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在进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过程中,为了使理论更易于理解、掌握,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理论更富有生动性,教师少不了花很多心思去准备丰富而有说服力的实例进行课堂分析。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感案例分析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愿与同仁一起探讨。一、案例分析活化教学内容,为学生理解观点与原理提供佐证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认真祥实的案例分析,使课堂教学在精彩的案例分析中紧扣主题、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观点与原理。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时,为让学生对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具体体现,以及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全面深
2、入的认识,在备课时细选了几个案例。首先在讲述“公平是人类追求的主题”这一开篇知识点时,我从古代人们最朴素的愿望:“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平理念开始分析起,进一步具体到“七个僧人分粥”故事情节,用平和的语言,娓娓道来:七个僧人每顿饭分一小盆粥。大家都想多盛点,吃饱肚子。但如果有人抢了先多盛多吃,就一定会有人少吃或没有粥吃。于是决定用抓阄的办法:每天抓到阄的人负责给大家舀饭,使每个人都有饭吃。但很快大家发现,这个舀饭的人总给自己留下比别人多的饭,这有失公平。于是商量着推举一个德高望众的人,让他负责给大家舀饭,做到公平。但一段时间后,他们中的个别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人主动来讨好舀饭的人,慢慢地人
3、们发现,碗里的饭开始有了不同。最后大家决定废除这一方法,还是实行抓阄的办法。只不过抓到阄的人舀完七碗饭后,必须要等其他六人挑选后,剩下的那一碗才是自己的。为确保自己不少吃,他必须做到每碗饭都盛得一样多。这是一个实现公平的历程的故事,从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人期盼公平。虽然时代不同,但公平的本质没有变化。人类从物质匮乏的时代,奋斗至今日物产极大丰富,人们心中的公平意识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烈。在讲述“公平”的重要性时,我引用了2008年4月刊登在新疆法制报上的一篇题为“教育部:深圳金融高管子女中考加分有违公平”的案例作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没有公平我们应有的权利和机会将失去保障,人人将失去安全感,
4、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公民会产生愤怒、怨恨,甚至会报复社会,对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进一步说明其危害性,我例举了2006年发生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血案一个农民工因感社会种种不公,产生仇富心理,抢劫并杀死一出租车司机后,开车连撞数人的典型案例。学生听了很是震惊。我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板书: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二、精彩的案例分析,使目标升华有人说,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知识的运用也可能是机械的,唯有情感的升华是能动的、持久的。在课堂教学中,精心选取的案例应该是益于学生理解的,反映时代特点的,能够引起普遍关注的典型案例。这样的案例能创设生动的情境,渲染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课堂
5、效果。在分析过程中,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运用恰当的语言、语气,合理的情绪、情感体现,唤醒学生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和自己同悲喜,迸发激情的火花。在讲解“维护社会公平”的内容上,首先结合校园生活中,师生之间因“不公平”发生的冲突和矛盾谈起,如学生加入团组织时老师“把关”;教室调整座位时,老师的“有意”安排;学生求教时,教师讲解时的不同语气和态度等等,都会给学生留下公平与不公平的思考。继而谈如何维护公平通过合法的方式,正确的途径,争取最大限度的公平。其次结合“爸爸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中爸爸的观点:与其消极的怨恨不公平,不如努力打造自身实力,以良好的心态,不懈的追求取得更好成绩。努力学习好成绩被认可,为实现公平创造更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一难点:公平与否的判断受个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制约。当内心感受不公时,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能使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不公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