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全力实现绿色崛起.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55548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高新区:全力实现绿色崛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合肥高新区:全力实现绿色崛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高新区:全力实现绿色崛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高新区:全力实现绿色崛起.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合肥高新区:全力实现绿色崛起摘要: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公共安全、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高新区在低碳产业、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走进中国低碳环保产业园合肥高新区:全力实现绿色崛起蜀山脚下,董铺水库之滨,有一个依山傍水而建的国家级高新区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个地处中部,创建于1990年老牌高新区如今已经成为首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两度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

2、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荣誉称号,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位居第12位。作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合肥高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公共安全、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区现有入区企业3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50余家,其中园区孵化培育上市公司12家。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对“十二五”期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重任,合肥高新区将“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园区”列入发展战略,将努力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全力打造

3、融科技、产业、人文、山水于一体的绿色、宜居、和谐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能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区。科学规划,成绩斐然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科学规划。结合区情,合肥高新区制定了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旨在促进低碳经济进一步发展,加速高新区绿色崛起,通过创新能力建设,率先探索低碳经济之路,力争用1015年的努力,把园区建设为高科技产业生态改造样板区、低碳新兴产业示范区、创新要素汇集区、技术标准引领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开发区。同时,高新区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低碳经济的综合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有

4、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清洁能源供应和使用比例不断提高;减碳技术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取得巨大进展。目前,高新区在低碳产业、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新能源产业已形成一定的承载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区内成长起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一系列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市政节能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在全省处于先进水平。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日益受重视的情况下,合肥高新区正努力打造一个占地1454亩、总投资约为4亿美元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依托良好的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源优势,吸引太

5、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聚光跟踪技术产业应用、太阳能照明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热泵等新能源项目入驻,逐步形成光能、风能及节能技术应用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到2015年,合肥高新区将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全区每万元工业增加值GDP能耗达到0.12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下降至2.8立方米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低于2.06吨/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低于0.3吨/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于91.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于97.5%;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5%以上;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全区建设用地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大于30亿元/平方公里;全区主要污染物

6、排放强度有所下降,其中单位GDP的COD、SO2和氨氮排放强度分别达到0.05千克/万元、0.1025千克/万元和0.105千克/万元;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低碳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削减率大于29%,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4%,节能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大于55%。将 “绿色招商”进行到底2010年9月20日,在安徽省环保厅、合肥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合肥高新区被国家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批准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年度总结、绩效评估和考核验收中纳入发展低碳经济

7、的内容并提出具体要求,从而成为安徽省首家获批创建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开发区。这既是一份荣誉,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按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通过产业优化、技术创新、管理升级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根据各园区特点从低碳产业、低碳生产、低碳产品、低碳生活等方面着手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如果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比作是高校中的清华或北大,合肥高新区目前只是参加完中考,” 合肥市环保局副局长高勇这样形象地解释,“成功进入重点高中之后,接下来只有经过几年的努力,参加高考才有机会走进清华

8、、北大,拿到国家三部委授予的生态工业园区称号。”面对这一目标,合肥高新区人信心百倍。为了实现“绿色招商”, 合肥高新区严把环境大门,不断提高招商引资门槛,将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企业一律拒之门外,同时鼓励并扶持区内秸秆发电、污水处理、节能照明、新能源发电、空气检测等环保节能产业做大做强,对传统产业加大升级改造和节能减排力度。为了将“绿色招商”的理念贯彻到底,凡是不符合高新区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即使是世界500强企业,过亿项目,也被高新区婉拒门外。在企业生产方面,高新区全力推进区内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

9、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始终如一地贯彻这样的理念多年后,目前,合肥高新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有236家,占安徽全省的18.3%,经认定软件企业216家,占全省的70%,国家、省、市创新型企业86家,占合肥全市的70%以上,200多项科技成果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阳光电源、科大立安、四创电子、量子通信等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成功应用于嫦娥探月工程、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据统计,全国高新区平均万元GDP能耗0.44吨标准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2 吨标准煤的36.7% ,而发展较好的合肥高新区平均万元GDP 能耗仅有0.3吨左右,约低于全国高新区平均万元GDP能耗水平的30%。

10、这些创新平台,为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利用这些创新平台,高新区着力构建生态工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生态链,针对主导生态链缺损部分,通过招商引进关键补链项目,把工业链发展成生态链。“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承载基础,因此可以说,合肥高新区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优势。”有关负责人说。同时,这些科技成果取于园区也用于园区。目前,合肥高新区正在运作一项工程,即将部分大型屋顶变成光伏发电站。在合肥高新区阳光电源产业基地,一套自主建设的700kWp光伏并网试验电站已成为合肥市可循环再生能源利用的亮点工程。该电站在发挥其生

11、产试验设备功能的同时,每年可发出60多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240余吨标准煤产生的电量,可减排二氧化碳500余吨、二氧化硫4.7吨、氮氧化合物7.8吨。届时,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将超过2兆瓦。对于屋顶发电站的建设,有关人士认为,这是“企业主动承担推动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的自觉行动和重要举措,是合肥市和安徽省高科技普及教育的活教材。”可见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能诞生高科技项目,也会最先受惠于高科技项目。2007年12月,安徽省首家城市污泥焚烧项目在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投入运行。公司将目前运行的2台75吨/时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后用于掺烧污泥。此项目以原煤为主要燃料,以污泥为辅助燃料,解决

12、了污水处理厂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升了合肥市整体的城市形象,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国祯环保公司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处理城市污水。目前国祯已承建和参与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达300多项,形成了从投融资到工程建设,从设备研发制造到设备集成,从污水处理工艺的开发到中水回用,从污水处理设施的托管运营到BOT、TOT等投融资项目运作的完整的污水处理产业链。低碳发展八步走对于高新区来说,低碳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的游戏规则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的群雄逐鹿,谁能把握这次机会,找准切入点,就能赢得先机。对于未来,合肥高新区给自己确定8个努力的方向。一是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

13、展太阳能产业。发展光热利用产业,扶持骨干企业,加快产品开发和更新换代,支持平板型和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适应建筑一体化要求。发展光伏产业,集中力量打造“中国太阳谷”。开发太阳能电池封装技术、电池板自洁技术、并网发电技术、照明灯具与照明系统,努力在关键性技术和工艺上实现突破。积极建设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稳步开发生物质能。积极发展风电产业。探索利用地热能资源。积极研发能满足环保和循环利用要求的地源热泵系列技术,大力开发热泵空调、无机超导热管等产品,努力实现热泵产品全国领先目标。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二是用清洁生产理念改造传统产业。使用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理论改造传统产业。扶持高效节能降耗产品以及节能

14、新装备,在金属、电力、建材、机械、化工、等行业中推广应用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工业余热利用技术、高效电机节能技术,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推进园区内产业链上下游衔接,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率。抓好循环经济园区和企业试点,形成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示范体系。建立废物分类收集体系,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完善“废弃物收集处理资源化”的产业链条。抓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支持物资回收利用企业发展,促进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有害废弃物的处置。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抓

15、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会展业、旅游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城区物流配送中心和县域产业物流中心,形成一批辐射周边、流通全国的物流园区和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引进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信息系统,为物流业大发展提供信息支撑。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建设区域商贸流通和餐饮休闲中心。增强商贸流通业辐射能力,弘扬传统饮食文化,扶持一批餐饮品牌企业。发展一批大众化餐饮网点,形成不同种类、不同特色、不同

16、层次的餐饮聚集区。四是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强化节能设计,新建建筑应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新建居住建筑实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鼓励应用地源热泵采暖制冷系统。严格节能监管。把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纳入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尽快建立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体系。鼓励低碳运行。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鼓励居民使用节能灯、节能电器。推进“金太阳示范工程”计划,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逐步扩大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利用覆盖面。改造既有建筑。加快对非节能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进行节能改造。推进既有建筑供

17、热计量工作,逐步实现按热计量收费。五是积极发展低碳交通。积极发展低碳交通,优化交通网络结构。制定城乡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公交线网,逐步提高公交线网密度。及时开辟、调整、延伸公交线路,扩大公交服务范围,加大公交换乘枢纽建设,努力构建衔接通畅、四通八达的公交布局,初步形成快捷的综合性交通网络。积极建设现代交通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优化交通耗能结构。鼓励使用天然气、液化气、氢燃料等清洁燃料。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小排量轿车,推进轿车油改气。鼓励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逐步减轻交通工具对环境的压力,实现城市交通低碳化运行。六是发展低碳技术,实施低碳教

18、育。支持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实施技术改造,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按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动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七是加大低碳宣传,倡导低碳生活。对全区大力开展低碳宣传,积极制定宣传方案,针对企业、居民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树立“低碳高新区”形象。对内强化舆论引导,在重要新闻媒体进行系列报道,刊播低碳城市建设公益性广告,引导居民在生产、生活、流通、消费各方面,积极贯彻低碳理念,在全社会形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提高对发展低碳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资源意识、能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加快发展低碳

19、经济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八是完善低碳政策体系。进一步研究制定和完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和相关实施细则。优先保证低碳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在财政预算内安排扶持低碳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对低碳工程、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推广应用的支持。落实绿色税收、绿色信贷、绿色证券有关政策。制定奖励措施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加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我市“十二五”时期一项重点工作。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动向,超前、主动规划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步骤及重点,将低碳经济发展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相关专项规划中,健全体系、统筹

20、推进。活动介绍随着国务院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减排目标,我国政府近年来相继出台环保减排政策,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复苏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国内产业聚集化发展的特点正日渐彰显,作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产业园,其低碳、环保、生态化将成为区域内产业发展模式升级的主战场。低碳产业园在得到热启动的同时,亦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藉此,低碳世界杂志社特策划推出“走进低碳产业园系列报道专题”,从2011年12月开始,通过一刊一网联袂报道,对话国内重点省市产业园区,探讨低碳产业园的发展途径和模式,分享各产业园的低碳环保实践经验和特色塑造;邀请园区入驻代表性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介绍低碳产业园与企业发展的联动契合点,搭建交流与宣传的有利平台。本次系列报道活动旨在真实展现低碳理念、低碳技术在中国产业园区的普及状况以及在实践中的运行成效,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崇品牌和应用,从而真正走出一条符合自我特色自身特色的产业园低碳环保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