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教案.doc(7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 案授课专业:中药资源、中药、护理授课教材:张登本主编中医学基础授课课时:72学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 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先秦及汉代,它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2.难经-成书于战国时代,在脉诊和治疗学方面有新的发展。3.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纲领。4.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战国时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
2、专著。载药365种。第三节 中医学发展简况一、基础医学1隋代医家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病因与症状学2.晋代医家王叔和著脉经,-脉学3宋代医家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病因学说4.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从正、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震亨,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二、临床医学1.晋代医家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对针灸疗法有显著的发展。2唐代医家孙思邈著千金要方-临床各科及养生3.宋代医家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妇产科4宋代医家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儿科5.明清温病学家创立温病学派-传染病(温病)三、中药学、方剂学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
3、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学时)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五个时期?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五个时期?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绪论教学要求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重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难点:辨证论治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一节 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气血津精等生理物质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
4、动。2.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天人相通、天人相类第二节 辨证论治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分辨、判别。辨证: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合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关于证、症、病的概念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病:疾病,具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完整过程。注意: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
5、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因而就采用同一方法治疗。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学时)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教学要求掌握阴阳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了解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形成。重点: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6、难点:阴阳五行学说基本规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1、 阴阳的基本概念(1) 阴阳之原始概念(2) 阴阳的概念(3)阴阳只能概括事物相互关联的对立属性【内涵】A阴阳是指宇宙物质世界两种不同性质的气。B阴阳是描述相互关联事物特性的一对哲学范畴。【外延】A运动的、温热的、明亮的、向外的、上升的、兴奋的 属于阳。B静态的、寒冷的、晦暗的、内向的、下降的、抑制的 属于阴。2. 阴阳的归类划分的规律(1)水火的特性是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标准(2)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对立制约在物质上:同属于一事物(物质)的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气是相
7、互依存,是互根为一体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在哲学范畴上:同一范畴内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2)阴阳的互根互用在物质上:阴阳二气的功能特性、作用趋向对立相反。例如:阴内聚、成形;阳外趋、活动。在哲学范畴上:同一范畴内的两个方面其特性相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约30分钟)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约60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何谓阴阳?辨别阴阳的规则?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阴阳的互根互用含义
8、?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教学要求掌握阴阳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了解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形成。重点: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难点:阴阳五行学说基本规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阴阳的消长平稳属于同一事物(物质)的阴阳二气不仅相互依存、趋向相反,而且相互制约、变化消长以维持相对平衡。即 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失于制约消长则该物质将发生变化, 当阴阳离决,则该事物将发生质变而不复存在。阴阳消长变化属量变过程。(4)阴阳的相互转
9、化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对方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这种变化属质的变化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人体的病理变化(4)用于疾病的诊断(5)用于疾病的治疗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约40分钟)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约50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关系?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病理的纲领?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关系?备 注北京中
10、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教学要求掌握阴阳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了解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形成。重点: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难点:阴阳五行学说基本规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一)五行的概念五行是物质世界中五种不同特性的气。(二)五行的属性五行是物质世界中五种(木火土金水)不同特性的气。木曰曲直: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引申: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火具有温热、上炎之性。引申:温热,升腾。土爰稼穑: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生化、乘载、收纳。金曰从革:金具有变革,发
11、声,肃降的特性。引申:收敛、沉降、肃杀。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阴柔、滋养、寒冷。(三)五行之间的关系(1) 五行生克【含义】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滋生和促进的作用。【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关系】 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 “我生”两个方面的联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母子关系。(2)五行相克【含义】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和制约的作用。 【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关系】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 克” 两个方面的联系。“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
12、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五行的概念、特性(约40分钟)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约50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五行的概念及特性各是什么?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次序、关系如何?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次序、关系如何?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教学要求掌握阴阳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了解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形成。重点: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难点:阴阳五行学说基本规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教
13、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1)五行相乘(克之太过) 【含义】五行中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的异常相克反应。 顺五行相克次序的克制太过。【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和相克一致)【原因】A.五行种的某一行太强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B.五行种的某一行太弱,难以乘受正常的相克,使其更加虚弱。(2)五行相侮(反克为侮)【含义】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进行反克,又称“反侮”。逆五行相克次序的反克。 【次序】 土侮木、水侮土、火侮水、金侮火、木侮金。【原因】A.五行种的某一行太强对所不胜一行进行反克。B.五行种的某一行太弱,遭其所胜一行的反侮。(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14、.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五脏的生理功能(2)五脏的相互关系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子母相传(2)相乘相侮的传变3. 用于疾病的诊断4. 用于疾病的治疗(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2)确立治疗原则(3)制订治疗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约40分钟)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约50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含义、次序、原因?五行学说确立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是什么?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区别:五行
15、的相克与相乘;相乘与相侮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教学要求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分类;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输布排泄和功能。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分类。难点: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功能及输泄。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一节 精一、精的概念精是指体内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水谷之精由饮食化生广义:五脏六腑之精-水谷之精输布于脏腑肾精-禀受于父母,充养于水谷之精狭义:专指肾精中具有生殖功能的一种物质,
16、又称生殖之精.三、精的功能1.促进生长发育。2.促进性机能成熟,维持生殖机能(生殖作用)。3.生髓化血。4.滋养防御作用第三节 血一、概念二、血的生成:心、肝、脾、胃、肺、肾的运化下,由肾精、营气、水谷精微、津液化生而来。三、血的功能(一)濡养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血液充盈脏腑组织得养面色红润,肌肉丰满,皮毛润泽,运动自如,耳聪目明。 (二)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血液充盈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感觉灵敏。四、血的运行(一)循行方式: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息。(二)相关因素:1脉道的通利,血液的充盈;2气的协调;3脏腑的协调。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
17、。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精的概念、功能及生成(约30分钟)血的概念、生成、运行及功能(约60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如何?血的运行与脏腑功能如何?血的功能?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血的运行与脏腑功能如何?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教学要求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分类;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输布排泄和功能。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分类。难点:津液的基本概念
18、、生成、功能及输泄。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二节 气一、气的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由先天之气(肾中之气)、后天之气(水谷之气)、自然之清气组成。二、气的生成(一)来源先天 源于父母之精气。后天 水谷精气 + 自然之清气(二)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肺为气之主 。2、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3、肾(命门)主先天,为元气之根本。三、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指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二)固摄作用:指气对体内液态物质有固护统摄和控制不使其不丢失的作用(三)营养作用:指气具有营养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作用。(四)温煦作用:指气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五
19、)防御作用:指气有卫护肌表抗御邪气的作用。(六)气化作用:泛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变化。四、气的运动升、降、出、入-即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之气的运动:五、气的分类: 先天之气-元气(真气);后天之气-宗气、营气、卫气六、元气(真气);后天之气-宗气、营气、卫气:1概念 2、生成 3、分布 4、生理功能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气的概念及生成(约30分钟)气的功能及分类(约60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何谓气?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气的功能及分类如何
20、?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教学要求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分类;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输布排泄和功能。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分类。难点: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功能及输泄。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四节 津 液一、概念: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基本物质。津:其性清稀、流动性大、布散体表、皮肤、肌肉、孔窍、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为津 。液:其性稠厚、流动性小、灌注入
21、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濡养作用者为液。二、津液的生成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和濡养作用(二)化生血液(三)运输废物四、津液的输布与排泄(一)运行途径:布散全身,灌溉四旁 (二)相关因素:1、脾、肺、肾、三焦功能的正常。2、经脉通利。3、气的蒸腾气化。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精与气的关系:1、生理; 2、病理二、精与血的关系:1、生理; 2、病理三、精与津液的关系:1、生理; 2、病理四、气与血的关系:1、生理; 2、病理五、气与津液的关系:1、生理; 2、病理六、血和津液的关系:1、生理; 2、病理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
22、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1津液(约40 分钟)2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约50 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 怎样理解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与津液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怎样理解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三章 藏象教学要求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及中医学对脏腑的分类方法;掌握心的主要生理功能。熟悉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重点:心的主要生理功能。难点:心藏神的基本功能。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一、概念1. 藏象:指藏于
23、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2. 脏腑学说:是阐述人体内脏的形态结构和部位、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的学说。二、脏腑学说的形成三、脏腑学说的基本内容四、脏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五、脏腑学说的特点1.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2. 脏腑是形气的统一体:其功能亦是形和气的统一(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六、脏腑学说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阴、阳(阴阳气血)是脏腑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一节 五脏 一、心-生理功能(一)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主持、主导(掌管)血和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二)主神明(主管精神活动):心具有主持、掌管精神
24、意识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三)体、华、窍1)在形体上:脉、舌、汗为与心相连相应的统一整体 。附:心包(心包络、膻中)1.形态位置:心脏外面的包膜。2.生理功能:保护心脏3.生理特点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 1藏象概说(约30分钟)2.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约35分钟)3. 心的生理特性:通明,即心之血脉直通,心神当明。(约5分钟)4.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约15分钟)5. 简介心包络。(约5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 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
25、行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为什么说“心在液为汗”?藏象的概念?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为什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三章 藏象教学要求掌握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熟悉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重点:肝的主要生理功能。难点:肝主疏泄功能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二、肝-生理功能(一) 主疏泄(疏通全身气机):肝气具有疏通、宣泄、升发调达全身气机的作用【生理】调畅脏腑、经络气机。调畅情志肝气郁结,肝郁化火促进脾胃的运化、升清木乘脾土,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黄疸调畅血脉,促进血液的运行气滞血瘀促进水液代谢水肿,痰饮,水
26、膨疏泄调畅胞宫冲任,调节女子月经、男子排精(二)主藏血(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生理】 A.贮藏血液:肝内贮藏一定的血液,以供机体某个部分活动的需要。B.调节血量:根据人体动静情况调节外周所需的血量。相关因素:赖于肝主疏泄,和贮藏血的作用正常的正常(三)体、华、窍1)在形体上:筋(爪)、目、泪为与肝相连相应的统一整体 。(1)肝在体合筋 肝主筋,其华在爪。(2)肝在窍为目 肝开窍于目。(3)肝在液为泪。2)在志为怒:怒与肝密切相关。3)在自然界:“木” 与肝相类相通。4)在经络脏腑上:肝与胆相表里。5)在生理功能上:性刚,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主收藏体阴而用阳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
27、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约60分钟)2肝的生理特性(约5分钟)3. 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约25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 肝气疏泄的涵义是什么?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 肝主藏血的涵义和生理意义各是什么? 为什么说肝为“罢极之本”? 肝气疏泄失常的表现主要有哪两方面? 肝不藏血的病机主要有哪些?你对肝“体阴而用阳”是怎样认识的?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肝气疏泄的涵义是什么?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三章 藏象教学要求
28、掌握脾的主要生理功能。熟悉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重点:脾的主要生理功能。难点:脾主升清的基本功能。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三、脾-生理功能(一)主运化(主管消化吸收):脾具有将饮食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及水液运化转输至全身的功能。【生理】(1)运化水谷:参与胃的腐熟消化水谷,吸收精微。上输精微于心肺,化生气血津液“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2)运化水液:参与水液的吸收、转输和通调的综合过程。(二)主升清:脾气具有向上升腾作用的趋向(1)脾将吸收的水谷精微升腾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周身。(2)升托内脏,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 【生理】脾
29、能升清-水谷精微上输-化生气血,营养周身。脾气能升-内脏固定。(三)主统血(统摄血液):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防止血液溢出脉外的功能 气的固摄作用【生理】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气能统血。(四)体、华、窍1)在形体上:肌肉、四肢、口唇、涎为与脾相连相应的统一整体 。(1)脾在体合肌肉,脾主四肢、肌肉。(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3)脾在液为涎。2)在志为思:思与脾密切相关。3)在自然界:“土” 与脾相类相通。4)在经络脏腑上:脾与胃相表里。5)在生理功能上:脾喜燥恶湿,脾气宜升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
30、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1.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约60分钟)2. 脾的生理特性(约5分钟)3. 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约25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 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其在临床上有何意义? 脾气主升的涵义是什么? 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各是什么?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其在临床上有何意义?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三章 藏象教学要求掌握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熟悉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重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难点:肺主宣发、肃降的基本功能。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四、肺-生理功能(一)主气,司
31、呼吸(主管呼吸)(1)主呼吸之气:肺主持呼吸,主纳自然之清气。(2)主一身之气:主持、调节一身之气。1)参与气的生成。 2)调节全身气机运动升降出入【生理】肺主一身之气正常-气机升降出入正常脏腑机能正常。(二)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 (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生理】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病理】水液停聚-痰、饮、水肿、尿少(三)肺朝百脉(辅心行血):全身血液通过经脉汇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由百脉输布到全身。【生理】通过肺气的宣散疏通,治理和调节血液的循行。(四)主宣发、肃降:具有向外、向上宣通、发散、向内、向下布散、肃降功能。【生理】-协调肺主
32、气、主行水的作用(五)体、华、窍1)在形体上:皮毛、鼻、涕为与肺相连相应的统一整体 。(1)在体合皮,肺主皮毛,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肺开窍于鼻。(3)在液为涕2)在志为忧:忧与肺密切相关。3)在自然界:“金” 与肺相类相通。4)在经络脏腑上:肺与大肠相表里。5)在生理功能上:肺为娇脏,肺气以降为顺。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1.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约60分钟)2. 肺的生理特性(约5分钟)3. 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约25分钟)复习思考题
33、及课堂作业 为什么说肺为娇脏? 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各体现于哪些方面?宣发与肃降的关系如何? 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为什么说“肺合皮毛”?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三章 藏象教学要求掌握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熟悉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重点:肾的主要生理功能。难点:肾主纳气的基本功能。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五、肾-生理功能1.什么是肾所藏的“精”?2.“天癸”的概念: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的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行生殖器官发育成
34、熟,并维持性功能的物质。(一)主藏精(主管生长发育、生殖)肾贮藏人体之精(生理物质), 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主司生殖的作用。(二)肾主水(主管水液代谢):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 肾为水之下源。(三)肾主纳气: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归根于肾的作用。(注:肾为元气之根)(四)濡养温煦脏腑:指肾阴能濡养各脏腑之阴,肾阳能温煦各脏腑之阳的作用(肾阴和肾阳又称元阴、真阴和元阳、真阳)(五)体、华、窍1)在形体上:骨、耳、唾为与肾相连相应的统一整体(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1)肾在体合骨 主骨生髓,其华在发。(2)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3)肾在液为唾。2)在志为恐:“恐”与肾密切相关。3)在自然界:“
35、水” 与肾相类相通。4)在经络脏腑上:肾与膀胱相表里。5)在生理功能上:肾主封藏,为阴阳水火之宅。【附】命门:命门的生理及其功能:命门之中有火,即命门之火,火属阳,命门实即肾阳。第二节 六腑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总的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排泄糟粕。六腑的生理特征: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以通为用,以降为和。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1肾(约70分钟)2. 六腑的概念与共同生理特点;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约20分钟)复习思考题
36、及课堂作业 肾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为什么说肾主水? 肾主纳气的机理是什么?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应怎样表述?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六腑以通为用”?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六腑以通为用”?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藏象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间的关系教学要求掌握脏与脏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1.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气与血互用的关系。(2)心与脾:血的生成与运行方面的互用关系。(3)心与肝:血的运行与贮藏;精神情志活动。(4)心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37、;精神互用;君相安位。(5)肺与脾:气的生成;津液的输布代谢。(6)肺与肝:气机调节。(7)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8)肝与脾:饮食物的消化;血的生成、运行与贮藏。(9)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资互制。(10)脾与肾:先天后天相互资生;水液的输布代谢。重点:心与脾、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生理联系。难点:心肾相交:肝肾同源;肺肝升降协调。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1.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
38、与肺(约10分钟)(2)心与脾(约10分钟)(3)心与肝(约10分钟)(4)心与肾(约10分钟)(5)肺与脾(约10分钟)(6)肺与肝(约5分钟)(7)肺与肾(约10分钟)(8)肝与脾(约10分钟)(9)肝与肾(约10分钟)(10)脾与肾(约5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 怎样理解心肾相交? 肺与脾在津液的输布代谢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 肺与肾的生理联系是怎样的? 试述肝肾两脏在生殖方面的相互关系。心与肝和心与脾皆与血有关,二者有何区别?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心与肝和心与脾皆与血有关,二者有何区别?备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五章 经络教学要求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生理功能;掌握
39、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流注次序及表里关系;掌握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督、任、冲、带脉的循行路线和主要功能。了解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部位了解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重点:经络主要生理功能,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流注次序。难点: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流注次序教学内容:(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内容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路径;“络”,网络。经络是遍布周身,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系统)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四个部分组成。在内连属
40、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皮肤。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一、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二、十二经脉的特点(一)特定的阴阳属性(二)脏腑所属:每条经脉均有其所属的脏(或腑)(三)分布循行有规律: 内行部分行于胸腹联络脏腑;外行部分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四)每条经脉均有其所属的腧穴。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规律(一)走向规律;(二)分布规律;(三)流注次序;(四)交接规律。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一、经络的基本功能:(一)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二)通行气血阴阳;(三)感应与传导;(四)调节机能活动二、奇经八脉的功能:(一)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络与沟通;(二)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与阴阴;(三)参与女性的特殊生理活动-冲任督带。三、十五别络的功能(一)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间在肢体的联系;(二)加强十四经脉与躯体组织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参观学习、电化教育、实验、实习等。同时注明所用挂图、标本、课堂示教等)讲授,辅以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1十二经脉(约40分钟)2. 奇经八脉(约30分钟)3经络的生理功能:(约20分钟)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 十二经脉在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