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39970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姓名:朱清班级:化工安全1221论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摘要: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达程度。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是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象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词:城镇化 人口 经济发展 影响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规律来看,城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协调发展。1996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同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城镇化建设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并非总能达到很好的协调状态。伴随着城镇化建设

2、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这两者不协调发展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也日益突显,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迫在眉梢。 近年来,城镇化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他不但是学者们在论文中经常讨论的主题,而且成为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选题。通过传媒,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尤其重要的事,自从1998年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决策和在国家“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和对我国几十年不变的城市发展方针作了一定调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

3、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城镇化”从学者们的论坛走上了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很多地方的领导开始注意本地的城镇化率,与国内、国外多方比较,找差距,订目标,提出提升城镇化率的计划,表示了若干年后要达到或超过某某水平的豪迈决心。前不久,某特区城市(在特定条件下)提前“消灭”了农村人口,达到100%城镇化,曾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就是这方面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城镇化市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

4、、地理、民族、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不同的特点。城镇化是受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带动,但是它的推进,也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自己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比当前纷纷“提指标”,“搞攀比”更有意义的事情。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而20世纪初只有13%,100年间提高35个百分点。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其中一部分国家出于农业生产率低下,

5、农民缺少生计,大量涌入缺乏就业岗位的大城市而造成所谓“过度城镇化”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基本达到了城镇化相对停滞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不再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城市停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全球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在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城市的不断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20世界后半期出现的。1950年只有1座,2001年已有17座,其中13座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种巨型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是“区域性的城市”,城市的“范围

6、”就是一个“区域”,其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区域范围看,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因为 中国地区差异很大,情况比较复杂,表现在分省(区)的城镇化水平上差别也较大。总的说来,城镇化率的高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为多个方面。说到城镇化,首先要说的是住房问题。 目前,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7、要的作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研究表明城镇化不是房地产业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但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势必会对中国的经济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房地产业无疑也要面临由此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城镇化建设必然会扩大城镇的住房面积,城镇化的加快不可避免会带动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城镇化建设是21 世纪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城镇化建设及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都可以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对两者的相关性研究基本没有。关于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和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也仅仅限于定性讨论,尚无成熟的测度指标、模型。为此我们需要把城镇化隔离出来,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城镇化建设对房地产业

8、的影响。通过城镇化建设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提出合理化对策和建议,合理制定城镇化进程,推动房地产业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同时,要使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做到两者协调发展。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上有着重大影响。第一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首先,城镇化可以引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重点是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实现市民化,收入水平提高,并享受到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可以扩大市场需求,促进消费。其次,城镇化可激发投资需求。城市的改造和建设、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9、投资等,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增长。 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推进,消费和投资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可以加速由外需依赖向内需主导的转变,形成内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的格局。而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又可以有效带动全社会的消费和生产。要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向以城镇化来驱动、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轨道。第二城镇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又在市场和消费需求等方面提升工业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关系更加密切,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发展,也能够推动旅游、餐

10、饮、娱乐、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城镇化的发展能有效优化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三城镇化可以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农民在实现市民化的同时,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素质不断提高;其他各类人才也不断向城市汇集,带动市民整体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加速城镇化建设,可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繁荣城市经济,使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

11、代文明向农村覆盖,促进全社会提高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的主角是农民,所以我们不得不说说农民失去土地后的就业问题。真正意义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民“身份”的改变,还包括从市的产业、生活居住的方式、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变化。这无疑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变化是渐进的。即使第一步“身份”的变化,也不仅只是户籍的改变,而是有很多基础性的条件需要准备。经过一定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瓶颈”,不是户籍、政策等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就业”问题。其后是资源问题,即水源、能源、土地等问题。我国城镇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从19782020年,全国

12、城镇年均增长就业636万人,近几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如果加上“隐性”事业,数字将更大一些。如果今后按照年均新增城镇人口1800多万人计,需要新增的就业岗位为年均800多万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城镇经济,扩大规模,开拓新的产业,在结构调整上注意发展能过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生产链较长的企业。资源问题是另一个重要“瓶颈”。我国大部分城镇存在“缺水”问题。有些城市盲目“做大”,往往“盲”在不顾水资源的制约,指望国家来解决燃眉之急(包括远距离调水等)。这是一种只顾局部、不顾全局,不计成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片面观点。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城镇合理的布局和合理的发展规

13、模,把推行“节水型”城镇,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措施。能源问题也是严峻的。每年新增1800多万城镇人口,对电、石油、燃气、煤等能源消耗的增量是很大的。仅以石油而言,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的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已开始进入“汽车时代”,势头方兴未艾。面对这种态势,唯一的选择是大力发展多种交通方式的城市公共交通,与私用汽车“比”便利,“争”客流;从长远看还要调整城市的能源结构,采用“绿色”的、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比坚决推行“节能城市”战略等。土地是城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我国现有城镇的土地利用与世界各国比较,是属于“中等高密度”的。大量农民成为城镇人口,他们的居住形态将从分散、低层、独居为

14、主变为集约型、多层为主的城市社区,如果原来的宅基地也能转换为城镇居住用地,那么城镇化并不比农村多占土地。城市本来就是一种集约型的居住方式。近几年那种盲目圈地造成的耕地流失和浪费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相信会逐步得到纠正。但是新增城镇人口总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包括耕地。年均新增1800多万人,如果按现行规划用地标准简单测算,则需要2000km2左右的土地(合300万亩)。数字也是很大的,并且超过近几年土地供给的规模。中国的城镇应该提倡和利用低,在合理的基础上节约用地,做到“精明增长”。在空间结构上采取“紧凑发展”的模式,但要保证必要的生态环境条件,合理的密度。项目建设(包括工业、交通等在内)要满足卫生

15、的要求,采取合理的用地标准。城镇化创造大量投资需求。推进城镇化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品市场扩大两方面消化大量工业产品。城镇化不仅仅表现为城镇空间的扩展,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人口的集聚和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化可以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推动服务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将继续扩大城市数量和规模,另一方面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垃圾和污染物处理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为满足城市人口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为现代消费品进入居民消费领域所准备的基础条件。推进城镇化将带动房地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直接扩大对第二产业中的冶金、建材、建筑

16、、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需求。同时还将扩大对房地产、现代物流、设计规划、咨询服务、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需求。以上产业都将延伸产业链条,产业相关效应明显,其发展能够扩大投资需求。由此引发的投资可以消耗大量的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极大地缓解冶金、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城镇化对未来社会老龄化的影响。养老服务是养老产业最基本的内容,贯穿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各种养老模式中。目前,我国有1.67亿老年人,其中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社会为其提供照料服务,但目前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的满足率只有15.9%。根据全

17、国老龄办的测算,目前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仅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潜在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5000亿元,“十一五”期间每年增加约150亿元,20102020年每年增加约370亿元。同时,养老服务具有很强的就业容纳力,按照就业人员与有需求的老年人数1:10的比例计算,到“十二五”末,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直接新增养老服务就业岗位500万个,到2020年将达到710万个。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整体养老服务水平发展的标志,同时具有引领、辐射、带动全社会养老服务水平的功能,对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养老机构的建设发展而带动的养老地产的发展是养老产业的重要内容。养老地产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养老机构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所带动的地产投资;其二,以房养老和房产置换所带来的城区改造和土地增值。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发展以房养老为主要内容的养老地产,一方面,增加了中心城区土地供给,有利于城市的拆迁改造和城市功能的更新完善,另一方面,将房地产转化为投资消费,增加了养老产品的市场需求。 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长远的,对于进程中的问题和现行城镇化道路我们必须进行反思、调整,以此推动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