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物理 第3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5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中物理 第3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5 新人教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3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A物体的重力是B物体的两倍,若使它们自同一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的加速度是B物体的两倍BA、B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CA先落地,B后落地DA、B两物体同时落地答案:BD2.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尺子时,立即捏住尺子,乙同学发现捏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a、b的单位为国际制主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约等于()ABCD解析:由a - b = gt2得:t = .答案:C3.两个小球分别拴在一根轻绳的两端,一人用手拿住一球将它们从三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两球先后落地的时间差为t1;若将它们从四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则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t1、t2满足()At1 = t2Bt1 t2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时间差等于轻绳长度除以下面小球落地后上面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故t1 t2.答案:C4.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 = 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
3、图象是()解析:A图可直接看出位移有正负变化;表示做往复运动;B图可直接看出速度有正负变化,由 = 0at可得D图表示的物体的 - t图象为B图;而C图表示的 - t图象如下图所示,即为单向直线运动.答案:C甲5.一质点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是图乙中的()乙解析:由s - t图象可知,在02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负;在23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正,且大于02s内的速度故选项C正确.答案:C6.图示是两个由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和B的速度图象.运动过程中A、B的情况是()AA的速度一直比B的大,B没有追
4、上ABB的速度一直比A的大,B追上ACA在t1时刻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2时刻B追上AD在t2时刻A、B的瞬时速度相等,A在B的前面,尚未被B追上,但此后总是要被追上的解析:0t2时间内A B;t t2时,B A,故选项A、B、C错误.当t t2时,B A,B将追上A,选项D正确.答案:D7.甲、乙两车同时同向沿直线驶向某地,甲在前一半时间内以1的速度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2的速度匀速运动,12;而乙车在前一半路程内以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内以2做匀速运动.两车运动的总时间分别为t1、t2,则可判定()At1 = t2Bt1 t2D无法确定t1、t2的大小关系解析:解法一这道题用s -
5、t图象进行分析比较简单,题中没有交代1和2的大小关系,我们可假设1 2,则前半段的s - t图线的倾斜度大,后半段的s - t图线的倾斜度小.画出甲、乙两车运动的s - t图象,从图中不难看出,甲车先到达目的地.如果假设2 1,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解法二甲车以较大的速度行驶的位移一定大于,故甲车先到达目的地.答案:B 9.如图甲所示,两个光滑的斜面高度相同,右边由两部分组成,且ABBC = AD两小球a、b分别从A点沿两侧斜面由静止滑下,不计转折处的能量损失,两次下滑的时间分别为t1与t2,则()At1 t2Bt1 SFOt1,与题设矛盾,所以H只能在F的左边,即t1 t2.选项A正确.答案:
6、A10.现有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下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m/s2,则第2、3、4、5各垫圈()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比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比为1( - 1)( - )(2 - )解析:由h = gt2得,时间间隔t1 = s = 2s,t2 = - t1 = 2s,t3 = - t2 = 2s由此可
7、见时间间隔相等.落到盘上的速度1 = m/s = 2m/s,2 = m/s = 4m/s,3 = m/s = 6m/s可得123n = 123n.答案:B非选择题部分共3小题,共40分.11.(13分)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以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后以最大行驶速度25m/s匀速运动,追赶前方以15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卡车.已知摩托车开始运动时与卡车的距离为1000m,则:(1)追上卡车前,二者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摩托车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卡车?解析:(1)由题意得,摩托车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t1 = = 16s,位移s1 = = 200m s0 = 1000m,所以摩托车在达
8、到最大速度之前没有追上卡车.则追上卡车前二者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设从开始经过t2时间速度相等,最大间距为sm,于是有at2 = 匀,所以t2 = = 9.6s最大间距sm = s0匀t2 - at = 1072m.(2)设从开始经过t时间摩托车追上卡车,则有:m(t - t1) = s0匀t解得:t = 120s.答案:(1)1072m(2)120s12.(13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以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 = 13.5m处作了
9、标记,并以 = 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L = 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的大小.(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解析:(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t - = 13.5m将 = 9m/s代入,得:t = 3s再由 = at,解得:a = 3m/s2.(2)甲追上乙时,设乙跑过的距离为s,则:s = at2代入数据得:s = 13.5m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 = 20m - 13.5m = 6.5m.答案:(1)3m/s2(2
10、)6.5m13.(14分)图示是汽车刹车时刹车痕(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的关系图象.为车速,s为车痕长度.(1)尝试用动能定理解释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的关系.(2)假设某汽车发生了车祸,已知该汽车刹车时的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间的关系满足图示关系.交通警察要根据碰撞后两车的损害程度(与车子结构相关)、撞后车子的位移及转动情形等来估算碰撞时的车速,同时还要根据刹车痕判断撞前司机是否刹车及刹车前的车速.若估算出碰撞时车子的速度为45km/h,碰撞前的刹车痕为20m,则车子原来的车速是多少?解析:(1)由图可得:1 = 60km/h,s1 = 20m;2 = 120km/h,s2 = 80m.由动能定理知: - mgs = 0 - m2即2 = 2gs由图象数据知: = ,因此 - s图象是满足动能定理的一条抛物线.(2)利用动能定理,有2 - = - 2gs0在图象上取一点:1 = 60km/h时,刹车位移s1 = 20m即2gs1 = 所以 - 452 = 602解得:0 = 75km/h.答案:(1) - s图象是满足动能定理的一条抛物线(2)75km/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