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doc(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医外科学Surge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适用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执笔人:杨柳审定人:杨柳、汤岳龙朱晓光、邓燕学院负责人:吕志平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二六年十二月课程编号:B一、课程简介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临床主干学科之一,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定中医本科专业学员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适宜五年制中医本科学员在三年级开始学习。总教学时数81学时,其中课堂教学65学时,见习(包括考试)16学时。修完本课程计4.5学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辨证论治的
2、基本知识与临床技能。基本知识、能力应达到的目标是:l. 了解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2掌握中医外科病的基本理论、诊断和防治原则;着重掌握中医外科病局部证候的分析辨证和消托补三大法的应用,包括外科常用药方及其加减变化运用。 3掌握中医外科常见疾病的外治法的应用及操作。4了解中医外科病的防治研究进展与新成果。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相关科学知识,注重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传授与临床技能训练,结合临床见习、病例讨论等实践性教学,努力培养学员的临床工作能力。学员在开始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通过现代医学基础(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中医基本理论
3、、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学习。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后,后续应重视亲临临床一线的实践性学习以融会贯通。Course Introduction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system and one of key clinic subjects and one of compulsory core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Chinese Medicine as stipulated by
4、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course is suitable for 5-year Chinese Medicine undergraduates to study starting from Grade 3, with total 81 class hours, including 65 hour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16 hours of practice. When this course is completed, 4.5 credits will be obtained. The
5、 teaching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allow students systematically grasp the basic theories of 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 basic knowledge of dialectic treatment for usual diseases and clinic skills. Purposes to be attained on basic knowledge and abilities:1.Learn the brief development history o
6、f 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2.Grasp the basic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of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cure for diseases of 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 emphasizing on the grasping of analysis and dialectic of local symptoms of diseases of 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thods of
7、eliminating, discharging and nourishing, including usual surgery prescriptions and adding/reducing applications. 3.Grasp the application and operation of surgery treatment for usual diseases of 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4.Learn the progress and new results of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
8、f diseases of 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The basic teaching requirement of this course: with the syllabi as guideline, properly us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relative scientific knowledge, lay stress on the teaching of basic theoretic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training on clinic skills
9、, cultivate the clinic wor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linic practice and case discussion.Before starting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finished the courses of modern medicine basis (Normal Human Anatomy, 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Diagnostics Basis) and Chinese Medici
10、ne basis (Basic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ese Medical Formulae,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After the theory study of this course, stress should be laid on the clinic practice for digesting the course.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中医外科发展概况【目的要求】了解中医外科学的学
11、科地位及发展概况。【教学内容】1、介绍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成熟。2、重点介绍明清时期的学术成就。3、近年来中医外科学的新发展和成就。【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章 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原则。2、掌握外科基本术语。【教学内容】1、介绍中医外科学范围和特点。2、举例说明疾病命名的原则。3、讲解外科基本术语。【教学时数】1学时。第三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目的要求】1、掌握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及特点。2、掌握外科疾病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发病机理。【教学内容】1、致病因素:阐明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
12、痰饮瘀血等的致病特点。2、发病机理:从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方面说明外科疾病的病理。【教学时数】1学时。第四章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第一节 辨 病【目的要求】熟悉外科疾病的辨病程序,提高临床辨病水平。【教学内容】1、详询病史、全面体检、局部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和综合分析在临床辨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时数】0.5学时。第二节 阴阳辨证【目的要求】掌握外科疾病阴证阳证的辨证方法。【教学内容】1、辨疮疡阴阳属性可从下述各条辨别:发病的缓急;病位的深浅;皮肤的颜色;皮肤的温度;肿胀形势;肿胀的范围;肿块的硬度;疼痛的性质;脓液的稀稠;病程的长短;全身症状;预后顺逆。2、应注意阴证、阳证常混杂
13、在一起。3、应提示阴证、阳证可相互转化。【教学时数】1学时。第三节 部位辨证【目的要求】掌握外科疾病上、中、下三部的辨证方法。【教学内容】外科疾病发于上、中、下三部的病因及发病特点,常见症状和疾病等。【教学时数】0.5学时。第四节 经络辨证【目的要求】了解十二经络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教学内容】1、强调疮疡患在何经,按经络气血多少引经用药可以提高疗效。2、人体各部经络所属头顶、面部、乳部、耳前、耳后、手足心部、背部、臀部、腿部、腹部。3、十二经络气血之多少与疾病。【教学时数】0.5学时。第五节 局部辨证【目的要求】掌握肿、痛、痒、脓、麻木以及肿块、结节、溃疡、出血的辨证特点。【教学内容】
14、1、辨肿:以肿的性质来辨热、寒、风、湿、痰、气、瘀血、脓肿、实肿、虚肿的临床特点。以其病位和形色来辨肿的不同表现。2、辨肿块、结节:从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疼痛、生长速度辨其特点。3、辨疼痛:以疼痛发作情况来辨有卒痛、阵发痛、持续痛,疼痛与肿临证中可结合起来辨证。4、辨痒: (1)以其原因来辨有风、湿、热、虫、血虚。(2)以其病变过程来辨有肿疡作痒、溃疡作痒。5、辨麻木麻木是由于气血不运或毒邪炽盛,以致经脉阻塞而成。由于病因不同,麻木的情况亦有差异。6、辨脓脓乃火热蒸酿腐肉而成,气血所化,疮疡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的现象。(1)辨成脓特点。(2)辨成脓的方法有: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
15、刺法及B超等。(3)辨脓的部位深浅。(4)辨脓的形质、色泽、气味。7、辨溃疡(1)辨溃疡的色泽有阳证溃疡、阴证溃疡、疔疮走黄、有头疽虚陷。(2)溃疡的形态有化脓性溃疡、压迫性溃疡、岩性溃疡、疮痨性溃疡、梅毒性溃疡等。8、辨出血应从出血的颜色、伴发症状等来辨别出血的部位及原因,以便及时诊断、进行合理治疗。【教学时数】1.5学时。第五章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第一节 内治法【目的要求】1、掌握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概念及适应证。2、熟悉内治十一法的具体运用。【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消、托、补三大法是外科疮疡疾病的治疗总则。2、举例说明内治十一法:解表法、通里法、清热法、温通法和营法、内托法、补益法、调胃
16、法在临证中的具体应用。【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节 外治法【目的要求】1、掌握外用药物疗法的辨证施治特点。2、熟悉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3、了解外科其他外治方法。【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外治药物疗法,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阐明中医外治法的机理。2、介绍临床常用的手术疗法。3、讲解其他外治方法在外科疾病中的具体应用。【教学时数】2学时。第六章 中医外科调护【目的要求】1、了解外科病人的疗养环境和身心调养的重要性。2、熟悉外科疾病的饮食护理要求。【教学内容】1、介绍外科病人疗养环境的重要性。2、讲解身心护理的意义。3、强调饮食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学时。第七章 疮 疡疮疡的辨证治
17、疗是中医外科的特色,通过学习其病因、病机,来掌握辨治规律及内外治的常用方药,重点掌握走黄和内陷的发生原因及辨证救治方法。【目的要求】1、结合总论,了解阳证疮疡、阴证疮疡病因、病机、辨治规律。2、了解疮疡的特殊形态及损骨、透膜的辨识方法。【教学内容】1、介绍疮疡的概念。2、疮疡的成因。3、疮疡的分期及转归。4、疮疡的特殊形态及损骨、透膜的辨识方法。5、辨证治疗。【教学时数】自学。第一节 疖【目的要求】1、掌握疖、疖病的诊断和辨证论治。2、了解蝼蛄疖的预防。【教学内容】1、掌握疖、疖病的定义和特点。2、了解疖、疖病的病因、病机、辨治规律。3、了解疖、疖病的分类及其内外治疗。【教学时数】0.5学时第
18、二节 疔【目的要求】1、掌握颜面部疔疮的诊断、辨治规律。2、掌握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的辨治特点。3、了解烂疔的特点。【教学内容】1、强调定义、特点、和不同部位的命名。2病因病机:脏腑火毒,或外伤染毒,或外感火热,蕴蒸肌肤,气血凝滞,肉腐为脓而成。3、重点讲解疔疮的诊断。4、注意本病应与疖作鉴别。【教学时数】1学时。第三节 痈【目的要求】1、掌握发于不同部位的痈在病因、病机、辨治规律与其他痈的区别。2、了解中医痈和西医痈的内涵。【教学内容】1、强调不同部位的痈定义、特点、和不同部位的命名。2、了解病因、病机、辨治规律3、掌握诊断特点。4、了解不同部位的痈内外治疗。【教学时数】0.5学时。第四节 发
19、【目的要求】1、熟悉发的定义、特点。2、掌握不同部位发的证治特点。【教学内容】1、强调不同部位发的定义、特点。2、了解病因、病机、辨治规律。3、掌握诊断特点。4、了解不同部位的发的内外治疗。【教学时数】0.5学时。 第五节 有头疽【目的要求】1、掌握有头疽的诊断、标本虚实在辨证论治上的意义。2、熟悉老人、消渴病人容易内陷的防治。【教学内容】1、强调定义、特点、和不同部位的命名。2、病因病机:情志内伤,气郁化火;劳伤精气,阴虚火旺;恣食厚味,湿热火毒内生,致脏腑蕴毒;外受风温湿热之毒,毒邪凝于肌肤之间而成。3、诊断:初起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红肿胀,范围较大,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溃脓时多个脓头状如蜂
20、窝、腐烂。病程较长。老人及消渴患者易患本病,并容易引起内陷。4、注意应与发际疮、脂瘤染毒相鉴别。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火毒凝结证,治宜清热泻火、和营托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湿热壅滞证,治宜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阴虚火炽证,治宜滋阴生津、清热托毒,方用竹叶黄芪汤加减;气虚毒滞证,治宜扶正托毒,方用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治初起火毒凝结、湿热壅滞证,治宜外敷金黄膏,阴虚火炽、气虚毒滞证,宜外敷冲和膏。脓头溃破,加掺九一丹或八二丹;腐脓阻塞宜作十字形切开,使引流通畅。脓腐脱尽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可加用垫棉法。【教学时数】0.5学时。第六节 流 注【目的
21、要求】1、掌握流注的特点及不同病因引起的流注的辨证论治2、熟悉髂窝流注与环跳疽的鉴别。【教学内容】1、强调定义、特点、不同病因引起流注的命名。2、病因病机:流注总由正虚邪壅而成。3、诊断:初起在四肢近端或躯干,见一处或数处漫肿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23日后触及肿块,以后他处又可起发相同肿块,每处肿块约2周后成脓。髂窝流注患侧大腿突然拘挛不适,跛行,23日后大腿即向上收缩,不能伸直,710日后髂窝隆起肿块,1个月左右成脓。4、注意髂窝流注应与环跳疽、髋关节流痰、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教学时数】0.5学时。第七节 发 颐【目的要求】 熟悉发颐的诊断和辨证论治。【教学内容
22、】1、强调定义及特点。2、病因病机:伤寒或温病后热毒结聚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肉腐为脓;或有脾胃积热,上蕴阻络而成。3、诊断:初起颐颌间肿痛,张口困难,唾液少,压迫局部颊粘膜,腮腺口分泌稠物,1周后成脓,局部红肿,有波动感,腮腺口出脓,脓出臭秽,严重时伴高热等全身症状,甚至发生内陷。亦有转成慢性,反复发生颐颌部肿胀结块者。4、注意本病应与痄腮、颈痈、骨槽风鉴别。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教学时数】自学。第八节 丹 毒【目的要求】1、掌握丹毒的诊断及辨证论治。2、熟悉丹毒与发的鉴别。3、了解下肢丹毒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及预防。【教学内容】1、强调定义、特点和不同部位命名。2、病因病机:血分
23、有热,外伤染毒,血热火毒发于肌肤所致,在上多挟风,中挟郁火,下部挟湿热。3、诊断:好发于小腿、头面,发病前突然见寒战壮热,继见局部小片红斑,迅即蔓延成大片,边界清楚,高出皮肤,灼热疼痛,光亮,压之退色,放之又复。4、注意本病应与类丹毒、发、接触性皮炎相鉴别。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教学时数】0.5学时。第九节 无头疽【目的要求】1、掌握附骨疽的特点及治疗方法。2、熟悉附骨疽的辅助检查。3、了解环跳疽的临床表现特点。【教学内容】1、强调本病的定义及其特点和不同部位的名称。2、病因病机:疮疡或温病余毒未清,深窜入里,留着筋骨;或外来伤害;复染邪毒。3、附骨疽与环跳疽发病特点及初期、成脓期、溃
24、后期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4、治疗以清热解毒、和营化湿为大法。介绍手术清创的适应证。 【教学时数】0.5学时。第十节 走黄与内陷【目的要求】1、掌握走黄和内陷的诊断和辨证论治。2、了解走黄和内陷的预防与调摄。【教学内容】1、强调本病的定义及其特点。 2、病因病机:疔疮走黄主要在于火毒炽盛,使疔毒走散,内陷主要由于正不胜邪,反陷人里,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而成。入营入血,内攻脏腑而成。3、本病病情紧急危重,症状变化多端。4、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本病宜中西医结合救治。走黄内治宜凉血清热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内陷内治分邪盛热极证,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养阴清心开窍,方用清营汤
25、合黄连解毒汤、安宫牛黄丸、紫雪散加减;正虚邪盛证,治宜补养气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方用托里消毒散、安宫牛黄丸加减;脾肾阳衰证,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阴伤胃败证,治宜生津养胃,方用益胃汤加减。外治分别参照颜面疔疮、有头疽。【教学时数】0.5学时。第十一节 流 痰【目的要求】1、掌握流痰的定义及特点。2、熟悉本病的辨证论治。3、了解流痰的预防与调摄。【教学内容】1、讲解本病的定义及其特点。2、病因病机:正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外邪和损伤是常见诱因。3、重点介绍本病的好发人群、好发部位。病变特点和不同部位出现的特殊表现。4、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本病以扶正祛邪为总则。阳虚痰凝证治以
26、温经补肾、散寒化痰,用阳和汤加减;阴虚内热证治以养阴清热托毒,用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肝肾虚证治以补益肝肾,用左归丸合香贝养荣汤加减;气血两虚证治以补气养血,用人参养荣或十全大补汤加减。外治初期以回阳玉龙膏或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或黑退消,成脓应穿刺切开,溃后用五五丹药线引流。【教学时数】0.5学时。第十二节 瘰 疬【目的要求】1、熟悉瘰疬属阴证疮疡的属性。2、掌握本病的诊断及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讲解定义及特点。2、病因病机;肺肾阴亏、痰火凝结;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热内生,结聚成核。3、诊断:好发颈部两侧、耳前、耳后、颌下、锁骨上凹。初起结核如豆,皮色不变,而可移,不疼不热。中期皮核粘连
27、,融合成块,微热波动。后期溃破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疮口形成空壳,难敛,形成窦道。4、注意本病应与骨核、失荣相鉴别。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教学时数】 0.5学时。第十三节 褥 疮【目的要求】 掌握褥疮的防治。【教学内容】1、褥疮的临床特点和好发部位。 2、病因病机:由于连续长期压迫,气血瘀阻,皮肉坏死而成。3、诊断:受压部位皮肤暗红、紫暗,继则坏死溃破,范围扩大,可深及筋骨,日久难愈。4、本病以外治为主:初起外擦红灵酒;溃后修剪坏死组织,用九一丹、红油膏纱布外敷;脓腐脱尽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也可配合内治扶正祛邪之剂。5、预防: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教学时数】
28、 0.5学时。 第十四节 窦 道【目的要求】掌握窦道的防治。【教学内容】1、介绍窦道的特点及好发部位。2、病因病机:手术创伤残留异物或坏死组织刺激深部组织化脓而成。3、诊断;有手术史或感染史。局部有一小疮口,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可呈潮红、丘疹、糜烂等湿疹样表现,一般无全身症状。4、重点讲解外治方法。先用五五丹或千金散或白降丹药线蚀管,有异物或死骨片时应取出。脓净出粘稠滋水时用生肌散、白玉膏收口。外用垫棉压迫法。【教学时数】0.5学时。 第八章 乳房疾病重点应掌握乳房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检查方法。概说【目的要求】1、了解乳房疾病与经络脏腑的关系。2、熟悉乳房疾病的检查方法。3、掌握乳房疾病的发病
29、特点。4、掌握乳房疾病的辨证治疗原则。5、了解乳房疾病治疗现状。【教学内容】1、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2、强调乳房疾病的肿块检查法。3、乳房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4、重点讲解乳房病的辨证论治方法。5、乳房疾病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和辨证论治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数】0.5学时。第一节 乳 痈【目的要求】1、熟悉乳痈的病因病机、预防。2、掌握乳痈的早期诊断及辨证论治。3、了解乳发的特点。【教学内容】1、强调定义、特点、不同时期发病的命名。2、病因病机:乳汁郁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以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诱发本病。3、诊断:新产妇,乳头破碎、发热恶寒、乳房胀痛、局部红肿有结块,以及乳汁阻塞等是本
30、病的特点。 4、注意本病应与炎性乳癌相鉴别。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外治初起可进行乳房按摩;外用药物同阳证疮疡。6、介绍乳发表现特点与处理方法。【教学时数】0.5学时。第二节 粉刺性乳痈【目的要求】1、了解本病的病因病机。2、熟悉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强调定义、特点。 2、病因病机:乳头畸形,肝郁气滞化火。3、诊断: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发病。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房肿块、乳腺漏管等。4、注意与乳腺癌、乳晕部疖肿、导管内乳头状瘤、乳房部漏管鉴别。了解内治及外治方法。【教学时数】0.5学时。第三节 乳 痨【目的要求】1、熟悉乳痨的病因病机。2、掌握乳痨的诊断和辨证论治。【教学
31、内容】1、强调定义、特点。2、病因病机:肺肾阴虚,或肝郁化火、虚火炼液为痰,痰气互结。3、诊断:初起如梅李、硬而不坚、边界不清、病程长,经历数月甚至数年而结块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成脓后脓出稀薄夹带败絮样物,日久不愈而成瘘,并有低热。4、注意本病应与乳岩相鉴别。5、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可配合辨证论治,内治分气滞痰凝证,治宜疏肝解郁、滋阴化痰,方用开郁散合消疬丸加减;正虚邪恋证,宜托里透脓,用托里消毒散加减;阴虚痰热证,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外治初起用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敷贴。溃后用七三丹药线引流。【教学时数】0.5学时。第四节 乳 漏【目的要求】1、了解乳漏的发病机理。2、掌
32、握乳漏的诊断和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介绍定义、特点及分类。2、病因病机:乳房部漏多由于乳痈、乳发失治,损伤乳络而致,或乳痨溃后难敛所致。乳晕部漏管多因乳头凹陷,复因气滞、血瘀,郁久化湿,溃后成漏。3、诊断:乳房部漏:乳痈、乳发、乳痨溃后,疮口经久不愈,漏出乳汁或脓水。乳痨成漏,疮口凹陷,脓水清稀或有败絮样物质。乳晕部漏:多发于非哺乳期妇女,伴乳头内缩,乳晕部有黄豆大结块,溃口与乳窍相通,反复发作,难以痊愈。4、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本病以外治为主;乳房部漏用七三丹、八二丹药线、外敷红油膏,脓净后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乳晕部漏多用切开法,或切开挂线法。【教学时数】0.5学时。第五节 乳 癖
33、【目的要求】1、熟悉本病的病因病机。2、掌握本病的诊断和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强调定义、特点。2、病因病机:冲任失调,乳失所养;脾肾阳虚生痰,肝郁气滞,痰瘀互结。3、诊断:乳房可触及大小不一、柔韧、边界不清、形态不一的片状肿块,活动、不粘连,或有结节如砂粒、豆粒,或如条索状结块。肿块经前疼痛加剧,经后明显减轻。乳头可有黄绿色液体溢出。 4、注意与乳岩相鉴别。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肝郁痰凝证,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用逍遥蒌贝散加减;冲任失调证,治宜调摄冲任,方用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教学时数】1学时。第六节 乳 疬【目的要求】1、了解乳疬的发病机理。2、掌握乳疬的诊断和辨证论
34、治。【教学内容】1、阐述概念、临床特点。2、病因病机:肾气不足,冲任失调,肝失所养,气滞痰凝。3、诊断:男、女儿童乳疬多发于10岁左右儿童,一侧或双侧乳晕下扁圆形结块如围棋子大,轻压痛。成年男性乳疬或为儿童乳疬样;或自乳晕起双侧或一侧如女性乳房样,不同程度隆起,或有胀痛和压痛。4、注意本病应与男性乳岩相鉴别。5、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教学时数】0.5学时。第七节 乳 核【目的要求】1、熟悉乳核与乳癖、早期乳岩的鉴别。2、掌握乳核的诊断及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强调定义、特点。2、病因病机:情志内伤,气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而生乳核。3、诊断:肿块好发于青年妇女,多单发。光滑如丸卵,质硬不坚皮色
35、不变,多无痛感。4、应与早期乳岩相鉴别。不粘连,推之可动,5、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肝气郁结证,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用逍遥散加减;血瘀痰凝证,治宜疏肝活血,化痰散结,方用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教学时数】 0.5学时。第八节 乳 衄【目的要求】掌握乳衄的诊断和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讲解定义及特点。2、病因病机:肝郁伤脾,脾不统血,肝郁化火,迫血妄行。3、诊断:乳头溢液呈血性或黄色液体、污染内衣,无痛,在乳晕下多可触到圆形肿物或结节。挤压乳头常有溢液,必要时应对溢液进行病理检查。4、注意本病应与乳岩、乳癖相鉴别。 (1)重点讲解内治及外治方法。(2)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教学
36、时数】0.5学时。第九节 乳 岩【目的要求】1、了解乳岩的分类。 2、掌握早期乳岩的诊断和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阐述其定义、特点与分类。2、病因病机:冲任失调,肝脾郁结,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凝、火毒结于乳络。3、诊断:重点讲解早期诊断要点,早期治疗,早期手术。4、注意本病应与乳癖、乳核、乳痨相鉴别。5、介绍中医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肝郁痰凝证,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用瓜蒌散合开郁散;冲任失调证,治宜调摄冲任、理气散结,方用二仙汤合开郁散;正虚毒盛证,治宜调补气血、清热解毒,方用八珍汤加清热解毒之品;气血两亏证,宜补益气血、宁心安神,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味;脾虚胃弱证则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37、。一旦确诊,宜首选手术切除治疗;有手术禁忌者,外治初起用阿魏消痞膏,溃后用海浮散或红油膏祛腐。坏死组织脱落后,改生肌玉红膏、生肌散外敷。【教学时数】1学时。第九章 瘿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对该病有较全面或较深层的认识,不同类型的瘿治疗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概说【目的要求】1、了解瘿病的含义与分类。2、掌握颈部疾病的检查方法。【教学内容】1、阐述瘿病的含义和特点。2、重点讲解颈部肿块的检查法。3、注意气瘿、肉瘿、石瘿、瘿痈的鉴别诊断。4、瘿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 5、瘿病的概念及颈部疾病的检查方法是本章的重点【教学时数】0.5学时。第一节 气 瘿【目的要求】 1、了解地方性与非地方性气瘿的区别及发
38、生原因。2、掌握气瘿的诊断及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讲解定义及特点。2、病因病机:地方性气瘿因饮水中缺碘;单纯性气瘿由于发育或怀孕、哺乳耗碘增加;肝郁气滞,肾气亏虚,冲任失养,肝脾气逆,痰气互结均可导致气瘿。3、重点讲解诊断:初起颈前部弥漫性肿大,逐渐加重,皮色如常,边缘不清,不痛,按之柔软。气瘿大者可压迫气管影响呼吸。压迫血管可致颈胸静脉扩张,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 4、注意本病应与肉瘿、瘿痈鉴别。5、内治及外治方法。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解郁、化痰软坚,方用四海舒郁丸加减。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教学时数】0.5学时。第二节 肉 瘿【目的要求】1、了解肉瘿的手术治疗指征。2、掌握肉瘿的
39、诊断与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阐述定义及特点。2、病因病机:忧思郁怒,肝脾气逆,痰气互结,气血凝滞,聚而成形。3、重点讲解诊断:一侧或双侧颈部生长肿块,边界清,光滑,能随吞咽上下滑动、生长缓慢。肉瘿大者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B超可明确诊断。同位素扫描呈温结节。可继发急躁、胸闷、多汗、心悸、手颤、乏力、消瘦等甲亢症状。4、注意本病应与甲状舌骨囊肿、瘿痈等鉴别。5、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气滞痰凝证,治宜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方用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软坚散结,方用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外治可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必要时手术治疗。
40、【教学时数】 0.5学时。第三节 瘿 痈【目的要求】掌握瘿痈的病因病机和诊断治疗。【教学内容】1、阐述其定义及特点。2、病因病机:风热、风火客于肺胃,肝郁胃热上壅,挟痰蕴结瘿囊而成。3、重点讲解诊断:颈前结节质地硬韧、皮色不变或微有灼热、疼痛,其痛可引及耳后枕部,大者有压迫症状,可伴恶寒、高热;口渴、咽干等全身症状。4、本病应与颈痈、锁喉痈相鉴别。 5、内治分风热痰凝证,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方用牛蒡解肌汤加减;气滞痰凝证;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用柴胡舒肝汤加减。外治可用金黄散等箍围消肿,成脓后可循经切开引流,脓尽可用生肌散收口。【教学时数】自学。 第四节 石 瘿【目的要求】掌握石瘿的症状特点
41、,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教学内容】1、介绍其定义及特点。 2、病因病机:肝脾气逆,痰瘀互阻而发,或由肉瘿日久转化而成。3、重点讲解诊断:颈前肿块突然增大,坚硬如石、移动性差、高低不平疼痛,可波及耳、枕部、肩部,可有声音嘶哑。 4、本病应与肉瘿相鉴别。 5、内治可分痰瘀内结证,治宜解郁化痰、活血消坚,方用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瘀热伤阴证,治宜和营养阴,方用通窍活血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一旦确诊,首先选择手术治疗。【教学时数】0.5学时。 第十章 瘤、岩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应对瘤、岩有较全面的认识,不同类型的瘤、岩治疗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应掌握瘤、岩检查方法,做到不漏诊、不误诊,真
42、正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概说【目的要求】1、了解瘤、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熟悉瘤、岩的治疗原则。3、掌握瘤、岩的诊断要点。【教学内容】1、阐述瘤、岩的定义和特点。2、讲解瘤、岩的病因病机。 3、瘤、岩的辨证规律及常用治法和方药。 4、瘤(良性肿瘤)预后良好。岩(恶性肿瘤)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后预后较好,否则预后不良。【教学时数】1学时。第一节 血 瘤【目的要求】掌握血瘤的诊断及辨证论治,血瘤生长类型、体积大小、部位深浅与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差别。【教学内容】1、讲解定义及临床特点。2、病因病机:心火妄动,肾伏虚火,肝火燔灼,脾不统血,血热妄行,络脉扩张而成。3、重点讲解其临床表现:多为先天性。瘤体
43、表面呈红或暗青紫色,大小不一,边界不清,触之柔软,按之可以缩小,必要时穿刺可帮助诊断。4、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心肾火毒证,治宜清心泻火、凉血解毒,方用芩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加减;肝经火旺证,治宜清肝泻火、祛瘀解毒,方用丹栀逍遥散合清肝芦荟丸加减;脾统失司证,治宜健脾益气、化湿解毒;方用顺气归脾丸加减。发于体表者可用硬化剂注射。 【教学时数】0.5学时。第二节 肉 瘤【目的要求】 掌握肉瘤的特点与诊断。【教学内容】1、阐述肉瘤的定义、特点及与西医肉瘤的本质区别。2、病因病机:脾失运化,痰气郁结,或气机不畅,瘀血阻滞。3、重点讲解其诊断要点:好发于肩、背、腹、臀及前臂皮下,边界清楚,触之柔软
44、,平团块状或分叶状,推之可移动。4、介绍治疗原则:小者不必处理,较大者宜手术切除。【教学时数】0.5学时。第三节 茧 唇【目的要求】1、掌握茧唇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2、熟悉茧唇与唇风的鉴别。3、解茧唇的预防和调护。【教学内容】1、介绍定义和特点。2、病因病机:心脾火毒、脾胃实热、阴虚火旺和不良刺激。3、诊断:多在长期不愈的良性病变基础上发生,初起硬结无疼痛,溃破后如菜花状,有颌下及颏下淋巴结肿大。注意与唇风鉴别。4、重点讲解治疗方法:一旦确诊及早手术。内治分心脾火毒证,治宜清火解毒、养阴,以清凉甘露饮加减;脾胃实热证,治宜通腑泄热、解毒化痰,以凉膈散合清胃散加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凉血解
45、毒,以知柏地黄汤加减。外治可用皮癌净。【教学时数】0.5学时。第四节 失 荣【目的要求】掌握失荣的诊断和辨证论治规律。【教学内容】1、讲解定义及特点。 2、病因病机:肝气郁结,痰毒瘀血凝结少阳、阳明之络。3、重点讲解其临床表现:初起颈侧或耳前耳后月中起,顶突根深,按之如石,推之不移,肿块增大,形如堆粟,形体消瘦,溃后流血水臭秽,疮面凹凸不平,坚硬不消,疼痛彻或溃血如注。由鼻咽癌转移者可见鼻孔出血,音哑,由口腔癌继发者吞咽困难。4、注意本病应与瘰疬相鉴别。 5、内治及外治方法。【教学时数】0.5学时。第五节 肾 岩【目的要求】1、了解肾岩辨证论治。2、掌握早期肾岩的诊断。【教学内容】1、阐述定义及特点。2、病因病机:湿浊瘀结于前阴而发,日久则化热成毒,火毒伤阴。或包皮过长,秽垢刺激,结聚龟头所致。3、重点讲解早期临床表现及诊断。乳头状阴茎癌初起为丘疹或疣状隆起,继而表面高低不平,溃后翻花,脓水恶臭。浸润性阴茎癌多由湿疹或白斑开始,表面呈结节状,灰白色,继而溃疡,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