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游智颖 实验学校 摘要:如何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认识西方文化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应向学生输入外国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词: 培养 跨文化交际 中学英语 导言:英语的学习与文化息息相关。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反映了使用该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学生在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我们发现,中学生对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比较差,而在英语学习中存在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所以,让学生学
2、习西方文化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是我们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1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1.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形式所负荷的内容,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学习英语,就要增进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懂得一些外国的文化。因为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对外的交流越来越多,从中了解到中英文化意识在各个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差异,而这些差异有时会造成交际障碍。如果我们英语学习者不了解和认识这些差异,就会导致交际失败,达不到交际的目的。1. 2、我们的中学生,为了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担负起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应该
3、面向世界,思想开放,应该善于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懂得其他国家的一些历史和文化背景,初步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进行英语教学中,在授课的同时向学生输入一些有关英语的文化,这不单对学习英语有利,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看来,学习英语既是为了掌握这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教授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传授一种文化。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所以离开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准确的掌握和运用该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是不可能的。例如学生去拜访外籍老师,老师对他说“Would you like to wash your hands”
4、时,他却回答“o, thank you. I would like to.”如果他知道在美国,主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说“Would you like to wash your hands?”时,并不是要让客人去上厕所,而是在问客人是否要去洗澡,冲洗掉身上的灰尘,解除长途旅行所带来的疲劳。那么,他对这句话的回答就不能是“o, thank you.” 而是“Yes, thank you. I would like to.” 再比如,多数美国人家的厕所都是在二楼,当主人对客人说“Would you like to go upstairs?”的时候,并不是在邀请客人到楼上参观,而是在暗示客人厕所在楼上,
5、如果需要用的话,客人不必再问。作为客人一般不用同类语言向主人提问,以免造成误解。随着经济全球化,如果我们中学生连这些日常的交际能力都没有,那么就会被其他国家笑话和不能体现中国的能力。因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2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2.1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整套全新的教学理念与语言教学思想,对教师的语言教学、理论修养、语言运用技能及驾权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加强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语言文化素养,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揭示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并向学生做出具体的
6、讲解与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其次,教师还应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在注意自我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多读一些现代英语文学读物,看一些外国电影和电视片,看一些介绍西方文化的文章和学术杂志,注意从教材中总结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完善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新的外语教学的要求。2.2、向学生传授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指出,要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要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就必需先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 例如,初中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二个模块是Spring Festival ,在
7、这一模块的round the world 中,向学生展示Christmas and Father Christmas这一西方重要的节日。通过对中国Spring Festival 和英语国家Christmas这一重要的节日及其主要庆祝方式的比较教学,有利于加强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也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培养世界意识。我们在教学导入时可以先放一首英文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让学生在欢快、悦耳的音乐声中感受圣诞节日的续约。学生的精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有的学生还会跟着小声哼哼,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出示日历翻到12月25日,告诉学生:Here is
8、 a Santa Claus. Here is a Christmas tree. 学生这是可能对圣诞节的来历、圣诞老人、圣诞树是怎么回事产生好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求知欲,向他们介绍圣诞节的来历,西方人以何种方式庆祝圣诞。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又了解了西方关于圣诞节的文化知识,从而对这种语言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次在教授课文内容时,增加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外,双方还各有自己传统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Mi
9、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 (复活节),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Mothers Day (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另外,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总
10、之,给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提供文化背景知识,把语言教学应和文化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有利于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培养。2.3、比较中外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在英语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时,可能出现语用的失误,造成交际困难。因此,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应该透过语言所反映出的内容来讲解中西文化间的差异,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发现中外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这样有可能使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一模块Nice to meet you! 这一模块中,有询问对方年龄How o
11、ld are you?这一重点句型,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我国,询问对方年龄是比较自然的事情。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在谈话中很少涉及年龄问题。他们认为年龄是个人隐私,如果在一般谈话中问:“How old are you?”,他们会很生气,尤其是老年人,他们会认为,“难道你嫌我老了吗?”当然,问两三岁至十岁左右的孩童,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这还引伸出中外在对待老年人问题上的一些文化差异。在我国历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比如礼貌而热情的搀扶老人过马路,这就体现了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品质。而在西方国家,有“人不服老”的习惯。所以,除非他拿了好多东西,或的确身体虚弱走不动路时,才需要别人的搀扶。再比如在讲My fa
12、mily时,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grandma, grandpa, uncle, aunt, mother, father”这些亲属的称谓,还要告诉学生英语里的亲属关系称谓比中国简单,父母双方的父母都称为grandma, grandpa, 没有祖父、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之分。Uncle可以使父亲或母亲的哥哥或弟弟,aunt可以是父亲的姐姐或妹妹,或者是母亲的姐姐或妹妹。在英语表达中,经常在uncle, aunt后面加上名字以示区别,这说明了西方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上面这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具体环境中影响学生交际的文化因素。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中西两种文化的比较,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
13、学生在交际时才不会陷入说话不得体的尴尬境地,而且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2.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进行跨文化知识教学。21世纪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发现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涉及到网络,尤其在现代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是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上,计算机可以较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图像、声音、动画、音乐的同时作用,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令学生轻松地融入课堂,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趣。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有利于贮存大量的信息,
1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质量。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采取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一途径是可取的。 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大多数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插入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背景视频文件,使得学生在听课文的同时,生动地了解英美国家的地理概况、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想要全面认识了解英美等国家文化和价值观的兴趣。例如:在Country music一课,播放文中提到的美国乡村歌手John Denver边弹边唱的形象时配上美国西部的背景面,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美国的音乐文化及其价值观。又如:当讲完Charlie Chaplin一课后,教
15、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文中提到的卓别林主演的电影The Gold Rush, 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卓别林的表演风格,同时明白什么是“无声电影”、“淘金热”,了解美国的一段历史。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英语课堂更富有趣味性,并帮助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5、充分的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补充,是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但交际能力不仅仅只是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大量实践的结果。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学习的内部过程即知识内化,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学生如不及时在交际中内化其熟记的社会文化知识,其社会文化能力乃
16、至整个交际能力仍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在设法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大量的课外英语交际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录像、英文版电影、听英语广播、听报告、听讲座;鼓励学生阅读英语报刊、小说;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或歌唱比赛,并开设英语角活动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使他们在英文歌曲中感受到不同民族人们的喜怒哀乐,还有不同时代,在不同地域的各种文化风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本剧排练,指导他们尽量按照角色的特点和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来正确地使用语言,从演剧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到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使他们感受到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通过
17、这样的教学活动,可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参与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网上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的图片,使他们在这一过程广泛阅览有关文化的书籍,看到不同的文化,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和风土人情,从而增强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有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结语:学习英语是为了利用这一交际工具与其他使用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中学生学习英语不但是要掌握这种语言,而是懂得怎样去运用。因此,无论是从当前对英语教学的新要求来看,还是从学生的学习的角度来看,以及教学中实施方法的可行性来看,教师都应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循序渐进的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提出要求,教师不但要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巧妙地运用教学手段给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