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大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册.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生上网学习登记表上网时间登陆教学平台学习内容简要记录*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大纲:课程性质、教学媒体、目的和规定、方法和建议、考核*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实行方案:性质与任务、教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重要教学环节、活动计划及联系方式、素质教育规定*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复习大纲:开卷考、考试内容、复习方法建议、考试题型、范围以及各章要点*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信息:教材及辅助教材、网上教学资源、使用建议*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建议:自主学习和小组活动、面授辅导、网上教学活动、形成性考核*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参考资料、往届试卷、平时作业、在线测试*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以此类推。*
2、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以此类推。上网学习登记表上的登陆平台,请认真的写完整,不要用“同上”或者“”代替,会扣分的。抄的时候注意时间,要修改,要看清楚再抄。讨论题和学生上网学习登记表都要填写,不要空着。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涉及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3、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队、
3、团队与团队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活动与过程。也称为社会互相作用和社会互动。4、心理上的断乳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方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自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农民革命战争不断兴起,中国的上中层人物、知识分子中,为了救亡图存也先后出现了洋务派和维新派,其中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一方面介绍和讲解群学或社会学,可称为中
4、国社会学的启蒙思想家。从此可知中国社会学产生于中国的国家、民族、政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空前动荡不安,产生于中国近代的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规定。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在非常关键的位置(1)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3、简述符号互相作用论。符号互相作用论是一种通过度析人们的平常生活来解释人们互相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性,以解释其规律的理论。(1)这种理论认为人们互相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是符号。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可
5、以懂的、表达共批准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2)语言是重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重要借助语言进行。(3)社会学家卢默总结了符号互相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其所采用的行动的。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相作用的结果。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部的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4、简述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1)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2)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
6、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此意。 三、论述题1、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是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重要理论之一。(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第一,人的需要很少达成完全满足的状态;第二,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提成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需要由低档向高级发展。较低档的需要得到部分的合理的满足之后,较高级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而成为有推
7、动力的激励因素。高级需要比低档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重要的即优势需要。并不是所有的人的需要都按这个顺序发展,有时可以颠倒和超越。马斯洛把需要的满足当作是重要的。(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好解释了人的需要的变化规律及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具体因素。在微观分析上,一定限度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2一、名词解释1、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相交往形成的、由某种互相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2、家长制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3、过度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难以吸取,流入城市的人口超过
8、城市发展需求的现象称为过度城市化,或超城市化。4、社会分层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这就叫做社会分层。 二、简答题1、简述家庭的功能。(1)经济功能。重要涉及家庭中的生产、分派、互换和消费等方面。(2)生物功能。涉及性生活的满足和生殖两个方面。(3)抚育和赡养功能。抚育事对子女生活上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对他们的教育;赡养事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4)休息和娱乐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和娱乐的场合。涉及劳动能力的恢复和再生产、精神需要的满足。2、简述组织目的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1)目的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
9、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承担有助于社会的职能,才干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才干正常运转。(2)目的是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互相区别的标准。任何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特定目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的才干区分其性质与职能。(3)目的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的给其成员下达各种任务,形成工作关系。(4)目的是团结和鼓舞社会组织成员的力量。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的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工作的力量。(5)目的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的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限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高低。3、简述社区的构成要
10、素。(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称数量的具有互相联系的人群是社区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线的地区。这是人们活动的场合,是人们进行共同生活的依据。涉及土地及地区中所能提供的资源和设施。(3)共同的社会生活。这是社区的本质特性。人们在一地理空间所进行的共同的社会生活是多种多样的。(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会风俗和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区其文化不同。(5)社会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居民的这种共同的社区意识,使社区居民在心灵上相通,从而成为互相依赖、协调共生的群体。以上要素是各种社区的共同点,但在不同社区具有
11、这些要素的限度又有不同。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是社会分裂为不同阶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就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由于以
12、上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三、论述题1、分析科层制及其功能。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重要特性是:(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3)组织成员都是具有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公司的所有者。(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合用。(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的,即它
13、可以实现组织运转的高效率。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营,有效实现组织目的。但是,科层制是不现实的,是纯粹抱负型的。它没有考虑到组织环境变化对组织运营的影响,也没有考虑组织成员的多种需求,事实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具体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规定,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3一、名词解释1、制度化优先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型的社会规范占有优先地位,这种现象称为制度化优先。2、群体意识群体意识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
14、责任感,它是个人为了维护群体荣誉、保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的自己应当做如何的考虑。3、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或人与环境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4、就业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动的活动。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制度的含义。第一种,是指社会形态或体系意义上的制度,是对制度大尺度的宏观观测,常用来区别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第二种,是一个社会中的具体制度,它以具体的组织机构、制度设施作为自己的实体,常用来分析不同的社会关系和
15、在研究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问题时使用,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第三种,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群体中的规章制度,用来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2、简述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1)越轨行为的鉴定与文化类型有关。由于文化类型不同,它对人们行为的是非判断标准也不同,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则被认为正常。(2)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规定也对鉴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在一个群体被认为是越轨之举,在另一群体则也许被允许。(3)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也许有不同评价。因此,鉴定越轨行为的标准就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3、简述解
16、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1)控制人口数量。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鼓励少生优生,限制早育多生;建立和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的后顾之忧,改变其生育观念,减少生育率;提高基层对计划生育的重视限度,教育农民,强化对农民计划生育状况的监督和管理。(2)提高人口素质。重要是提高文化素质。一靠立法,二靠教育改革。(3)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资资料再生产之间的矛盾,扩大就业,缓解过剩人口的压力。4、简述失业的功能。负功能:(1)失业事实上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闲置,而劳动力资源的可再生性则决定了这种闲置事实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导致可发明财富的减少和社
17、会服务机会的减少。(2)失业剥夺了一些人的就业机会,把他们抛向不甘情愿的无所事事的状态。这些人以此产生不满心理,会冲击社会的正常秩序。(3)失业的直接受害者是失业者自身,失业使失业者丧失正常的劳动收入,给其及家庭带来威胁,同时也给失业者失去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为发展带来障碍。正功能:(1)失业与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就业相联系,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必要的显性失业可以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3)失业给当事人以压力,使其树立发展自己、适应社会选择的信念,将压力变成动力,促进自我发展。 三、论述题1、用社会失范论和手段目的论分析社会现象,并举例说明。(1)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
18、反常状态,它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互相协调处在整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社会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互相适应,正常生活。然而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本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在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从而作出各种类型的越轨行为。 举例说明(2)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段目的论”。他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为人们提出的目的(文化目的)与达成目的的合法手段(制度化手段)不配套、不统一导致的。默顿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
19、每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的,但是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成上述目的的合法手段,即社会结构的特性并一定能成为每一个成员都提供条件以达成目的。这样,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都对社会的规定发生了一定的偏离,属越轨行为。举例说明 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4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指帮助社会生活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防止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2、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3、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运用近
20、、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成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4、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结识活动。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在本质上使相同的。其任务和目的都是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那些因失业、疾病、生理缺陷、年老、灾害、事故而陷入困难者,以保障他们能正常生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但两者又有差异:(1)社会保障表现为一套制度,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的服务活动。(2)社会保障是为了
21、社会稳定、社会安全而帮助有困难的人,中心偏于社会;社会工作则直接为有困难的人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是上述服务的衍生效果。(3)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范围也不安全重合。 2、简述社会流动及类型。社会流动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涵义。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流动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有多种形式:(1)按照流动的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2)按照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其中垂直流动又有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区分;(3)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有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3、简述五德终始说。“五德终始
22、说”是由我国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邹衍(yan)提出的。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着“五行(xing)相胜”的循环顺序进行的,由土德开始,最后又回到土德,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某一种势力占统治的地位。“五德终始说”看到了历史是变化的,并且有必然的趋势,这是理论对的的部分。但邹衍把历史的变化理解为一种往复循环的过程,这就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从而陷入历史循环的命定论。 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容。(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2)政治现代化。(3)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4)城乡社区现代化。(5)群体组织现代化。(6)人的现代化。三、论述题1、评述依附理论。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用
23、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因素理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社会学家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国家不平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即由西方发达国家和非西方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本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弗兰克引申了“核心边陲”的概念,认为“核心”也可称为“宗主”,“边陲”也可称为“卫星”,宗主与卫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并且还存在于卫星国之内的不同地区,后者是前者的翻版。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干拜托不发达的境地。评价:(1)这一理论看到了不发达国家落后的重要因素,对要摆脱传统社会到达现代社会只有走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对不发达国家如何走对的的发展道路,显然是一个新的分析观点。但它将其因素完全归于外因是不全面的。(2)其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的设想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