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优秀课件教学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词两首》优秀课件教学内容.ppt(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讲解(jingji)教师:刘庭顺第一页,共41页。品尝品尝(pnchng)辛弃疾的诗词辛弃疾的诗词v青玉案青玉案元夕元夕v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雨。v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转,一夜鱼龙舞。v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yn yn)暗香去。暗香去。v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灯火阑珊处。第二页,共41页。v鹧鸪天鹧鸪天v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我上高楼。经行(jn xn)几几处江山改
2、,多少亲朋尽白头。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v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候?浮云出处元无定,得总要封候?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似浮云也自由。第三页,共41页。走走近近作作者者(zuzh):爱爱国国词词人人辛辛弃弃疾疾第四页,共41页。vv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vv 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1140-12071140-1207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城人。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城人。辛弃疾在词人中,
3、算是个英雄。城人。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城人。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vv 辛弃疾于绍兴辛弃疾于绍兴辛弃疾于绍兴辛弃疾于绍兴10101010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败亡已距北宋败亡已距北宋败亡已距北宋败亡已13131313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指画山河指画山河指画山河”“”“”“”“谛观形势
4、谛观形势谛观形势谛观形势”,要,要,要,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21212121岁的辛弃疾率众岁的辛弃疾率众岁的辛弃疾率众岁的辛弃疾率众2000200020002000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军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军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军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军(y jn)(y jn)(y jn)(y jn)。辛。辛。辛。辛弃疾曾亲率弃疾曾亲率弃疾曾亲率弃疾曾亲率50505050骑,直入驻有骑,直入驻有骑,直入驻有骑,直入驻有555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万大军的金营,活捉
5、了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义军杀害耿京、瓦解义军杀害耿京、瓦解义军杀害耿京、瓦解义军(y jn)(y jn)(y jn)(y jn)的叛徒张安国,渡过淮的叛徒张安国,渡过淮的叛徒张安国,渡过淮的叛徒张安国,渡过淮水,南归建康(南京)。水,南归建康(南京)。水,南归建康(南京)。水,南归建康(南京)。第五页,共41页。v 典故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在怀古咏史诗中,不少篇章在吟咏(ynyng)主要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典故。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使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用典用典(yn din):第六页,共
6、41页。用典用典(yn din)(yn din)的分类:的分类: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sh c)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第七页,共41页。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作用: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作用: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 性;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文章就显得古朴文章
7、就显得古朴(gp)(gp)而文采斐然;而文采斐然;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用典用典(yn din)(yn din)的作用:的作用:第八页,共41页。辛弃疾第九页,共41页。水龙吟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辛弃疾 楚天楚天(ch tin)(ch tin)千里清秋,水随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8、,无人会、登临意。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取,红巾翠袖,揾揾英雄泪!英雄泪!第十页,共41页。题目题目(tm)解说解说 “水龙吟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吴、东晋、宋、齐、梁、东晋、宋、齐、梁、陈六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个朝代的都城。赏心(shn xn)(shn xn)亭是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
9、载: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赏心(shn xn)(shn xn)亭在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第十一页,共41页。水龙吟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作于淳熙元年熙元年(yunnin)(yunnin)(1174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
10、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写作写作(xizu)背景背景第十二页,共41页。赏析赏析-水龙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楚天楚天千里清秋,千里清秋,水水随天去秋无际。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玉簪螺髻。落日落日楼头,楼头,断鸿断鸿声里,声里,江南江南游子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11、无人会无人会,登临意。登临意。江景江景山景山景落日、断鸿落日、断鸿(dun hn)、游、游子子第十三页,共41页。江景江景山景山景落日落日断鸿断鸿游子游子意意 境?境?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深层含义深层含义(hny)?深层含义深层含义(hny)?“游子游子”指谁?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表达了词人什么(shn me)情感?情感?第十四页,共41页。江景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空寂苍凉。山景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移情入景,满怀愁恨落日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愁苦悲凉心情悲凉心情。断鸿断
12、鸿 喻因飘零的身世而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游子游子 “游子游子”指谁?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表达了词人什么(shn me)情情感?感?第十五页,共41页。v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yyng)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第十六页,共41页。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的下阕中,作者借助三个典故来抒情。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zj)的话描述这三个典故,并思考这三个典故的运用方式是什么样的,作者的目的是
13、什么。第十七页,共41页。水龙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典故登建康赏心亭典故休说鲈鱼堪休说鲈鱼堪鲙鲙,尽西风季鹰归未?尽西风季鹰归未?张翰:张翰:念鱼归隐念鱼归隐-乡思、仇恨乡思、仇恨 、激愤、激愤 许汜:许汜:谋取私利谋取私利 刘备:刘备:雄才大略雄才大略-为国为民为国为民桓温:桓温:时光流逝时光流逝-控诉当朝、哀叹虚控诉当朝、哀叹虚掷年华、掷年华、报国壮志难酬报国壮志难酬求田问舍,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第十八页,共41页。上阕写景叙事。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上阕写景叙事。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
14、朝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亭子。梁、陈六朝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亭子。词人极目远眺,满目秋色、流水、青山。而状如词人极目远眺,满目秋色、流水、青山。而状如玉簪、螺髻的远山最能引发人的忧患。词人置身玉簪、螺髻的远山最能引发人的忧患。词人置身于楼头,眼见落日、耳闻雁啼,倍感江南游子的于楼头,眼见落日、耳闻雁啼,倍感江南游子的寄寓人生。两个动作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怀。一寄寓人生。两个动作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怀。一是把玩是把玩(bwn)(bwn)吴钩,一是拍打亭栏。持剑却无吴钩,一是拍打亭栏。持剑却无挥刀之时,发力却无用武之地。北伐杀敌收复失挥刀之时,发力却无用武之地。北伐杀敌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15、竟无人理会。词人用长天、落日、地的雄心壮志竟无人理会。词人用长天、落日、秋水、远山、断鸿等一组自然景物,烘托他游子秋水、远山、断鸿等一组自然景物,烘托他游子心境,使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心境,使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第十九页,共41页。下阕怀古抒情。词人用历史下阕怀古抒情。词人用历史(lsh)(lsh)故故事,表达自己理想的困顿和情感的悲愤。事,表达自己理想的困顿和情感的悲愤。晋张翰官于洛阳而生莼鲈之思,他曾两难晋张翰官于洛阳而生莼鲈之思,他曾两难于官、隐之间。三国许汜不问天下大事,于官、隐之间。三国许汜不问天下大事,只想买田置产,词人很是不屑。而晋桓温只想买田置产,词人很是不屑。而晋桓温北伐,说
16、北伐,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他曾,他曾感慨时光如电,大业未成。词人思及古人感慨时光如电,大业未成。词人思及古人油然而生进退皆不如意的悲感。他既不愿油然而生进退皆不如意的悲感。他既不愿弃官归田,又不肯买田置产,便决定为实弃官归田,又不肯买田置产,便决定为实现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始终。词末的一现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始终。词末的一滴英雄泪,涂抹了报国无路、壮志难酬却滴英雄泪,涂抹了报国无路、壮志难酬却义无反顾的激昂慷慨的悲壮色彩。义无反顾的激昂慷慨的悲壮色彩。第二十页,共41页。水龙吟水龙吟v正值壮年的词人,慷慨激愤,拍遍栏杆,忧正值壮年的词人,慷慨激愤,拍遍栏杆,忧愤难泄,恨
17、恨地唱出:愤难泄,恨恨地唱出:“倩何人换取,红巾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翠袖,搵搵英雄泪?英雄泪?”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在滴血!v词人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贪逸而愤激落泪。词人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贪逸而愤激落泪。v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ninhu)流逝而流逝而伤感落泪。伤感落泪。v为壮志难酬、且又无人理会而寂寞落泪。为壮志难酬、且又无人理会而寂寞落泪。第二十一页,共41页。诗歌主题诗歌主题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亭的所
18、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治者苟且偷安(gu qi tu (gu qi tu n)n)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情。第二十二页,共41页。思考:那么词人(c rn)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yshng)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
19、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第二十三页,共41页。永遇乐京口(jn ku)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第二十四页,共41页。永遇乐永遇乐京口京口(jn ku)北固亭怀古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xin m),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第二十五页,共41页。永遇乐,词牌名。京口(jn ku)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huig),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第二十六页,共41页。写写作作(xizu)背背景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岁到60岁一直过着岁一直过着“隐居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期间(qjin),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o)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年韩侂(侂(to)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21、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这首词是 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悲愤而写下的。第二十七页,共41页。这首词怀古抚今,以词论政,是其特色。词这首词怀古抚今,以词论政,是其特色
22、。词作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时诗人作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时诗人6666岁。宋宁宗嘉岁。宋宁宗嘉泰四年泰四年(1204(1204年年),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不同意韩侂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不同意韩侂胄草率北伐的主张,韩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胄草率北伐的主张,韩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几乎是给韩的一封词几乎是给韩的一封“谏书谏书”。词借。词借“怀古怀古”赞赞颂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和刘义隆兵败故事,批颂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和刘义隆兵败故事,批评
23、南宋当政者草率北伐急于事功,表达自己积极评南宋当政者草率北伐急于事功,表达自己积极抗金,恢复中原抗金,恢复中原(zhngyun)(zhngyun)热切愿望。热切愿望。第二十八页,共41页。即景言事。用孙权、刘裕建功立业史实,表即景言事。用孙权、刘裕建功立业史实,表明作者抗金救国明作者抗金救国(ji gu)(ji gu)的雄图大略。开篇远眺的雄图大略。开篇远眺大好河山,借景抒情,缅怀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大好河山,借景抒情,缅怀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赤壁一战,孙权以少敌多,败曹操军队。辛弃疾赤壁一战,孙权以少敌多,败曹操军队。辛弃疾先以先以“英雄英雄”一词颂扬,转而以为,像孙仲谋那一词颂扬,转而以为
24、,像孙仲谋那样的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找寻。暗示英雄人物再无处找寻。暗示南宋南宋(nn sn)(nn sn)统治者昏统治者昏庸无能,忧国之心已见。庸无能,忧国之心已见。第二十九页,共41页。再写曾起事于京口的另一个英雄南朝刘裕,他出再写曾起事于京口的另一个英雄南朝刘裕,他出身寒微,仍能以英雄气概北伐中原,气吞胡虏,先灭身寒微,仍能以英雄气概北伐中原,气吞胡虏,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功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功业的煊赫,都因一个业的煊赫,都因一个“无处无处(w ch)(w ch)寻觅寻觅”,而成了,而成了流风余韵。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辛弃疾歌颂刘裕实流风
25、余韵。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辛弃疾歌颂刘裕实是讽谏。是讽谏。当权者应采纳正确的北伐战略。显当权者应采纳正确的北伐战略。显示了作者对光复大业的深谋远虑。示了作者对光复大业的深谋远虑。既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既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ji gu)(ji gu)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抒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抒发了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发了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用人才的愤懑。不用人才的愤懑。第三十页,共41页。鉴史述怀。刻意用刘氏父子功业相反的故事,以鉴史述怀。刻意用刘氏父子功业相反的故事,以事说理,切中要害。词人展开的是一幅令人沮丧的历事说理,切中要害。词人展开的是一幅令人沮丧的历史图
26、景: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之子史图景: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之子(zh z)(zh z),他不能,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轻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继承父业,好大喜功,轻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都城震恐。词人回溯历史,意在告诫权要。都城震恐。词人回溯历史,意在告诫权要。次年韩次年韩侂侂胄伐金败绩胄伐金败绩(bij)(bij),果为辛弃疾不幸而言中。,果为辛弃疾不幸而言中。第三十一页,共41页。词人词人(c rn)(c rn)追忆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战追忆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战火过后的惨象,用心很深:有眼见
27、朝廷不思进取,火过后的惨象,用心很深:有眼见朝廷不思进取,致时日迁延的无奈;更有岁月催人老,壮志难酬致时日迁延的无奈;更有岁月催人老,壮志难酬的痛苦。的痛苦。“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细节描的细节描写,使人警醒。身为志在恢复的词人写,使人警醒。身为志在恢复的词人(c rn)(c rn)表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既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既久,民众会安于异族风俗,忘久,民众会安于异族风俗,忘记自己是宋朝臣民,后果不堪记自己是宋朝臣民,后果不堪设想。从中也见南宋朝廷昏聩设想。从中也见南宋朝廷昏聩无能。篇末以廉颇自比,感叹无能。篇末以廉颇自比,感叹良将良将(
28、lin jin)(lin jin)被弃置不被弃置不用,一腔忠愤溢于言表。用,一腔忠愤溢于言表。第三十二页,共41页。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根据这几个典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根据这几个典故,我们可以把这首词分为几个部分,下故,我们可以把这首词分为几个部分,下面进行面进行(jnxng)具体探究。具体探究。第三十三页,共41页。明确:明确: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五个典故(ding)(ding)。1 1、“千古江山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孙权孙权 2 2、“斜阳草树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刘裕 3 3、“元嘉草草元嘉草草
29、赢得仓皇北顾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 4 4、“四十三年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佛狸祠 5 5、“凭谁问凭谁问尚能饭否尚能饭否”廉颇廉颇第三十四页,共41页。诗歌主题诗歌主题 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孙、刘功业的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孙、刘功业的赞扬、向往,对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赞扬、向往,对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和不思收复中原的讽刺、不满和不思收复中原的讽刺、不满(bmn)(bmn),表现了作者词人报效国,表现了作者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家的强烈愿望。第三十五页,共41页。课堂(ktng)小结:上阕孙权:孙权:英雄(yngxing)难觅刘裕刘裕:金戈铁马(jn g ti m)建功立业令人
30、仰慕下阕刘义隆刘义隆:草草出师警告当朝词人:词人:烽火扬州愤斥偏安廉颇:廉颇:尚能饭否壮志未酬咏史抒怀借古讽今第三十六页,共41页。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chjng)(chjng)和情感有什么异同?和情感有什么异同?第三十七页,共41页。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作者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作者3535岁时。岁时。其时词人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其时词人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1212年。尽管朝年。尽管朝廷不给他带兵抗金的机会,他仍胸怀报国壮廷不给他带兵抗金的机会,他仍胸怀报国壮志,其志愈烈,而孤愤愈甚。故水龙吟志,其志愈烈,而孤愤愈甚。故水龙吟更多地表达了词人不甘就此退隐,
31、无所建功更多地表达了词人不甘就此退隐,无所建功立业的情怀立业的情怀(qnghui)(qnghui)。而这种渴望有人理。而这种渴望有人理解的心理,正是词人雄心壮志还没有彻底沉解的心理,正是词人雄心壮志还没有彻底沉沦的表现。沦的表现。第三十八页,共41页。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其时词人以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其时词人以6666岁的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京口是三国时吴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京口是三国时吴国所置军事的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起兵国所置军事的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起兵的地方。当词人登上北固亭时,很自然地联想起在的地方。当词人登上北固亭时,很自然地联想起在这里活动
32、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他赞美孙权、刘裕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他赞美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批评南朝宋文帝草率北伐,以及隆兴的英雄业绩,批评南朝宋文帝草率北伐,以及隆兴元年南宋张浚同样北伐而败的往事。故词作重在贬元年南宋张浚同样北伐而败的往事。故词作重在贬斥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卑劣行径。字斥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卑劣行径。字里行间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情绪里行间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情绪(qng x)(qng x),可谓满,可谓满腔忠愤,几近绝望绝望!腔忠愤,几近绝望绝望!第三十九页,共41页。v2 2、同是写登临,词人运用了怎样不同的、同是写登临,词人运用了怎样不同的方法?方法?v(1
33、 1)水龙吟:借景抒情)水龙吟:借景抒情v 江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等意江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景象广阔而淡远的画面象描绘了一幅景象广阔而淡远的画面v (2 2)永遇乐:借古讽今)永遇乐:借古讽今v 作者登高远眺,但见山河作者登高远眺,但见山河(shnh)(shnh)长存,世事沧桑,不禁缅怀历史上两位长存,世事沧桑,不禁缅怀历史上两位在京口起步而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明君在京口起步而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作者慨叹乱世英雄难觅,孙权和刘裕,作者慨叹乱世英雄难觅,表达自己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表达自己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两位古代帝王建功立业来讽刺南宋时借两位古代帝王建功立业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第四十页,共41页。威宁县第二(d r)中学 刘庭顺第四十一页,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