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因材施教.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孔子因材施教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译文: 子路问孔子:“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冉有也来问:“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公西华问道:“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
2、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字词解释:斯:那,指鼓励的话.诸:放在句中,解释为“之于”.如之何:怎么可以 .也:是否。兼人:好勇过人。敢问:冒昧地问.敢:表敬副词。由:指子路。赤:即公西华本人。求:即冉有.退:指做事缩手缩脚。概述: 因材施教的故事好像与我们学习为人处事关系不大,实则不然,只有老师对每个人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因材施教,才能让我们各尽其材,有所进步。所以这不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要求进步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要按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去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地得到收获,获得进步。因材施教: 冉有的懦弱在论语中也记载,冉有曾在权臣季氏的手下做事,季氏为人聚敛暴虐,作为孔子的弟子冉有,明知道这样做
3、不对,不但不敢去劝上司季氏,反而顺从季氏的意愿,为他“聚敛而附益之”,气得孔子大骂冉有“非吾徒也”!并发动学生“鸣鼓而攻之!如果冉有能够听从孔子的教导,坚持仁义之道,那就不会做出助纣为虐的事来了。一、基础 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这个必备的前提,何谈“因材施教”呢?现代教育,从理论上早已接受了这种观点,但在实践中几乎都把备课看做
4、是备教材、备教案,甚少是备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别,千篇一律地灌输知识,至于哪些学生能接受,哪些学生不能接受,学生接受多少,很多教师不去考虑.那么,如何“备学生”呢?孔子的方法大致有二:第一,是“听其言”。这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因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而“听其言,一是被动地听,二是主动地与学生交谈。被动地听,这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不胜枚举,故略而不论.主动地和学生促膝谈心,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这在论语中也不乏其例: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论语公冶长)特别是侍坐,就是召集学生进行集体谈话,类似我们现在的座谈会。第二,是“观其行。也就是把学生的一举一动置于教师的视野之下,全面细致地观察其行动,如孔子所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论语为政)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论语宪问)当阙党有个儿童来向孔子传信时,有人问孔子这个孩子是否是一个要求上进的人。“他是想让自己学习上进的那种人吗?”孔子说:“我看到他站在成年人才应该站的位置上,看到他跟前辈长者并肩行走,不像是想通过学习使自己上进的人,而是急于成名的人。孔子通过一个人的行走坐姿这种极为简单的
6、行为来了解发现人的品行,可谓细致入微.还可以通过观察其所处环境,如观察他所结交的人来间接地了解其本人.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也即“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要“听其言”,又要“观其行”,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把“言和“行结合起来考察,这就是孔子备学生的方法。对此我们应当很好地借鉴。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高高在上,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没有和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学生不愿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二、实施 具备了“因材施教的基础,如何实施呢?论语中孔子所采用的多种方法,可以作为他山之石。第一,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
7、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论语阳货)三类。孔子弟子中,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智力较低甚至于“下愚”的学生,只能教给他们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否则,“欲速则不达。如同是“问仁”,孔子的回答却不尽相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言讱.(论语颜渊)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8、:“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论语阳货)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如“问礼、“问政”、“问君子等.第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不能千篇一律。如前文所引论语先进篇,由于子路“好勇过我”,遇事鲁莽,故孔子就给他泼点冷水,告诫他凡事要谨慎考虑,多听他人的意见再行动;由于冉有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无主见,故孔子就给他加油打气,鼓励他更加果敢大胆地行动.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教育。孔门弟子年龄参差不齐,有与孔子年龄相仿的,如秦商、子路;有与孔子差一代的,如颜回、子贡;也有差
9、别特大的,如子张、子骄。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需要戒备:年少的时候,精力还没有稳定,要戒备因为美貌而产生的感情和欲望;等到壮年的时候,精力正是旺盛的时候,要戒备争斗;等到年老的时候,精力已经衰弱,要戒备贪得无厌。”)对三类学生他分别提出了应注意的方面,很值得我们珍视。学生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
10、语、政事、文学四科,使其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正如朱熹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三、现代因材施教与问题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意思是说,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任何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但相对于中国古代(尤其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师生席地而坐的谈话式教学和某些国外的“超小班化教学而言,现今我国的教学(主要指高中教学)中实施起来有困难。现行我
11、国将班级授课制发挥到了极致:45人为标准班,而有些农村中学(如县中)每班少则六七十人,多则百余人.试想,如此规模,如何因材施教?至多也是针对个别同学.在目前中国教育背景下,实施“因材施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第一, 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第二, 课程资源比较薄弱,能提供学生选修的资源很有限;第三,教师难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第四,分层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如何尽可能地使每位同学都能“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呢?这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相对有效的做法就是分班、分层教学,以异步代替同
12、步教学。所谓“同步教学”,就是“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方法.它忽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和差异,导致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异步教学是以承认差别、允许差别为前提的教学方法,是贯彻“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措施。1。层次教学制层次教学制就是按照学生原有基础划分层次,按层次编排班级.同一层次的同学分在同一班级,他们基础相同,目标一致,既避免了参差不齐的状况给教学带来的不便,又方便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促进。2。课程选学制课程选学制就是在保证必修课学习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并充分考虑自己的现有基础,选学自己心仪的课程。配合这种制度,学校应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在学校师资和设备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多地开设各类选修课,以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的需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