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生物月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707932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生物月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生物月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生物月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生物月月考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哈师大附中2021 级高二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60分,1-40每题1分,41-50 每题2分1以下有关人体体液表达,正确是A体液是人体内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液体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局部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局部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因素是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3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BNaHCO3与乳酸反响,调节pHCH2C03抑制乳酸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02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4红细胞和肝细胞所处

2、内环境分别是A组织液、血浆B血浆、淋巴C血浆、组织液D血液、组织液5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响时,由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6以下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是A钙离子 B呼吸酶C葡萄糖 D血浆蛋白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8以下哪一项活动没有大脑皮层上有关中枢参与A感觉 B非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思维9当大脑皮层视觉性语言中枢受到损伤时,病人将出现什么病症A看不见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谈话B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谈话C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D能

3、够讲话,但不会书写10轴突是神经细胞A一种细胞器 B保护构造 C突触 D突起11以下有关突触表达,正确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12如图表示缩手反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三种神经元如果进展下述操作,试判断表达正确是A用电刺激处,那么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B用电刺激处,那么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C剪断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缩手反响叫做缩手反射D用一定强度电流刺激b神经元,那么神经传导方向为bc肌肉13以下有关神经调节表达,不正确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调节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根本方式C

4、单细胞动物承受刺激和发生反响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D反射弧是动物承受刺激和发生反响神经传导途径1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病症变化为观察指标,那么以下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顺序正确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15人体内环境中所含物质种类繁多,以下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物质是A营养物质类,包括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等B信号分子类,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组织胺、抗体等C代谢产物类,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D大分子蛋白质类,如

5、呼吸氧化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16界环境进展物质交换媒介17.关于淋巴液表达,错误 D.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18.以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关系,相关内容依次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19.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内环境a、b、c、d名称分别是( ) 血浆 组织液淋巴A. B. C. D.20.甲、乙、丙、丁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是 21+ D.突触前神经元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2223. 以下图是甲状

6、腺分泌活动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理解是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C. 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D. 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分泌功能24.如图,以下有关糖代谢及调节表达,正确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25.近年来醉驾问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以下哪些构造有关A.大脑 脑干 小脑 B.大脑大脑脑干C.大脑下丘脑小脑 D.大脑小脑脑干26.据报道,我国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构造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

7、触。请大胆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研究成果 突触小体中有细胞核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糖蛋白 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糖蛋白 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化学递质A.B.C.D.27.学习和记忆是脑高级功能之一,以下说法错误是 A.短期记忆不断重复可能会形成长期记忆B.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外界信息输入会形成瞬时记忆C.学习过程中反复刺激各种感官,有助于长期记忆形成D.短期记忆与新突触建立有关28.某一外伤病人有如下病症:能说话但听不懂别人讲话,能写字但不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是 A.S区和W区 B.S区和H区 C. H区和V区 D. H区和W区29效,不同激素可以催化不同化学反响C.激素一经靶细胞承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8、D.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生理活动发生变化30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量相差较大D.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到达稳态31.以下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表达中,正确是A.人体代谢中生物化学反响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血红蛋白、递质、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成分C.内环境稳态实质是内环境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32. 以下对于神经兴奋表达,错误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单向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根底33.关于内环境稳

9、态调节和内环境稳态含义表达中,不正确是A.人体内环境稳态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有直接关系B.安康人正常体温始终接近37,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那么引起血浆渗透压增加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展正常代谢必要条件34血糖调节只与激素调节有关C.年龄、性别、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成分存在差异D. 内环境中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进展35 B.感觉疼痛,说明兴奋已经传递到脊髓C.反射发生时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D.反射发生时,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发生识别和结合36.以下关于神经调节表达中正确是A.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传递

10、兴奋B.刺激某一反射弧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一样反响C.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372进入X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内环境是X和YD.X、Y、Z理化性质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38.人体内各种理化性质稳定依靠是各器官协同配合,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表达正确是A.人体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39.以下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表达,不正确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根底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

11、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关键D.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40.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是 工程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pmol/L胰岛素mIU/LA.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41.以下有关激素调节特点表达错误是A.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B.通过体液运输C.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微量、高效42.以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液体。以下说法错误是 A.内环境是指构成细胞外液环境B.可以运输激素、气体和代谢废物等C.处液体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D.处氧气浓度高

12、于处43.如图为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反射弧模式图C类似于突触以下表达不正确是 A.a处承受适宜点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释放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速率大于c处D.处承受适宜点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44.如图为突触构造和功能模式图,以下分析正确是2+可以促进过程,抑制神经递质释放B. 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C. 过程中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D.过程会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45.图甲是青蛙离体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是 A.刺激C处时,B点与D点会同时产生

13、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假设电流表两电极分别置于A、C两点神经纤维膜外,刺激B点,电流表指针不偏转D.内容物一定会使神经细胞兴奋,其释放到过程表达细胞膜功能特性46.如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示意图,在该过程中不会出现 A.膜与膜融合 B.ATP发生水解,释放能量C.递质释放和扩散 D.与递质结合后,受体分解47.如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假设刺激P点,将发生变化是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B.释放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细胞抑制C.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48.

14、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分析,错误A.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唾液腺属于效应器局部构造C. 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电-化学-电信号转化49.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物质组成和含量测定数据,相关表达不正确是 成分mmol/LNa+K+Ca+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16.147101025-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蛋白质、K+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D.与成分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50.以下与神经细胞有关表达,错误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

15、间隙中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二、填空题40分519分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 方式进展。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内环境包括图中 只写字母。3A中代谢废物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外还应有 ,A和B交换是通过 构造进展。4过程e和f渗透方向不同处在于:前者_ _,后者 。5过程e和d依次表示_ _ 作用。6E和B相比,E中不含成分是_ 。52.10分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反射弧,图

16、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局部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答复以下问题。(1)假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时,处跨膜运输物质是_,运输方式为_。(2)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过程中,信号转换是_;请用箭头和图2中数字表示神经递质运动路径:_。(3)皮肤感受器在被钉子扎了后,经过_(填写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处神经纤维膜外电位情况是_,处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_。5310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构造或细胞,A、B、C、D为调节物质:1图中下丘脑参与生理调节方式有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

17、境中,图中物质 填字母在血液中含量明显升高。2图中物质B和C依次是 、 ;如果图中 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3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图中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物质是 填字母。4血液中物质A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分泌活动调节方式称为 。5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平衡。54. 11分答复有关免疫问题。1抗体化学成分为。当 细胞外表特异性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分泌到血液中。2HIV主要攻击人,最终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变化是曲线A。假设第8天,同

18、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抗体产生量是曲线;表示对抗原X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其特点是 , 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响时产生细胞作用。假设第8天不注射抗原X,那么以后对抗原X抗体产生量变化是曲线。高二生物答案选择题1-5 CBBCC 6-10 BDBBD11-15 ADAAD 16-20 BDBAC21-25 CBDDA 26-30 DDCBD31-35 ABCCC 36-40 BDDAB41-45 ADDCC 46-50 DCACB519分渗透或自由扩散 A、B、D 皮肤 毛细血管壁 可逆双向 单向 扩散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分 大分子蛋白质52.10分 (1)Na+ 协助扩散(2)电信号化学信

19、号电信号(3)F2分保持正电位2分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2分5310分1神经调节和体液或激素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2分 A和D 2分 2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丙 3C和D 4反响调节或“负反响调节5抗利尿激素5411分.1蛋白质;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2分;2T细胞;3C;B;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响快而强(或反响快,产生抗体多) 2分;记忆细胞;C2分高二生物答题卡选择题1-5 CBBCC 6-10 BDBBD11-15 ADAAD 16-20 BDBAC21-25 CBDDA 26-30 DDCBD31-35 ABCCC 36-40 BDDAB41-45 ADDCC 46-50 DCACB519分_ _ _ _ _ _52.10分 (1) _ _(2) _(3) _ _5310分1_ _ 2_ _ _ 3_4_5_5411分1_ _2_3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