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之妙妙在与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之妙妙在与修改.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习作之妙,妙在于修改江边中心校 符英初面对刚收上来的一沓单元测试试卷,再看看考试作文内容,不禁眉头紧蹙,题目与之前写过的单元作文一模一色,老师几番修改后,这里还是坚持“本色”,照错不误。看来功夫还没到家啊,不自然又吟起那首 “了之”歌:“教师题目一出了之,学生一写了之,教师一改了之,学生一看了之,耗费师生大量心血的一次习作最终不了了之。”纵观时下现状,不少学生怕写作文,视习作为语文学习的“拦路虎”,一般写完作文后,把笔往旁边一搁,什么都不理了,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不知如何修改。究其原因,很多时候在于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学生作文进行了详细地包办批改,却导致学生在作文时,只求完成作
2、文,剩下的感觉就是老师的任务了,从而使学生的依赖心加重,也使得他们作文修改的能力无从得到培养。这与课程标准在对小学五、六年级习作目标中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的要求相背离。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给学生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定了。”可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修改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作文水平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修改作文 ?在这里,作为刚教六年级语文经验不足的我谈谈个人日常习作教学点滴。一、 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
3、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 一种内部动力,所以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培养学生自改意识做起。对于小学生而言,运用听故事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是个喜闻悦见的方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常常有目的地渗透这方面的知识。通过各种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影响孩子。例如:鲁迅先生说:“写完文章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多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的。欧阳修每次文章写成后,总要贴在墙上,进出都要看看,随时改正,有时一篇文章改到一字不留。欧阳修、王安石等一些古代大作家对自己的诗文都下这么大的
4、修改之功,这正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决不能轻视修改这一环节。除此之外,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美文佳句进行品词析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道理。二、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学生写完作文大多数都没有认真阅读修改的习惯,常常草草上交,因而毛病较多。其实,这往往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去修改作文,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修改文章,往往从标点、内容和语言三方面入手。内容的修改一般有“删、增、调、换”法。而语言上的修改一般是把有毛病的字、词、句改得有文采。教师可先示范,给学生引路,通过具体分析评改一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学会教师的批改方法,而我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修改方
5、式。 以批促改,欲步欲趋。 “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比如在引导学生记一次有趣的实验时,有一个孩子的习作叙述了他的一次小发明,实验过程叙述具体清晰,这其间不乏诙谐幽默的小插曲,但这是一篇有始无末的文章,我在旁边批注:多了不起的发明,小发明家,老师很想知道实验结果最终怎样?细细分析给大家听听,相信大家会有很大的收获!寥寥几句批语却换来孩子极大的热忱,几番修改,有凭有据的实验报告便完整的呈现在我眼前。就这样,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
6、批、改分离,以批促改,初有成效。互批互改,携手共进。 仅凭一己之力,似乎太渺小,视野太狭隘,犹如井底之蛙,或是当局者迷,难成大气候。因此,习作完成之后,将全班学生分成七个批改小组,互相交换批改不同组员的习作,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人先浏览完所分派的作文,再互相交流讨论,提出意见,达成共识,最终落笔批改。有的孩子会根据习作书写提出这样的建议:作文里的“鸡爪”、“猫爪”太多了(书写潦草的形容),会让人消化不良的!也有的根据内容进行批注:能为家人分担工作,好样的,你是个了不起的小男子汉.学生的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比老师课堂上千言万语的说教还更有成效。 孩子们对习作的撰写、修改多了份关注和认
7、真,只怕一不留神又多出一个笑柄来,自己改了不放心,再请教老师和好友把把脉,方安心上交,这无形中有效促进了修改作文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面批面改,疏而不漏. 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文相对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虽然这会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为此博弈一番。三、赏识激励,增强学生信心苏
8、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内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消失了。”实践证明,学生会因为赏识而更优秀。让学生获得激励、品尝成功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催化剂。因此,我会是学生的忠实读者,对学生的习作评语尽可能做到具体,能有眉批,更要有鼓励性、建议性的话语,使学生既看到自己写得好的地方,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去修改。比如,我对一位学生的习作我的自画像的评语是:“你对自己的外貌描写得很好,写出了自己的特点。如能写点自己的性格,大家一定会更了解你,愿意和你做朋友。”这也许会牺牲教师的许多业余时间,但是看到孩子们的习作水平在渐渐提高,看到孩子们的描写越来越具体,你能不欣慰吗?在
9、给习作平等级时,对于后进生的习作,要多“寻宝”,重在让他们看到希望,在讲评习作时,应让学生现在跟以前比,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此外,我时常在语文课里用上五分钟时间选取几篇作文,范读同学们的美文佳句, 共同评议,分享点滴收获,并以此作为思想教育、写作技能训练的契机,因为这是来源于他们的生活体验,感同身受,容易产生共鸣。而范读习文的小作者羞涩中掩不住兴奋,下回的习作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而未入选的孩子自不会甘于落入后尘.四、滴水穿石,自然水到渠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培养学生作文修改习惯,亦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学生总会反反复复出现怠懈的状况。作为茫茫汪海之中指明航向的引路人,不能有所松懈,否则将前功尽弃,得有着持之以恒的韧劲和热情,常抓不懈培养学生作文修改习惯,功夫到家了,铁杵才能磨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能力一旦形成,便能在“落笔”之前勤于思考,“成文”之后反复推敲。如果能持之以恒,其习作水平必将大有提高,美文佳句尽览眼底,这也就是修改的妙处所在。虽然,在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我还只是摸石头过河不得要领,但我还是相信那句话“事在人为”,夯实脚下每一个步路,为孩子们铺设一条康庄大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