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化教学的思考.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浅谈农村实施小班化教学策略 陈永明 关键词 : 小班化教学 分层教学 教学资源 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一 . 由于国家计生策略及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大量外出,使得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很多农村学校从四年级开始形成了人数少于20人的小班,至使农村小学被迫小班化 二 . 随着普九的验收,农村校舍焕然一新;近年来教育资源又得到不断完善,尤其是农远项目的普及,极大丰富了山区学校的教学资源.使我县教育的布局调整趋于和谐.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实施策略: 一、“小班化”教学的组织形式 小班化教育的核心是个别化教学,研究的重点是课堂
2、教学。其组织形式是:将一个班二十名左右的学生分为四到五个合作学习小组,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小学课堂座位成“田”字型排列的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形式将单一的田字型变为品字型、口字型半圆型“餐桌型”等。并分组,在每个小组都安排老师的座位,方便老师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拉近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原来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密度,促进学生个体潜力的发挥,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与协作精神。 二、“小班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小班化教学废除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单向交往的教学模式,从而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立体式交往局面。将
3、参与式合作学习,分层式教学及设计辅导作业引入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及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倡导人道的、和谐的、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 1.分层式教学策略 (1)调查研究学生状况,进行“隐性分层”,“知人明材,而后因材施之以教”,因此先要将教学的主体-学生进行分层。分层时要全面的了解学生,可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平时自己对学生的观察进行分层。把学生分成A(学习有困难)、B(学习成绩稳定)、C(学习有余力)三层,实行以激励各层学生大胆尝试,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都要实施“分层”策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但注意
4、的是,在分层过程中,不能只以学生的成绩高低或老师的自我感觉对学生进行分组,必须有尽可能多的客观依据,否则会挫伤其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另外,要注意动态管理,对学习成绩和学习情感有升降起伏的学生,要根据其情况作适当调整,最终达到使学生最优发展,从而转化后进生。 (2)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在小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制定必须对各层次的学生都具有挑战性,但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使其学习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奠定基础。 2. 对小班化教学设计辅导作业的两点思考:(1)提倡作业的自主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成为作业的设计者.学生作业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不在于习题的量不足,而在于学生对
5、作业的兴趣。兴趣决定学生投入的时间和注意力。提升学生的作业注意力是解决作业效果问题的重点。在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调动学生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业。(例:一个单元学习完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并出一套测试题。经老师汇总、校正后,同桌、小组交换答题 。)(2)多做一些有趣的开放性、实践性强的作业。(例:二年级数学除法这一章中关于“”的来历。)三、“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学习环境优化了,由于人数的减少,班级空间显得很充足。教师可根据具体人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室内可安排一个简易的书柜作为小图书馆。教室的其他布置由学生自己设计,把教室变成学生的乐园,宽松、清静、独特。 教学方法改变了,由于空
6、间的变化,教师融于学生中间,角色变了,授课的方式自然也就变了。课堂上教师可以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可有针对性地关注每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在这样的课堂上鼓励学生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相竞争,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环境和资源丰富了小班化教学的资源。以前农村的学生不能做的实验现在可以实现了(如:观察花开、花落、种子的萌发等)。学生们可以有组织地感受自然,生命之伟大。及广大农村教师实施小班化教学策略的迫切心情。 四、在这种被迫小班化的形势下所存在的问题:1、对于我们农村教师,实施小班化教学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小班”的来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需要我们教师不辞辛劳去探讨,去钻研。2、虽然农村的教育资源已极其丰富,但目前农村小班化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会影响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小班化班级环境的创建、小班教材的供给等问题。3农村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都较陈旧,教师的朋友意识、合作意识都待加强,教学方法、组织方式也待学习和探讨。 4、农村学生是否能够尽快接受小班化教学策略,使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