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会 心 理 学(绪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 会 心 理 学(绪论).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概论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互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社会心理学能有效地增加我们对社会及其自身的了解和把握。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二、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我们建构起社会现实。我们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社会影响塑造行为。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简史新学科的出现和发展:1908年英国麦独孤社会心理学1911年德国冯特民族心理学10卷本1924年阿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这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库尔特勒温:当代社
2、会心理学之父解决社会冲突、社会科学中的场论团体动力学:弗利兹海德人际关系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重视社会心理学的应用,使之接近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二、 动向:关注认知因素对人的影响。关注生活质量、情感和人际关系。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第二章 社会认知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对其内在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二、 社会认知的过程三、社会认知的范畴1.对他人表情的认知2.对他人(群体)性格特点的认知3.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三、 影响认知的因素n 1. 认知者的因素.认知者的
3、认知图式:个体用以认识周围世界的基本模式。认知者的人性观、经历和经验(先入为主)影响认知。2. 被认知者的因素3. 背景(环境)第二节 印象的形成与管理四、 印象形成:我们对别人、别人对我们的总体看法。人并不是在了解对方全部特征后形成总体印象的。 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n 1. 评价中心性2. 评价一致性3. 核心特质的作用二、 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n 1.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阿希(S. Asch,1946)的实验n 对象:大学生内容:让两组大学生评定对一个人的印象n 方法:对第一组,告诉这个人的特点是“聪慧、勤奋、冲动、爱批评人、固执、妒忌”:对第二组告诉这个人的特点
4、是“妒忌、固执、爱批评人、冲动、勤奋、聪慧”.结果:先接受肯定信息的第一组对被评价者的印象远远优于先接受否定信息的第二组。2. 近因效应n 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3.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某些品质有了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觉得他一切都好,反之亦然。4. 投射效应(假定相似性效应)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倾向认为别人想的与自己一样。刻板印象(类化原则)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概括、固定的看法。6. 仁慈效应(宽大效应)一般人对他人的评价中,好的评价长多于不好的评价。7. 组内偏爱效应:把自己所在的组看成是最好的组,并把奖励分给自己组的倾向。8. 稀释效应:中性、非相关信息容易减
5、弱判断或印象。信息太多导致难以判断,会稀释对事物的认识。三、 印象管理四、 1. 定义:有意识地影响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2.印象和印象的形成都是双向的五、 他人角度观:通常从他认为他人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想象,调节自己的行为。六、 戏剧理论(戈夫曼):社会交往像在戏剧演出,尽可能向好的方面装饰自己,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别人的面子。3. 印象管理的作用4.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七、罗特的“控制点说”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n 一、归因: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n 二、归因的意义:评价预测控制三、海德内部、外部归因说n 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19
6、58): “归因理论之父”假定人类有两种动机:(1)形成前后一致的理解。(2)每个人都有控制环境的需要。外归因(external attribution):这种推论方式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他所处的情境有关,如:环境、他人影响、任务难度,并假设大多数人在同样的情境会做出同样的反应。内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这种推论方式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己有关,如能力、动机、兴趣、性格、努力程度。四、维纳稳定、不稳定归因五、凯利的三维度归因七、 一致性、一贯性、区别性六、归因偏差n (一)非动机性偏差1.基本归因错误:指在解释别人行为的原因时
7、,有高估行为者内因作用,低估情境作用的普遍倾向:人们的所作所为起因于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们所处的什么样的环境。2.行为者、观察者错误:行为者容易把自己的行为归为情境因素,观察者容易把自己的行为归为行为者稳定的内因,导致不能相互理解。(二)动机性偏差n 1.自我中心倾向:把原因归于自我。认为自己更接近事件的中心,并认为可以控制事态的发展。2.自我服务的倾向:习惯于把成功归于个人,把失败归于情境因素。3.自我妨碍的倾向:用挫败行为来保护自己。第四节 非言语沟通八、 非言语沟通:指人们在不是用语言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沟通。一、有声的非言语:语气、语调三、 无声的非言语:表情、手势、肢体
8、位置、人际空间、服饰三、非言语交流的功能:言语可以掩饰、非言语不可控制。表达情绪。表达态度。表达个人特质。辅助语言沟通。四、非言语沟通与我们的生活梅瑞宾: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正确建构非言语线索。掩饰面部表情表达,不仅会给那些想要正确理解你的人造成麻烦,而且也会给你自己带来问题损伤认知机能、心血管机能的某个层面,血压升高。第五节 情绪与社会认知一、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情绪影响 情绪影响知觉情绪影响记忆情绪影响思维二、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认知图式对情绪的影响评价和归因对情绪的影响言语对情绪的影响期望对情绪的影响第三章 社会态度第一节 社会态度及其特点
9、n 一、概念n 对某事、某人所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倾向。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行为间的中介因素。个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会受到态度的调节。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n 外界刺激态度行为二、态度的特点n 1.社会性2.整合性、统合性3.主观经验性4.媒介性5.动力性、动机性6.针对性7.稳定性三、态度的功能n 1.工具性、适应性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表达价值的功能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和影响因素n 一、态度形成或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科尔(HKelman )1961年提出:1.模仿/服从 2.认同3.内化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n 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同伴的影响团体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影响第三节 社会态度与社
10、会行为思考是简单的,行动是困难的,而让一个人的想法付诸行动则是最难的。德国诗人歌德一、态度对行为的影响1.态度和行为不是正相关论据:(1)作弊的态度与行为不相关(2)拉皮尔的实验2. 态度决定行为条件:(1) 态度强烈、明确,针对具体行为(2)压力情境的影响最小化(3)具有自我意识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1. 行为影响态度(态度紧随行为)论据: (1)角色扮演(2) 行为影响道德态度道德的行为会塑造良好的自我。警惕不道德的行为对人的影响。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你是自己理想人物的扮演者。我们会逐步相信我们所坚持的东西。一个人的行为比其言论更能暴露他的真实想法。2.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1)
11、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合理的。 (2)自我觉知理论(贝姆)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比如对自己违心说出的话进行反省,来看自己真正的态度。过度合理化效应:付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将他们的兴趣转化为苦差(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3) 学习理论:做一件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会接触以前没接触的信息及感受,同时有行为后果加以反馈,从而引起态度的改变。第四节 认知不协调论一、认知不协调两种认识不一致、认识和行为不yi致产生的心理上的紧张,出现内心冲突和不安,产生心理困扰。1.
12、 决策后的不协调。2. 行为后的不协调。二、认知不协调理论三、保持一致的方法1. 改变行为2. 改变态度3. 改变认知(1)改变某一认知元素(2)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3)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四、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意义1. 如果不能改变现实,就要调整态度。2. 我们不能靠自我辩解来降低不协调,而要采取建设性的行为降低不协调。3. 在行动前尽量做正确的决策,如果自己在做一件事之前总找理由,那么这件事一定有问题。第五节 态度的改变一、态度改变:指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和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二、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辩论正方:首经贸是我成长的沃土。反方:首经贸不是我成长的沃土。三、
13、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n 1. 说服者:专业性可靠性说服者的意图和动机吸引力2. 信息传递的方式:信息的差异性情绪性信息的组织性3. 被说服者:原有态度的强度自由选择的程度心理免疫人格特征智能或能力4. 情境因素:预警分心沟通渠道四、 态度改变的方法:角色扮演法团体影响法 团体讨论法活动参与法第四章 人际关系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含义及意义一、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需求舒兹(1958)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人际需要就是个体要求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一种满意的关系。不同需求的基本人际关系倾向三、人际交往的意义1. 交往与个性发展2. 交往与心理健康
14、3. 交往与幸福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研究l 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 外表吸引力 相似性与互补性 关系的互惠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二、 亲密关系: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理解爱情,直到他们维持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上的婚姻之后。马克吐温二、 爱的定义完美的爱:亲密+激情+承诺 爱的类型:激情之爱伴侣之爱三、促进亲密关系的因素:1.安全的依恋类型2. 对知觉到的公平的满意3. 自我表露程度高(一)依恋l 1. 情感依恋是所有灵长目动物都有的一种能力,而且对其一生的健康和生存都很重要。接触安慰对人的重要,接触安慰指在灵长目中,由身体的亲密接触带来的快乐,是婴儿初次依恋的基础(玛格丽特和哈里哈洛的研究)。
15、2. 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不安全依恋3. 成因:父母的拒绝、虐待或遗弃;孩子自身的恐惧、不安全的气质特征;家庭环境压力。l 浪漫爱情关系中的类型感受?l 安全型:我觉得我比较容易与他人接近,我对彼此的间相互依恋感到很舒服。我不会经常担心被抛弃或者与某人过于亲近。l 回避型:与他人亲近,我有些不自在;我发现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者让自己依赖他人。我的伴侣经常要求我表现得很亲密,这超出了我自在的限度。l 不安全型:我发现他人不愿意与我亲近。我经常担心我的伴侣不能真正的爱我或者不想和我呆在一起。我想与他人完全融为一体,而这种愿望有时会把人吓跑。公平:吸引的公平原则;你和你的伴侣从感情中所得到的
16、应该和你们双方各自投入的成正比。婚姻双方的资源往往是相当的;处于长期关系中的人不在乎短期的公正。知觉到的不公平会引发婚姻紧张,不公平和紧张是双向的。自我表露:在亲密关系中展现自己,不担心失去他人的友谊或爱情。四、亲密关系的结束1. 离婚符合下列条件的夫妇通常不会离婚:20岁以后结婚。都在稳定的双亲家庭中长大。结婚之前谈了很长时间恋爱。接受过较好且相似的教育。有稳定收入。居住在小城镇或农场里。结婚之前没有同居过或怀孕过。彼此之间有虔诚的承诺。年龄、信仰和受教育水平相似。2. 分手的过程和体验分手痛苦的相关因素:长久、亲密、可选择的其他对象少、拒绝别人的爱。痛苦和争吵不能预测离婚,真正能预测离婚危
17、机的因素是:冷漠、希望破灭和无助。对痛苦婚姻关系的反应3.长久相处需要学习:模仿相爱的行为能激发爱情,表达爱意。第三节 人际冲突的研究 l 一、人际冲突的实质2. 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 冲突的过程:冲突不是一种静止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四、 冲突的管理研究人际冲突的意义: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冲突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可以提高我们管理冲突的能力,提高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使我们认识到人第五章 群体影响第一节 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一、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社会促进:一个人从事某活动,他人在场促使活动完成,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和活动效率。 社会干扰:一个人从事某活动,他人在场干扰
18、活动,抑制活动效率(复杂困难的活动)。二、理论解释(二) “优势反映强化说”(二)评价理论:不仅他人在场,而且他人有一定评价。n 他人评价会对动机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1. 活动者觉知评价程度。2. 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3. 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三)注意转移说(分心)当一个人在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在场会造成他注意力分散和转移,从而对工作效率造成影响。第二节 社会懈怠 一、社会懈怠: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二、 产生社会懈怠的原因:社会评价减弱。社会认知的偏差。社会作用力的分散:外界影响分散到每一个人身上。三、 减少社会懈怠的方法:单独评价。提高认知。控
19、制群体规模。提高团体凝聚力。第三节 去个体化一、去个体化现象:去个体化就是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一起做一些我们单独一个人不会做的事。 群体情境中的去个体化: 身体匿名情境中的去个体化: 际冲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家庭生活的满意度。第六章 社会行为研究第一节 侵犯行为l 一、概念:侵犯行为也成为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二、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l (一)侵犯的生物观1. 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侵犯行为的产生有其生理基础,如激素、遗传基因、神经系统等。2.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l 侵犯本能是一种死的本能,标志着人类有一种无意识死的愿
20、望。死本能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替代心理能量的释放,侵犯冲动会降低。3. 洛仑兹的习性学观点:在自然生态中观察动物行为并作出解释。洛仑兹与他的合作者在1973年获诺贝尔生物学奖。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人类想要避免战争,就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消耗侵犯本能。(二) 侵犯的挫折观:挫折侵犯假说挫折是引起人类侵犯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挫折的强度、受挫者对情境的认知、受挫者的个性特征。(三) 侵犯的学习观:侵犯是个体后天学习的结果。通过强化可以是侵犯行为增加或减少。侵犯行为可能通过观察和模仿而习得的。大众传媒在侵犯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
21、作用。 (四)侵犯的认知观攻击性强的人之所以攻击他人或采取攻击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是因为他们对环境信息加工存在偏差,或由于社会认知能力低下和社会技能低下所致。三、侵犯行为的消除和控制宣泄法。惩罚法。适度惩罚,否则“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培养共情能力。认知干预。第二节 从众行为研究l 一、定义:个体在群体压力下,知觉、判断、信仰、行为表现出与大多数一样的现象。如观念从众,行为从众。二、 产生的因素:相信他人/寻求安全/忠于集体的心理三、 影响从众的因素1. 从群体角度看:群体的规模、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凝聚力都会影响从众心理。高度集体荣誉感的群体从众高;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高、具有权威性不易趋从群
22、体压力。2. 从个体角度看:知识、经验越多越不易从众。自信的人不易从众。3. 刺激因素:刺激物的清晰度.刺激物的内容4. 文化差异:集体制的国家,民主制的国家第三节 服从行为研究一、服从:由于受到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与外界相同的行为。二、服从与从众的区别1. 压力来源不同2. 方式不同:从众自发,服从是没有选择,被迫3. 结果不同:不从众导致内心不平衡,不服从可能会受到社会惩罚服从的意义:服从有利有弊。我们该服从团体规则、家庭规则、法律、地方习俗、道德准则。服从不利于个性的发展。三、影响服从的因素1. 人性的弱点2. 命令者的权威性3. 服从者的道德水平、世界观、价值观4. 服从者的人格特点
23、5. 情境压力第二节 利他行为研究与培养一、人们为什么会利他?利己的原因:获得回报、避免惩罚。隐蔽的利己原因:获得内在回报、减轻内在痛苦。只为了增加他人福利:由共情导致的利他行为是人性的一部分。二、 影响利他的因素1. 利他者个人因素:年龄:随年龄增长,利他行为上升。个性特征:自信心、责任感、价值感、宗教感强,利他行为多。2. 情境因素:内在因素:心情、过去的经历、时间.外在因素:社会风气、榜样。3. 被助者的特征:性别、年龄、外表4. 社会文化因素紧急事件中随着帮旁观者数目的增加,每一位旁观者更少注意这个事件,更少将其解释成紧急事件,更少感到责任。培养利他:培养同情心.注重儿童教育.强化儿童利他行为.培养有效的助人技能.社会舆论,加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