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语文教学结尾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小学语文教学结尾的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谈小学语文教学结尾的羊冠桃语文课教学的结尾与开头一样举足轻重,它是这堂课教学的归纳与总结,是下一堂课的前奏,是课外活动的铺垫。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把结尾设计搞好,则能够使学生加深并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并能够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这里,本人结合实际教学实践,试举几个教学结尾的设计例子,以便抛砖引玉。一、创设悬念,诱发兴趣给学生创设悬念,主要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一种求知欲的心理状态。一篇语文课讲完了,根据课文内容设疑,来个“课尽而意不尽”,能激发学生课外探索的兴趣,开拓思路,扩展课堂教学内容。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结尾的问题:“小女孩又饿
2、又冷,在大年夜里被冻死在大街上,本来是很悲惨的事,但作者为什么把小女孩描写成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这么美,这么可爱呢?看起来死去的小女孩很幸福啊!”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归纳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是在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下的黑暗社会造成的后果。学生回答了这些。我又设计下一个疑点:“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她的命运将会怎样呢?”引导学生联想到“北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失去亲人的孤儿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坚强地、健康地成长。通过两个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的鲜明的对比,学生在脑海里已经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使他们懂得在党的领导下,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加勤奋努力
3、学习。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文章,离不开思想感情,在语文课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如讲完笋芽儿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把课文美读一遍,然后说:“同学们,读着笋芽儿这篇课文,我仿佛看到了我们变成了一棵棵小笋芽儿,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勇敢向上!能做到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能!”此时,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使学生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三、表情朗读,加深理解课堂结尾的朗读,可以是教师范读,也可以让学生朗读,甚至可以熟读成诵;不仅要出声朗读,还要读得抑扬顿挫,读出充沛的感情,让学生慢慢咀嚼,细细体味。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全文情调低沉,感情
4、悲壮。人民对周总理那说不尽的哀思激荡在学生的心胸。此时,可以让学生含悲痛之情地朗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百万群众泪送周总理的长安街上。学生触“景”生情,怀着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怀着对失去周总理的悲痛之情走出了课堂。四、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在小学课本里,有不少篇课文的结尾嘎然而止,没有明确地写出故事的结局,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如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最后写道:“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我在处理教学结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狼把小羊吃掉了吗?”学生顿时个个举手抢着发言,他们的回答可真是百花齐放。于是我“趁热打铁”,让他们发挥想象,把续编狼向小羊扑过去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写下来。这样的结尾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此外,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口头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口头小作文等也是较好的课堂结尾设计。俗话说:“编筐织篓,贵在收口。”结尾贵在情感的升华,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不应在课授完后就匆匆下课,应该像设计“导入新课”那样认真研究,认真设计好结尾,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