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景物形象.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089700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景物形象.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景物形象的内涵和种类;2,归纳掌握景物形象鉴赏的规律和答题方法。【学习重点】 1. 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2积累诗歌相关意象的内涵【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要点】一、概念解析:导入:你能区别下列鉴赏诗歌的四个概念么? 物象、意象、意境、形象 物象:指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 意象: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渗透了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 形象:指的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关系:物象是意象

2、的基础,意象构成意境,形象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形态。1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即“情中景”。 2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二、鉴赏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三、鉴赏示例1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明确: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藤枯;树老;鸦昏; 桥小;水流;家人; 道古;风西;马瘦; “枯藤老树昏鸦”六字将衰飒秋景形容曲尽。 “小桥流水

3、人家”并列三个意象,以舒适温暖之感,反衬羁旅行客之愁 。 “古道西风瘦马”在秋天衰飒的氛围之上,又点出人心的孤独与凄冷。 “夕阳西下”这句将前三句里九个景物统一在黄昏的色调中。 归纳:抓意象知识储备 一、常见意象的原始涵义 二、明确意象的作用 提问方式:1、这首诗(某一联、几联)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来描摹画面?2、从诗中(某一联、几联)找出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变式)答题要领:找景物(必须是名词或者名词性的短语)鉴赏训练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问: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怎样的情感? 明

4、确: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三、鉴赏示例2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的画面美。明确:这首诗写了秀丽的江山、茵茵的花草、繁忙的燕子、懒睡的鸳鸯。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上联是静景,下联是静景。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归纳:描图景知识储备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 二是画面色彩;(浓、淡;亮、暗;深、浅;绚丽、阴沉等)

5、三是动态、静态。 题型归类:描摹画面提问方式: 诗歌(或某一联、或上阙等)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一幅怎样的画面)?答题要领:1、找出景物描写的诗句2、用形象生动的文字翻译(修饰语)3、用一句话总体概括画面(一般采取“何时何地怎样的景象(画面)”的格式)鉴赏训练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诗歌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明确:诗歌虽为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 “暮雨”二字。颔联、颈联四

6、句,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有动,有静(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鉴赏训练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问: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明确:这是一首写农村风光的词。上阕写近景,头二句描写桑树抽芽

7、、蚕卵孵化,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写黄犊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的情状。“鸣” 写声音,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并列组合本应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 “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三、鉴赏示例3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明确: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

8、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实写自己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营造了凄冷、孤寂的氛围。 第三、四句写远景(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氛围。 归纳:析意境知识储备鉴赏意境常用到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繁复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提问方式:这首诗(或者

9、某一联、两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答题要领:a.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b.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鉴赏训练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明确: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

10、浴其中,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此时此刻也该和我望着同这天上的明月吧!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三、鉴赏示例4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乐景写哀情、反衬归纳:明技巧知识储备 一、理解古诗词的表达方式 二、把握古典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 三、了解古诗词的结构技巧提

11、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这首诗歌景与情的关系怎样?诗句中某某字有何妙处?效果怎样?答题要领:a.辨明技巧b.结合诗句进行具体阐释c.规范表达鉴赏训练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答:“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三、鉴赏示例5初见嵩山 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

12、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明确: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既惊喜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归纳:品情感知识储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

13、、报国无门、物是人非) 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 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 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 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 提问方式: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作者表现的情感答题要领: 回答此类题先应该理解全诗试着用白话文翻译一遍,抓住具体体现情感之句,体现情感之词结合作者生平、诗作背景分析情感。 鉴赏训练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问: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明确: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归纳:

14、重表达抓意象+描图景+析意境+明技巧+品情感答题步骤:a.分析诗歌意象的特点。b.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c.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d. 明确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e.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

15、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答题套路】这首诗抓住了( )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借助( )技巧,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答题套路模板演示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抓意象)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描摹诗歌图景 运用铺排、渲染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开阔

16、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剖析作者思想四、实战训练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汉江临泛 王维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请自选角度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答:“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1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