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抗体药物项目运营管理报告【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抗体药物项目运营管理报告【参考】.docx(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肿瘤抗体药物项目运营管理报告肿瘤抗体药物项目运营管理报告x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4三、 必要性分析6四、 项目简介7五、 模特法11六、 时间研究的PTS法12七、 操作研究14八、 动作研究15九、 生产率的计算及改良21十、 生产率的概念22十一、 从商业模式到运营模式24十二、 运营战略与商业模式的联系25十三、 需求预测26十四、 需求管理34十五、 规划运营能力的步骤35十六、 运营能力决策36十七、 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简介40十八、 决策论概述42十九、 经济效益4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4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5
2、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5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5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56二十、 进度计划57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57二十一、 项目投资分析59建设投资估算表6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62流动资金估算表6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6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65一、 产业环境分析(一)增强经济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强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集群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路径,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生
3、产性服务业,以文化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兴生活性服务业。(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内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围绕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供求趋势的变化,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优化升级。(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逐步完善政策、人才和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二、 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坚持稳定可控、安全高效,做好医药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发挥好政府引导和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一)补齐产业链短板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强化资源要素支撑,推动产业链
4、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协作,开展关键技术产品攻关,补齐产业链关键短板。深入开展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完善政府采购、首台(套)、首批次等政策,为关键技术产品扩大应用创造良好环境。(二)提升产业链优势立足我国医药工业产品门类齐全、规模体量突出、产业配套完整等良好产业基础,鼓励企业进一步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提升关键核心竞争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不断强化体系化制造优势。巩固原料药制造优势,加快发展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门槛高的特色原料药新品种以及核酸、多肽等新产品类型,大力发展专利药原料药合同生产业务,促进原料药产业向更高价值链延伸。依托原料药基础,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
5、。鼓励抗体药物、新型疫苗等生物药产业化技术开发,发展产业竞争新优势。(三)分领域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实施医药领航企业培育工程,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结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支持大型企业实施创新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一批国际化程度高、全球布局发展的大型制药公司。培育产业发展新兴力量,支持专注细分领域、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强、大型企业产业化体系健全的优势,推动两类企业在产品、技术、市场、资本等层面加强合作,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四)优化产业链区域布局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
6、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医药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高地,重点支持10个左右医药创新基础好、科技资源集中的城市,对接国际创新资源,吸引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成为产业新动能的主要引擎。发挥创新高地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区域资源互补、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医药产业集聚区。鼓励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在严格环保、安全准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中药饮片加工等产业,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支持7个左右民族地区开发利用传统民族医药资源,大力发展民族药产业。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
7、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
8、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x投资管理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1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9333.00(折合约1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6732.98。其中:主体工程10053.71,仓储工程3523.6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564.30,公共工程1
9、591.37。(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
10、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建设条件良好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
11、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医药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技术变革和跨界融合加快。围绕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504.4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193.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4%;建设期利息55.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5%;流动资金1255.4
1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0%。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5193.3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4370.2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11.71万元,预备费111.44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5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1765.11万元,纳税总额1532.88万元,净利润2443.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0.62%,财务净现值4692.8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67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9333.00约14.00亩1
13、.1总建筑面积16732.98容积率1.791.2基底面积5506.47建筑系数59.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47.882总投资万元6504.442.1建设投资万元5193.372.1.1工程费用万元4370.22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711.712.1.3预备费万元111.442.2建设期利息万元55.602.3流动资金万元1255.473资金筹措万元6504.443.1自筹资金万元4235.243.2银行贷款万元2269.204营业收入万元151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1765.116利润总额万元3257.927净利润万元2443.448所得税万元814.48
14、9增值税万元641.4310税金及附加万元76.9711纳税总额万元1532.8812工业增加值万元4981.2013盈亏平衡点万元5169.49产值14回收期年4.67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30.62%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692.88所得税后五、 模特法澳大利亚的G.C.海德长期研究PTS的各种方法,结合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和技术,于1966年创立了更简单且精度不低于传统PTS的新方法,即模特法,也称为第三代PTS。模特法把动作分为移动、终止、身体和其他4大类计21个动作。每个动作赋予一个时间值,以MOD(合0.129秒)为单位,共有8个时间值,最短的时间值是0MOD,最长的
15、时间值是30MOD。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1)把手指的动作作为一个单位,其他动作以手指动作的整数倍来表示。(2)简单、易用,使用直观的基本图形,动作的代表符号中包含着时间值,方便分析动作和计算标准作业时间。(3)应用广泛,适用于制造、设计、技术、管理、服务等各领域的动作分析和时间测定。六、 时间研究的PTS法预定时间标准设定法是时间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做法是将构成工作单元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动作,对这些基本动作进行详细观测,然后制作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当要确定实际工作时间时,只要把工作任务分解成这些基本动作,从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上查出各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将其加总就得到
16、工作的正常时间,然后再加上宽放时间,就可以得到标准工作时间。PTS法有许多种,因基本动作的分类和使用时间单位的不同而异。其中,MTM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在MTM法中,也有若干种基本动作标准数据,这里介绍其中最精确的一种:MTM1。这种方法将基本动作分为伸手、施压、放置、放手、移动、抓取、解开和转动八种要素。这些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是用微动作研究方法,对一个样本人员在各种工作中的动作加以详细观测,并考虑到不同工作的变异系数而制定的。从上述所介绍的PTS方法的特点可以看出这种方法的一些优点,总结起来有以下三项:可以用来为新引进生产线的新工作设定工作时间标准,并可对不同的新方法进行比较,对全新工作来
17、说,其标准时间无法使用通常的时间研究方法确定;因为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时间研究中常见的读数错误等引起不正确结果的可能性,所以用这种方法设定时间标准的一致性很高;这种方法不需要对标准时间进行绩效评价,而绩效评价总是带有主观性。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1)所使用的时间单位过小,致使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很难被采用。(2)对于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工艺对象专业化为生产组织方式的企业来说并不实用。在这样的企业中,工作种类繁多,而重复性较低,要把每项工作都分解为基本动作难度太大。(3)PTS法的标准数据有时不能反映具有某些特殊性的企业的情况。同时,作为样本被观测的操作人员也许不具有代表性。(4)需要考
18、虑、调整的因素过多,像表77那样的表格很难制作。另外,在某些情况下,移动物体所需的时间也许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但是表77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5)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有一个基本假设:整个工作时间可用基本动作时间的加总得到,但它忽略了这种可能性,即实际工作时间也许与各个动作的顺序有关。(6)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能,尤其在分解基本动作和确定调节因素方面更是如此。这就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七、 操作研究操作研究就是仔细研究工人和机器的每一个操作,研究如何使工人的操作更经济、更有效以及工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协调。操作研究的目的是在作业流程设计与改进的基础上,分析具体操作,并加以改进,以减少疲劳、提高效率。人
19、机活动图是一种把人与机器在工作时间上的配合关系描述出来的图形化工具。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通常利用条形图的长度来表示时间。借助人机活动图,管理人员可以分析人和设备的工作及空闲时间,以此来确定实行多设备看管或同一设备为多个操作人员共用的可能性,最终达到有效利用人力、设备或工作地,的目的。八、 动作研究动作研究是对工人在执行一项操作任务时涉及的动作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其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动作,确认最好的操作顺序以取得最大的效率。可以看出,动作研究是操作研究的继续和深化。吉尔布雷斯被公认为“动作研究之父”。莉莲吉尔布雷斯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女士,被称为“管理学第一夫人”,与吉尔布雷斯一道从事动作研
20、究。吉尔布雷斯通过对动作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经济动作原则和动素的概念。1、经济动作原则经济动作原则最初由吉尔布雷斯提出,是指导人们如何节约动作,如何提高动作效率的原则,经不断研究和补充,归纳为十个原则。(1)双手的动作应该是同时的和对称的。合理地利用双手同时工作,能提高劳动效率。心理学试验证明,右手疲劳后,左手参加工作,可以迅速解除右手疲劳,反之亦然,甚至脚参加工作也可以帮助解除手的疲劳。另外,双手(或双脚)交替或对称运动可以使人体保,持平衡,减少身体的摇晃。由于平衡作用,在一定程度(指负重)内双手运动比单手运动更能减少身体的紧张程度,消除疲劳,所以不能不加分析地认为双手操作比单手操作
21、的劳动强度大。为了实现双手操作,应该相应地布置工作地和工位器具。(2)工具和物料应该放在近处和操作者面前,使它处在双手容易拿到的位置。手的移动距离应该愈短愈好,移动次数愈少愈好。(3)所有的工具和物料必须有明确的和固定的存放地点。(4)为了将物料送到靠近使用的地点,应该利用重力式的送料盒或容器。(5)只要条件允许,工具和物料应该放在预先设定的位置。(6)尽可能采用“下坠式传送”方式。(7)所有的工作,只要用脚来做更为有利,就应该避免用手来做;只要经济合算,就应采用动力驱动的工具和设备;只要可能,就应该采用虎钳或夹具来固定工作物,以便腾出双手来进行其他操作。(8)物料和工具摆放应能使操作流畅并富
22、有节奏。(9)避免骤然改变方向的动作的发生,采用流畅而连续的手动动作。(10)工作地和座椅的高度最好在工作时可以替换着坐和站,同时应该具备适宜的光线,使工作者尽可能地舒适。上述十个原则,实际上分为三个方面:身体利用原则;工作位置安排原则;工具设备设计原则。2、动素分析动素就是完成一个动作的基本元素。而动素的基本思想就是吉尔布雷斯奠定的。他认为虽然人所进行的作业千变万化,但分解以后的基本动作不超过17种。即每一个动作都是由种类少于17个的动素构成的,只不过这些动素的组合顺序不同罢了。后来,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增加了“发现”这个动素,用F表示,这样就有了18种动素。这18种动素都用专门的象形符号来表
23、示。下面简要介绍这18种动素。(1)伸手,即空手移动,伸向目标,又称运空。起点是手开始伸出的瞬间,终点是手刚触及目标物的瞬间。该动素之前常有“放手”,之后常有“握取”。(2)移物。用手持物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动作称为移物,又称运实。起点是手带负荷并开始朝向目的地移动的瞬间,终点是带有负荷的手抵达目的地的瞬间。该动素前常有“握取”,后常有“定位”及“放手”。(3)握取,即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起点是手指或手掌环绕一物体,欲控制该物体的瞬间,终点是物体已被充分控制的瞬间。该动素常发生在“伸手”与“移物”之间,其后常有“持住”。(4)装配,即为了组合两个以上的物件而完成的动作。起点是两个物件开始接触的
24、瞬间,终点是两个物件完全组合的瞬间。该动素之前常有“定位”或“预对”,其后常有“放手”。(5)使用,即利用器具或装置所做的动作。起点是开始控制工具进行工作的瞬间,终点是工具使用完毕的瞬间。在某项操作内,常可连续发生多次“使用”。(6)拆卸,即对两个以上组合的物体,施以分解动作。起点是两个物体开始分离的瞬间,终点是两个物体完全分离的瞬间。该动素之前常有“握取”,之后常有“移物”或“放手”。(7)放手,即从手中放掉东西。起点是手指开始脱离物体的瞬间,终点是手指完全脱离物体的瞬间。(8)检查,即将产品和所制定的标准相比较的动作。起点是开始检验物体的瞬间,终点是判定出产品质量优劣的瞬间。(9)寻找,即
25、确定目标物的位置的动作。起点是眼睛开始致力于寻找的瞬间,终点是眼睛找到目标物的瞬间。(10)选择,即在同类物件中,选取其中一个。起点是寻找的终点,终点是物件被选出。(11)计划,即在操作进行中为决定下一步骤所做的考虑。起点是开始考虑的瞬间,终点是决定行动的瞬间。(12)定位,即以物体放置于所需的正确位置为目的而进行的动作,又称对准。起点是开始放置物体至一定方位的瞬间,终点是物体已被安置于正确方位的瞬间。该动素之前常有移动,之后常有放手。(13)预对,即物体定位前,先将物体安置到预定位置。起点和终点与定位的起点与终点相同。(14)持住,即手握物体并保持静止状态,又称拿住。起点是用手开始将物体定置
26、于某一方位的瞬间,终点是物体不必再定置于某一方位上为止的瞬间。该动素之前为握取,之后为放手。(15)休息,即因疲劳而停止工作。起点是停止工作的瞬间,终点是恢复工作的瞬间。(16)迟延,即不可避免的停顿。起点是开始等候的瞬间,终点是开始工作的瞬间。(17)故延,即可以避免的停顿。起点是开始停顿的瞬间,终点是开始工作的瞬间。(18)发现,即东西已找到的瞬间动作。起点是眼睛开始寻找到物体的瞬间,终点是眼睛已找到物体的瞬间。上述18种动素又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有用的动素。它们虽非最有效的,却是完成操作所必要的,如伸手、移物、握取、装配、使用、放手、检查、定位等。对这些动素,应根据节约动作原则,采取减少疲
27、劳、提高效率的措施。第二类常常是减缓第一类操作的动素,如拆卸、寻找、选择、计划、预对、持住等。对这些动素,应研究改进工作地布置,事先加强指导和准备,尽可能减少它们发生。第三类是对完成操作并没有促进作用的动素,如休息、迟延、故延、发现等动素。对这些动素,应尽量消除。动素分析是把作业分解成动素,从而把改进作业建立在对动素减少和重新组合基础上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讲,就是对每一个作业进行分解,通过手、足、眼、头等的活动,把动作的顺序和方法与双手、眼睛等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详尽的分析,用动素符号记录下来,找到动素组合的不当之处以及作业中存在的多余动素,进而加以改善。吉尔布雷斯夫妇把电影技术应用到动作研究中
28、,进行了微动作研究。他们当时使用35毫米摄影机以每秒16框的速度,将被观测对象的全部动作完整地拍摄下来,形成影片,再进行慢放,为动作改进提供原始数据。微动作研究不仅应用于工业领域,在运动和健康护理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此外,动作研究的胶片不仅为微动作研究和培训工人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永久性记录,也可用于解决工作方法方面的争执。3、对动图及其在动作研究中的应用动作研究人员经常利用图表工具来分析和记录动作过程和结果。九、 生产率的计算及改良(一)生产率的计算生产率可按单一投入、两种以上的投入或者全部投入来度量。与这三种度量方法相对应的是三种生产率,即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二)
29、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管理、资本、质量和技术等。除了这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标准化、工作场所的设计与布置、激励制度等。一个错误观点是:工人是生产率的主要决定因素。照此观点,让工人更卖力地工作是提高生产率的途径。然而,事实上,历史上很多生产率的提高是技术改进的结果。技术是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但是,技术本身并不能保证生产率的提高。事实上,没有先进的管理,反而会降低生产率。早些年,中国在引进外资时就有过沉痛的教训:要么引进了过时的设备和技术;要么只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而没有引入软件和管理。如果把管理和技术比作企业发展的两个车轮,那么这两个车轮一定要匹配
30、。否则,企业不可能向前发展,只会原地打转。(三)提高生产率的步骤生产率度量可用于很多方面。通过度量生产率,可以评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分析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并针对不足采取改进措施。企业可采取以下步骤来提高生产率:(1)确定生产率测评指标;(2)识别影响整体生产率的“瓶颈”环节;(3)以管理、资本、质量、技术等为切入点提高“瓶颈”环节的生产率;(4)巩固提高生产率的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十、 生产率的概念生产率即投入产出比。生产率反映了产出(产品和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劳动、材料、能量及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对指标。生产率既可以从国家或行业宏观层面上来度量,也可以从企业微观层
31、面上来度量。当从国家或行业宏观层面上来度量时,般用总产值或国民收入来计量产出。当从企业微观层面上来度量时,一般用企业产量或创造的价值来计量产出。投入和产出可以是实物量,也可以是价值量。所以,生产率有多种表现形式。以实物表示投入与产出,生产率所表示的结果直接、明了,可以在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也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但是,实际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是单一的,这时,通常是选取某一代表产品,利用换算系数把其他产品或服务折算为代表产品。当涉及的投入不是单一的时,只能以价值来统计投入。事实上,当以价值来表示投入与产出时,生产率就与企业的效益建立起了联系。此时,就体现出了计算生产率的意义,即
32、企业可以借助分析生产,率水平来改进自身的管理和技术。实际运用中,企业通常使用生产率的倒数来评价资源的利用情况,此即单位消耗。当把单位消耗与劳动定额、机时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等进行比较时,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生产率对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对营利性组织,较高的生产率意味着较低的成本及较高的利润;对非营利性组织,较高的生产率意味着利用较少的社会投入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对国家,提高生产率意味着经济运行状况更加良好,国家的实力得到增强。美国20世纪90年代长时期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它的生产率提高了。值得指出的是,生产率不同于效率。生产率反映出资源的
33、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下实现的产出。十一、 从商业模式到运营模式商业模式解决了企业必须长期面对的为谁提供产品和服务、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如何提供产品和服务、成本收益如何四大基本问题。这四大基本问题又细分为九大要素。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价值主张,为客户提供其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实现预期的收益,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运营模式。对于运营模式,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运营模式是企业较短时期的主要职能或业务的运营维护方案。无论如何,一个有效的运营模式应回答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客户核心需求确认;包含供应商、顾客在内的价值链的设计与管控;高附加值业务设计与核心资源投放;包括订单履行、CRM、资源管
34、理在内的关键流程识别与设计;包括HR、财务支持、营销支持、公关支持、技术支持在内的支持系统创建。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对商业模式九大要素的分解与落实。例如,客户核心需求的确认是对商业模式中的客户细分的深入。价值链设计与管理则与商业模式中的客户关系、渠道通路、关键业务、价值主张、核心资源、重要伙伴、成本结构、收入来源相联系。高附加值业务设计与核心资源投放是对关键业务与核心资源的深入。关键流程识别与设计直接关系着商业模式中的客户关系、渠道通路、关键业务、重要伙伴、成本结构、收入来源。支持系统整合与商业九大要素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十二、 运营战略与商业模式的联系显然,商业模式不同于发展战略,也不同
35、于运营战略。商业模式解决的是为谁提供产品和服务,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如何提供产品和服务,成本收益如何等。商业模式是对企业的整体布局。发展战略解决的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发展能力问题。运营战略则重点考虑目标市场定位、价值主张、核心能力培养、产品服务提供等。但是,因为运营战略所考虑的目标市场定位、价值主张、核心能力培养以及产品和服务提供等均是商业模式中的关键要素,所以,运营战略与商业模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企业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创新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运营战略与商业模式的联系决定了企业在制定运营战略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与商业模式的匹配性。同时,在对所制定的运营战略进行测评时,要以
36、商业模式中所确定的收益结果为依据。十三、 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对未来可能发生情况的估计与推测。需求预测是考虑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对未来的产品或服务需求进行的估计与推测。需求预测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信息,是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1、预测的基本特征与步骤预测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总是根据过去的数据或经验推断未来。脱离过去信息的预测只能是臆断,人们总是根据过去的数据或经验加上对未来走向的判断做出预测。(2)由于随机性因素,预测总会有一定的误差。预测正好与实际结果完全一致只是一种偶然。预测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当然,不预测更不准确。(3)群体预测的精度高于单个人的推测。因个人能力、经验
37、的局限性,个人预测偏差比群体预测更大。(4)预测的精度随时间跨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上午的天气预测当天下午的天气肯定会比预测明天下午或下个月同一天下午的天气更为准确。预测经济变量也服从同样的规律。一般而言,需求预测包括以下四个步骤:明确预测目的;搜集和整理数据资料;选择预测方法进行预测,给出预测结果;计算、分析预测误差,改进预测方法。2、常用的预测方法需求预测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1)定性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方法又称主观预测方法,是依靠熟悉业务知识、具有丰富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专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直观材料,考虑各种影响需求的因素,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未来需求的发展趋势与变
38、化做出推断。这类方法常用于对预测对象的历史销售数据掌握不多或影响需求的因素比较复杂的情况。这类方法不采用复杂的数学公式,简便易行。其缺点是预测的准确程度决定于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缺乏数量上的准确描述。常用的定性预测方法有:德尔菲法、用户调查法、部门主管讨论法和销售人员集中法等。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由海曼和德尔基于20世纪40年代首创,经过T.J.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德尔菲是古希腊传说中的神谕之地。传说太阳神阿波罗成为德尔菲的新主人之后常派人到各地搜集聪明人的意见。借用这一集中智慧和灵验的地名,寓意德尔菲法具有高超的预见力。这种方法以预先选定的专家作为征询意见的对象。预测小组以匿名的
39、方式给各位专家发放调查问卷,函询专家的意见,然后汇总整理收集到的专家意见。在参考反馈意见的基础上,预测小组重新设计出新的调查问卷,再对每个专家进行调查。专家可以根据多次反馈的信息做出判断。如此反复多次,专家的意见逐步趋于一致,即得出预测结果。德尔菲法通常在采集数据成本太高或不便于进行技术分析时采用,适用于对长期趋势和新产品的预测。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有:预测速度较快,预测成本较低;消除了群体压力或某些主导性个体对预测结果产生的负面影响;预测过程中,不断反复调查,使专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其主要缺点是专家的选择没有明确的标准,预测责任分散。应用德尔菲法时,应注意以下四个要点。要预测的问题单一、明确。
40、一次最好预测一个具体问题。以匿名方式进行。由专家背靠背地提出各自的意见,以避免专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反复多次。预测结果一般是在多次调查、不断反馈、反复综合整理、归纳和修正的基础上形成的。考虑可能出现的偏差。在预测中,应考虑各个专家所具有的经验、对预测问题的熟悉程度以及判断能力。实际中,可采用对不同水平的专家赋予不同权数的方法,对他们的回答结果进行加权处理,以使预测结果更趋准确。2)用户调查法用户调查法是通过信函、电话或访问的方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顾客购买意图进行调查,得到预测结果。这种方法常用于预测新产品或缺乏销售记录的产品的需求。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有:预测直接来源于顾客购买意图,较好地反映了市场
41、需求情况;可获得丰富的信息,如顾客对产品优缺点的看法,这有利于企业改善产品,有利于开发新产品和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其主要缺点有:有些顾客不愿或不能正确地表明看法;顾客购买意图容易随着一,些新的情况(如办展销会)出现而发生变化;调查费用高。3)部门主管讨论法部门主管讨论法是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如营销部、运营部、财务部等的管理人员,聚集在一起通过集体讨论预测对产品的需求。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定长期规划以及对新产品的预测。其应用前提条件是参与预测的部门主管具有专门的知识、较丰富的经验以及对市场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有:预测简单、经济易行;不需要准备和统计历史资料;汇集了各主管的丰富
42、经验与聪明才智;如果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立即进行修正。其不足之处有:个别人(权威)的观点可能左右其他人的意见;预测的责任分散,会导致管理者发表的意见流于草率。4)销售人员集中法销售人员集中法是把每个销售人员对需求情况的预测进行综合而得出预测结果。预测时,首先由每个销售人员估计自己所负责的销售区域的产品销售额和总的市场需求,然后汇总各销售区域人员所估计的销售额,得到预测结果。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由于销售人员直接接触经销商和客户,最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计划,得出的预测结果更准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受上人偏见的影响。(2)定量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是利用统计资料和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定量预测的优点是
43、注重事物发展变化程度上的数量描述。预测主要依据历史统计资料,较少受主观变化因素的影响,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处理预测数据。缺点是不够灵活,对信息资料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有时间序列模型和因果关系模型。本书只介绍最基本的定量预测方法,要了解更多的预测方法可参考预测专业书籍。1)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是指某种观测变量的数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列。时间序列往往是在多种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通常可以把作用于时间序列的各种因素分为四类,即长期变动因素、季节变动因素、循环变动因素和随机变动因素。长期变动是数据随时间变化所表现出的一种趋向,或保持稳定,或上升,或下降。季节变动是指与诸
44、如天气、节日和假日等变量有关的、在短期内所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动趋势。循环变动是指需求在较长的时间内所呈现的周期性波动。随机变动是指由众多细微的不可控因素引起的、没有规则的上下波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方法就是在对时间序列本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内在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简单移动平均法。简单移动平均法是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段的基础上,按照数据点的顺序逐步推移计算其平均数,并据此做出预测。移动平均法适用于短期的,产品需求波动不大且不存在季节变动的情况。但是,时期的不同对预测期数据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简单移动平均没有考
45、虑这一影响,这也是简单移动平均的不足之处。加权移动平均法。在求移动平均数时,为表示不同时期的数据对预测期数据所造成的影响,可对各时期时序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一般近期数据的权重大,较远期数据的权重小。考虑了权重的移动平均法即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是根据本期的实际值和过去对本期的预测值,预测下一期数值,它反映了最近时期的数值对预测值的影响。这是在简单移动平均法和加权移动平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的加权平均法,考虑了所有的历史数据,并且赋予近期数据更大的权重。2)因果关系模型因果关系模型是利用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在测定分析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推断未来变化情况。常
46、用的因果关系模型是回归预测模型。在回归预测中,需要预测的变量为因变量,如销售量、订单数量等;与因变量有密切关系、影响其变化的为自变量,如价格、可支配收入等。趋势模型。当随着时间推移,需求呈现出持续上升或持续下降趋势时,可以直接运用回归方程对未来的需求进行预测。这种模型即为趋势模型。季节性模型。许多经济变量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并表现出季节性。此时,当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预测时,需要考虑季节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这种考虑了季节性的预测方法即为季节性波动模型。3、预测误差监控及预测方法选择由于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预测误差。所谓预测误差,是指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当预测值大于实际值时,误差为正;反之,误差为负。预测误差反映了预测的精度。同时,为了更准确地做出预测,需要监控预测的有效性。(1)预测精度预测精度是指预测误差分布的密集程度。评价预测精度最常用的指标有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平方误差。以下分别予以介绍。平均绝对误差即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绝对偏差的平均值,这一指标与标准差相似,但比标准差计算简单,能较好地反映预测的精度,但无法衡量无偏性。平均平方误差即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方偏差的平均值,与平均绝对误差相似,这一指标能较好地反映预测的精度,但无法衡量无偏性。(2)预测监控与预测方法的选择一定形式的需求模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起着基本相同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