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及基坑开挖支护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55509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监测方案及基坑开挖支护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坑监测方案及基坑开挖支护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方案及基坑开挖支护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方案及基坑开挖支护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坑监测方案及基坑开挖支护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第一节 基坑监测方案一、 工程概况中山市天乙海岸名都高层住宅2、8栋工程基坑位于中山市东凤镇东凤大道。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南面放坡开挖为三级。其他位置采取放坡与基坑支护桩结合的支护形式。为确保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以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根据设计要求、基坑设施应与现场监测相结合,对现场监测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设计与施工单位,以达到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目的,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二、 监测依据本监测方案的制定主要依据以下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资料;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建筑基坑支护工

2、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本工程设计图三、仪器设备选用及测点布置 根据本工程中设局单位提出的监测技术要求和现场施工具体情况,仪器设备选用和监测点数目(测点布设见附图)如下表1所述 主要检测仪器设备及测点一览表监测项目测点布置测孔深度仪器设备测量精度(个、孔)要求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以及沉降观测 19/全站仪/水准仪1”、1mm围护结构测斜观测/ /测斜仪002mm/500mm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24 / 水准仪 1mm锚索应力 12 /频率计1/100(F.S)地下水位8与基坑同深度水位

3、计5.0mm主体沉降 1 / 水准仪1mm四、 监测方法及其原理(1)桩顶水平移位 1)测点布置和埋设 水平位移监测点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水平位移监测点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相应部位进行布设,并加以固定。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均为变形监测控制点,基准点一般距离施工场地较远,应布设在影响范围之外,即3倍基坑开挖深度以外,用于检验和恢复工作基点的可靠性。工作基点则布设在基坑周边比较稳定的地方,一般位于基坑拐角处,直接在工作基点上架设仪器对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监测。 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和初始值的观测 水平以为监测控制网按两级布设,由控制点(4个基准点)组成首级网,由观测点及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对于

4、单个监测点,可将控制点同观测点按一级布设。埋设监测点后,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初始值观测,至少要连续观测2次,2次观测值较差应满足有关限差值要求,取2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水平位移监测则以初始值为比较基准值。 3)测量方法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主要采用全站仪以及配套棱镜进行观测。水平位移监测主要采用视准线法、小角法、控制网法。具体方法可根据现场情况和监测要求灵活应用。 4)注意事项 a、测区的基准点不应少于3个,工作基点数量视监测情况而定; b、监测点要浇注混凝土进行固定(钢板桩上采用反射片),并涂好红漆做好明显标记,以防破坏; c、使用仪器进行观测时,要尽量减少仪器的对中误差、照准误差和

5、调焦误差的影响。(2)桩体垂直移位、临近建筑物沉降1)测点布置和埋设 沉降监测点分为基准点、转点和监测点。基坑周边沉降观测点可与水平位移监测点共用。基准点为变形变形监测控制点,采用深埋式基准点。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和初始值的观测水准控制网按两级布设,首先根据开挖区及周边建(构)筑物监测点分布情况,布设首级控制网(起始、闭合于首级基准点)观测首级控制点高程;其次布设二级水准网(起始、闭合于首级控制点),观测各沉降监测点高程。首级控制和二级控制可布设成附和路线或闭合路线,具体路线可根据现场监测点情况而定。埋设监测点后,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初始值观测,至少要连续观测2次,2次观测值较差应满足有关限差值

6、要求,取2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沉降监测则以初始值为比较基准值。3)测量方法 采用瑞士北京电子水准仪或北京自动安平水准仪量测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沉降和临近建筑物沉降。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视线长度50m,视线高度0.5m,采用分区水准点控制环线法,允许闭合差0.3n(n为测站数)4)注意事项a、测区的基点数不少于3个,工作基点数量视监测情况而定;b、监测点要浇注混凝土进行固定(钢板桩上采用反射片),并涂好红漆做好明显标记,以防破坏; c、使用仪器进行观测时,要尽量减少仪器的视差和调焦误差的影响。(3)地下水位监测1)仪器及测点埋设在基坑的周边,采用国产水位计进行监测。水位计是由“地面接收仪

7、器-钢尺水位计和地下材料埋入部分-水位管”组成。水位管采用钙塑管,应在开挖前埋设完成。采用钻孔法进行埋设,钻孔深度等于埋设深度。水位管中段应制作成花管状(打孔),外缠滤布,管底端封闭,为避免滤布堵塞,钻孔施工应采用清水钻进,成孔后将水位管送人孔中预定位置,在水位管周围填以中粗砂。水位管顶部需砌砖进行保护。2)测量方法测量时,拧紧绕线盘后面的止紧螺丝,让绕盘转动自由后,按下电源按钮,把测头放入水位管内,手拿钢尺电缆,让测头的触点接触到水面时,接收系统的音响器便会发出连续不断的蜂鸣声。此时读出钢尺电缆在管口处的深度尺寸,即为地下水位离管口的距离。(4)测斜桩体变形 支护桩测斜采用加拿大进口RST或

8、美国进口SINCO测斜仪。1) 测斜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测斜仪横截面一般为圆形,上下各有两对滚动轮,上下轮距500mm。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摆锤始终保持铅直方向的性质,测得仪器中轴线与摆锤垂直线的倾角。倾角度变化可由电信号转换而得,从而可以知道被测构筑物的位置变化值;在摆锤上端固定一个弹簧铜片,簧片上端固定,下端靠着摆线;当测斜仪倾斜时,摆线在摆锤的重力作用下保持铅直,压迫簧片下端,使得簧片发生弯曲,由粘贴在簧片上的电阻应变输出电信号,测得簧片的弯曲变形,即可知道测斜仪的倾角,推出测斜管(以及周围土体或构造物)的位移。2) 测斜管的埋设和测读方法在基坑开挖前,将测斜管(采用钙塑管制作,外径7cm

9、,每节长2m)预埋入支护桩中,在支护桩钢筋笼制作完成后进行绑扎固定,与钢筋笼一同吊入并在浇注支护桩混凝土时固定。如测斜管无法预埋或在施工过程中遭破坏,则钻孔埋入紧靠支护结构土体里,管顶高出基准面150200mm,具体位置由场地位置而定。在土体中,测斜管采用钻孔法进行埋设。钻孔深度等于埋设深度,钻孔施工应尽量采用清水钻进,孔径略大于所选用的测斜管的外径。通过导向槽,将管内注清水的测斜管逐节放入钻孔内,接口用封箱带密封。随后在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空隙内回填水泥浆。埋设就位的测斜管必须保证管内的十字导槽对准开挖面的纵横方向,测斜管内纵向的十字导槽应润滑顺直,应保证管身垂直,管端接口密合。测斜仪是一种比较

10、精细的仪器,现场重复测试的次数较多,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垂直振动保持导线平直,使用后要妥为保管。同时应该重视对测斜仪量测精度的校正工作。测量时,将测斜管与标有刻度(一般500mm一个标记)的信号传输线连接,信号线另一端与读数仪连接,再将测斜仪沿测斜管的定向槽放入管中,直滑到管底,每隔一定距离(500mm)向上拉线读数,测定测斜仪与垂直线之间的倾角变化,即可得出不同深度部位的水平位移。由于测斜仪测得的是两对滚轮之间(500mm高度)的相对位移,所以必须选择测斜管中的不动点作为量测放入基准点,一般以管底端为不动点。如果不能保证底端不动则必须以管顶为基准点,用经纬仪或其他手段测出该点的绝对水平位移,以推

11、算出测斜管不同深度的绝对的水平位移。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测斜管安装要求 测斜导管为2m的塑料管,在连接二根测斜管时,要保证接头及导槽对接好,使导槽保持连续呈直线。接头处及管底用铆钉联结紧密并密封严密。当所有管连接好后,保证上下两端的端口用管盖密封,并且固定稳妥。 在测斜管连接好后,绑扎在其预制好的钢筋笼内壁上,然后随钢筋笼一同放入桩孔内。 控制一对导槽的方向与边坡走向一致,导槽螺线在孔内不超过3。(1) 周边土体测斜管安装要求 用钻机打好孔后,应立即安装测斜导管。 测斜导管为2m的塑料管,在连接二根测斜管时,要保证接头及导槽对接好,使导槽保持连续呈直线。接头处及管底用铆钉联结紧

12、密并密封严密。 控制一对导槽的方向与边坡走向一致,导槽螺线在孔内不超过3。 安装要钻机配合,利用钻机吊装,保证测斜管以匀速徐徐下放至孔底。 测斜管全部吊装完毕,在测斜管与孔壁间用过筛的砂充填,填砂要均匀缓慢,保证管与孔壁之间充填密实。 测斜管安装完毕,要用盖子把管口盖住,以免杂物填塞测斜管。 2)观测操作要求探头、电缆和显示器之间的连接要严密。探头要首先插入顺坡向的那对导槽,探头轮子定向于A+轴。 下放探头时要匀速缓慢,避免撞击探头。 要等待510分钟,使探头温度和地下温度平衡后,再提升探头进行测读“A+”值。 要事先准备好记录表格、铅笔等,每次测量深度要尽可能准确,要等读数稳定后再进行记录。

13、 当探头回到地表时,把探头从套管中拿出,转180后再将探头重新插入同一对导槽中进行测读“A-”值。然后再测“B+”值与“B-”值。 检查A读数的和与B读数的和是否保持大约的常数值,若不是,则需检查原因,排除故障。(5)锚杆(索)拉力测试1)观测仪器埋设将锚索应力计两面用小钢板夹住,锚索必须从其正中心穿过,然后锁定在锚索锁具与支撑面之间。2) 测量方法监测仪器采用国产频率仪。测量时,应检查导线是否完好,读测应在频率仪读数稳定后进行。(6)建筑物主体沉降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方法同桩体垂直位移,临近建筑物沉降,均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详见桩体垂直位移、临近建筑物沉降观测。五、监测频率 (1)施工之前测

14、量两次初始值,记2次。 (2)基坑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急剧期间,每24天一次,其余情况下每710天一次;如有异常位移的部位,应加密测量次数,做到每天一次。 (3)基坑监测直至地下结构施工到0,且已回填为止。 (4)总监测次数暂定为10次; (5)具体监测频率根据施工进度(如土工开挖情况)、前一次监测结果,及天气等因素合理调整;(6)主体结构施工每23层观测一次,建筑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每23个月观测一次,装修完成后每100天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7)当结构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加密观测。(8)当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连续监测。六、报警指标的确定及应急措施围护构造顶部水平位移和测

15、斜控制值:120mm;注:因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原支护结构不能满足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要求,在再次施工加固或土方开挖时,可能出现一个明显的位移过程,待加固搅拌桩和锚索施工完成后,才能趋于稳定。地下水位控制值:1000mm;周边建筑物及地面沉降控制值:30mm;锚索控制值:70设计承载力;当基坑变形、地面沉降达到控制值的80时,视为预警值。当监测发现基坑变形出现异常情况时,处理措施如下:1、 监测方现场口头通知委托方指定的项目联系人,并提交监测结果。2、 立即安排对异常测点的复测和加密监测。3、 24小时内提交异常点有监测人员签字的监测结果。4、 参加甲方组织相关单位召开现场会议,共同协商紧急处

16、理措施。七、监测资料的提交 1、阶段报告与总报告在现场监测完成后48小时,提交检查结果,7个工作日内提供正式报告。在完成地下结构施工后,并全部回填至0.0时,提交监测竣工报告。具体项目如下:(1) 水平位移(2) 沉降(3) 地下水位(4) 测斜(5) 锚索拉力2、测试成果整理 (1)水平位移水平位移监测成果汇总表;代表性测点位移时间关系曲线。(2) 沉降 沉降监测成果汇总表;代表性测点位移时间关系曲线。(3)地下水位各监测孔地下水位深度总表(4)测斜 各测斜孔内分层水平位移总表;水平位移时间关系曲线。 (5)锚索内力 轴力监测成果汇总表;代表性测点轴力时间关系曲线。八、甲方免费协助事项 1、

17、提供进退场道路及沉降观测的通视条件,不得在沉降观测路线上堆放杂物阻碍沉降观测的实施;2、保护沉降观测点及水准基点不受施工影响,不被破坏;3、布置水准点、水位观测点及其他观测点时委托方免费为观测方提供水电;4、按要求配合监测方埋设测斜管、轴力计、锚索应力计(在预埋测斜管的连续墙浇注混凝土前一天,布设轴力计混凝土支撑施工前一天以及布设锚索应力计的锚索锁定前一天,通知监测方)第二节、基坑开挖支护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一) 支护结构位移量过大若插入坑底部分支护桩向内变形,支护桩下段位移较大,造成桩背土体沉陷,主要应设法控制支护桩嵌入部分的位移,着重加固坑底部位,具体措施有;(1) 回填好土、砂石或砂袋等

18、,回填反压土高度至能保证基坑变形完全稳定为止。(2) 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3) 对坑底进行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抗力。(4) 坡顶卸载:坡顶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挖除,减少坡顶荷载。(5) 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挖到底后及时浇注垫层。(二)支护结构渗水、漏水(1)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下,可采用坑底设排水沟的方法。(2)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用流砂带出,造成施工困难,而对周围影响不大的情况,可采用“引流修补”的方法。1)在渗漏较严重的部位,先在支护结构水平(略向上)打入一根钢筋,内劲2030mm,使其穿透支护结构内,由此将水从该管引出。2)

19、将支护结构的薄弱处用防水砼或砂浆修补封堵。3)待修补封堵的砼或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钢管出水口封住。如封住管口后出现第二处渗漏时、按上述方法再进行“引流修补”。如果引流的水为清水,周边环境较简单或出水量不大,则不做修补也可,只需将引入基坑的水排出即可。(3)如基坑止水帷幕出现漏水现象,则在漏水处打入钢花管注浆或用砂袋堵漏并注入堵漏剂、早凝剂等:在漏水帷幕背后打入钢花管注入水泥浆或玻璃胶等进行固结、堵漏。(三)流砂、管涌、突涌(1)对较严重的流砂现象应增加坑内的降水措施,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12m.(2)如果流砂是在上部桩间的缝隙中出现的,则可在桩间嵌补防水细石混凝土。施工中应先在出现流砂的

20、部位插入引流管,而后将该段桩幅间土清除,再将两面桩幅对应面凿毛,然后在外面支模,浇注防水细石混凝土。(3)管涌十分严重时可在支护桩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和支护桩同时进行注浆钢板桩底应与支护桩底标高相同,顶面与坑底标高相同,钢板桩的打设宽度应比管涌范围宽35m。(4)基坑局部如果发生坑底突涌,应立即停止开挖,在突涌位置周围堆填沙袋反压直至地下水外涌得到控制,然后采用相应措施;在突涌地段增设钢板桩围井;在围井内采用双液注浆;可采用搅拌桩密集封堵;设降水措施(使用小口径降水井明排降水)将坑底的土层的地下水位稳定控制在坑底面以下不少于2.0m。(5)基坑底发生隆起时停止土方开挖,并进行土方(沙袋)

21、回填反压、坡顶卸载和基坑底注浆固结软弱土层。(四)土方开挖和边坡不稳(1)地下水影响坡面及土方开挖施工,则每次开挖本层土体后要求在基坑距边坡一定距离的部位超前开挖一深坑,深约1m,下泵抽水。(2)土方开挖后如果发现局部自稳能力不足,表面土易坍塌,则可向土层打入13m长竖直或水平48钢管或22钢筋、增设木板或密布木条、堆置砂袋等,再在坡面焊接钢筋网,临时稳定坡体。(3)局部边坡坡顶位移如果超过预警值,具有进一步发展趋势时,则立即加固边坡,如土方(砂袋)反压加固坡脚;往坡面打钢管或树根桩等加固滑动坡体;尽可能在坡顶削坡减小坡顶荷载,必要时回填边坡土方。情势得到控制后在采取进一步的技术处理措施。(4

22、)坡面局部渗水影响喷射砼,如普通排水管效果欠佳时,在坡面土层中设置长1m的钢花管或软胶管排水,然后进行喷砼施工,在喷砼面凝固后封闭该排水管。(五)截、排水措施在基坑顶部,采取截水沟、硬化地面等临时措施拦截地表水,以防下渗或直接流入基坑内。对地表裂缝,及时采用水泥砂浆封堵,以防地表水下渗。同时监测基坑顶部所有污水、给水管线,看是否断裂,有水下渗入基坑边坡,如污水雨水管线有断裂,应将污水,雨水管线的水源切断或污水、雨水管线改线。基坑底部用污水泵抽水,并做好坑底排水设施,使基坑底部尽量尽量保持干爽,以防基坑底部土体泡水软化。(六)回灌井监测(1)回灌井布置;设计施工图水位观测井即可作为回灌井,按照设

23、计施工图布置。在基坑开挖前设置,并记录个井原始地下水位。(2)回灌用水可以采用基坑内的抽排水,但必须经过相应的沉淀,若基坑内抽排水量不足时,用生活用水进行补充。回灌井长度为下砂层1米为宜。(3)原则上根据水位观测结果随时条件回灌水量的大小,保持各井原始地下水位。但当基坑周边地面沉降接近预警值且地下水位突然下降过大时应立即暂停开挖和坑内降水井抽水,开始回灌,使用井内地下水位保持在地面下原始地下水位。(七)防雨措施;现场准备足够的雨篷布,下雨时水泥、砂石及刚施工的桩、梁、面层进行及时覆盖,保护成品。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速凝剂,坡面渗水或遇下雨时在喷砼内加入。(八)保护管线措施;对照管线资料,在现场认真符合管位置,一切以现场查实位置为准。施工锚杆时严格控制施工角度,避免损坏管线。对经过该基坑边的供水管道的阀门位置了解清楚,一旦发生险情,及时关闭阀门,然后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这次应基坑中出现多处管涌后,沿基坑周边对工程地质进行了补勘,发现该工程地址有多处隐患,如ZK10到ZK13,它们之间通过23、26、29到210以下的砂层有“串通”的可能,或在基坑中部的某一处隔水层被尖灭,那么基坑中部的管涌仍然会存在,对以上应急措施起到暂时作用时,需进行设计变更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基坑的绝对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