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表.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设计表学科 数学 授课年级 小学一年级 学校 北大附小 教师姓名 李福霞 章节名称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 “认识种表”小明的一天计划学时1学时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要结合生活经验教会学生看钟表,会认识整时、半时,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学习“时、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结合学生作息时间,使学生 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识别整时和半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者分析入学前,已经积累了看钟表上的时间的经验。知道几时起床几时到校几时睡觉等等。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
2、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安排,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学生在家庭中已经初步认识了钟表,所以本课他们并不陌生。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 2、会认读整时和半时。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几时和几时半。初步建立时间概念。过程与方法:在认识钟面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能认读整时和半时。解决措施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面模型、画笔等。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理解整时与半时的时候,时针与分针的指向。解决措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面模型、画笔等。教学设
3、计思路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始以“猜谜语”的故事导入,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研究钟面来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使学生能更好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拨一拨钟面,进而认识时间;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的指几情况,进而发现整时与半时时间与分针的指向。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本课教学,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注意师生、学生间的互动。在揭示“整时时分针指向12”时,教师先演示拨钟面,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间相互讨论,鼓励大胆猜测,各自发表见解。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发现规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4、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始终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的翅膀永远张开,参与意识得到了培养,智慧得到了增长。依据的理论引导探索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已熟悉钟表。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面模型、画笔使用投影仪显示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观察中发现。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整时与半时认读简单的时间观念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猜谜语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8分钟一、 设情境,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师:
5、老师给你们说一个谜语来猜猜,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有个好朋友,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生1:闹钟.生2:手表师:你知道钟表有什么好处吗?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朋友.(出示课题:认识钟表)。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猜谜语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和发现兴趣,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合作探索,学习新知。通过认识钟面逐渐认识一分,时,以及时分之间的关系。20分钟二、自主探索 构建知识1、初步感知钟面: 师:老师有许多漂亮的钟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钟表,有电子钟,小闹钟,挂钟,手表等。)师:小朋
6、友,你们知道这些钟表面上都有什么?请小朋友们拿出桌上的钟面,同桌互相说一说。师: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数)有哪些数?师:1-12 是怎样排列在钟面上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演示) 师:钟面上有什么? 生:时针和分针。师:你真了不起,你能告诉我们哪根针是时针,哪根针是分针生:短的那根针是时针,长的那根针是分针。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钟面上的短针是什么针,长针是什么针?还有谁会说的?师:对了,钟面上的短针是时针,表示几时,长针是分针,表示几分。(课件出示: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齐读师:请小朋友们将自己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指给同桌看,一边指一边认识整时、半时1、屏幕依次出现“小明的一天”的情
7、景图。(课件演示)师:小朋友们对钟表了解的可真不少,那你能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吗?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时间的?小组讨论交流。2、小组汇报,互相补充。师:你是怎样看时间的?学生汇报: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这是6时。区别整时和半时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能给这些时刻分分类吗?学生讨论交流,将整时的分一类,将半时的分一类。师:那你能说一说整时有什么特点?半时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整时的特点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半时的特点是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半。三、巩固练习,加深表象1、找朋友师:每个同学都有一张表示时刻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哪一个钟面是好朋友呢?你就
8、站在这个钟面下(放找朋友的音乐)全班到黑板上找朋友,大家找到了朋友,高兴的回到座位上,只有一个同学找不到朋友。教师找学生用他们手中的钟面模型拨出相应的时刻,和他做朋友。一生拨钟面。2、实践活动:师:刚才我们看到小明的一天安排的这么好,你们想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呢?请你把自己的时间安排说给你的同桌听。生交流汇报。四、布置任务,拓展延伸小调查(课件)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动手拨动分针学生动手拨动时针学生合作交流、探索规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交流中学习,在讨论中发现来认识钟面。这个过程给学生创造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地构建知识。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借助学生
9、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以儿童熟知的生活场景为导入,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情趣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猜测一验证一归纳”的过程,充分给予学生合作交流、探索规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这一层次的设计,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自己发现、体会整时的表现形式以及认读整时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愉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和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设计新颖。“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
10、生活。”这里,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再一次唤起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再次让学生体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全课小结总结本课内容5分钟五、概括总结,质疑升华1、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学生思考,并回答巩固本课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主角
11、”意识。教师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孩子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课堂教学流程图 这些是什么?你认识他们吗?否引出“钟表”并观察完成是 找朋友,小调查否猜谜语。并出示各种钟表(多媒体演示。)完成钟面有些什么?时针分针什么样的叫时针,分针?看看小明的一天区分整时与半时整时的特征。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特征巩固练习是总结提升 完成教学反思本课的学习内容是通过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逐步明确认识,将学生的无序认识有序化,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思维化。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认识24时记时法和时、分的认识奠定知识、思维和技能基础。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经验。本课我先设计了猜谜语、参观钟表店的情境,激起学生对认钟表的兴趣,然后采用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初步体会认识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方法,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再选择生活问题,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巩固对钟表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在平等民主的交流中,形成多向思维,多样方法,从而形成探索发现能力,创新意识及实践经验。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