也有所发展,于是庶人,平民阶层逐步兴起,这些新人要求打破等级森严的门阀、家世的限制,出现了“礼下庶人”的需求和变动。庶人、平民也可以广泛采用“六礼”,而且这些新人对“六礼”实行了简化。明代品官仍备六扎,而民问婚娶仍依朱子家礼只行“四礼”,并且民间纳彩、纳币、请期之仪有媒,无宾词,亦与品官不同“。这一方面在民问简化了婚姻仪式,但另一方面却用法令形式肯定了庶民和品官在婚礼仪式上的不同。使“六礼”和“四礼”成为品官和庶民的身份标准,仍然是封建等级制的一种延伸和强化。就是在实行“六礼”的这些人中,婚礼所使用的礼金、礼物、服饰的数量、车舆、仪仗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国传统婚姻礼文化的特点和深层文化内涵通过对
7、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内容解析,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其以下几个特点:一,重礼轻爱。传统社会,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大事,男女的结合不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是关系到男子所属的大家庭,乃至家旅的大事,成婚不仅是为个人娶妻,更是为父母娶媳,为宗族娶妇。因而六礼完成,婚姻过程并未结束,还有成妇之礼,即翌日拜见姑舅,奉水奉饭,“三月而庙见”,祭拜祖庙以告祖先。所谓“妇者于舅姑,和于家人,而后当于夫”。 传统婚姻重礼轻爱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婚姻的缔结上,只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谈个人意愿。在宗法礼制发展到极致时,“媒妁”成为阻碍男女自由恋爱,制造不幸婚姻的一种手段。二,依礼而行。
8、我国从周代开始,就有严格的婚姻形式,即“三书六礼”,并对婚姻的各个细节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没有婚礼的结合世人的指责,甚至被世人贬为“私诱”或“淫荡”,其夫妻关系也不为社会所承认。三,渗透买卖关系。传统的礼仪婚是聘娶婚,它是以男方父母交付女方父母一定数量的聘礼、聘金为成婚的必要条件。“聘则为妻”、“无币不相见”成为不可动摇的婚姻原则。尽管中国婚姻的“六礼”在历史上曾有过变化,但纳征这一环节是没有去掉的,而且越来越得到强化。聘娶婚中收受聘礼这一方式,就使它掺人了许多买卖婚的因素,而如果把经济价值作为婚姻的唯一目的,那么聘娶婚将最终成为变相的买卖婚。聘礼多少,往
9、往成为嫁女的身价,因而婚礼讲排场、比阔气、竞奢华之风由此产生。四,有严重的等级差别和阶级限制。等级和阶级的区分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像婚姻这样重大的事情,其仪式的等级限制也是相当严格的。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婚礼除了表示对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的承认与祝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显示家庭社会地位,加强社会联系。因而中国人的婚礼很强调礼仪,很讲究门第等级。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现代价值所在就传统婚姻文化的四个特点,我们来谈谈其现代价值所在。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观点:感情是维系婚姻的纽扣。婚姻关系着家庭的和睦、家族的兴旺,甚至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但是婚姻更关系着男女双方的终身幸福
10、。“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传宗接代而结成婚姻”的一套已经不适用于今天了,但是重视礼仪,尊老爱幼的传统却依然应该被传承和推广。接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开放,很多人对婚姻形式有了新的见解,不再像以前那样要求严格遵循“三书六礼”。现在一些年轻人为了减轻以后的负担,都实行“裸婚”,不再那么注重婚姻形式同时,随着法律的完善,结婚证逐步起着比婚礼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男女双方是否结合的明证,没有被法律承认的夫妻关系是不被世人认同的。然后,在新社会,传统婚姻中的买卖关系逐步被减轻,并将最终被消除。那种以男方父母交付女方父母一定数量的聘礼、聘金为成婚的必要条件的聘娶婚是不利于夫妻关系的长足发展的。如今男女平等,同样享有权利,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今天,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尤其是年轻女性要树立自立意识,敢于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健康的婚姻新风尚。最后,传统婚姻中的“门当户对”的等级观念应该予以清除,我们提倡人人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而婚姻仪式只是一种形式,完全可以由当事人自由选择,不受等级差别和阶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