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节能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建筑节能技术规程》.docx(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办公建筑节能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of Office Building征求意见稿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02目 录1 总则62 术语83 基本规定94 能耗指标114.1 一般规定114.2 能耗指标值145 建筑设计175.1 一般规定175.2 建筑设计185.3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225.4 围护结构构件设计及选用246 室内环境设计307 设备系统设计337.1 暖通空调337.2 电气与照明417.3 给排水系统448 功能配套设计498.1功能配套系统设计498.2 功能配套空间设计49
2、9 施工验收529.1 施工529.2 验收5710 评价6010.1 一般规定6010.2 评价方法与判定6011 运行管理6411.1 节能管理6411.2 节能运行策略6511.3 日常维护6811.4 能耗计量70附录A 主观问卷73本标准用词说明75引用标准名录76目 录1 General provisions62 Terms83 Basic requirements94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114.1 General requirements114.2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145 Architectural design175
3、.1 General requirements175.2 Architectural design185.3 Envelopes thermal parameters225.4 Envelopes components design and selection246 Indoor environmental design307 Mechincal system design337.1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337.2 Power and lighting417.3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448 Funct
4、ional design498.1 Functional system design498.2 Functional space design499 Constrcution Verification529.1 Construction529.2 Verification5710 Assessment6010.1 General requirements6010.2 Assessment method and review6011 Operation management6411.1 Energy-saving management6411.2 Enegry-saving operation
5、method6511.3 Daily Maintenance6811.4 Enery metering70Appendix A Questionnaire survey73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75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76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改善办公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改善建筑室内环境,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质量和寿命,引导办公建筑节能水平提高,制定本标准。【条文说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上行压
6、力不断加大。自 1980 年代以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领导和科研机构及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以建筑节能标准为先导,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尤其在降低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供暖能耗和公共建筑能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比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经历了 30 年的发展,现阶段已经基本普及建筑节能 65% 的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作减缓了我国建筑能耗随城镇建设发展而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并提高了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综合考虑,我国下一阶段建筑节能相关定义的提出,既要和我国 1986 年-2016 年的建筑节能 30%、50%、65%的三步走进行合理衔接,又要
7、和我国 2025、2035、2050 等中长期建筑能效提升目标有效关联;既要和主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名词保持基本一致,为今后从并跑走向领跑奠定基础,也要形成我国自有体系,以便指导行业发展。因此,本标准在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办公建筑节能控制指标。办公建筑类型众多,能耗水平的管理应当按照建筑功能进行划分,例如学校中的办公建筑与党政机关的办公建筑应该处于类似的水平,按照建筑功能统一能耗标准适用于这种类型的办公建筑。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改造的办公建筑的能耗控制目标设定,以及以建筑能耗控制目标为约束指标的设计、施工、运行和评价。【条文说明】本标准的覆盖办公建筑节
8、能工作的全过程,涉及建筑从涉及到最后的运营与评价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贯彻建筑节能理念,做到节能建筑真正节能。1.0.3 办公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和评价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772 术语2.1 办公建筑 Office Building供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等各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物。 2.2 开放式办公室 Open Office Space灵活隔断的大空间办公空间形式。2.3 半开放式办公室 Semi-open Office Space由开放式办公室和单间办公室组合而成的办公空间形式。2.4 透光幕墙 Transparent Curt
9、ain Wall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2.5 太阳得热系数(SHGC)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通过透光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太阳辐射通过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入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3 基本规定3.0.1 办公建筑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无人区域”应尽量减少用能设计及能源使用。【条文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良好的室内环境已经成为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本规程倡导以人
10、为本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原则,减少建筑中的能源浪费现象,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体现3.0.2 办公建筑在设计阶段以及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均应满足本规程第4章中能耗指标的相关要求,同时,建筑中的各种用能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相关要求。3.0.3 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综合考虑气候特征、场地条件、室内环境需求、健康性能等因素,在满足环境要求及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量,并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条文说明】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应以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为前提。由于不同建筑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
11、建筑的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并与建筑内部的室内环境需求和健康性能等因素有机结合。办公建筑的基本功能是为室内人员提供满足人们工作需要的人工环境,不可牺牲室内环境水平来降低能耗。为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对办公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环境资源条件进行多种节能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并结合国家与地方的引导与优惠政策,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3.0.4 办公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且宜设置计量装置监测系统能效。【条文说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对具备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的建筑,建设单位应当选择合适的可再生能源,用于供暖、制冷、照明和热水供
12、应等;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应当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计量装置有利于了解办公建筑的用能效果和水平,为节能管理与评估提供条件。现行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 50801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均作出了规定,设计时宜设置相应计量装置。3.0.5 办公建筑的评价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条文说明】例如绿色办公建筑的评价应符合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GB/T 50908-2013。3.0.6 办公建筑应建立完善的能耗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分项采集,为分析建筑能耗和优化用能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
13、条文说明】为分析办公建筑各项能耗水平和能耗结构是否合理,检测关键用能设备能耗和效率,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实现办公建筑节能潜力挖掘和能源系统优化管理,需要在系统设计时考虑办公建筑内对电、水、气、冷/热量等分类、分区、分项计量。在设置能耗计量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建筑功能、空间、用能结算考核单位和特殊用能单位,并对不同系统、关键用能设备等进行独立计量。3.0.7 办公建筑在设计方面应注重性能化设计,施工方面注重施工工艺和质量,运行方面注重智能化运行。【条文说明】办公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将能耗作为控制目标之一,在满足各性能指标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设计能耗。在施工时应采用更加严格的施工质量标准,保证精细
14、化施工,并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在运行时应针对具体特点,实施智能化运行,强调人的行为作用对节能运行的影响,编制运行管理手册和用户使用手册,培养用户节能意识并指导其正确操作,实现节能目标。 4 能耗指标4.1 一般规定4.1.1新建及进行节能改造的办公建筑,其设计能耗及实际运行能耗均应满足本规程规定的能耗指标要求。【条文说明】办公建筑能耗指标是指为实现办公建筑使用功能所允许消耗的建筑能耗指标的上限值,是办公建筑节能工作的低限要求。所以,针对所有办公建筑,其能耗实测值均应满足其对应办公建筑用能指标的要求。对于既有办公建筑,其建筑形式、用能系统形式已是既成事实、难以改变,但可通过增加节能手段的方式达到
15、能耗指标要求。因此,可根据既有办公建筑的现有条件,判断其是属于A类或是B类公共建筑,再根据对应的A类或B类办公建筑的能耗指标对其进行管理,使其满足要求。而对于新建办公建筑,由于其尚未建成运行,具备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更高节能性能的条件。因此,对于新建建筑,宜按照A类或B类办公建筑用能指标的引导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所进行的全过程管理控制包括立项、规划设计审批、施工、竣工验收备案以及长期运行等全过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宜实施最严格的能源消耗定量管理,使其实际使用后的能耗量不超过能耗指标要求。4.1.2 设计阶段的用能控制以负荷指标的形式表达,以单位建筑面积用电负荷为计量单位。运行阶段的能耗控制以消耗量指
16、标的形式表达,以人均年能耗为计量单位。【条文说明】常用的办公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形式主要有“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人均能耗指标”。通过对比上述指标形式,经权衡利弊,最终确定办公建筑设计阶段的用能控制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运行阶段的能耗控制采用人均年能耗指标。时间周期均为一年,主要理由如下:1 建筑面积是反映建筑规模的重要参数,建筑规模增大,能耗量也会相应的增大,二者具有正相关性,因此建筑面积是影响办公建筑能耗的显著因素。但是,在建筑的节能设计中,通常很少考虑用能时间,而更多考虑用能密度,因此单位面积用能负荷指标在建筑设计阶段作为用能控制指标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2 人均能耗指标最能
17、体现“能耗随人走”的理念,且建筑内使用人数的增加通常也将带来能源总量的增加,亦是影响办公建筑非供暖能耗的显著因素。由于设计阶段建筑物内使用人数只是个设计值,与实际使用人数往往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设计阶段采用人均能耗指标的形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在办公建筑运行阶段,建筑内使用人数可以通过统计获得,因此人均能耗指标可以用来作为运行阶段能耗的计量单位。4.1.3 办公建筑在设计阶段应满足本规程表4.2.1中各分项用能指标值,在运行阶段应满足表4.2.2中的总能耗指标值。【条文说明】办公建筑的用能控制指标,在设计阶段主要控制用能密度,在运行阶段主要控制人均能耗,因此本规程按照不同的阶段分别给出了相应的
18、用能控制指标。4.1.4 办公建筑应按下列规定分为A类和B类。1 可通过开启外窗方式利用自然通风,达到室内温度舒适要求,减少空调系统开启运行时间,减少能源消耗的办公建筑为A类办公建筑;2 因建筑功能、规模等限制或受建筑物所在周边环境的制约,不能通过开启外窗方式利用自然通风,而需常年依靠机械通风、空调系统等方式,维持室内温度舒适要求的办公建筑为B类办公建筑。【条文说明】研究表明,我国办公建筑从能源消耗特征上看,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分布”。我国办公建筑中大部分建筑物进深浅,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条件较好,多采用分体空调、多联机等分散式或半集中空调系统形式,多依靠开窗通风的方式提供新风、排出污浊空气,这类
19、办公建筑人均能耗指标相对较低,称之为“A类”办公建筑。另有一部分办公建筑体量较大,或者因外部环境恶劣(包括噪声大、污染严重等),外窗一般不能开启,多采用集中空调系统而难以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方式满足室内环境需求,同时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向建筑物内部输送新风、排出污浊空气,称之为“B类”办公建筑。客观上,B类办公建筑运行能耗值较大,A类办公建筑运行能耗值较小。为保证本标准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本章将办公建筑分为A、B类,并分别给定各自的能耗指标,为分类管理办公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支持。4.1.5 不同地区办公建筑能耗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严寒和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包含建筑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
20、、电梯、办公设备以及建筑内供暖系统的热水循环泵电耗、供暖用的风机电耗等建筑所使用的所有能耗,不含建筑的集中供暖能耗。2 非严寒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包含建筑供暖、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电梯、办公设备等建筑所使用的所有能耗。3 办公建筑内集中设置的高能耗密度的信息机房、厨房炊事等特定功能的用能不应计入办公建筑能耗中。4 对于非单一功能的办公建筑,能耗指标只约束建筑中属于办公功能的建筑部分。【条文说明】1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办公建筑通常采用集中供暖方式,这些地区的建筑能耗中,供暖能耗占当地建筑总能耗的一半以上。由于供暖系统是由各类不同的供热企业负责运行,供暖能耗的高低与建筑自身保温水平、供暖系
21、统和热源系统形式和供热企业的运行水平相关。且北方采暖能耗数据大多由各个供热企业所记录,获取采暖数据较为困难。鉴于这一现实,上述地区的办公建筑能耗指标不应包含集中供暖能耗。2 非严寒寒冷地区办公建筑的供暖通常采用单户或单栋建筑的分散的供暖方式,与严寒寒冷地区集中供暖方式存在本质的差异。这说明上述地区办公建筑供暖、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电梯、办公设备等建筑所使用的所有能耗均发生在建筑内。因此本条文明确非严寒寒冷地区办公建筑的能耗指标包含建筑所使用的所有能耗。3 办公建筑能耗包含建筑所使用的所有相关能耗,信息机房、厨房炊事等特定功能的用能与办公建筑能耗相关较小,不应计入办公建筑能耗指标中。4功
22、能类型对于建筑能耗的影响显著,不同功能类型的建筑能耗差异明显。因此对于包含非办公功能的办公建筑,为了保证能源使用的合理性,能耗指标只约束建筑中属于办公功能的建筑部分。4.2 能耗指标值4.2.1 办公建筑在设计阶段的用能指标应符合表4.2.1-1及4.2.1-2的规定。表4.2.1-1 党政机关办公建筑设计阶段的用能指标要求(W/m2)气候区暖通空调系统用能负荷限值照明系统用能负荷限值动力设备系统用能负荷限值办公设备插座用能负荷限值通风系统用能负荷限值热水系统用能负荷限值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严寒和寒冷地区13 18 9 10 6 6 16 1
23、8 0 0.4 0.8 0.8 夏热冬冷地区18 25 9 10 6 6 16 18 00.4 0.5 0.5 夏热冬暖地区16 22 9 10 6 6 16 17 00.6 0.2 0.2 温和地区8 14 9 10 5 6 14 15 00.2 0.2 0.2 表4.2.1-2 商业办公建筑设计阶段的用能指标要求(W/m2)气候区暖通空调系统用能负荷限值照明系统用能负荷限值动力设备系统用能负荷限值办公设备插座用能负荷限值通风系统用能负荷限值热水系统用能负荷限值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严寒和寒冷地区1622101178202200.511夏热冬
24、冷地区2231101178202200.50.60.6夏热冬暖地区2028101178202100.70.30.3温和地区1018101167181900.30.20.2【条文说明】本规程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和分析,尤其针对具备分项能耗监测系统的建筑样本进行了详细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对不同的用能分项与建筑面积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同时对照国家的有关标准,得到了不同气候区办公建筑在设计阶段的用电负荷指标。4.2.2 办公建筑在运行阶段的能耗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2.2 办公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指标要求(kWh/(人.a))气候区建筑总能耗限值类型A类型B党政机关商业办公党政
25、机关商业办公严寒和寒冷地区850100011001200夏热冬冷地区1100130014001700夏热冬暖地区1000120012001500温和地区80010009001100【条文说明】办公建筑运行阶段总能耗限值的确定是以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等工作所收集的建筑能耗数据为编制基础。统计数据主要采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所收录的全国各地逐年上报的建筑基本信息与建筑能耗信息;能源审计数据主要以北京、上海、广东省、深圳以及陕西省等省市历年来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所收集的基础数据。在对办公建筑合理分类的前提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 5
26、1161中的非供暖能耗指标约束值进行了比较,确保能耗指标数值合理。由于能耗统计中能耗强度的指标单位一般为单位面积能耗,因此需要将指标形式转化为人均能耗,转化方法主要是参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中关于办公建筑人均面积的规定,以及考虑不同类型办公建筑在公共面积上的比例,从而确定转化系数。办公建筑分为党政机关办公建筑和商业机关办公建筑,这主要是从办公建筑服务对象的自身属性来考虑的。党政机关办公建筑是指国家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机关的办公建筑,使用者主要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关单位。考虑到党政机关在节能减排中的表率作用,更有利于提升党政机关的社
27、会公信力。因此,将办公建筑分成党政机关办公建筑和商业办公建筑两大类,并分别制定相应的建筑能耗指标。4.2.3 办公建筑在设计阶段的用能指标主要通过对各用能设备的功率进行综合计算获得。在运行阶段的能耗指标应通过建筑能耗台账或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综合计算获得。【条文说明】办公建筑设计时,建筑内部所使用的设备是主要的用能分项,此时应按照设计方案中用能设备的额定功率进行用能负荷的计算。而在办公建筑运行使用阶段,各系统运行能耗数据可以通过能耗监测系统、能源消耗台账等途径获取。5 建筑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建筑方案设计应根据建筑功能和环境资源条件,以气候环境适应性为原则,以降低建筑供暖年耗热量和供
28、冷年耗冷量为目标,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被动式建筑设计手段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条文说明】在满足建筑功能和美观要求的前提下,建筑设计应通过优化建筑外形和内部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减少建筑的人工照明消耗,适时利用自然通风以消除建筑余热余湿,通过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减少建筑围护结构形成的冷热负荷。建筑物屋顶、外墙常用的隔热措施有屋面遮阳、屋面绿化和多孔材料屋面等。 5.1.2 宜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和利用景观、生态绿化,夏季采用开敞、半开敞空间,冬季采用日光间等措施。夏季应増强自然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应増加日照,避免冷风对建筑室内的影响。建筑的主朝向宜为南北朝
29、向,主入口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条文说明】合理优化建筑布局和景观、绿化空间,能有效改善建筑周边惹事环境和空气质量。开敞、半开敞空间在夏季有利于自然通风对室内降温冷却,减少空调使用,在冬季增加了室内日照时间。建筑朝向应避免东西向日晒,一般宜为南北朝向。建筑入口设置应避免大面积围护结构外表面朝向冬季主导风向,减少作用在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冷风渗透,避免风、雨、雪的侵袭,降低冬季能源的消耗。尤其是严寒和寒冷地区,主入口更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5.1.3 办公室不宜设在建筑的西面。对于冬季寒冷地区,办公区不宜设在建筑的北面。【条文说明】建筑西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多,西面房间的温度比其他朝向房间高,不宜设置为办
30、公区。在寒冷地区,北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北面房间会过冷,也不宜设置为办公区。5.1.4 建筑进深选择应充分考虑天然采光。办公区进深不宜大于天然采光的有效进深。进深较大的区域宜设置采光中庭、采光竖井、光导管等设施,改善天然采光效果。【条文说明】充分利用天然光具有很大的节约照明用电潜力。合理考虑办公区的进深,避免因进深过大而造成办公区采光不均匀和部分面积阳光照射不到。对于一些进深大的区域,采取一定措施提高采光效率很有必要。条件允许时,设置采光中庭不仅能提高采光效率还可以获得好的采光均匀度。应用一些新的采光技术,如光导管设施,也可以获得比较好的采光效果。设计时尽量选择采光性能好的窗和采光性能好的导
31、光管系统,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采光效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取值。5.1.5 结合建筑立面和屋顶设计考虑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在改善区域微气候的同时,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遮阳效果,应避免垂直绿化对建筑室内自然采光的影响。【条文说明】建筑设计时考虑墙面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不仅能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建筑周围区域气候,还可以增强屋顶和墙壁的保温隔热效果,有效滞留雨水。但外墙上的垂直绿化也可能会影响到建筑室内采光,应合理设置建筑外墙窗口或屋面天窗处的绿化面积。5.2 建筑设计5.2.1 建筑的屋顶透光部分面积不宜大于天然采光的要求,并应采用活动遮阳。【条文说明】由于建筑屋顶水平面
32、太阳辐射强度最大,透光面积越大的屋顶会使建筑的能耗更高,因此透光面积满足采光要求即可。活动遮阳能同时兼顾采光和遮阳要求,效果比固定遮阳好。5.2.2 采用间歇空调的房间,建筑的围护结构内表面宜采用轻质饰面材料。【条文说明】对于间歇使用空调的房间,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以减少围护结构的热惰性,空调使用时,可缩短房间升温、降温时间。5. 2.3 办公建筑若采用轻质屋顶,则顶层不宜作为办公区。对于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办公建筑,若采用重质屋顶,则建筑顶层应做好隔热处理。【条文说明】轻质屋顶热惰性小,顶层空间热环境受室外温度和太阳辐射影响大,考虑到办公区的热舒适要求,不宜作为办
33、公区。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夏季温度和太阳辐射较大,重质屋顶热惰性大,其传递的热量会使房间升温,因此应增加隔热措施。5.2.4 建筑主要出入口宜选择开启时间较少的开启形式,减少门扇开启面积,提高门厅气密性。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办公建筑门厅宜设斗门或其他防寒设施,减少建筑冬季热量损失。【条文说明】办公建筑门厅外门会经常开启,造成大量冷空气进入室内,增加了供暖能耗。设置防寒措施可,避免冷风直接进入室内,不仅节约能耗,也提高门厅区域的热舒适性。5.2.5 建筑设计应采用高性能的建筑保温隔热系统及门窗系统。【条文说明】高性能的保温隔热系统包括外墙,屋面,地下室外墙、散水和顶板、排气管道保温隔热等,减少各种
34、热损失。高性能门窗对于整窗的U值和总能量穿透率有一定要求,有利于减少外窗能耗和增强保温气密性。5.2.6 建筑南、东、西向外窗和透光幕墙应采取固定遮阳、活动遮阳措施。【条文说明】夏季外窗或透光幕墙传递的热量是造成空调能耗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对外窗和透光幕墙采取遮阳措施。建筑外遮阳形式、遮阳系数、外遮阳构造的挑出长度均应满足建筑所属地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2.7 遮阳设计应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窗口朝向及建筑安全性综合考虑。可采用可调或固定等遮阳措施,也可采用可调节太阳得热系数(SHGC)的调光玻璃进行遮阳。南向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可调节中置遮阳或水平固定外遮阳的方式。东向和西向外窗宜采
35、用综合遮阳、可调节外遮阳设施。【条文说明】遮阳设计应根据建筑周边气候特点、使用要求以及窗口朝向。永久性遮阳设施可分为可调式和固定式两种。可调遮阳措施一般为活动遮阳板,根据一年中季节的变化,一天的天气情况调节遮阳板角度。调光玻璃则是直接调节太阳得热系数,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固定遮阳一般为在窗口设置各种形式的遮阳板等。5.2.8 除严寒地区外,办公建筑南、东、西向外窗和透光幕墙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于或等于0.5时,应采用活动式建筑外遮阳或活动式中置遮阳。【条文说明】除严寒地区外,一般普通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窗墙面积比越大,空调和供暖能耗也越大。透过办公建筑南、东、西向外窗和透光幕墙进入室内的
36、热量较多,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达到窗墙面积比限值时,应设置活动遮阳措施。5.2.9 外窗和遮阳装置性能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夏季遮阳、冬季得热以及天然采光的需求。【条文说明】外窗和遮阳装置在夏季和冬季都能减少射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可能会造成冬季室内过冷的情况,同时影响了建筑的自然采光。选择外窗和遮阳装置时应考虑满足建筑所属地区的采光设计标准要求。5.2.10采用绿化遮阳时,应利用合适的植物布置在建筑需要遮阳的部位。宜采取立体绿化方式,形成对外围护结构的遮阳隔热。可考虑在外墙下种植攀缘植物。【条文说明】布置绿化遮阳植物时,应避免在建筑窗口等开口部位,避免影响建筑自然采光和通风。立体绿化不仅能够达
37、到遮阳效果,而且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建筑附近空气质量。植物选择应适应既定墙体或构筑物饰面的种类,如墙体饰面光滑,选用吸附力强的攀缘植物种类。5.2.11 除严寒地区外,办公建筑中主要功能房间的外窗(包括透光幕墙)宜设置可开启窗扇或通风换气装置,且通风开口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应小于所在房间外墙面积的10%。【条文说明】办公建筑一般室内人员密度比较大,室内自然空气的流动,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的关键。开窗加强房间通风,是节能和提高室内热舒适性的重要方式。外窗的可开启面积过小会严重影响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为了使室内人员在合适的室外气象条件下,可以通过开启外窗通风来获得热舒适性和良好的室内空气
38、品质。本条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与外墙面积的最小比值为10%。5.2.13可将连接体块的共享中庭设计为通透开敞的大空间,不仅可作为公共休息空间,而且又是整栋建筑的水平交通枢纽。【条文说明】共享中庭的形式改变为开敞大空间,有利于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但同时要注意夏季中庭温度过高,若建筑中庭空间高大,一般应考虑在中庭上部的侧面开一些窗口或其他形式的通风口,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达到降低中庭温度从而减低能耗的目的。5.2.14室内空间布局设计应尽量避免隔墙对自然采光的遮挡,以提升天然采光使用率。【条文说明】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应在满足建筑功能和美观要求的前提下,通过
39、优化内部空间布局,减少隔墙对采光的影响,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以减少建筑的人工照明需求,达到减少建筑用能需求的目的。5.2.15建筑设计应进行自然通风模拟,以确定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可开启立面满足自然通风需求,过度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的面积比例至少达到70%。【条文说明】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是建筑被动式节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建筑应进行自然通风模拟,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的相应要求,过度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的面积比例至少达到70%。5.2.16室内装饰色调宜根据气候区选择不同色调以削减用户
40、对空间温度的真实感受,从而达到节能目的。【条文说明】在气候寒冷的北方,暖色调房间更受青睐,它给人带来温暖的心理感受,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人对空间温度的真实感受,减少了能耗。在气候温暖的低纬度地区,人们更有可能选择冷色调房间。5.3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5.3.1 办公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宜符合表5.3.1的规定。表5.3.1 办公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2K)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屋面0.100.200.100.300.150.350.300.600.200.60外墙(重质)0.100.30.100.50.150.80.301.
41、00.201.2外墙(轻质)0.100.250.100.300.150.400.300.800.200.80地面及外挑楼板0.200.300.250.40楼板0.200.300.300.50隔墙1.001.201.201.50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2K)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屋面0.250.400.450.450.50外墙(重质)0.350.450.601.21.2外墙(轻质)0.320.400.501.21.2地面及外挑楼板0.350.450.701.5楼板0.501.0隔墙1.201.5【条文说明】对比各省市地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国标GB50189-
42、2015的建筑结构热工性能参数发现,屋面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有关,本标准取中间值;地方标准中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较国标普遍降低0.1W/(m2K),在本标准中参考地方标准。5.3.2 办公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的热工性能参数宜符合表5.3.2的规定。表5.3.2 办公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墙)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值性能参数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传热系数K(W/(m2K)1.21.52.53.53.5太阳得热系数SHGC冬季0.450.450.40-夏季0.300.300.300.150.30注: 太阳得热系数为包括遮阳(不含内遮阳)的
43、综合太阳得热系数。表5.3.2 办公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墙)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值性能参数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传热系数K(W/(m2K)2.02.22.42.72.7太阳得热系数SHGC冬季0.450.40-夏季0.430.400.400.40注: 太阳得热系数为包括遮阳(不含内遮阳)的综合太阳得热系数。【条文说明】:1)严寒地区太阳得热系数暂未有参考标准。2)考虑到办公建筑普遍窗墙比大于0.4,因此外窗的参数按0.4窗墙比0.5档取值。3)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有地方标准对参数要求进行提高,考虑到其可实施性,按地方标准参数取值。5.3.3 高层
44、办公建筑的外窗气密性能不宜低于7级,多层办公建筑的外窗气密性能不宜低于6级。【条文说明】为了保证办公建筑的节能和室内环境要求,并且抵御夏季和冬季室外空气过多进入室内,因此对外窗的气密性能进行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性7级对应的分级指标绝对值为:单位缝长10q1m3(mh)05,单位面积3.0q2m3(m2h)15;建筑外门窗气密性6级对应的分级指标绝对值为:单位缝长15q1m3(mh)10,单位面积45q2m3(m2h)3.0。5.3.4 办公建筑外门、分隔供暖空间与非供暖空间的户门气密性能不宜低于6级。【条文说明
45、】参考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性6级对应的分级指标绝对值为:单位缝长1.5q1m3(mh)10,单位面积4.5q2m3(m2h)3.0。5.3.5 建筑幕墙的气密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中第5.1.3条的规定且不应低于3级。【条文说明】透光幕墙的气密性能对建筑能耗也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节能,本条文对透光幕墙的气密性也作了规定。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2007,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3级对应指标为1.5qLm3(mh)05,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3级对应指标为1.2qAm3(m2h)05。5.4 围护结构构件设计及选用5.4.1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出入口应设置门斗或其他防寒措施,寒冷地区办公建筑宜设置门斗或其他防寒措施,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