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近期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蚌埠市近期建设规划.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蚌埠市近期建设规划一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1、规划背景:在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开发沿淮,促进全省,以“两淮一蚌”为龙头,以大基地、大项目、大投资带动和加速重化工业发展,优先发展三大支柱经济即能源经济、生物质经济和循环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2、规划范围和规模:本次规划、环评的评价范围为蚌埠市域,包括五河、固镇和怀远3个县,以及淮上、龙子湖、蚌山和禹会4个市辖区。面积5952.13平方公里。二蚌埠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 近期建设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稳步推进“华东地区交通枢纽之一、安徽省重要加工业基地、皖北中心城市”三大城市
2、主要职能的实现,加快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分别达到105万人左右和105平方公里左右。 2.分项目标 中心城区至2010年新增道路长度约14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0.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3;城市给水供应能力达56万m3/天,人均生活用水量220升/日,供水普及率99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27.5万m3/天,集中污水处理率73.3%,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城区电网供应能力48.15万千瓦;河流湖泊水质达标率70以上,城市给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以上;淮北大堤和城市防
3、洪堤防防洪能力100年一遇。 三、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在综合分析城市的形势、阶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轮近期建设规划提出近期发展需要重点施行的“城市涅盘”、“工业乘龙”、“阳光水岸”、“资源保障”和“和谐住区”五大行动。 1.“城市复兴”行动纲领行动 (1)行动主旨:以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产业经济发展为基石,再创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辉煌。 (2)行动指引: a.配合国家和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疏理城市内、外部交通,全力打造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b.抓住中心城市的本质,全力推动金融、信息、商贸等服务业和产品研发中心的建设与升级,奋力创建皖北地区的中心
4、城市。 c.以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努力创建京沪铁路沿线重要的物流中心、加工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级园区。 2.“工业乘龙”行动配套行动一 (1)行动主旨:推行工业强市战略,强调工业的园区化积聚发展和区域内分工协作,构建蚌埠沿淮工业经济带。 (2)行动指引: a.蚌埠市与淮南、淮北两市在资源配置、功能划分、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和关联性,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两淮一蚌城镇群”的战略构想,促进三地在煤电煤化工及其衍生产品生物质产业等方面的资源与技术共享、产业分工协作,形成省内重化工密集区。 b.以城市支柱产业为“龙头”,以淮河为“龙身”依次串联起
5、孝仪能源化工产业园、怀远工业园、城市西部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蚌埠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市工业区、玻璃工业园和龙湖创业园、沫河口精细化工园八个工业园区,以分工协作和交通纽带的改进为“祥云”,腾飞蚌埠的工业巨龙。 c.加快工业“退市进园”步伐,“十一五”期间将60以上的分布在圈堤以内老城区工业企业,迁往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d.强化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重点加强交通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步配套建设。 3.“阳光水岸”行动配套行动二 (1)行动主旨:以滨水岸线整治为突破口,带动滨水地区改造,彰显山水城市特征,并为远期全面建设山水城市奠定基础。 (2)行动指引: a.尽快组织编制岸线利用及周
6、边环境整治专项规划,合理有序地利用城市岸线资源。 b.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布局,调整滨水土地使用功能,水域与陆域统一规划,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类岸线资源。 c.改善滨水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开辟滨河景观路,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结合工业区的布置增设相应的市政设施综合治理污染。 d.沿河开辟绿化休闲空间,整理滨河防护绿带。沿淮河防洪堤增设滨河公园,拓宽席家沟沿岸滨河绿带,完善龙子湖滨湖公园,并将城市公共设施与水岸空间紧密结合,为城市滨水地区注入新的活力。将水系沿岸变为贯穿市区、联系生活的轴带,串联自然人文景点的绿脉,塑造生态宜人、景观优美、休闲和游览相宜的城市绿色骨架。 e.在用地功能调整的基础上整理
7、滨河景观。清理淮河漫滩上的沙场、堆场,增加防护林种植,开辟体育健身场所,精心设计滨水建筑。 4.“资源保障”行动配套行动三 (1)行动主旨:未雨绸缪,加强保障,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环境容量和能源供应支撑体系。 (2)行动指引: a.积极开展芡河、四方湖等城市新的应急水源和补充水源的前期研究,适时展开水源地和调水工程的建设,保障城市供水的水量、水质的安全。 b.充分利用淮河各段的水环境容量,进行生产力和工业园区的合理布局。 c.建立“控源、截流、治污、回用、导排”的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对天河、芡河、龙子湖等河湖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增加蓄水库容;研究天河与龙子湖沟通工
8、程,改善天河排涝和龙子湖水环境;积极推进污水再生利用。 d.保障城市电力供应可靠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e.积极开展城市能源安全储备系统研究和建设,如涂山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LNG工程建设、石油站迁建等。 5.“和谐住区”行动配套行动四 (1) 行动主旨:保持住房发展,加强住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宜居性。 (2)行动指引: a.居住用地布局强调尊重自然并与周边山水环境相互融合,使人工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居民创造高品位、高质量、特色鲜明的生活环境。同时强调居住区应集中、连片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b. 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以新区建设为主导,加大旧城改造力度。
9、 c. 旧城区改造应以提升居住环境为目标,坚持逐步改造的原则,尽早完成旧城中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同时进行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塑造宜居城市。 d. 完善居住结构与住区设施,着力推进套型合理,面积适宜的住房供应体系。 e. 结合新农村建设,以集约用地和提升居住环境为目标,近期严格控制农村村民自建用房,逐步改造城市周边“城中村”。 f.规划期内完成约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 近期建设规划项目用地配置 1.公益性项目用地 (1)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用地 a.对外交通设施用地 至2010年,中心城区保有对外交通设施用地852公顷,比2005年增加用地161公顷。近期主
10、要项目:京沪高速铁路正线、联络线及其站场新建,京沪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淮南铁路水蚌线复线改造及姜桥编组场站扩建,城市铁路南环线及西郊工业区货场新建;城市南外环路(黄山路老山路)、北外环(307省道改线)等过境公路新建改建,长途汽车客运北站(吴小街)、南站(燕山路)、东站(京沪高铁站前)新建,货运南站(姜桥)、西站(西部工业区);淮河蚌埠新港续建;蚌埠机场航班营运等。 b.道路广场用地 至2010年,道路广场用地保有量达1073公顷,比2005年增加面积409公顷。近期主要建设项目有: 新建道路南外环(黄山路)、东外环(老山路)、解放路南段、延安路南段、大庆路南段、长征路南段、涂山东路、燕山路
11、西段、禹公路、禹会路、平成路、长青路、长中路西段、兴技路、秦集路、红旗六路、虎山西路、勤业路、迎宾路、文化路、成业路、丰乐路、姜桥路、解放二路、雪华西路、雪华路、南湖路北段、货场一路、站前路、后楼路、双墩路、府前路、中山路等56条道路或路段。 改造道路怀五路、小蚌埠路、涂山路西段、江淮路、燕山路东段、滨湖路、淮河路步行街、凤阳路西段、治淮路西段、西圈堤改造以及城区内220条小街小巷的改造。 立交设施解放路东海大道互通立交桥、朝阳路东海大道互通立交桥、黄山路大庆路互通立交桥;解放二路(胜利路淮河路)下穿铁路箱涵、治淮路(国安街中山街)下穿铁路立交、涂山东路下穿水蚌线立交、长中路迎河桥、胜利路八里
12、沟桥;另修建人行立交有朝阳路涂山路、工农路胜利路、延安路胜利路、胜利路朝阳路、延安路淮河路、淮河路火车站广场凤阳路、马村路跨津浦线。 广场新建政府南市民广场、二马路北滨淮处淮河商业广场、新建高铁站前广场、新建老火车站南广场。 (2)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至2010年,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保有量495公顷,比2005年增加用地111公顷,并改造置换原有用地7.3公顷。主要建设项目有: 供应设施第四自来水厂续建(20万吨/日)、河北地下水厂扩建(5万吨/日)、雪花山加压泵站改造(4万吨/日)、给水管网配套工程;500千伏蚌埠变电所、220千伏燕山输变电工程,以及110千伏工农变、青年变、吴郢变、虎山变、黄
13、山变等输变电工程。 交通设施新建新城区、大学园区、河北蚌埠工业园、光彩大市场4处公交枢纽站,新建老山北汽车驾驶考训中心。 环境卫生设施新建杨台子污水处理厂一期(12.5万吨/日)、河北污水处理厂一期(5万吨/日) 建设;对8座排涝泵站扩建改造;开展城市污水管网配套二期工程;续建老山城市垃圾填埋场、以及城区23处垃圾中转站建设。 防灾设施新建席家沟、八里沟城市防洪堤,新建方邱湖行洪区淮河分洪道及一般堤改建工程;新建消防指挥中心和高新区、大学城消防站,扩建小蚌埠消防站,迁建现锥子山消防站至玻璃工业园。 (3)公共设施用地 a.文教卫体设施用地 规模与分布:至2010年公益性公用设施用地保有量857
14、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用地186公顷。主要建设项目有: 教育科研设施续建大学城内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电子信息蚌埠学院、蚌埠学院,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校;新建淮上区蚌埠粮食学校;创建国家级职业中学一所、搬迁蚌埠二中、新建新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等; 文化娱乐设施新建蚌埠市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城市规划展示馆,曹山广播电视发射塔;龙子湖滨湖游乐设施。 体育卫生设施兴建龙子湖东岸城市体育中心、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筹建淮上区体育中心;新建城市公共卫生、紧急救援中心,新建大学城东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扩建市传染病医院。 福利文保及其他续建市殡仪馆和平山公墓,新建市老年公寓和康复中心;建设汤和
15、墓二期工程、双墩古文化遗址保护与利用工程、孙家圩子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修缮工程。 b.绿地 至2010年城区公共绿地保有量达到821公顷,比2005年增加246公顷。主要项目有:张公山大塘周边环境治理及绿地休闲设施建设、龙子湖风景名胜区开发和生态修复工程;新建淮上区滨淮公园、高新区小黄山公园,实施张公山公园的开放式改造,稳步推进老虎山、锥子山森林公园和陶山植物园的建设;启动涂山风景名胜区一期开发和保护,建设蚌埠闸水利风景区;建设曹山花卉基地和仇家岗苗木基地;加强对铁路、过境公路、沟渠水系两侧防护绿带建设;实施朝阳路淮河桥南岸、解放路淮河桥西南岸和解放路胜利路立交桥三个地段的环境整治和绿化工程。
16、c.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用地 至2010年,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用地保有量达到148公顷,比2005年增加14公顷,改造或功能置换老城区原有办公用地8公顷。主要项目有:市公安局、检察院等机关单位迁建扩建,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政府迁建改建等。 (4)经济适用房、危改房用地 20062010五年间,计划供应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总量70公顷,年均供地规模在1315公顷左右。分布上一是结合各开发区工业项目配套经济适用房,二是结合旧城部分工业用地置换配套经济适用房,三是对宏业村、张公山居住区的大板楼等超限使用住房进行再开发和改造。 2.经营性项目用地 主要是商品住宅用地,商业、市场、旅业(酒店)用地等经营
17、性开发用地。 a.居住用地 至2010年,市区居住用地保有量达2771公顷,比2005年增加居住用地122公顷,并完成约800公顷的旧城棚户区、城中村用地改造及破产或搬迁企业的土地功能置换。居住用地供应主要分布于城区中部圈堤内地区和淮上区中部小蚌埠地区,此外结合工业区、大学园区等功能组团的发展配套建设部分居住设施。 b.商业、金融、市场、旅业(酒店)用地 至2010年城市商业金融用地保有量到509公顷,比2005年增加285公顷。主要供应于老机场新城市商务中心区开发、淮河路城市商业中心区改造、小蚌埠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吴小街商贸市场群、光彩大市场二期的建设。主要建设项目有:光彩大市场二期、华夏第一
18、街、沃尔玛超市、现代物流园区、浙江路桥蚌埠日用品市场、蚌埠汽车城、财富广场、宝龙城市广场、国际大酒店、马村民族市场、书刊批发市场、老机场D3、D6商务办公区、大学城共享区。 c.工业仓储用地 工业用地 至2010年市区工业用地保有量达2615公顷,比2005年增加977公顷,其中新增工业用地1270公顷,置换搬迁老城零散工业用地约180公顷。 新增工业用地分布情况为城市西部工业区和高新区546公顷、淮上区蚌埠工业园451公顷、龙子湖区玻璃工业产业园及长淮工业园158公顷、蚌山区和新城区姜桥物流加工园区115公顷。 置换或搬迁进园的老城工业企业主要有:安徽环球药业、人民印刷厂、蚌埠天成有限公司、
19、水泥厂、水泥制品厂、化工机械制造公司、隆华机器厂、玻璃厂、信丰面粉厂、电子光学材料厂、八一化工有限公司、海螺水泥公司、鑫民玻璃有限公司、果糖厂、燃料公司物质供销公司、蚌埠船厂、精细化工总厂、双环电子有限公司、无线电二厂、布鞋厂、环球服装厂、锁厂、汽车玻璃厂、家具二厂、华阳汽车工业公司、电子金融设备厂、汽车油箱有限公司、半导体器件厂、第二造纸厂、环亚办公用品公司、永艳染料化工厂、天马化工公司、蚌埠橡胶厂等。 仓储物流用地 至2010年仓储用地保有量236公顷,比2005年增加9公顷。其中新征仓储用地22公顷,主要结合姜桥站和铁路南环线设置,新建姜桥物流加工区仓储设施和铁路南环线西部工业区仓储设施
20、各一处;搬迁或置换老城区仓储设施用地13公顷,主要为粮食一库搬迁和上海栈等现有仓储用地的功能置换。 3.20062007年度土地供应计划 鉴于规划年度内面临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强市战略和城市框架展开对道路、产业用地需求等因素,计划20062007年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148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1008公顷,实施旧城改造和河北零散居民点用地整理140公顷。至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9.66平方公里,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约5平方公里。 改造道路怀五路、小蚌埠路、涂山路西段、江淮路、燕山路东段、滨湖路、淮河路步行街、凤阳路西段、治淮路西段、西圈堤改造以及城区内220条小街小
21、巷的改造。 立交设施解放路东海大道互通立交桥、朝阳路东海大道互通立交桥、黄山路大庆路互通立交桥;解放二路(胜利路淮河路)下穿铁路箱涵、治淮路(国安街中山街)下穿铁路立交、涂山东路下穿水蚌线立交、长中路迎河桥、胜利路八里沟桥;另修建人行立交有朝阳路涂山路、工农路胜利路、延安路胜利路、胜利路朝阳路、延安路淮河路、淮河路火车站广场凤阳路、马村路跨津浦线。 广场新建政府南市民广场、二马路北滨淮处淮河商业广场、新建高铁站前广场、新建老火车站南广场。四建设近期以得成果:1.根据当时城市发展阶段性的重点,对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进行了局部调整,为城市特别是园区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淮上区工业
22、园区、龙子湖东岸大学城、高新技术开发区、丰原生化等城市主要经济增长功能片区基本形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的空间支撑。 2.城市重点发展与完善地区在规划的引导下逐步得到实施。一是老机场地区的城市新商务中心区发展势头迅猛,中心广场、会展中心、图书馆、大剧院等相继建成使用;二是老城区改造 “退二进三”稳步推进,散布在老城区的零星工业、仓储用地通过土地收储、置换等措施实施搬迁改造,一定程度的改善了旧城环境;三是淮上区作为新建制城区,工业园区建设、新型农民新村建设步伐迅猛,态势良好。 3.有效界定城市的生态敏感地区和城市各片区、组团之间的隔离绿带,强化空间管理,保护了涂山、龙子湖周边地区等的绿地、生
23、态空间。 4.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上,燕山路西段、延安路、涂山路等一批城市道路,第四水厂、河北水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蚌埠新港以及变电站等一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同时西郊铁路专用线、南环快速路、淮河大堤西圈堤兴建与老圈堤改造、蚌淮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蚌埠站等一大批规划中的项目在依次筹建中。 5.缺憾及不足: 基于当时国内园区发展的热潮和城市步入快速发展期的形势,对用地规模预测过于乐观,河北吴小街商贸市场群、西部工业区、锥子山工业园区、老机场地区等一系列用地安排并未按预期规模完成,部分重点地区发展推进缓慢,重点基础设施实施情况不甚理想。同时,由于该规划编制过程中虽然力争面面俱到
24、、细致入微,但对市场行为的不可预见性估计不足,造成某些市场主导型规划建设项目的安排流于形式。忽视了政府可通过经营土地与投资基础设施,突出公共开发,进而加强对市场主导项目的布局引导和总量控制。 五 感想 1经济发展 尽管蚌埠进入了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将来将以发展工业为主,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但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建设适宜的人居环境,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建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在确定城市和产业发展时,要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制定合理的城市产业发展指标。产业结构升级和主导产业的选择要突出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节能减排的原则。 2 土地资源 (1)建立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相适
25、应的人口和用地规模。 (2)依据生态主导功能区,分区指导、分区控制。 3水资源 (1)以节地、节水、节能为核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以山林水域构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实现水源地和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 (3)加快全市水环境治理,严防水源地生态环境恶化。 4能源利用 (1)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全面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技术升级,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延长主导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产品、副产品和代谢废物的循环利用。 (2)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鼓励低能耗、高产值的产业发展,更大力度地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规划的工业园区要和周边居住区和商业区,构建组
26、团式水、热、能的综合利用网络;积极推行中水回用,构建水热的联合循环;推动热能的梯级利用,提高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5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中增加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水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方面的指标,适当调高城市绿化和人均公共绿地建设指标,突出环境刚性约束,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铁路交通蚌埠市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交通优势明显。蚌埠是安徽省的铁路中心,华东铁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全国的交通枢纽城市。 蚌埠设有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原上海铁路局蚌埠分局)。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在蚌埠交会。蚌埠火车东站现为一等货运站,拥有华东地区大型的货运列车
27、编组站及大型的集装箱货场。 蚌埠火车站为安徽仅有的3个一级客运站之一(合肥、阜阳、蚌埠,其他的皆是二类站)。日接发图定列车146列。京沪高速铁路经过蚌埠,并设立蚌埠南站,正在建设的京福高速铁路由蚌埠南站引出。 繁华淮河路目前,投入使用的蚌埠南站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高铁站。蚌埠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沿线七大客运站之一,站房规模20000平方米,道场共24股线路,设7处500米站台,可同时停靠13对列车。乘京沪高铁,1小时可抵南京、2小时可抵上海、3小时可达北京。现已通车的京沪高铁在蚌埠将有四十余趟高铁停靠蚌埠南站。从蚌埠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2个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拉萨、西
28、宁、成都、西安、兰州、银川、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合肥、南京、南昌、杭州、福州、贵阳、昆明);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10多个沿海城市(大连市、秦皇岛市、烟台市、东营市、青岛市、连云港、宁波市、温州市、台州市、厦门市)。 公路交通蚌埠市作为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公路运输中心,皖北高速公路的中心城市,所以皖北的高速公路皆是由蚌埠扩散。目前蚌埠市的高速外环已经形成,公路运输四通八达,蚌埠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蚌京高速公路、蚌福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蚌洛高速公路、蚌连高速公路,蚌淮高速公路、徐明高速公路,蚌埠环城高速公路。 空航运输蚌埠现有军民两用机场,不久的将来可以开辟通向全国的民航支线。蚌埠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70公里,距合肥骆岗国际机场130公里,目前已开通合肥机场蚌埠候机楼。 蚌埠区位规划建设的蚌埠仁和集机场将是安徽省民航运输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