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哲学引论网上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大哲学引论网上作业.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哲学引论1. 一般认为,哲学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 )。A. 结识论 B. 形而上学 C. 伦理学 D. 美学2. 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ABC )。A. 孔子 B. 朱熹 C. 孟子 D. 慧能3. 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泰勒斯4. 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CD )。A. 培根 B. 笛卡儿 C. 洛克 D. 休谟5. 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B )。A.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 世界的本原是
2、“变化的多” D.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6. 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哲学家是:( A )。A. 康德 B. 黑格尔 C. 弗雷格 D. 罗素7. 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C )。A. “本体论转向” B. “结识论转向”C. “语言的转向” D. “伦理的转向”8. 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是指:( C )。A. 真谛、世谛、俗谛 B. 真谛、义谛、胜谛 C. 空、假、中 D. 空、假、真9. 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CD )。A. 个人主义 B. 功利主义 C. 圣谕论 D. 义务论10. 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
3、志是:( A )。A. 后现代状况的发表 B. 词与物的发表C. 癫狂与文明的发表 D. 新唯识论的发表11. 中国先秦哲学的最重要特性是“百家争鸣”。“百家”是言其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ABCD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12. 建立了中世纪最大、最全面的经院哲学体系的是:( B )。A. 伊曼奴尔康德 B. 托马斯阿奎那 C. 安瑟伦 D. 洛色林13. 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BD )。A. 笛卡儿 B. 斯宾诺莎 C. 休谟 D. 莱布尼茨14. 英文“being”的涵义涉及:( CD )。A. 人 B. 物 C. 是 D. 在15. 逻辑
4、推理的类型有:(ABC )。A. 演绎推理 B. 归纳推理 C. 数学推理 D. 物理推理16. 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涉及:( BCD )。A. 形而上学 B. 纯粹理性批判 C. 实践理性批判 D. 判断力批判17.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 BCD )。A. 对革命的直接参与 B. 对平常意识的反思 C. 对学科前提的批判 D. 对自由意识的促进18.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 D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巴门尼德19. 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B )。A. 培根 B. 笛卡儿 C. 洛克 D. 休谟20.
5、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D )。A.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21. 在传统结识论中,最为基本的结识路线有:( BCD )。A. 观念论 B. 经验论 C. 唯理论 D. 批判论22. 以下属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B )。A. 弗雷格 B. 奎因 C. 萨特 D. 康德23. 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AB )。A. 个人主义 B. 功利主义 c. 圣谕论 D. 义务论24.在中西哲学交流史上,做出奠基性的伟大奉献的人物是:( B )。 A. 柏拉
6、图 B. 利玛窦 C. 莱布尼茨 D. 伏尔泰25.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BD )。 A. 培根 B. 笛卡儿 C. 洛克 D. 莱布尼茨26.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A )。 A.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27.以下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BCD )。 A. 杜威 B. 皮尔士 C. 詹姆士 D. 刘易斯28.在佛教看来,结识的成立所必备的三个因素是:( ABD )。 A. 根 B. 境 C. 空 D. 识29.儒家认为,结识的方法和途径涉及:(
7、AB )。 A. “自诚明”B. “自明诚” C. “为道”D. “为学”30.以下属于两汉经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有:( AB )。 A. 董仲舒B. 王充 C. 嵇康D. 慧能31. 以下属于儒家所谓“六经”的著作有:(ABC )。A. 诗经 B. 易经 C. 春秋 D. 论语32. 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道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B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庄子33. 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泰勒斯34. 近代经验论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 B )。A. 笛卡儿 B. 培根 C. 斯宾诺莎
8、D. 休谟35. 在古希腊哲学中,元素学派的中心思想是:(C )。A.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36. 以下属于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理论有:(ACD )。A. 太极阴阳论 B. 原子论 C. 佛教缘起论 D. 五行论37. 按照教材的描述,本体论的表现形式重要有:( ABC )。A. 是论 B. 在论 C. 道论 D. 无论38. 逻辑推理重要涉及以下哪几种形式?( CD )。A. 感知 B. 内省 C. 演绎推理 D. 归纳推理39. 经验重要涉及以下哪几种形式?( ABC )。A. 感知 B. 内省
9、C. 直觉 D. 归纳40. 以下属于现代结识论的哲学派别有:( ABCD )。A. 观念论 B. 实在论 C. 分析哲学 D. 实用主义41. 实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有:( BC )。A. 石里克 B. 詹姆士 C. 杜威 D. 维特根斯坦42. 道家结识论所认可的“体道”方式是:( CD )。A. “自诚明” B. “自明诚” C. 心斋 D. 坐忘43. 儒家结识论所主张的结识方法或结识途径是:( AB )。A. “自诚明” B. “自明诚” C. 心斋 D. 坐忘44. 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有:( AB )。A. 模仿 B. 表现 C. 指示 D. 隐喻45. 艺术表达的重要形式有:(
10、CD )。A. 模仿 B. 表现 C. 指示 D. 隐喻46. 以下属于古希腊哲学家的是:( CD )。A. 康德 B. 笛卡儿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47. 哲学对科学的作用表现在:( ABCD )。A. 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 B. 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C. 捍卫科学的独立性 D. 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48. 我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CD )。A. 孔子 B. 荀子 C. 商鞅 D. 韩非49. 我国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有:( ABCD )。A. 王弼 B. 嵇康 C. 阮籍 D. 郭象50. 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其中最著名的有:( ABD )。A. 法
11、相宗 B. 华严宗 C. 律宗 D. 中国禅宗51. 以下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流派有:( AB )。A. 逻辑实证主义 B. 语言分析哲学 C. 存在主义 D. 法兰克福学派52. 以下属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流派有:( CD )。A. 逻辑实证主义 B. 语言分析哲学 C. 存在主义 D. 法兰克福学派53. 在16-18世纪,有三位法国哲学家对中国哲学情有独钟、有过一定研究,他们是: ( BCD )A. 笛卡儿 B. 培尔 C. 马勒伯朗士 D. 伏尔泰5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直接译介西方思想上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人物是:( D ) A. 胡适 B. 鲁迅 C. 陶行知 D. 严
12、复55. 传统结识论的重要形态涉及:( ABC )。A. 经验论 B. 唯理论 C. 批判论 D. 实在论56. 以下属于现代结识论的哲学形态有:( CD )。A. 经验论 B. 唯理论 C. 观念论 D. 实在论57. 儒家哲学将人的结识对象归纳为:( CD )。A. “自诚明” B. “自明诚” C. “自然之天” D. “道德之天”58. 以下康德的哪本著作属于美学著作?( C )。A. 纯粹理性批判 B. 实践理性批判 C. 判断力批判 D. 辩证理性批判59. 以下属于哲学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有:( ABC )。A. 狄尔泰 B. 伽达默尔 C. 哈贝马斯 D. 德里达60. 以下属于后
13、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CD )。A. 德里达 B. 狄尔泰 C. 利奥塔 D. 福柯科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它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查、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结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一个既简朴又复杂的问题。我们说它简朴是由于它应当是哲学这门学科最基本的规定,但凡学习哲学的人都要从这个问题开始,假如一个学习或研究哲学的人说他不知道哲学是什么,那似乎是一件很可笑很滑稽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这的确是事实。我们说它复杂就是由于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一个问题,并且很也许永远是一个问题。 换言之,“哲学是
14、什么”这个问题至今尚未有终极的答案。 对于初学者来说,“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的,翻翻哲学辞典或者大百科全书就行了,虽然他们并不一定真正理解那上面说的是什么。但是我们这些号称研究哲学的人,或者说自认为对哲学“略知一二”的人,却不能这样做,由于那并不能解决我们心中的疑问。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也令我们感到汗颜,虽然哲学这门学科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是“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却至今尚未有定论。由于这个问题太大太难了,即使是以此作为书名的大部头著作业已汗牛充栋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在此并不想(事实上也不也许)解决“哲学是什么”的问题,而只是想把这个问题自身当作一个问题,看一看会有什么答案。 从问题自身看
15、,“哲学是什么”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表面上这两种表达方式所说的是一回事,都是关于哲学的基本规定或定义,似乎无论把问题中的“什么”放在后面还是放在前面,并没有什么主线上的区别。在西方语言中一说到“哲学是什么”或“什么是哲学”,其实就是一句话,例如英语中的“what is philosophy”,德语中的“Was ist die Philosophie”。虽然当我们把它们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既可以译作“哲学是什么”,也可以译作“什么是哲学”,但是通常并没有要突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的意思,但是事实上在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别,并且这一差别不仅仅是翻译的方式问题,
16、并且是表述的含义问题。不要认为我们是在玩儿文字游戏,由于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确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追问某种东西“是什么”的时候,通常在逻辑上问的是这种东西的“本质”或“本性”,亦即规定它“是什么”的“定义”。然而所谓“定义”所表述的既可以是曾经如此或现在如此的实际状态,也可以是将来如此或应当如此的抱负状态,前者说的是“是如何”,后者讲的则是“应如何”,一个是“实然”,一个是“应然”。在一般情况下,一门学科的基本规定是没有这种区别的,或者说上述两方面是统一的,但是哲学却不一般。由于哲学家们在“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始终未能达成普遍的共识,使得
17、我们只知道以往人们关于哲学的不同规定,而无法拟定关于哲学的一般规定,于是在“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就出现了差别。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是什么”问的是作为历史事实的哲学过去和现在“是什么”,而“什么是哲学”问的则是究竟什么样的哲学才可以被我们称之为哲学,亦即作为普遍意义的哲学“是什么”。 当我们以这两种不同的方式追问哲学的时候,似乎显得对哲学有点儿不太恭敬,由于这意味着在“哲学过去和现在是什么”与“哲学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差别,把这个问题问到底就很也许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哲学过去或者现在是什么样子,它有也许还不是它应当所是的样子。 有人也许会说,对于一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之久的学科是不
18、应当产生这样的疑问的,并且哲学也可以有一般的规定,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等。从理论上讲的确是这样,但是事实上却不尽然,由于哲学是一门与众不同、十分独特的学问。不仅如此,对于一门学科而言,存在的时间长短其实并不重要,关键要看它是否已成定型。我们之所以不会向其他科学提出这样的质疑,因素就在于它们早就定型了,无论它们的内容、方法甚至对象的范围等等发生了如何的变化,一门科学的定义通常是不变的。哲学就不同了。由于哲学与任何一门科学都不同样,我们简直无法将它看作是科学。 尽管说哲学不是科学很难为人们所接受,对于以哲学为职业的人特别如此,然而只要有一点儿哲学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实在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
19、实。2023数年来,哲学家们几乎在所有的哲学问题都争论不休,甚至在哲学的对象问题上也难有定论。虽然我们都希望哲学是科学,都认为哲学应当是科学,但是它的的确确并不具有一门科学知识应当具有的基本特性。因而即使从这个角度看,哲学也还不是它应当所是的样子。 为什么说哲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明显的因素是,哲学不像科学那样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或者说,哲学留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许许多多的问题。譬如就数学而论,通常我们认为只有一门数学,其他各式各样的数学都是数学的分支或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却不能说历史上只有一门哲学,其他哲学都是哲学的分支或发展阶段。黑格尔曾经主张历史上只有一种哲
20、学,其他哲学但是是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现在很少有人持这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了,由于它起码与事实不相符合。无可否认,哲学也有自身的发展过程,然而这个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历史上的哲学思想的确有某种传承关系,但是在大多数哲学问题上它们的基本观点却是很难调和的。不恰本地说,自然科学类似某种知识积累的“直线运动”,我们可以不管科学的历史,只要把它积淀下来的成果拿过来使用就行了。哲学却不同样,它更像是一种“圆周运动”,围绕着一些永恒无解的难题,尝试着一种又一种不同的解答方式。所以尽管在哲学家们之间的确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是每个哲学家的理论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知识内
21、容,而在于它提供了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显而易见,今天的人们在知识的占有上是古人无法比拟的,任何一个医学院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都要比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先进”得多,然而即使是研究哲学的人也很少有人可以达成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水平,虽然他们所表述的知识内容早已过时了,故而哲学很难用“进步”来衡量。 那么,把“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区分为“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这样两种不同的问题形式究竟有什么意义?假如这种区别是故意义的,那么我们除了知道历史上不同的哲学思想之外,究竟能否把握所谓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或者说哲学的普遍规定? 一方面,上述区别给我们的启发是,哲学的一般规定与科学的一般规定是不
22、同的,它具有更广泛的“宽容性”和“历史性”。关于哲学的规定应当体现它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这种领域和范围亦有其不拟定性),与此同时亦不应当企图以一种哲学思想代替所有哲学,除非这种哲学思想的确可以含盖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哲学(倘若如此,它也就不是“一种”哲学了)。由于哲学的问题和对象根源于人类规定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无限之自由境界的最高抱负,就人类有理性而言他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抱负,但是就人类的有限性而言他又不也许现实地实现这一抱负,虽然他无法实现这一抱负但他又不也许不追求这一抱负,哲学就产生于这个“悖论”之中。由于在有限与无限、现实与抱负、此岸与彼岸、暂时与永恒之间横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我们
23、命中注定要千方百计地去尝试各种方式以图超越这一界线,所以真正的哲学问题不仅是没有终极的答案,并且永远也不会过时,因而哲学就表现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面对共同的哲学问题而采用的不同的解答方式。由此可见,哲学不也许存在于“一种”哲学之中,而只能存在于所有哲学之中,由于任何一种哲学都只但是代表着哲学问题的一种解答方式,而不也许代表哲学问题的所有解答方式。我们之所以坚持在“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作出区别,就是为了说明所谓哲学归根结底乃是哲学史这个道理。这也就是说,谁要想给哲学下一个定义,他就必须把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也许的哲学都考虑在内,我们不能按照给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规定哲学,由于一旦哲
24、学有了这样的科学的定义,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了。 我们并没有正面回答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或许我们永远也不也许解决这个问题。在有些人看来,哲学虽然存在了2023数年,但是时至今日仍然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这实在令人感到悲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哲学的幸运。由于它意味着哲学并且只有哲学是一门真正开放的、永远没有定型的学科,而这也许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当然,即使我们永远也无法解决“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了解“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存在着差别仍然是故意义的,由于那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虽然它们是不同的两个问题,事实上它们之间又是有联系的。这倒不是我们故意卖弄“辩证法”,事实就是如此
25、。谁也不也许在没有哲学的时候凭空想象“什么是哲学”,只有当我们对哲学的实际状况感到不甚满意时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研究哲学史,就是要通过“哲学是什么”来解决“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即通过研究历史上的哲学来解答哲学究竟应当是什么的疑问。 如此说来,研究和学习哲学史,历来都不是与过时的历史打交道,其自身就具有“现实意义”。 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思想,因而可以看作是我们的思想“思想”哲学家们的思想,也可看作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对话”。由于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之中,学习哲学史也就是“读书”,所以与哲学家们的“对话”通常是通过“读书”来实现的。然而,尽管历史上
26、的哲学家们斯人已逝,我们读他们的“书”却不是读死书。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大多已通过时了,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由于哲学问题并没有过时,这些问题不仅是他们面临的难题,并且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将永远面临的难题。既然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的答案,那么任何一种解答方式都不也许取代其他的解答方式,也不也许为其他的解答方式所取代,所有一切的解答方式都有其各自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们为后人提供了各式各样可供选择的也许方式。因此,对于学习哲学史的人来说,学习哲学史无非是将人类精神所思想过的东西再思想一遍,把人类精神已经走过的思想之路再走一遍,然后选择或者开创我们自己的路。2.小论
27、文:根据以上网络讨论的内容,自拟题目,规定学生完毕800字左右的论文。最佳的哲学家不是个别人而是一种类型,即拥有真正爱慕智慧的人竭力要获得的某些拟定性特性。一方面,达成极点的哲学家必须模仿苏格拉底的探索勇气:必须无畏地挑战现有观点和范式,甚至甘愿冒风险被迫吃下没有治疗效果的铁杉木美味。这个完美哲学家必须熟悉许多思想体系,但并不认同任何一个宗教或者主张:对于真理的热爱者来说,有什么教条不是阻碍探索的乱石堆呢?老子警告说信仰是当我们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时才出现的东西。因此,真正爱慕探索者欣赏纪伯伦(Kahlil Gibran)的把生活变成寺庙和宗教的的建议。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明白耶稣的观点“天堂在你的心
28、中”。正如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同样,他们结识到思想能“把天堂变成地狱,也能把地狱变整天堂。”假如听从孔子的教导,抱负的哲学家不去寻求别人的奉承,也不去回避别人的指责,相反,他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会不久乐,由于他知道这样可以向真理更近一步。他们除了和自己外不与任何人竞争,他们拥护穆罕默德的原则,我们只需要今天比昨天伟大就行了。正如佛祖所说,不在乎支配别人,仅仅是要战胜自己。最伟大的哲学家也不会成为追求财富或者享乐的奴隶。耶稣问到“赢得了世界有什么好呢?假如我们失去了自我的话?”听从不仅被真理并且被美女和激情所诱惑的风流才子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的劝告,区
29、别孤独和独处,像神秘主义者同样不仅不厌恶独处并且感到陶醉。作为普通人的存在危害, 独处为模范哲学家提供了充足反思自我的世界,实现不朽的希腊公理“结识你自己”(gnothi seauton)的抱负。由于像苏格拉底同样,他们认为没有通过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网络讨论:题目是“本体论及其表现形式”。规定每位学生总发言字数不少于800字。讨论位置:根据各电大情况,可组织学生登录省校平台进行讨论,或登录中央电大平台进行讨论。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概念,它是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但近几十年里,这个词被应用到计算机界,并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语言以及数据库理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体”
30、的研究,在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希腊初期哲学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有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腊文arche,旧译为“始基”)。对此“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并且逐步逼近于对being 的探讨。之后的巴门尼德深刻地提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有不存在者存在”。并且认为存在永存不变,仅有思维与之同一,亦仅有思维可以获致此真理;而从感觉得来者仅为意见,从意见的观点看,则有存在和非存在,存在既非一从而有变灭。巴门尼德对being(是,存在)的探讨, 建立了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对于被“是者”所分有的“是”,仅只能由思维向超验之域探寻,而不能由感觉从经验之
31、中获取;此在超验之域中寻得之“是”,因其绝对的普遍性和本原性,必然只能是一。但是,这一点只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才干真有领略,与他同时的希腊哲人或多或少地有所忽略。因而,如原子论者虽然也区分了真理结识和暗昧结识,结识到思维与感觉的不同;但其探寻的“本原”可否由经验获致却极模糊,因而事实上并未能区分超验和经验。而在苏格拉底那些没有最终结论的对话中,已破除了经验归纳方法获取真理的也许性;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则鲜明地以超验世界的“理念”为真理之主线。对的结识哲学本体论及其表现形式”道可道,非常道”,任何一个已经讲出来的、写在纸上的理论都不是真理自身,它只是真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形式要成为一个好的学者
32、或者一个悟道的人必须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心里不能执著于任何现有的理论,必须以常无的心态来观测现象,但是任何现象都是道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换句话说,任何现象都是决策者在一定条件下理性的选择的结果,所以我们要不断从经验现象中总结出理论模型来,要做到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个有指的是对道的表现形式的把握徼是道的表现形式的边界。然后从现象的观测中实现常有,也就是做到把握经济逻辑在这个现象是如何表现的。2. 根据以上网络讨论的内容,自拟题目,规定学生完毕800字左右的论文究竟什么是本体论?众所周知,ontology这个词中的on在古希腊文中写作ov,在英文中则写作being。按照通常的使用方式,在英文中
33、,to be是系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做各种不同的解释。从哲学上看,它的最基本的用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是,如He is a student(他是一个学生);二是存在,如He is(他存在)。to be的动名词being解释存在者,指以个别的方式存在着的人和事物;而当being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以Being的方式出现时,则解释存在。按照传统的哲学见解。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总和,作为最高的种概念,它在逻辑上是无法定义的。 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对这个问题引起普遍重视的却是近代西方哲学。黑格尔在回顾哲学的发展时,曾经这样写道:这种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一种最抽象的对
34、立;要掌握的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和解。从这时起,一切哲学都对这个统一发生爱好。(3)黑格尔在这里说的这时就是指近代。在另一处,他以更明确的口吻指出:近代哲学并不是淳朴的,也就是说,它意识到了存在与思维的对立。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这就意味着把握住统一。(4)黑格尔从绝对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理解存在问题。在他看来,既然存在是一个抽象的范畴,所以它自身就是思维的形式,质言之,就是思维,因而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是不言而喻的。与黑格尔不同,恩格斯则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肯定了存在与思维关系的重要性。他写道:所有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在他看来,思维也就是精神,存
35、在也就是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按照这种见解,存在就是存在者的总和,就是整个物质世界在对存在、本体论及对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见解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现在我们有条件来探讨当代话语框架中的存在问题了。 一、本体论研究复兴的因素 既然近代哲学已对存在问题获得一定的结识,那么,从20世纪初以来,存在问题为什么会再度成为困扰当代哲学家的核心问题呢?或者换一种说法,本体论的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复兴呢?我们认为,重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其一,传统形而上学陷入了危机之中。传统形而上学经常陷入这样的错觉之中,即认为自己在思考存在,事实上思考的却是存在者。亚里士多德强调,哲学的任务就是考察存在者之为存在者(to
36、 examine being qua being)(6),但,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并不就是存在,这种考察仍然在存在者中兜圈子。它拘执于现成在手的存在者,却遗忘了存在自身。正如海德格尔所批评的:自其发端乃至其完毕阶段,形而上学的陈述都以某种奇怪的方式活动于一种对存在者与存在的普遍混淆之中。(7)在海德格尔看来,尼采在他的著作中所表达的那种无家可归的状态正是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哲学忘掉存在的真理的一个主线性的标志,而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则是传统形而上学终结的一个重要信号。然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并不等于一切形而上学的终结。在海德格尔看来,既然人是形而上学的动物,所以人一定会继续形而上学的思考,但这种新的
37、思考却必须以对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差异作为起点。事实上,他所提倡的基础存在论也正是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思考的。 其二,与传统形而上学密切相关的、传统自然科学在描述存在者世界时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观念,如存在、实体、拟定性、因果决定论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把一种演化的观念带入到一切其他的实证科学对存在者世界的重新审阅中。19世纪下半叶的克劳修斯提出的熵增长原理揭示了存在者世界在演化中的不可逆性。创建于20世纪初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学理论大大改变了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的传统观念。在经典力学的视野里,存在先于演化。但当物理学对存在者世界的考察进一步到基本粒子的
38、层面时,科学家们发现,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演化先于存在,由于时间是一个矢量。这一新的观念在20世纪后半叶的大爆炸宇宙学和耗散结构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由于演化构成了存在的本质,在传统物理学中作为不变的对象加以考察的实体也被现代物理学中的关系和功能所取代了,如同印象派把古代绘画中的实体解构为光点同样。假如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还传承了经典力学对拟定性观念的信赖的话,那么在后来科学的发展中,连这种拟定性的观念也完全被超越了。无论是海森堡的不拟定原理,还是玻尔的互补原理;无论是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还是扎德的模糊数学;无论是莫诺的生物学理论,还是曼德勃罗的非线性科学,都在不同的限度上冲击了传统的
39、、拟定性的观念。正如普利高津所说:人类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正处在一种新理性的开端。在这种新理性中,科学不再等同于拟定性,概率不再等同于无知。(8)数学和自然科学观念上的变化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使当代哲学家们从新的眼光出发,重新审阅存在者世界,特别是以本体论为切入点,对存在问题做出新的说明。从孔德、马赫的实证论到逻辑实证主义思潮,从狄尔泰、齐美尔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从摩尔、亚历山大到怀特海的实在主义思潮,从罗素、维特根斯坦到奎恩的分析哲学理论,从波普尔、库恩到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理论等等,无不贯穿着当代哲学家对存在问题的新思考。 其三,从近代社会向现、当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生活世界的巨大
40、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存在问题的重新思考: 一方面,在欧洲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出生活世界的巨大的裂口,使西方学者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疑虑。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名噪一时的著作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中这样写道:西方的没落,乍看起来,好象跟相应的古典文化的没落同样,是一种在时间方面和空间方面都有限度的现象;但是现在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哲学问题,从它的所有重大意义来理解,它自身就包含了有关存在(Being)的每一个重大问题。(9)在斯宾格勒看来,西方世界所面临的深刻危机并不是外在的、偶尔的,而是内在于精神世界的,是西方人的生存观念和生存方式所导致的必然的结果。只有以尼采式的眼光重新
41、审察并理解这个世界,西方文化才有也许走出自己的困境。一战以后,欧洲人,特别是德国人并未从精神和文化的危机中超拔出来。雅斯贝尔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1931)中写道:今天的人失去了家园,由于他们已经知道,他们生存在一个只但是是由历史决定的、变化着的状况之中。存在的基础仿佛已被打坏。(10)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1936)中也显露出同样的忧虑。后来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主义的兴衰进一步加剧了西方文化精神的危机和哲学家们对存在问题的反思。 另一方面,在20世纪的发展中,现代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引起了物的主体化和人的物化与异化。卢卡奇在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探索了物化和
42、物化意识的问题,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932年的初次面世给西方思想界导致了巨大的冲击,异化劳动成了最富前沿性的理论研究课题之一。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1950)中指出,现代技术已经不再是中性的东西,它作为座架(Gestell)控制和支配着现代人的整个生活。马尔库塞则在单向度的人(1964)中强调,技术的合理性已经转化为政治的合理性,技术拜物教已经到处蔓延,技术的解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即使人也工具化了。(11)面对日益更新着的现代技术,人如何找回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如何阐述存在的意义,成了哲学家们最关心的课题。 再次,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被普遍接受后,也对
43、当代人的生活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宾克莱所说:他(指弗洛伊德-引者)提出的关于精神生活的无意识各方面左右人的力量的学说,对改变人是以理性为主的动物这个旧观念起了重大作用。(12)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的学说不仅影响了心理学、哲学、艺术、宗教、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并且也推动了现实生活中的性政治、性革命和性解放运动,以致于有人惊呼:人类文明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弗洛伊德式的;另一种是弗洛伊德式的。 综上所述,在当代人的生活世界,涉及精神世界中发生的重大的事件促使哲学家们重新去反思传统哲学,特别是作为传统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的本体论,于是,以追问存在为标志的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就成了当代哲学中的一种时尚。 二、本体论研究复兴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