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企业生产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企业生产管理.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章 企业生产管理p141 生产、生产管理与生产系统生产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生产系统 的内涵 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和结构p2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生存的需要近十年来,美国工业界关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运作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七八十年代,许多美国本土企业发现自己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原因是其产品设计、成本和质量方面无法与国外公司相抗衡。人们发现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涉及文化差异、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合并的症结、忽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对技术和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不足以及过于依赖律师和MBA。无论原因是什么,多数专家都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要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中生存,关键是通过世界级的生
2、产运作向顾客提供优质的具有竞争性价格的产品或服务。p34.1.1 生产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企业生产的产品要适应市场,能够为目标用户所接受,能为他们带来各种实际的利益。在任何企业,生产管理都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次,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能够为用户所接受,不能仅仅靠生产管理,还要有领先一步的营销管理。 再次,一个企业适应环境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不是无条件地进行的,它们需要得到及时、充足、有效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因此,生产管理作为企业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体性、动态化的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p44.1.2 生产系统的内
3、涵 1生产 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财富不断延续的源泉。 生产的本质是能够创造物质和财富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在这里,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使一定的原材料,通过人们的劳动转化为特定的有形产品。 这里转化有三种含义,一是对被转化物形态的转化,二是功效的转化,三是价值的转化。 p54.1.2 生产系统的内涵2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生产管理的基本目标 :高效、灵活、准时、安全、清洁地生产合格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p6生产管理的基本目标 高效,生产管理必须体现高效。就是要以较少
4、的投入得到较多的产出。灵活,是指企业的生产系统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各种不同的品种和及时开发新品种。 准时,是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安全,是指为了保证生产的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投入转化产出的过程必须体现安全性。 清洁,是指在产品生产、使用和报废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控制到最低范围,力求无污染地实行绿色生产。 p7生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生产系统的设计 :包括对产品的决策、工艺选择、能力规划、厂址确定、生产设施布置,以及工作岗位设计等等。生产系统的运行 :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活动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用户的需要,生产合格的产品。 p8企业的生产管理
5、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 一是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两个方面。但单有专业技术知识对于生产管理人员来说还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懂得生产运作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活动的控制等。二是行为技能:生产管理不仅是对设备、原材料、厂房等的管理,更重要的是组织生产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活动,所以他们必须具备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具有较高的情商(EQ),善于与他人共事,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p94.1.2 生产系统的内涵3生产系统 含义:生产系统是一个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而组成的有关生产元素的集合体。生产系统是由输入、转化、输出和反馈控制四个部分构成的,它们按一定
6、的程序有规律地运行。 核心功能:它不仅接受各种输入,要根据预定的目标进行转化:加工、装配、运营,将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它还要接受反馈机制的调整和控制,以保证输出的有效性和转化的经济性。 p10生产系统的特征 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适应性 系统的协调性 p11系统的目的性 任何生产系统的存在都是为使得各生产元素能够有效地运转,最终要使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能够为企业带来盈利。否则,这个系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生产系统必须使被转化物发生形态的转化,功能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价值的转化。 p12系统的适应性生产系统要适应环境,并能根据环境变化作适当的变化,即有应变的能力。因为任何生产系
7、统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的,生产系统的适应性比先进性更重要,适合企业生产环境的、适合用户需要的转化系统就是一个好的生产系统,反之,即使是非常现代化和先进的转化系统,也是一个不好的系统,功能过剩与功能不足一样都是不符合整体优化原则的。p13系统的协调性生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各组成部分内部各要素之间都是协调的。前者是指供、产、销之间的协调,后者是指投入的要素人、财、物之间的协调;转化的要素人机环境时间之间的协调;产出的要素数量、质量、时间、地点之间的协调。系统的协调性靠管理的有效性来体现和保证,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管理追求的主要结果。p14生产系统个性化特征系统的经济性系统的和谐性
8、系统的学习性p15系统的经济性任何类型生产系统都把追求产出/投入的最大化为目的,因为企业的生产系统都是以占有一定的资源为运作前提,对于人类来说,资源的稀缺性始终是干扰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生产系统都有义务以更少的投入去创造更多的产出。这种对于经济性的自发追求是一切企业的共同责任,也是生产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p16系统的和谐性生产系统与环境的和谐,因为生产系统的运转过程不仅输出了各种满足需要的产品,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无效的或有害的物质,如化工生产过程中废液的排放,冶炼过程中的废渣的产生,机器加工时噪音的干扰等等与人类生存的环境产生了许多矛盾。在人类的生产
9、创造能力空前高涨的同时,随之产生的污染物也日渐严重,所以,一切生产系统都必须在设计与运行过程中重视与环境的和谐发展。p17系统的学习性由于反馈机制的存在,生产系统有一种自学习的功能,即在每完成一次转化过程后,都要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在下一次转化时予以自行完善。从长远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赖于生产系统的竞争力,而生产系统的竞争力源自于系统内部的自学习与自适应机制。所以,一个好的生产系统,在其设计时不仅会考虑它的经济性与有效性,还会反映其学习性,并在生产系统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学习机制,这些都已成为新一代生产系统设计与运行有意义的前沿探索课题。 p184.1.3 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和结构 1生产
10、系统的功能目标 产品是沟通市场,反映用户对企业功能要求的媒体,它传达了企业经营战略对生产系统的要求。所以,按照产品构成的各个方面开展对生产系统功能目标的讨论是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经营战略有效进行的重要方面。 p19生产系统的一般模型输入:原材料、劳动力转化过程输出:产品、服务资金、信息、能源 反馈反馈控制 反馈p204.1.3 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和结构2 生产系统的结构 生产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表现。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很多,按性质和作用可划分成结构化要素和非结构化要素。p21生产系统的结构化要素 生产技术 生产设备 生产能力 生产系统的集成p22生产系统的非结
11、构化要素 人员组织 生产计划 库存管理 质量管理 p2342 生产系统的类型按用户的需求特征分类 按生产的工艺特征分类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 p244.2.1 按用户的需求特征分类 1订货性生产方式 是指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订货生产方式的生产周期长,通过提高零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水平,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若再能结合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则可进一步缩短生产技术准备周期,使生产系统的整体响应速度大大提高。如船舶制造、大型成套设备的生产都采用这种生产类型 p254.2.1 按用户的需求特征分类2备货性生产方式 是指根据企业对市场需求预测事先制订生
12、产计划,通过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来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从而减少对生产系统的影响,即在需要时用库存补偿生产能力的不足,而在低需求时依靠建立库存来减少因生产能力过剩的影响。如家用电器、制皂、轴承等产品的生产,都采用备货生产方式。 p264.2.2 按生产的工艺特征分类 1流程式的过程加工生产方式 特点: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不能中断;工艺过程的加工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设施按照工艺流程布置;劳动对象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设备和装置,被加工处理成为成品。范围:化学工业、石油精炼、金属冶炼、造纸等行业 p27流程式的过程加工生产方式重点:要保证连续供料和确保每一生产环节在工作期间必须正常
13、运行,因为任何一个生产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引起整个生产系统的瘫痪。流程式生产由于产品和生产过程相对稳定,有条件采用各种自动装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p284.2.2 按生产的工艺特征分类2加工装配生产方式 特点 :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各零件的加工过程彼此是独立的,所以整个产品的生产是离散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最后成为产品。 范围: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家具制造、船舶制造等 p29加工装配生产方式重点:在加工装配型工业,生产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生产系统的“瓶颈”环节往往随产品结构的更换而变化和转移,这使得如何在计划中做好负荷平衡,使生产过程同步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加工装配生
14、产的组织十分复杂,是生产管理研究的重点。 p304.2.3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 1大量生产 特点:生产的品种少,每一品种的数量大,经常重复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类似的产品,并且生产条件稳定,大多数工作地仅固定完成一二道工序,专业化程度高。 问题:这类企业生产效率高,通过规模效率降低成本,但生产系统柔性较差,因此,在保持规模效益的同时,如何提高柔性,是这类企业考虑的一个大问题。 p314.2.3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2单件生产 特点:是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而每一种产品仅生产一台(件)或少数几台(件)。 在现实社会中,严格意义上的单件生产不重复制造的企业十分少见,即使是航天航空工业,远洋
15、巨轮制造这些行业的新产品也有标准型号,仅仅是重复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如半年、一年等。p324.2.3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3成批生产 成批生产或称批量生产,介于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之间,即产品产量较少,品种较多,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生产类型。成批生产具有一定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重复性,虽然不如大量生产那样高,但仍可以保持定期重复轮番生产的特点。 p33成批生产范围:各种专用机械厂、中小型电机厂等。分类:大批量生产、中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三种 生产类型划分: 大量大批生产 中批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生产p344.3 生产组织过程生产过程的概念生产过程的构成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
16、的要求 生产过程的两种专业化的组织方式 流水生产组织p354.3.1 生产过程的概念狭义:指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出产的一系列活动的运作过程。广义:指整个企业围绕着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产活动。包含基本生产、辅助生产、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服务等企业范围内各项生产活动协调配合的运行过程。p364.3.1 生产过程的概念基本内容:是劳动过程,即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其按预定的目的,变成产品的过程。生产过程又是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总和。p374.3.2 生产过程的构成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市场
17、调研、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新产品试制和鉴定。p384.3.2 生产过程的构成2基本生产过程 是指直接为完成企业的产品生产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如汽车制造企业的冲压、焊接、油漆、装配等;钢铁企业的炼铁、炼钢、轧钢等;机械制造的毛坯准备、机械加工、装配等;化工企业的预热、提炼、合成等。基本生产过程还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工艺阶段。 p394.3.2 生产过程的构成3辅助生产过程 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如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动力生产、工具制造、设备维修等。又如汽车厂生产供自用的工模具、修理用备件、蒸汽、压缩空气等。p4
18、04.3.2 生产过程的构成4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如物料供应、运输和理化试验、计量管理等。p414.3.2 生产过程的构成以上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都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重要前提: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核心 :基本生产过程p424.3.2 生产过程的构成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对同一种劳动对象连续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工序是组成生产过程的最基本环节,是企业生产技术工作、生产管理组织工作的基础。 工序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工艺工序、检验工序和运输工序三类。工序划分的粗细程度,既要满足生产技术的要求
19、,又要考虑到劳动分工和提高劳动生率的要求。p434.3.3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含义:是指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在时间上紧密衔接、连续进行、不发生或很少发生不必要的等待加工或处理的现象。 实现条件:首先,要合理布置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使之符合工艺流向,没有迂回和往返运输。其次,要采用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避免由于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而造成使物流的不畅通。p444.3.3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2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含义:是指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实行平行交叉作业。 实现条件:在工厂的空间布置时,就要合理地利用面积,尽量做到各生产环节能同时利用空间,保证产
20、品的各个零件、部件以及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阶段能在各自的空间内平行进行。p454.3.3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3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含义:是指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适应产品生产的要求。实现条件:事先,在生产系统建立的时候就应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企业的产品方向,并根据产品性能、结构以及生产规模、协作关系等统筹规划;在事中,即在日常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中,经常对生产过程的能力比例进行调整,克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瓶颈”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p464.3.3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4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含义: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从投料到成品完工入库,都能
21、保持有节奏地均衡地进行。保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是基本相等的或稳定递增的。实现条件:对内要加强生产技术准备部门、辅助生产部门、生产服务部门之间的协调,特别是优化生产计划和强化对生产过程的监控。 p474.3.3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5生产过程的适应性 含义:也称柔性,是指生产组织形式要灵活,对市场的变动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实现条件:企业应建立柔性生产系统,如准时生产制,敏捷制造等,使较高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与较强的对产品的适应性统一在一起。 p484.3.4 生产过程的两种专业化的组织方式 1工艺专业化 含义:是指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优点:对产品品
22、种变化的适应性较强,集中了同类设备,每个生产单位只进行同一种工艺的加工,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p49工艺专业化 缺点:以工艺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时,由于一个生产单位只能完成同类工艺加工,使得加工对象必须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生产单位后才能完成,会造成产品的物流比较复杂、无序;从而使得生产周期长,占用资金多;各生产单位之间的协作往来频繁,使编制生产计划,以及在制品和质量管理等工作比较复杂。p504.3.4 生产过程的两种专业化的组织方式2对象专业化 含义:对象专业化是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优点:连续性强,生产周期短;协作关系简单,简化了生产管理;由于对象
23、固定,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生产效率较高。 p51对象专业化缺点:由于是按照特定的产品对象建立的生产单位,对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差;不同的设备构成的生产过程,如果一台设备出故障,没法替代,因此生产设备替代的可行性较差;在产量不大时,难以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并难以对工艺进行专业化管理。p524.3.5 流水生产组织 1流水生产线的特征 (1)在流水线上固定地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 (2)各工作地按劳动对象加工的工艺顺序排列 (3)按规定的节拍或时间间隔出产产品 (4)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之间,有着相等或倍比的关系(5)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p534.3.5 流水生产组织2流水生产线的种
24、类 按生产对象移动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流水线和移动流水线按生产对象的数目不同,可分为单一对象流水线和多对象流水线按生产对象轮换方式不同,可分为不变流水线和可变流水线p54流水生产线的种类按生产过程连续程度不同,可分为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按流水线节奏性不同,可分为强制节拍流水线和自由节拍流水线按流水线的机械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手工流水线、机械流水线和自动生产流水线p554.3.5 流水生产组织3组织流水生产的条件 组织流水生产须具备如下主要条件:(1)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对稳定。 (2)工艺过程能根据工序同期化的要求把某些工序适当合并和分解。(3)制品的产量要足够大,单位劳动量也较大。(4)厂房建筑
25、和生产面积容许安装流水线的设备、工装和运输传送装置。p564.3.5 流水生产组织4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 第一步: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公式 : r=T效/Q(r流水线的节拍;T效计划期的有效工作时间;Q计划期产量 r0=n运r(r0流水线节奏;n运流水线运输批量。 )p57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第二步:组织工序同期化 采用高效率工艺装备,减少工序的作业时间改进操作方法和工作地的布置,减少辅助作业时间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改进劳动组织建立在制品储备制度对作业时间长而又不能分解的工序,增设工作地,组织平行作业p58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第三步:计算流水线的设备(工作地)数和设备负荷系数公式:S计
26、i=ti/r(S效i流水线第i工序所需设备数;ti流水线第i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 )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 i =s计i/s实i整条流水线平均设备负荷系数 平 =s计i/s实ip59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第四步:计算和配备工人 公式:Pi=S实iGWPi第i道工序的工人人数;G每日工作班次;W第i道工序同时工作人数p60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第五步:选择运输装置 传送带的长度可用下式计算:L=2(I1+ I2)+ I3(L传送带长度;I1工作地长度之和;I2工作之间距离之和;I3技术上需要的长度)传送带的速度可用下式计算:V=I/r(V传送带的速度;I相邻两个工作地的中心距离;r节拍 )p61流水生产
27、线的组织设计第六步:进行流水线的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应当有利于工人操作方便、使得零件的运输线路最短以及有效利用生产面积。流水线上工作地排列要符合工艺路线顺序,整条流水线布置符合产品总流向,以尽可能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运输工作量。p62运作标杆 日产公司的“高技术智能车身装配系统”灵活生产管理改变了过去大批量生产同一型号或者几种型号产品的传统做法,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及时满足所有消费者的各种需要,从而使公司能够最大限度占领世界市场。例如东芝公司的计算机工厂的工人,在同一条装配线上可以生产出九种不同型号的文字处理机和20种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每种型号多则生产20台,少则生产10台。又如日产汽车公司于
28、1989年开始安装“高技术智能车身装配系统”,并提出更加明确的“五任何”战略,即日产公司的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生产出任何批量和任何型号的日产牌汽车。p6344 生产计划和控制生产计划确定计划指标的常用方法生产能力核定的方法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作业排序p644.4.1 生产计划1生产计划的概念生产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产品生产任务和进度的计划。它具体规定了企业在计划期(年、季、月)内应当完成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出产期限等一系列生产指标,并为实现这些指标进行能力、资源方面的协调、平衡。所以,它是指导企业计划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文件。p654.4.1 生产计划2生产计划体系长
29、期计划:主要针对市场的长期变化趋势、企业产品系列的变化、企业生产性资源的配置及企业规模的变化等战略性问题,而编制的长期计划,时间跨度通常在三年以上。 中期计划:通常称为年度生产计划。对工业企业来说,主要包括生产计划大纲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短期计划,又叫生产作业计划。根据年度生产计划规定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计划指标,针对某一品种,编制该品种具体的作业计划,并按生产类型确立作业期内的期量标准。 p664.4.1 生产计划 3生产计划的内容 (1)确定生产目标 (2)生产能力的核定与平衡 (3)确定生产进度(4)组织和检查生产计划的实施p674.4.2 确定计划指标的常用方法1产品品种确定和选优的方
30、法:市场引力企业实力矩阵分析法首先,对每种产品的市场引力、企业实力各个因素定出若干标准,并进行评价打分,为每种产品的每种因素定出分数。其次,按产品把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的有关各种因素的分数相加,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两个综合性指标的总分数。再次,根据产品的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的得分情况,分成大、中、小三等,然后绘制产品系列分布象限图,根据产品处于象限图中的位置,采取相应对策。p68市场引力企业实力矩阵分析法第一步,根据大量实践经验编制产品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评分标准表 。第二步,对这十种产品的每种产品按每项评分标准打分,并求出汇总得分。 第三步,根据表中结果,决定该企业产品品种发展策略,
31、并付诸实施。 p69表4-5产品系列分布象限表 企业实力 大中小市场引力 大,1,2,2中,3、10,8,8小,9,4,4p70表4-6不同情况下的对策企业实力 大中小市场引力 大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投资 ,2加强和扩大能力,甘冒风险 ,增加投资,提高市场占有率中,维持现状,争取盈利 ,维持现状,保持稳定 ,适当提高能力,争取盈利小,回收资金,作撤退准备 ,停止投资,进行改进或淘汰,进行淘汰,力争损失提最小p714.4.2 确定计划指标的常用方法2 产品产量确定的方法l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法企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 =单价*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即:R(x)=S(x)-
32、C(x) =p*x-(F+d*x)p724.4.2 确定计划指标的常用方法2 产品产量确定的方法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法 非线性型盈亏平衡分析的工具是盈亏平衡图,它是由产品的总成本曲线、销售收入曲线组成。该图的横轴表示产品产销量,纵轴表示销售收入和成本。 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盈利达到最大。 p73盈亏平衡图 金额 c(x) 亏损 s(x) 盈利 亏损 x1 x2 x3 产销量p74多品种生产的产量决策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按照某一衡量指标寻求最优方案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应用范例:某家电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打算加工生产三种产品,各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
33、、工时定额、单位利润和最高资源限制如(表4-8)。现要求安排三种产品的产量x1,x2, x3 ,满足在资源限制条件下使得总利润为最大。 p75用Excel来求解这一线性规划模型 第一步:输入原始数据(即初始问题的数据集)。 第二步:定义函数关系(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方程)。 第三步:在约束条件所在的单元格中作相应的自定义函数第四步:在主菜单“工具”中选择“规划求解” p76质量指标和产值指标确定的方法产品质量指标是反映一个企业的产品能满足顾客需求和社会要求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企业能否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利润函数: Pf=P(t)-C(t)金额 产品售价与质量水平的关系曲线 产品成本与质量水平
34、 T * T 产品质量水平 p77产值指标产值指标分为商品产值、总产值和净产值三种。 用货币表示的产品产量称为商品产值,以货币表现的企业在计划期内预定完成的工业生产活动总成果,称为总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从事工业生产所新创造的价值称为净产值。 p784.4.3 生产能力核定的方法 1生产能力及其种类 生产能力是生产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制定生产计划的前提和基础。 种类:(1)设计能力 (2)查定能力 (3)计划能力 p794.4.3 生产能力核定的方法2生产能力的核定与平衡(1)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固定资产的数量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固定资
35、产的生产效率 p80生产能力的核定与平衡 (2)生产能力的核定 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 :M=F*S*P 或 M=F*S/tM设备组生产能力(台或件); 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小时); S设备数量(台)P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台或件);T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小时)p81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标准产品法 代表产品法:Ki=ti/t(Ki第i种产品的换算系数;ti第i种产品的台时定额)假定产品法:第一步,确定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第二步,计算设备组生产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第三步,计算设备组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p824.4.3 生产能力核定的方法3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 生
36、产任务与生产能力平衡工作比较结果有三种情况:一是生产能力等于生产任务二是生产能力大于生产任务三是生产任务大于生产能力p834.4.4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1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延续和补充,是组织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依据。各企业在具体操作中,不同类型的生产系统编制作业计划的方法,计划运行和制定是不一样的。p844.4.4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2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依据:期量标准(1)批量和生产间隔期 :批量生产间 隔期平均日产量经济批量法 p85批量和生产间隔期 以期定量法 :先确定生产间隔期,然后再确定批量的一种方法。生产间隔期的确定按反工艺顺序进行,首
37、先确定产品在装配车间的生产间隔期,然后确定各类零部件、毛坯在加工车间和毛坯车间的生产间隔期。(2)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所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 (3)生产提前期 :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零件)在各生产环节出产或投入的日期比成品生产的日期应提前的时间。 p86(3)生产提前期 投入提前期的计算 某车间投入提前期=该车间出产提前期+该车间生产周期出产提前期的计算 某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量+保险期+(该车间生产间隔期-后车间生产间隔期)p87(4) 在制品定额车间内部在制品定额的制定车间之间库存半成品定额的制定3作业控制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工序进度控制;在制
38、品占有量的控制。p884.4.5 作业排序 1.多种零件由一台设备加工的顺序 2.多种零件由两台不同设备加工的顺序安排 第一步,先从上表各零件的加工时间值中找出最小值 ,第二步,如果最小值是属于上面的一行,就把它安排在加工顺序中的第一个最先加工;第三步,把已经确定加工顺序的那个产品(本例中为零件)除去 ,第四步,如果碰上有两个相同的最小值,则任选其中一个均可 。p894.4.5 作业排序3.多种零件由三台不同设备加工的顺序安排mintAi maxtBi或mintCi maxtBi4.N个零件由N台不同设备加工任务的分配 应用范例:有六项工作分派给六个人去做。每项工作只允许一个人去完成,每个人只
39、完成其中一项工作。根据平时的劳动技能测定,每人完各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工分)aij如表4-13所示。问应该如何分派任务,可使完成六项工作的总消耗时间为最少? p9045 生产管理的新技术 准时生产制精益生产敏捷制造p914.5.1 准时生产制准时生产(Just-in-Time,简称JIT)“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也就是JIT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 1. JIT的目标准时生产方式目标是获取利润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JIT降低成本的三种手法(1)适时适量生产(2)弹性配置作业人员(3)质量保证p924.5.2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
40、是美国在全面研究以JIT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日本生产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应用情况的基础上,于1990年所提出的一种较完整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精益生产方式是对JIT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升华,它是对JIT生产方式的提炼和理论总结,将原来主要应用于生产领域的JIT扩展到市场预测、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管理(其中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组织、质量管理、设备保全、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多项内容)、零部件供应管理以及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领域,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使其内涵更加全面、丰富,对指导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可操作性。 p934.5.3 敏捷制造一般认为敏捷制造是通过将先进的柔性生产技术、动态的
41、组织结构和高素质人员三种资源集成为一个协调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来实现的。特征:1敏捷制造的管理组织 2敏捷制造的生产技术 3敏捷制造的人力资源p94复习与思考 1 试述生产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试述企业生产系统的个性化特征。3生产系统有哪些要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4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各有何特点?6工艺专业化与对象专业化的区别在哪里?7流水生产有哪些主要特征,组织流水生产要具备哪些主要的条件?p95复习与思考 8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9试述生产能力的含义和种类,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如何进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提高生产能力有哪些途径?10什么是敏捷制造,它有何特点?如何有效实施敏捷制造方式? 11. 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