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无痕 精彩有痕》评课交流.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405305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无痕 精彩有痕》评课交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无痕 精彩有痕》评课交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痕 精彩有痕》评课交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无痕 精彩有痕》评课交流.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无痕 精彩有痕2014年春季学期评课交流李桂梅一学期一次的校级交流课结束了,虽然教学无痕,但精彩有痕,相信老师们和我一样有许多的感触。本次的交流课是:胡丽琴老师用导学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和韩星梅老师在课中用活动的方式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就我对两节课的观课感悟与各位老师分享。一、植树问题观课感悟1、教学方式的转变。首先上课的导入方式有了转变,采取了开门进山式:由于学生头天晚上用导学案进行了自学,所以,胡老师直接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由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这样开门进山直奔正题非常合理。其次,教师教学的起点也有所改变,能站在学生自学的

2、基础上进行。由于学生通过预习,对所学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所以胡丽琴老师采取了点睛式的提问来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学情况。如:通过昨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谁还有补充?你是怎么知道“间隔数比棵树少1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同时让学生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从这一点看出已经迈出了导学案教学的第一步,可喜可贺。有了尝试,才会有进步。2、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其中的数学模型。而且舍得花时间为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学生利用导学案的学习发现了棵数=间隔数+1后,教师及时利用学生熟悉的手掌上的手指数与间隔

3、数的关系巩固这一模型,然后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如摆花、安装路灯、窗户上的防盗笼等等都包含着棵树=间隔数+1的现象,最后还通过一个表格填写来让学生熟知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这两个数学模型。之后又通过栽树图进一步让学生应用这些数学模型,从中再次发现数学模型:总长=间距间隔数,间隔数=总长间距。这样,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当学生在汇报中发现棵数=间隔数+1时,追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由学生的回答及时利用手掌

4、的课件给学生清晰的认识,尔后又让学生用自己的手亲自数间隔数和棵数来感知、体验。随着教学的后移,老师再次追问为什么加1?学生再次在老师的指引下发现了开头不用间隔,两棵树才会有一个间隔,所以棵数=间隔数+1。4、练习量足。这节课共练12个题。形式多样有填空、填表、选择题、应用题。通过不同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完善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建议:1、教师的角色有了改变。虽然有了导学案课的“型”,但教师把得多,生怕学生不会,扼杀了学生汇报的机会与欲望。该放手时应放给学生,应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模式。比如例1的学习,因为用过导学案自学,不必再让学生去读题目,直接让学生来汇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

5、报适时帮助、引导、点拨。我想,导学案的教学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改变教师上课的方式,以学生自学到的知识为起点,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为方向去构建新的教学模式。2、激励、评价方面单一了一些,使得学生课中学习的积极性不太高。如在学生已经弄清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进行填表练习时,可以这样说:你们学得太棒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题目,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敢吗?(故意激一下学生)等学生心都在你这了,开始练。题目不要一下就出来,把棵数与间隔数交换出示,让学生不知你到底要考间隔数,还是棵数。(调一下学生的胃口,也许学生更积极)另外,在后面的检测反馈阶段,星级挑战也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6、我想这么说:老师为你们设计了四星级的题目,你们愿意闯一闯?(愿意)好,一星级开始,看那些同学能过关?总之,针对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也是调动学生不断投入学习的方式。一句话,不要吝啬自己的一个微笑、一句赞美的语言、一个调侃的笑话,这些可都是我们教学中的法宝。 3、导学案导的力度不大,导学案的编写还应做些许调整,让导学案真正发挥作用。不过,毕竟迈出了用导学案教学的一大步,以后的教学中多尝试,相信你的导学案的教学会更精彩。二、分数的基本性质观课感悟1、课前谈话,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缓解了课前紧张的气氛。韩老师通过“本周的队活动想搞什么”这一话题激起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因为学生对队活动可真是

7、感兴趣,所以我觉得用这一话题进行谈话有效,至少让学生觉得老师真好,尊重我们的意愿。这样使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而且,老师收放自如,话题结束。让学生准备学习用具之后静息,使得谈话没有没完没了。让人觉得谈话不牵强,这样的谈话,真实可信。2、深入挖掘教材,渗透“比较”、“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首先出示和让学生通过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发现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较大。然后又以和这两个分数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谁大,谁小?进而用圆形图来帮助学生发现分子变了,分母不变,分子大的分数大。最后出示和让学生观察发现这时分子和分母都变了?到底谁大呢?此时及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用圆形纸片分别对折出和

8、,从而得出虽然分子、分母都变了但=。就这样,学生就在老师的指引下体会着“变”与“不变”的思想。听课时,我都有点不明白韩老师为何在这个“变”与“不变”的分数中周旋半天,当我翻看了教参之后,我才明白,韩老师为的是向学生渗透“变”与“不变”的思想。我也为这一巧妙的设计感到由衷的赞许。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应经常翻看一下教师用书,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对于我们教学时应如何把握和驾驭教材是非常有用的。3、加强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为此,韩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非常具体、真切的感知,为探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提供认知基础。4、当学生已经对分子

9、、分母发生变化,分数大小却不变有了真切的感知之后。老师让学生猜想可能和相等的分数、之后又让学生通过=这个通过直观操作获得的证据找到分子、分母变化的规律,进而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此同时,适时为学生解疑,当学生总结出0除外时,教师及时提出“0为什么除外”,并用分母不能为0和除数不能为0 的两个例子为学生扫除知识认知中的障碍,而不是囫囵吞枣的让学生接受知识。当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数学模型建立之后,及时让学生应用模型验证之前的猜想,使得知识认知更加完善,学生对这一知识印象更深刻,同时也渗透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猜想验证形成结论。5、例2的教学让学生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

10、相同而大小不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测自学的目的。这一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和充足的探究时间,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领悟,从“学会”走向“会用”,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扶放有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值得我们老师借鉴和学习。6、注意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实现了新知化归旧知,注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7、教师语言很有自己的特点。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很细,抠问得准。如:给你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帮助你;找个证据出来;动手操作时细心的提醒

11、:画斜线节约时间;做练习时轻声的鼓励:做题有小技巧哦。自学汇报例2是时,教师不是让学生说说,课件演示,对对答案而已,而是追问学生到底从哪入手,为什么要从分母入手?这些巧妙的提问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解题思路,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方法,这样的指导更是帮助了那些中差生,使得他们在同学老师的指引下跟着学,看着学,学得会。我们的教学常常就是需要用这种比较细化的方法来教学生。这一点我真的很赞赏。建议:1、练习的形式少了一些。比如可否增加点判断、填空来加强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巩固。其次,设计“对口令”的数学游戏,两人一组,由一人先说一个分数,另一人回答一个相等的分数。这样的游戏可操作性强。学生也喜欢,特别

12、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出点开放性比较强的题目,如用2、3、4、6、8、12这6个数写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思维训练素材,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在不断的“问题获解”过程中深化、发展思维。 2、如果改成用导学案或是课前活动单,让自学时间和动手操作放在课外,也许这堂课会有更多的精彩,同时也会赢得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式多样,联系生活的巩固练习。纵观两节课,都展示了各自的特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精彩,供我们学习和借鉴,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两位老师。另外,我的交流请各位老师多多包涵,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谢谢大家!我的思考和建议

13、: 1、用好校级交流展示课的平台。上课的教师应把校级交流课看作自己成长锻炼的平台来重视,认真备课,主动把自己的备课思路与本年级的老师分享并与他们进行集体备课,同时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再重先修改原来的教学设计,争取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然后借班试课,并请同年级的老师或是学校有经验的老师来听课,之后又通过老师们的评课再次修改教案。总之,不要单打独斗,利用身边优秀的人力教学资源使自己的课逐步丰满起来,也许老师们的建议会让你豁然开朗,我想,这对上课教师本人帮助是挺大的。对于学校而言,不仅仅是安排教师上校级课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对我们上课教师给予上课前的指导和帮助,我想有了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14、上出来的课绝对是别有一番精彩,这样的校级展示课真正为上课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同时也为我们听课的教师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交流学习的平台,这样的校级交流质量上乘,对上课教师本人及所有观摩教师的帮助是很大的。2、做教研科研的有心人。上课教师通过这一次交流展示课,一定有许多让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许是成功,也或许是失败,只要我们正视它,理性地反思,你会有许多的想法和上课的感受,请你把它记录整理、修改那就是一篇活生生的论文。一个精彩的片段和一个惨痛的教训同样也是一篇教育叙事,也可成为你某篇论文的论据,所以学会记录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而对于听课的教师,旁观者更清,更能发现上课教师教学中的精彩与不足,及时记录

15、,也能给你写论文提供素材,有了平时的记录和反思,你写论文时就不会有无米下炊之感了。就像有的老师说的:去抄别人的,不如写自己的。3、公开课要打磨。特级教师能上出精彩的课,肯定也是经过无数次打磨,不是第一次就那么精彩。所以,我们的校级公开课一样要多磨几次,我校基本都是一个年级有5个班,你可以试过三、四次,你试一次、改进一次,发现问题,再改,再试一次,你的课肯定会一次次美起来。如郑劲华老师所说,其实我们本校许多优秀的教师也是在一次次的磨课中成长起来的。我想,每一个上校级公开课的教师,只要你能耐心对所上的课磨上几次,你的课绝对会比第一次出色和精彩,对教学的重难点把握更理性和准确,一次次磨课让你累,让你烦,让你刻骨铭心,其实你磨课的过程就是你教学的一次次成长。2013年4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