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题及答案教师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题及答案教师用.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一、古诗文填空。1、今夜偏知春气暖,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3、鸡声茅店月, 。4、 , 。5、以水喻愁,往往可以收到具体可感的效果,如李煜绝命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在国败、夫亡、失宝时写的武陵春中也流露出了类似的感慨:“ , 。”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白居易的观刈麦中“ , ”,这是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7、我们今天要表达“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意思时,常常会引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这句话:“_,_。”8、陈涉世家中表示陈胜从小就有
2、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一)【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巳,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乙】及陈涉起,沛(沛县)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官名)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崐背(背叛)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借此胁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
3、(刘邦)。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给)沛父老,为陈(陈说)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7、上文中加点的“为”字读音不同于其他3个的是( )(2分)A、士卒多为用者B、吴广为都尉C、君为秦吏D、为陈(陈说)利害8、下列4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2分)A、乃令樊哙召刘季 沛令后悔 B、 以激怒其众 沛令欲以沛应之C、今欲崐背之 欲诛萧、曹 D、陈胜自立为将军 立以为沛公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2分)A、且壮士不死即巳 B、父
4、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1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刘季乃书帛射城上 11、陈涉、吴广发动起义,沛令响应起义,他们的基本策略共同的一点是什么?陈、吴发动起义取得成功、沛令响应起义却遭杀身之祸,原因何在?请分别作简要的分析。(5分) (二)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 )以为死 (2)今亡( )亦死(3)又间( )令吴广(4)吴广之( )次所旁丛祠中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失期,
5、法皆斩。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14. 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15. “世家”是记王侯的,因为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陈涉并非王侯,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列入世家? (三)、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二世元年七
6、月,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1)度 (2)亡 (3)往往 19、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4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0、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3分) 21、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2分) 22、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四)、(海南省(09) )阅读下面的陈涉世家(节选)选段。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1)会天大雨( ) (2)宜( )多应者(3)旦日,卒中往
7、往语(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天下苦秦久矣。译文: (2)上使外将兵。 译文: 21.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2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 (五)、 (09宁波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吴广以为然。1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会天大雨 _ 为天下唱_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8、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等死,死国可乎? 2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答案 (六) (09四川省内江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5分)广故数言欲亡 亡: 尉果笞广 笞: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并: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9、 十六七:从民欲也 欲:1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2分) (七)、(2010年浙江省义乌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杀之以应陈涉。16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1)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 )兵徇蕲以东 (2)将军身被( )坚执锐(3)功宜( )为王 (4)诸郡县苦( )秦吏者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译文: 18陈胜被拥立为王的原因是什么?(根据选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八)(2010 绍兴市)吴广素爱人,
10、士卒多为用者。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吴广素爱人( )(2)广故数言欲亡(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从民欲也( )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士卒多为用者 / 吴广为都尉 B、广起,夺而杀尉 / 为坛而盟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且壮士不死即已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文: 15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 。(4分)(九)(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会
11、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会天大雨 上使外将兵楚人怜之皆指目陈胜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宜多应者诚宜开张圣听 B.扶苏以数谏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C.卒买鱼烹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译文: 9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2分)答: (十)(2010年贵州贵阳)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2、。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所通的字及意思。)(4分)辍耕之垄上( ) 扶苏以数谏故(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固以怪之矣( )23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2分) 24文中“发间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天下苦秦久矣。”的句子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答: 三、答案: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18、(1)估计、考虑 (2)逃亡 (3)到处19、(1)扶苏因为多次谏劝皇帝的缘故,皇上派他到边疆去带兵(2)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20、秦王朝内部严重的政治危机(1分)楚
13、国人民有强烈的反抗意愿。(1分)阐述(1分)21、(1)丹书帛“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2)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22、官逼民反 或 领导者要“从 民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言之成理即可)四、答案:19.(1)会适逢(恰巧遇到、正好、正赶上)(2)亡逃亡(逃跑)(3)应响应(呼应)(4)旦日明天(第二天)(4分,每一小题l分,写错别字不给分)20.(1)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的压迫,痛苦不堪。(或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2)皇上派(他)到外边带兵。(4分,每题2分。“苦秦”“将兵”为得分点,要落实,少译一处扣l
14、分)21.B(2分)22.陈胜是一个能洞察时局,敢于斗争,具有卓越的组织才干和领导才能的人。(2分,意思相同或相近均可)五、19、适逢,恰巧遇到;唱,通“倡”,首发。20、C 21、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22、扶苏贤明,项燕爱士卒,诈称扶苏,项燕有号召力。六、答案:(一)9. 逃跑 用鞭打 一起 十分之六七 愿望(每字1分,共5分)10.何况(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每句1分共3分)11.抓住时机(1分);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激怒众人(1分)(七)16(1)带领 (2)通“披”穿着 (3)应当 (4)被。所苦17起义军(一时)不
15、能战胜 (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攻入并占领陈县18 勇敢,反对秦国的暴政(八)12向来 多次(屡次) 难道 愿望(每词1分,共4分)13B(2分)14即使仅能免于斩首,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工个。(3分。答作“就算侥幸不杀头,但守边而死的人本来就会有十分之六七”也正确。采分点:“籍第令”1分,“十六七”1分,整句意思1分)15故诈 (每空2分,共4分)(九)6. 适逢,恰巧遇到 带领,率领 爱戴 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7. A(应该)8. 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有的人认为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跑了。9. 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
16、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俗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唐雎不辱使命专练一、(2007年)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
17、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以头抢地耳 长跪而谢之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0、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一)18、撞 道歉(2分。
18、每格1分。) 19、C(2分) 20、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21、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 二、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19、。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答案: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18
20、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三、2008哈尔滨市 唐雎不辱使命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912题(10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
21、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 谢: 1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
22、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答案:9逆:违背 谢:道歉 10 C 11(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12答案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四、2008徐州市 唐雎不辱使命(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
23、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 唐雄不辱使命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l)故不错意也: (2)长跪而谢之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太守谓谁B 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
24、中鱼可百许头D、 愿终守之 愿借子杀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来源:Zxxk.Com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 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 分)答: 6、 1 )通“措”,置。(2 )道歉 7 、B 8 、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9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隆中对专练(一)阅读下面甲、乙
25、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2、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1分)13、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
26、”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 (3分)1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1分) 15、“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16、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12 先帝13Zhu; 亲自 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14、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兴复汉
27、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15、“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6、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隆 中 对(节选)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子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
28、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自董卓已来 ( ) (2)名微而众寡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29、 ) (4)利尽南海 ( )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文: 11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3分) (1) (2) (3) 12简答:(3分)(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2分) 9(1)通“以”(2)而且(并且)(3)挟持(控制)(4)物资(4分,每处1分) 10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竹篮、竹筒)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2分,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 11(1)夺取荆、益
30、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3分,每小题1分,答题顺序可颠倒,意同即可)12(1)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孙权“贤能为之用”刘备“总揽英雄”(1分,可选其中一例回答)(2)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2分,意同即可)(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31、(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兵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 (2)由是先主遂诣亮 (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 17、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1)
3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8、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甲文段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哪两件事?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哪句? (2)乙文段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15、(1)拜访 (2)到去,这里有“去拜访”之意 (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16、(1)因为 (2)总共 17、(1)我原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只希望在动乱的年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2)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当时一般人没有谁同意他这种比附 18、(1)三顾茅庐、临危受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一、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份也。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 )故五月渡沪( ) 先帝不以臣卑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