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传播学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传播学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播学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摘 要】本文论述传播学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针对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传播内容抽象、传播过程单向、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学生社团特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优势,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保障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传播队伍、营造传播氛围和提升传播效果等措施,促进以高校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 传播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路径【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12C-0024-0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
2、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并强调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一個重要内容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部分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简单等同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以“满堂灌”的理论教学模式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个体化全过程,对传播对象价值观的多元化、传播发展的全球化、文化符号的消费化的特点认识不足,对价值传播对象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考虑不够,对传播方式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不够重视。因此,高校出现课堂教育传授知识容
3、易完成而学生的外在行为塑造难以实现的局面。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存在的问题(一)传播内容的抽象性。目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但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简单的灌输,传播的内容注重表面,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和生动描绘。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熟的关键时期,受网络等多种新兴传媒的影响,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碰撞,大部分学生还没法真正做到明辨是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抽象性,高校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做到接受其价值准则并带来行为选择的影响更需要一个培育和
4、践行的过程。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和消化。(二)传播过程的单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是传播者向传播对象也就是向受众传播特定信息、受众也能够从被传播的信息资源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的一个过程。因此,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传播者和受众都能够在传播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求。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采用的是建立在大众社会论基础上的受众观,认为可以通过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去形成舆论,影响学生的信念,甚至指导学生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这种“皮下注射论”已经被逐渐证明了其局限性,只
5、有主动接受、双向互动的传播,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所接受、所内化。(三)传播方式的单一性。传统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简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知识传授,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较为单一、死板,忽视了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学生情感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学生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能基本掌握,却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深入了解,只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纯粹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观上认为与个人行为联系不紧密,更鲜少去践行核心价值观。同时,高校也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的群众性实践的思考,没有真正从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及成长需求的角度去设计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和传播平台,传播手段
6、的单一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的优势(一)受众个体得到尊重,容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2020年印发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由此可见,学生社团中的成员因兴趣爱好和共同意愿组织在一起,其成员的个性得到尊重,主观能动性也极易得到调动和发挥。因此,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作为受众的学生社团成员个体在得到充分尊重的同时,其本身价值观念也容易受高校学生社团主
7、流文化的影响,也极易实现自身主观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具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众基础。(二)思想交流非常活跃,容易产生共同价值追求。高校学生社团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组织意愿,学生社团组织对于每一个成员而言,不仅是自己交流兴趣爱好和切磋个人技艺的平台,也是交流思想、彰显个性和广交朋友的平台,容易在展现自我才艺的同时,找到相互间的共同思想认同。因此,高校学生社团成员间的各种交流有着充分的思想基础,思想交流更加活跃,成员间的组织归属感和思想认同感强烈,容易产生思想共鸣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社团不仅具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基础,更重要的是具有开展思想教育
8、和价值引领的思想基础,这也是高校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教育实效的根本所在,这也使得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播的独特优势。(三)实践活动载体丰富,容易提升传播培育实效。上海团市委的2020年上海市大中学生社团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市54所高校有学生社团超过4000个,集聚了超过50万大学生,约70%的社团规模超过30人,少量文艺类、体育类社团的单个规模达1000人,社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体育、文化、公益等。由此可见,从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和成员人数现状而言,不仅反映出了高校学生社团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播的基础,更反映出了在学生社团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同时,从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别和活动领域而言,学生社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体育公益等各个领域,且以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而通过实践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更容易让学生感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也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