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务员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l 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公共科目课程,适用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省公务员考试”、“选调生”、“乡村干部”等各类考试。l 这些考试没有实质性区别,只要注意具体细节上的区别,关注考试大纲和招考公告,根据各类考试的科目或题型变化有选择性地复习备考即可,有效避免浪费时间、精力和钱财。公务员考试概述一、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2005 年4 月27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于2006 年1 月1 日起生效实施。公务员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公务员,
2、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承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国家公务员相对于在私有企业中供职的雇员来说,他们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为国家和民众办理某一方面的公共行政事务;相对于国家“ 武官” 而言,他们属于“ 文官” 的范畴。 l 在中国,公务员即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中国公务员按其工作性质可划分为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和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l 领导职务公务员是指在各级行政机关中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职能,担任一定职务的公务员,包括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l 非领导职
3、务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不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职能的公务员,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二、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考试录用制度,就是通过公开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这种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最早产生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而现代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从西方国家出发,吸收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考试录用制度的有益成份,以我国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为基础加以总结、完善,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标志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l 中国古代真正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
4、员是从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开始的。科举制度创造于公元587年,废止于1905年,历经由隋到清1300多年。l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展达到了极盛。逐步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官吏选拔任用的考试体系,是我国封建选拔制度的重大改革,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逐步强调“非科举毋得为官”,因此,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成为任用官吏的主要途径。 2、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l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干部录用工作中曾使用过公开招考的办法,但是并没有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l 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干部录用工作中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各机关接受大中专毕业
5、生;二是通过组织调配的方式,安置退役军人;三是有计划地从社会上符合条件的人员中吸收。 l 1980年8月,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明确指出“要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关键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还要制定各个行业提升干部和使用人才的新要求、新方法。将来很多职务、职称,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用或者授予。” l 1982年,为了贯彻中央提出的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干部录用工作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原劳动人事部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关于干部录用工作的综合性规定,即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
6、若干规定。这个规定的特殊意义在于首次提出了“考试录用”的要求,标志着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原则开始贯彻到干部录用工作之中。l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今后各级政府录用公务员,要按照国家公务员条例的规定,通过考试,择优选拔。即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吸收录用干部要实行公开招收,自愿报名,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坚持考试,择优录用的办法”。并指出:“从社会上成批录用干部,要统一招考。考试由批准机关或县以上人事部门与录用干部的部门共同协商,确定考试科目,并商请有关部门命题、监考、批卷。录用时按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同年10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指出:要按照公务员条件
7、,严格把好政府机关的“入口”关。 1989年,考试录用工作在两个方面取得了开创性进展:一是人事部在监察部、审计署等六个实施公务员制度试点部门开展了公务员考试录用试点,为全面推行考试录用制度探索道路,积累经验。二是人事部会同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在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干部录用工作中推行考试办法,强调凡进入国家行政机关一律实行考试。考试成为录用工作人员的主要途径,标志着我国考试录用制度的初步确立。据统计,1989年监察部等六部门考试录用试点工作中,有1300余人报名,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的层层筛选,最后录取了142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报考热潮。19
8、89年人事部与中央组织部印发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后,全国有37个部委和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考试录用工作。 l 1993年8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这标志着公务员录用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1994年,中央行政机关首次公务员录用考试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l 中央机关自1994年至2005年,已先后组织了12次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共录用2万余人。全国各省、区、市均实行了公开
9、召开,仅2000年到2002年,全国各地录用公务员就达40余万人。三、公务员的录用考试l 中华人们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四章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l 公务员的录用,是指机关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面向社会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的办法选拔公务员的活动。 l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法。l 笔试是通过标准化试题和文字分析解答,测试报考者的文化和专业知识水平、运用文字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的一种较为普通的测试方法。l 我国公务员录用笔试的内容包括公共科目(一般为行政职业能力
10、测试、申论等)和专业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察报考者担任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潜力,均为标准化试题。申论是根据提供的一系列材料进行分析写作。l 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专业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中央一级有关用人部门按照不同职位的要求确定。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察
11、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
12、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
13、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l 笔试合格的报考者可以参加面试。面试主要对报考者的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考查应试者是否具备拟任职位所需要的实际才能和某些素质。l 面试的内容包罗万象,主要包括:综合分析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情绪控制能力、仪表礼仪举止等笔试不能反映的因素。l 面试工作由录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也可以委托招录机关自行组织,由面试考官小组负责实施。面试考官组由具有面试考官资格的人员组成。 面试的基本方法:l 一种是
14、结构化面试。即由79名考官组成面试考官小组,对报考者提出有关个人经历、求知动机、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等一系列问题,采取连续发问并适当追问的方式,测试报考者能力和素质。l 第二种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考官不发言或只做引导性发言,最后根据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等因素打分。l 另外,面试中常用的还有情景模拟法和心理测试法。 l 公务员考试内容的设计既不等同于普通高校的招生考试,也不等同于社会上的各种专业资格考试,它不仅要考察应试者的知识和专业水平,而且更着重于考察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l 我国公务员考试在内容设计上力求做到博专结合。公务员
15、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公务员履行公职必须具备的通用知识和素质,笔试中的公共科目和面试就是测试这些方面能力,主要包括: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学、哲学、历史、自然科学知识等等。公务员报考的决策一、拷问自己是否报考公务员(一)报考公务员的理由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联合问卷调查l 问题:你为什么报考公务员?l 结果:833的人认为报考公务员是因为这一职业稳定,而且医疗、养老均有保障;558的受调查者则认为公务员能够获得切实的利益。此外,442的人觉得公务员体面、有成就感;118考一下,试试看。1、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2、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u 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u 较稳定的收入u 较优厚的
16、福利待遇u 有法可依的职业保障3、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公正性 4、“官本位”的文化意识和个人的职业理想持续火暴升温的公务员考试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催生”出了一个特别的族群“考碗族”。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被称为“金饭碗”,直辖市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地市级是“铜饭碗”,镇街道一级最起码也是“铁饭碗”。多数“考碗族”的价值标准是:多考级别高的,多考经济发达省份的,离家越近越好的。 (二)公务员报考决策时需考虑的三个问题l 1、公务员考试的激烈竞争性2、自己是否具备报考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
17、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l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市(地)以下(不含副省级城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及农村工作的经历。自谋职业、个体经营的人员,视为具有基层工作经历。l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近三年中央机关招考中被认定有考试作弊行为的人员,现役军人、新录用的公务员在试用期内的、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及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
18、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名。 3、自己是否适合做公务员的个性特质 搜狐教育曾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家心目中,最适合当公务员的人是沉稳老练的人,有39的人选择了这一项;有27的人认为“会看领导眼色的人”当公务员会比较有前途;只有14的人觉得公务员应具有创新精神。 立志从政 稳定高于一切X 追求事业上有快速回报者 X不擅应付人际关系者 二、找出适合自己报考的职位l 仔细查找公务员考试招考大纲,选择招考要求跟你的学历、政治面貌、专业一致(至少相近)的岗位,根据你所学专业和招考要求确定报考岗位。l 国家公务员要求的学历因党政机关的层次各异,中央党政机关一般是本科以上(招收的人员硕研约占1/4-
19、3/1,其余是本科生),省市一级本科生占到80%-90%,县乡一级大中专生比例则明显提高。大专生可以考公务员,但受到的限制可能多一些,也就是说一些单位、职位不收专科生。 三、选择最优希望录取的职位 要在都满足条件的岗位中,挑选出最合适的岗位,比如待遇、竞争激烈程度。 公务员的报考程序l 公务员录用招考公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招考范围、招考对象和条件;(2)录用单位、职位与计划(名额)(3)考试录用的方法和程序;(4)报名时间、地点及报名时应审查的证件;(5)笔试的科目、时间和地点;(6)面试办法;(7)笔试、面试成绩公布办法;(8)录用的程序和方法;(9)其他须向考生说明的事宜。l 招考公
20、告的发布 公务员招考公告一般选择知名度高、读者面广、权威性严肃性强的报纸发布,同时要考虑到地域性,例如,国务院各部门如面向全国招考公务员,则应在人民日报上发布招考公告:如只限在北京地区招考,则可在北京日报或北京晚报上发布招考公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如面向全省(全自治区)招考公务员,则应在省级报纸发布招考公告;如只限在省、自治区驻地市内招考,则可在驻地市报纸上发布招考公告。 招考公告具有法规性质,一经发布,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违背其内容行事,如有特殊情况需改变或调整其内容时,须由发布公告的部门于报名前在原公布公告报纸上声名更正。 笔试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一)信心十足,全力以赴备考(二)找
21、准方向、明确目标 (三)选择一套合适、规范的教材 (四)制定计划、科学安排 (五)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 在备考前期,每个人就需对自己个人实行评估:你自己的基本功怎么样?哪种类型的题自己感觉最吃力?哪种类型的题提高的余地最大?先把自已所有的情况先了解清楚才知自己的强项、不足之处。合理地计划安排,做到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第一阶段应该了解公务员考试基本情况,包括大致的考试时间、历年的招考公告、考试大纲等;收集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做一套近三年的真题,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程度。 第二阶段建议全面了解公务员考试的题型,掌握主要知识点,熟悉基本的答题规律和技巧,
22、做部分习题。 第三阶段是强化、提高和重点突破的阶段。在强化和提高阶段,通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练习、分析和复习,重点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同时大体保持自己的强项上状态。 第四阶段是模考冲刺阶段。在考前一个月或两周以前,安排自己精力充沛的时间段,严格按要求做成套模拟题或没有做过的近两年整套真题,调整状态,确定自己答题策略和时间安排。需要注意有三个问题:1、试题的题型设置和难度要尽可能与即将参加的考试相一致,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制定适宜的答题策略;否则,则可能有误导作用。2、模考时对时间的估计要留出一定余量,大多数人在考试时难免或多或少会有紧张情绪,从而影响做题节奏,平时留出余量,考试时出现一些情况时也能
23、从容面对。3、申论的答题和作文最好能与其他考友交流,以免局限于自己的思路,拿掐不准得分标准和得分点,影响备考。如果得到有阅卷经验的人评阅和指点就更理想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备考与应试整体备考策略 1研究真题,总结思路 2全真模拟,提升速度应试技巧 1、先易后难 2、切忌“得满分”的心理 3、保证答题速度申论的备考与应试n 申论考试的特点 1、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具有普遍性 2、申论的题目有很强的针对性 n 申论整体备考策略 1关注时事,拓展视野 2了解特点,专项训练 3写作原则:严肃中见活泼;规范中显个性n 申论的考试内容 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清晰明确,首先给定一篇(或一组)1500字左右
24、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作题。其答题形式具体言之,就是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在完成上述两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n 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 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l 申论应试技巧1、认真审题 2、紧扣材料答题 3、注意限制要求 面试的准备与技巧 面试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下,经过精心设计,
25、通过主考官与应试者双方面对面地观察、交谈等双向沟通方式,了解应试者素质特征、能力状况及求职动机等人员的甄选方式。一、面试前的准备(一)对应聘单位和应聘职位有充分的了解 1、通过阅读各种报刊、新闻导报、调查报告等了解国家的经济、政治形势,就业形势和政策; 2、通过网络查阅应聘单位相关情况 3、请亲友同事、同学、老乡等关系亲密的任帮你寻找必要信息 4、直接去应聘的单位亲自进行访谈(社会调研、实习考察、新闻采访) (二)多方面准备自己1、对自己进行自我判断u 知识结构u 能力结构u 个性心理特征u 职业适应性和职业价值观2、找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把握机会进行锻炼(三)为临场面试所做的准备1、心理准备
26、(热情、积极、自信、平静、谨慎) 应对紧张的策略: 自信 豁达 静心 暗示 调控目标 坦言紧张 适应考场2、形象准备(端庄、美好、整洁)u 着装必须整洁u 着装应当简单大方u 避免前卫大胆的装束u 面试前试穿 TPO原则:T代表时间,P代表地点,O代表目的。穿戴必须与时间、地点、目的相适应。3、常见问题准备p 个人信息p 求职动机p 工作经验p 教育和培训p 未来的计划和目标二、面试中的技巧与禁忌1、注意抵达的时间2、迅速适应面试环境3、注意沟通,与考官迅速建立和谐良好的面试气氛4、具备良好的身心5、在面试的听与答的过程中,获得考官的认同和赞许6、面试中语言的运用7、面试中的姿势(入场、握手、
27、走姿、坐姿、起立)6、面试的结束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l 注意听清考官的问题;l 要诚实地加以回答l 冷静思考,理清思路 l 辩证分析,多维答题 l 平视考官,不卑不亢 l 仪态大方,举止得体 l 语言要简洁流畅 l 保持自信和愉悦的精神状态 能力要求一:语言表达能力 考察要点:精确性、简练性、流畅性、生动性:(1)请你用5分钟时间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2)请谈谈你近两年的工作(或学习)情况以及有何经验、教训。l 应考策略: 面试前做好这类问题的充分准备。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优缺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人生规划进行全面梳理,列出答题要点。必要时可事先排练几次,以克服紧张情绪。面试
28、时尽量用准确、流畅、简洁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重复某一句话或经常补充前面的话。能力要求二:逻辑思维能力l 考察要点:严密性、条理性、完整性:(1)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2)有的单位存在“两个和尚抬水喝”的现象,请你从逻辑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l 应考策略: 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要求有比较广的知识储备。因此在面试前应搜索各类时事热点,整理答题思路。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要做到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条理清楚。一般可采取总分总式,先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再由主到次进行论证说明,最后联系实际进行概括总结。能力要求三:责任感与进取心 考察要点:诚实负责、自信进取真题点击:(1)你为什
29、么要报考这个职位?(2)假如你被录用了,将如何开展工作呢? 应考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到了面试阶段,考生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所报考单位,熟悉它的特点、主管领域、工作任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等等,尽量了解该单位建立以来做出过的突出业绩、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代表人物,近两年的作为中可圈可点之处。 答题时,应试者应对报考的工作岗位有正确认识和强烈动机,并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在专业技能素质方面做一些重点的介绍,让考官了解你的职业选择与自身价值取向是相一致的。能力要求四:组织协调能力考察要点: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1)本单位要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法律援助活动,请你谈谈如
30、何组织?(2)如果让你组织大家去博物馆参观,你会如何组织? 应考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理的规划将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各项活动的组织。此类问题回答时一般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阶段。首先根据活动特点,确定主题和内容,制定预算。实施阶段包括方案的论证、人员分组分工、任务的分配及各方关系的协调。活动结束后,需进行善后事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能力要求五:应变能力 考察要点:适应性、灵敏性、创造性、个性稳定性:(1)如果你在帮领导准备下午的会议稿,如果文件损坏,你会怎么办?(2)领导让你去上级部门送一份文件,半路堵车,要迟到了。你怎么办? 应考策略: “以不变应万变”。这种通过临场紧急情况的处理,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沉着、灵活、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遵循“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积极采取应对和补救措施,尽最大的努力使损失最小化。之后还应勇于承认错误,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何解决,以后如何防范和避免。导致面试失败的因素1、迟到2、好高骛远,眼高手低3、满不在乎、粗鲁无礼的态度4、数落别人5、说谎邀功6、准备不足7、长篇大论8、语气词过多9、欠缺目标10、忌木讷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