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综合实践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正日益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多年来,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泰州市举行的综合实践方案评比中,我校获4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在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比中,我校教师设计的方案获1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学校设计的方案获二等奖。经过努力,我校已形成了20多万字的校本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汇编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录汇编。 一、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活动时空 为拓展活动时空,充实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我们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根据综合实践与学科
2、教学、社会生活、自然世界的广泛联系,重视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开发环境教育资源。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自主地保护环境,我们重视了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羌溪公园”“羌溪河”“鼓楼广场”“泰兴气象台”等作为环境教育基地,通过组织观察、进行采访、专题研究、参与管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获取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开发生活教育资源。我们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家庭学当家,走上街头管交通,走进商店学营业,走进银行学储蓄,走进车站学服务,走进社区学管理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
3、人。 3.开发科技教育资源。我们通过建立市农业局、科技局、种子公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科技教育基地,抓住“中国银杏节”“学校红领巾菊花节”等科技教育时机,通过“走进银杏”“多彩的菊花世界”“小小气象台”“五彩的秋叶”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上网查询、调查访问、实验研究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向学生打开科技的大门,让他们尽快接受科技新信息,了解科技新成果,认识科技新发展。 4.开发文化教育资源。泰兴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为此,我们开展了“走进泰兴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了解、去接触、去感受、去开启泰兴文化宝库,了解泰兴历史,认识泰兴名人,感受泰兴文化魅力。另外,我们
4、还以坚持多年的“诵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活动为载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人文内涵,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5.开发品德教育资源。我们把泰兴烈士陵园、根思烈士陵园、中安轮纪念馆、新四军东进纪念馆等作为品德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系列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英雄、了解英雄、学习英雄。 二、明确课程目标,重视活动指向综合实践活动包含的内容很多,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就很可能导致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成效。因此,我们确定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总目标是:1.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5、重要目标。坚持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在广阔的实践空间里,在多样的综合实践中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为引导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探究自然,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注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带学生走进自然,引导观察、分析和体验,重视实验、操作和研究,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的初步认识,使他们既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乐观积极的人文情怀;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而且能能动地改造自然。坚持把“学会生活”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让学生走向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学会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接受生活的规范
6、,获得生活的经验,形成生活的能力,培养生活的智慧。既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做文明人,努力追求生活的情趣;又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生活理想,并为之终身奋斗。2.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探究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坚持改进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把“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引进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与自然、生活、社会的接触中,发现问题,寻找课题,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研究探索,解决问题,使他们初步掌握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方法,以及提出问题、分析探究、实验验证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坚持目标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
7、性的特点,其综合包含内容的综合性、目标的综合性、形式的综合性,因此,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让他们在综合实践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体验和初步经验;形成整体认识自然、社会、自我等内在联系的综合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学生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确定综合实践课程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还根据课程资源的不同确定目标:如:我们把“生活教育”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们确定的目标是:1.学会自理
8、。根据学生年龄,了解相应的生活自理知识,形成相应的生活自理技能。做到自己该做的事要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要坚持做。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2.学会关心。一是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安全和健康,关心自己的社会适应状态,关心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质量,关心自己的发展等。二是关心他人:包括关心父母和其他亲人,关心朋友,关心老师,关心同学,关心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三是关心社会:包括关心小组集体和班集体,关心学校,关心自己生活的社区,关心家乡发展,关心祖国发展。四是关心环境:包括关心自己的班级环境,关心学校环境,关心家庭环境,关心社区环境,关心家乡环境,关心祖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3.学会学习。对学习目的有正
9、确的认识,懂得学习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具有的价值;懂得如何科学地观察、记忆、思维,知道如何高效地检索信息,探求新知,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求知渴望和持久、广泛而浓厚的求知兴趣,对新事物、新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问题意识强,在学习过程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适度的焦虑感,经常获得自我求知的成功感、愉悦感。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我设计、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自我矫正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预习复习,会听课,会阅读,能迅速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能自学难度适当的文章或书籍,经常质疑问难,遇到各种疑难问题能
10、灵活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解决,能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方法否定他人不正确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独特主张或见解。4.学会审美。能认识增强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掌握最基本的审美原理和判断美丑的标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感受、判断和赏析事物美丑的能力。热爱美好事物,有较强的审美需求和比较高雅的审美情趣,面对美的事物有愉悦的内心体验和赞赏的情绪表现。能按最基本的美学原则装扮自己、布置教室和自己的房间,言谈举止大方得体,面对一般审美对象能正确发表自己最基本的审美意见;掌握最基本的表现美的技能,能用美术、音乐、舞蹈或语言中的一两种方式表现美好的事物,表达美好情感。5.学会健体。能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懂得体
11、育锻炼对促进身体健康的意义;知道身体健康的一般标准;掌握科学健体的一般知识和方法。热爱体育运动,对体育锻炼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热情,体育锻炼过程中有愉悦的体验,因故未能正常参与体育活动感到不快、可惜或懊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认真上体育课、做眼保健操和广播操,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课间能开展有益的体育活动,节假日能用适当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6.学会交往。学会问候、学会请教、学会感激、学习道歉、学会赞美、学会接待、学会访问、学会合作、学会拒绝,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做到真诚待人,礼貌待人,文明交往。7.学会劳动。能认识劳动对自身、对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集体公益劳
12、动的有关常识。对劳动成果很珍惜,喜欢劳动,劳动中不嫌苦、不嫌脏,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不劳而获、怕苦为难、拈轻怕重的懒惰行为不满或鄙视。自己能做的事全由自己做,主动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认真做好班级的卫生值日工作,积极参加各种集体劳动、公益劳动。 8.学会自护。学会日常交往中的自我保护、交通安全中的自我保护、家庭生活中的自我保护、社会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校园生活中的自我保护。三、讲究实施方法,确保活动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等特点,活动的实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确保效果,我们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法的探索,从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组织到活动过程,
13、都精心考虑,从而避免了追求花俏、看重形式的偏向。 1.时间确定体现灵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需经历组织引导、逐步实施、分步检查、成果展示等过程,不仅耗时较多,而且须灵活安排时间。为此,对综合实践活动,我校从三年级起每周安排1节40分钟的大课,两节35分钟的小课,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为保证综合实践有足够的时间,对部分阅读型、调查型、实验型、采访型的综合实践任务,我们还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实施。 2.教师安排讲究效益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仅靠课表安排的课是不够的,相当多的任务需要学生课外去完成。这些,没有班主任的参与是难以成功的。为此,我们一般让语文教师担综合实践课。因为在我们学校,语文教师一般兼班
14、主任,而且语文学科在内容上更具综合性,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是多方面的,让他们担这门课,能发挥其综合协调功能,使这门课真正落到实处。 3.内容选择重视系列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为保证效果,我们引导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寻找学科教材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感之间的联系点,沟通学科教材与“环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间的联系,挖掘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认真思考,把握联系,从而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地将诸多内容融合其中。如:围绕“认识自然”这一主题,我们根据年级特点组织活动:低年级开展“我们爱春天”“美丽的秋天”“夏天真奇妙”“冬天里的美丽”“到羌溪公园
15、游玩去”“可爱的小动物”等综合实践活动;中年级开展“走进昆虫世界”“菊花如此多娇”“花草世界真奇妙”“说茶”“中秋话月”“羌溪河的变迁”“我为家乡换新衣”“我们是环保小卫士”等活动;高年级开展“动物世界也有情”“争当环保小能手”“看城区,话环保”“五彩的秋叶”等综合实践活动。再比如:围绕“走进家乡”的主题,低年级组织开展“我们家乡真美丽”“家乡大变样”等活动;中年级开展“美丽的泰兴”“我爱家乡的银杏”“黄桥烧饼黄又黄”等活动;高年级开展“杨根思,我们的骄傲”“走进东进纪念馆”“走进银杏之乡”“感受教育之乡” “泰兴,我的骄傲”等活动。这样,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年段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上互
16、相联系,逐步推进,以形成系列;活动上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以强化效果。 4.活动过程体现操作性。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我们坚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细化过程,做到目标具体,环节明确,组织严密,前后相连,整体推进。这样,既能解决活动在一起,时间难以保证,空间难以变换的问题,又可促进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的结合;既可充分发挥家庭优势、学校优势、社区优势,又便于活动中的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使方案不断完善,活动不断推进。如:四年级“走近菊花”的主题活动这样安排:(1)选花:让学生到市场选购自己最喜爱的菊花;(2)养花:向花农或其他人、也可向书本请教怎
17、样养花,然后自己栽培菊花;(3)阅读:采取阅读书报、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有关菊花的知识、诗句、故事、人物等;(4)赏花:各自把菊花带班参加菊展,向别人介绍;(5)赞花:或读养菊花的日记,或吟诵有关菊花的诗句,或讲述有关菊花的小故事,或讲解有关菊花的知识,或表演与菊花有关的节目。再如:五年级“五彩的树叶”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这样安排程序的:(1)游玩,感受树叶。组织学生去公园欣赏和选择多姿多彩的落叶。(2)探究,了解树叶。让学生通过现场询问、课外阅读、调查走访,以认识树叶,了解特点,知道作用,并搜集有关介绍树叶、描写树叶的诗句、短文朗读赏析。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写下观察日记,活动感受等。(3)动手
18、,加工树叶。让学生展开想象,运用搜集的树叶制作工艺品,像“贺卡”“装饰品”“意境画”等。(4)展示,分享快乐。组织综合实践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搜集的树叶、制作的树叶作品、日记、手抄报等。再如:“请到家乡泰兴来”的活动,具体可分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诱发情感:截取反映家乡悠久历史、人文环境、名优特产等方面的精彩“镜头”,通过学生介绍、老师点拨、观看图片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引发探究心理。 二是划分小组:按“人文历史、风俗习惯、自然风貌、美好风光、典型人物、典型特产、工业发展、农业生产”等划分活动小组,让学生根据爱好和条件,选择参加,每小组选定一名小组长,他们的任务是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在此同时,各小组
19、明确摄像人员、录音人员、资料搜集人员。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前提下,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对小组人员作适当调整,以尽可能地使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基本平衡。教者根据活动目标,与可能涉及的单位(泰兴电视台、泰兴广播电台、泰兴日报社、杨根思烈士陵园、东进纪念馆等)主动联系,请他们给予支持。 三是查阅资料:通过阅读书报、查阅县志、上网查询、调查家长、教师、知名人士、参观东进纪念馆、杨根思烈士纪念堂、县档案室、文化馆、电视台、泰兴日报社、银杏开发公司等方法,使他们比较多地了解泰兴,认识泰兴,感受泰兴。 四是处理资料: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将其分解为“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等。在资料整理中,可
20、在本组选择运用的前提下,把有关资料及时向其他小组推荐。在所有资料到手后,可根据本组主题进行梳理,以保证资料的清晰度。对梳理的资料进行适当处理,对手抄资料尽可能进行电脑打印。对某方面的资料还要进行归并、取舍、提炼。四是准备汇报:各小组根据本组搜集的资料,本着“全面展示,资源共享”的原则,考虑本组介绍的内容和介绍的基本程序,编写好介绍提纲。介绍内容都要注意把握要点,对重点部分的内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资料翔实。各小组根据本组介绍的内容,确定介绍的形式,具体形式有“文字介绍、图片展览、图文结合、音像结合、实物展示”等。五是成果展览:各小组根据掌握的资料,安排的叙述顺序,确定的叙述重点,在下面练习介绍。
21、此后分小组上台介绍,介绍中要发挥图片、资料、录音等的综合效应,力求做到语言清晰,说有条理,说有趣味。介绍的过程中,可叙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在展示成果中,让学生体验快乐,升华情感。六是活动延伸:各小组出手抄报(手抄报的期数根据本组内容而定),以全面展示活动成果。各人写一篇以“请到我们家乡来”的作文。各人绘制一幅泰兴市旅游图,将泰兴市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场馆)标明,以吸引人们到泰兴市旅游观光。为全校学生设计以“请到我们家乡来”为主题的综合展览,各主题可根据学生自行调查的情况进行分类。解说员和解说词各小组自行拟写。5.优化实施方法,体现自主性。综合实践,是特殊认识与特殊实践辨证统一的
22、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动态变化、和谐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重视了实施方法的优化,注重活动内容的鲜活性和丰富性,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参与的全员性和全程性,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外显性;注重活动过程的综合性和探究性,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以充分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能动性。 四、讲究评价方法,优化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教师探究综合实践课程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1.优化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评价,我们坚持了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
23、性原则,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一是重视自我评价,突出主体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赏中评价。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从搜集的资料到形成作品(制作、体验日记、调查报告、打印资料、采访录音、手抄小报等)都及时积累,妥善保管。活动后,安排时间让他们自我欣赏,从中体验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小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互相欣赏,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再则是在成果展览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览,让学生自我准备展览,自我组织展览,自我介绍展览,在展览中自我评价。二要重视体验性评价,突出
24、激励性。每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都鼓励和促进学生人人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只要学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经历了活动过程,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知识和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就给予积极的评价。每次交流、展览,都坚持重视学生个体、小组集体、班集体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群体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让人人获得成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三要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发展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发展中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调整活动评价策略,及时对学生从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25、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等给予评价,以促进活动的不断进展,促进学生不断发展。2.改进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我们坚持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的原则,侧重对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能力和实效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的不断深入。一是在交流中评价。每学期我们都坚持举行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各任课教师可以从资源挖掘、主题确定、内容安排、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资料搜集、资料处理等方面选择一两个重点来谈实施体会,让教师在交流中展示,在展示中评价。学校把教师交流情况作为对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情况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是在展示中评价。围绕
26、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每学期我们举行“三个一”的展示活动,即:一次综合实践方案设计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成果的集中亮相。每一次亮相都坚持人人参与,集中展示,大家“浏览”,让全体教师在展示中形成成就感。三是在抽查中评价。我们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对课表上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坚持上足、上好,教导处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抽查,把抽查情况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条件。学期结束,学校综合以上几方面的情况,对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五、重视课程管理,优化管理机制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切实重视了管理机制的构建,从而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7、的实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做支撑。1.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我们把“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主要目标,一切为了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一切为了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并引导他们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我们成立了由校分管领导、特级教师、名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对全校综合实践活动从资源的挖掘、内容的选择、专题的确定、计划的制定、方案的编写、方案的实施、实录的撰写、学生的评价、资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等方面进行指导。 2.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为加强管理,
28、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网络,重视上对下管理和指导,保障下对上负责和联系,做到上下贯通,整体连动,构成网络,以寻求管理效应。 3.建立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一是学校课改小组工作制度。学校建立课改领导小组,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工作,每月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发现和总结经验,以便及时推广;分析和研究问题,以便及时解决。二是基层组织的汇报制度。每月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自下而上地汇报一次,汇报中一是讲实施情况,二是谈实施问题,三是提实施建议。为上一管理层研究部署工作提供依据。三是横向之间的
29、联系制度。备课组、教研组每月横向联系和沟通一次,在联系沟通中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促进。4.把握课程管理的工作重点。一是计划管理。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根据本校工作重点提示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内容,并引导教师综合各学科内容,根据本年级学生特点,制定全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二是过程管理。学校领导成员每人分管一个年级,负责综合实践计划的制定、活动的实施、活动的总结,及时了解和解决所在年级组综合实践活动中碰到的问题。二是资料管理。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的积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资料进行全面积累,认真梳理。学校对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实录、经验总结等及时汇总、提炼,从而初步形成了由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汇编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录汇编等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材。多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干扰,家庭与社会、家长与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的诸多矛盾,使得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为此,我们将继续坚持不懈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认定目标,开掘资源,创新形式,以促进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00八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