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学前教育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学前教育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教育家及其主要主张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作为大教学论、母婴学校、世界图解,主张:学习的程序应从婴儿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2、法国教育家卢梭,著作为爱弥儿,主张:从自然主义教育观出发,利用各种自然因素,让幼儿遵循自然去成长,要让儿童自由的活动。当时这种自然主义教育观在反封建主义教育方面有它的进步意义,它推动社会重视儿童,关注儿童发展的规律。但对儿童发展有着机械的理解,对教育的力量估计不足.3、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造就适应新社会的人,需要养成良好的性格,而许多好事和坏事都是在人很小的时候被教会或学会的,许多好的或坏的性格都是2岁前获得的,因此应重视儿童教育,它创立“性格形成新学园
2、”,是世界上第一个创立儿童教育机构的人。4、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著作为人的教育,1840年,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而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和玩具等。其创立的玩具被称为“恩物”;他被称为“幼儿园之父”。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主要观点:首先,提出了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看做天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育。其次,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如果用适当教育加以培养,就能使儿童的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发展起来
3、.这种教育思想虽过分强调自由发展,但在当时有进步意义。第三,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第四,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详见学前教育学8页和10页相关内容)他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他的理论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其对现今学前教育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有:(详见幼儿教育学14页)5、美国教育家杜威,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儿童教育观点及其理论是建立在其儿童观基础上的,杜威认为儿童的本性在于他具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和需要,儿童最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而儿童是在活动中,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儿童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
4、异。由此他论述了儿童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提出了他对教育本质的看法:A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儿童生物性本能和心理机能生长的过程。B教育即生活:教育不能与生活隔离开来。C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是一个过程,即通过儿童活动去体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儿童学习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本质在于儿童通过活动不断去增加、改造自己的亲身经验。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6、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传遍全世界,由此她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体制,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同时她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
5、。她的教育理论的要点是:(详见幼儿教育学15页)她的基本教育思想:A发现儿童: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生命法则”,帮助儿童发展生命,他对于儿童有新的认识,并不把儿童看做是未成年的“小大人,而是看成是与成人互为相反的两极。B自由的原则:她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从妨碍其身心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因此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权利和价值,反对传统的班级和统一教学。儿童的活动是自愿和自由的,教师一般对儿童的活动不加以干涉或帮助。这种自由不是盲目的、放纵的,而是积极的、负责的.儿童在活动中要严守秩序,让儿童感到自治与责任,从而培养其自律
6、的人格。她的教育方法:A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动作教育、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B教师:虽然教师不能干涉或妨碍儿童的活动,但儿童的活动是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的.教师要发挥对儿童的示范作用。C教具-活动材料:儿童的活动主要通过教具来进行,只有使用教具去活动,儿童才能专心致志地去操作学习。总的来说,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引起儿童节的兴趣和自由活动,在活动中儿童成为一个生活集体,从这个集体中培养真正的自由的儿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其最终目的乃是实现人类的和平。7、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首创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其主要的理
7、论观点:(详见幼儿教育学17页)8、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和科学化的幼儿教育.同时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他的教育观点:(详见幼儿教育学19页和学前教育学14页内容)。二、教育理论1、精神分析学说:代表人物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福洛伊德,其核心思想是主张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要素.精神分析理论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有:A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B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C道德教育应该
8、顺应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D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2、成熟理论(又称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成熟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的.环境对儿童的发展仅仅起支持、影响作用,并不能决定和加速个体发展的顺序.也就是说,环境对于发展的最终结果,所起到的作用知识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他做的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成熟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成熟理论对现代学前教育的贡献:A他所制定的儿童发展常模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教育依据。B教育要循序渐进,同时要掌握“最佳时期”(关键期)促进儿童的发展。C教学应考虑
9、儿童的个别差异。3、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既依赖于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学习所起的作用有关。他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形成的,人的个性也是在观察过程中及以后的模仿过程中完成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A重视个人和环境对儿童学习的影响.因为心理功能的作用乃是由个人、行为和环境三者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因此,在指导儿童学习时,除了重视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及情绪反应外,给儿童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儿童行为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个人在环境中的模仿学习而直接起作用.B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示范作用对儿童学习起重要作用,教师要率先
10、垂范,言行一致。C正常运用奖惩方式.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强化作用乃是影响儿童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于儿童应多用鼓励、赞赏等积极的强化方式,少用斥责、惩罚等消极方式。4、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近几十年来对学前教育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开创了儿童心理学的新纪元.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乃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学习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过程.他认为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他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5岁)。各阶段的出现是有一定
11、次序性的,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前一阶段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发展,二者有一定的交叉,但有着质的区别。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观点:A强调活动的重要性。知识源于动作或活动,而非源于物体;B强调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我们应考虑每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基于此,他提出了“发现式教学法”,即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C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所以教育应重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学会自己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三、关于影响儿童发展因素的争论遗传、环境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是心理、教育
12、和哲学界共同关心和争论的话题。(一)天性-教养之争主要是遗传和环境(包含教育)与儿童发展关系的争论。1、天性难移(1)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基本上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天知识,后天环境对人不具有影响,一切研究、一切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罢了”。显然,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2)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但发展速度则是由儿童的遗传类型决定的,环境和教育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它们虽然可能暂时影响儿童发展速度,例如营养不良或教育剥夺就可能影响发展的速度,但后者最
13、终还是由生物因素所控制。成熟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这一理论的弊端是它过分夸大生理成熟的作用,而忽视儿童发展的其他条件。虽然格塞尔也偶尔提到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但却从未认真考虑过早期环境剥夺和教育剥夺的问题,只是把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放到了一个极不重要的位置,2、环境、教育的重要性(1)洛克的白板说:他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经验,根本没有什么天赋原则。我们大部分的经验是从感觉来。(2)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出发,最早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环境决定论(也称为“儿童中心论”)。其主要内容是A否认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B片面夸大
14、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并提出了闻名于世的“教育万能论,(以上有的理论的观点可参照学前教育学55-58页内容结合学习)3、遗传环境交互作用论。美国心理学家安娜斯塔西提出了该理论,她认为儿童的任何发展既有100的遗传作用,又有100环境作用,只有二者的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儿童行为的发展。该理论的缺点在于不能更具体地阐述二者的交互作用过程。(二)诱导促进之争主要是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争论。1、前苏联教育学家的看法维果斯基最早对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辩证的论述,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和成人教育影响下逐渐转化的过程.提出“教育教学应走在儿童发展之前”,教育的作用
15、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他认为,教育就是变最近发展区为现有发展区,促进儿童的成熟发展。赞可夫对教育教学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也进行了实验研究。他认为“承认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绝不意味着忽视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教育教学这种主导活动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2、学前教育职能的两种界说美国心理学家戈特利伯认为,后天教育对儿童发展作用表现在三个模式:一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的作用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没有后天经验和教育,这种能力就会下降;二是促进,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三是诱导,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
16、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和发展,反之这种能力就不能产生,更无从发展。通过“狼孩”的教育引导实验研究得知: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接受学前教育,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学前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生和发展。但这一结论仍然存在争议,还有待于研究。四、学前教育的新观念(一)儿童观的变革1、古代儿童观:A以成人为本位,儿童对成人具有依附关系,儿童没有作为人的权利;如古代“杀婴”现象.B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是家族香火的“延续”,是光宗耀祖的“希望”;C人们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有了最初的认识,认为儿童是“无知无能”的,具有教育“可塑性”;D以男性为中心,男尊女卑,女童的地位极其
17、低下。2、近代儿童观:A对儿童有了“新的发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和权益;B儿童具有天赋力量,具有可发展的潜能;C女子的地位有所改善,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仍然存在.3、现代儿童观:A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利益,具有独立的人格;B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C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D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E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F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二)全面发展教育实质就是因材施教. 在现阶段社会条件下,各地区各阶层儿童所处社
18、会文化背景和教育条件千差万别、难以统一,较少有理想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实际教育过程中总表现为在某一方面的偏重与缺失,如重智育轻体育,重知识轻道德等等,全面发展的要求还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且有人认为,“全面”就是指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均匀而平衡的发展,“十根手指一般齐。但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全面”就是指根据儿童个人潜能和特性在体智德美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全面发展”,即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全面发展”。这种观点的进步之处在于:融合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考虑了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切合实际,确实可行。而且,付诸教育实践
19、后,它所能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使儿童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实现其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在个性化过程中实现其全部潜能和社会价值,它最终使儿童成为他所成为的人。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就应当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个人潜能和社会价值的充分展现,这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以上为学前教育理论等相关方面的材料,请同学们注意掌握。下面是部分知识重点。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主要观点:1、学前教育向低龄化延伸(含优生、胎教、婴幼儿教育);2、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中,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3、注重儿童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因
20、人施教,引导儿童个性健康发展;4、注重兴趣诱发、积极鼓励、启发引导;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教育者与儿童保持互助关系;成人组织的活动与儿童自由活动、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灵活运用;5、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提倡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及表现、创造;6、发展社区学前教育,正规化的和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并举,是我国城乡学前教育迅速扩大发展的途径;7、重视家庭教育,改善家庭的育儿观念,向家长传播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学前教育机构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二、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趋势:1、现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多样化趋势; 2、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多元化;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和社区化; 4、学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科学
21、化和系统化。三、学前各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年龄心理特征教育要领出生周岁1、感知觉的发展。婴儿出生就具备了初步的嗅觉、味觉、触觉、听觉、视觉能力.2、社会性发展。形成依恋,表明婴儿能够区别熟人和陌生人,对社会事物已有初步的记忆力和辨认力。 3、动作发展。身体的协调和手眼动作的协调.4、认知发展。半岁后能发出各种声音,经过训练后,能按成人的语言指导做出一些动作。1、给儿童以身体和精神上的满足。2、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3、提供适当的动作。4、音乐教育5、儿歌欣赏1-2岁1、独立行走;2、语言交流;3、游戏活动4、直觉行动思维父母和孩子在游戏中教和学,实现教育的各种目的。父母要重视孩子习惯的养
22、成,活动积极性的培养,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和各种动作的练习。3岁这个时期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伴关系有了发展,主要特点是:1、由行为和动作引起的思维活动2、思维缺乏可逆性和相对性。3、行为受情绪支配。4、喜爱模仿1、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2、发展儿童的人机交往能力;3、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4、正确对待儿童的“反抗行为”4岁1、活泼好动;2、具体形象思维;3、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1、引导儿童观察生活;2、培养儿童的同情心3、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4、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5、6岁1、爱学、好问;2、抽象思维发展;3、会话性讲述能力明显进步;4、有意行为增多;5、个性初步形成
23、1、采用游戏的方法发展儿童诸方面的能力;2、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让儿童懂得更多的事理;3、提供条件让儿童做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4、减少担心,让儿童多做写运动;5、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四、我国幼儿园的性质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属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1、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与各类学校有相同之处,所以列入学制系统,归属教育部门主管。2、幼儿园又不完全相等于学校,又区别与学校;3、幼儿园是学校教育的准备阶段,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小学教育密切联系。五、幼儿园任务: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社会
24、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六、健康:不仅指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还应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七、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1、体、智、德、美教育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2、既重视幼儿年龄特点,又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3、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4、寓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中。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于各项活动之中。八、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九、组织领导幼儿园一日活动应注意的问题1、把幼儿园一日活动列入教育计划,保证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充分的、主动的发展。2、要制订一日生活常规。3、要把组织的集体教育活动和分散的个体活动结合起来。4、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要处理好.5、要面向全体幼儿。6、保教结合、教养并重。十、创造家庭的良好育儿环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和谐的生活气氛。2、整洁幽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3、文化生活的渗透,提倡健康高尚的文化生活。4、有属于儿童的天地。5、危险事故的防范。十一、社区学前教育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积极创设条件,为更多的学前儿童提供保育教育机会。2、以“三优工程为龙头,形成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网络。3、优化街道地区的社会环境。4、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儿童家庭提供帮助,为儿童提供活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