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知识点(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知识点(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1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系统性)简答题2自然地理学(一般认为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学科。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对地表自然环境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名词解释第二章1为什么地球能成为人类的摇篮、人类的家园?(由适宜的日地距离、适中的地球质量、近球形的地球形状、特定的运动速度与方式决定)问答题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和地转偏向力。地球的公转导致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
2、化。地球运动对地表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意义。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不仅导致了昼夜的更替、四季的变化、地方时的产生,以及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而且对于地表温度的调节、生命的孕育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近似于圆形,从而保证从太阳得到的辐射相对比较稳定,使地面温度的变化不过于激烈。地球自转一周为24 h,自转的速度比较适中,因而使昼夜温差变化较小,有利于生物的生存。2地外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量的来源、引力的影响、陨石撞击的环境效应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问答题3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量的来源、物质的交换、地内活动的其他环境效应)问答题第三章1想从
3、自然地理学的角度,对地表系统基本的组成与特征作一个简要的叙述(四大圈层、三大界、固、液、气三态物质)2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有哪些(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3地表系统的功能(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地球表层系统的可预测、可调控功能)4地表系统与人类的相互影响第四章 岩石圈1莫霍面:一个位于大陆地区平均33km 的地下,纵波速度由7.6 km/s 向下突然增加到8.0 km/s,这个界面叫做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2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900 km的地方,纵波速度由13.32 km/s 向下突然降低为8.1 km/s,横波至此则完全消失,这个
4、界面称之为古登堡不连续面,简称古登堡面。古登堡面是地核和地幔的分界面。3康拉德面:在地下10km的地方,还存在一个次级的波速变化的不连续面,纵波速度由6.0 km/s向下增加到6.6km/s,横波速度则由3.6 km/s 向下增加到3.8 km/s,这个界面叫做康拉德面。康拉德面进一步将地壳划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4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亦称元素丰度。5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6最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下列几种:长石(正长石、斜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正长石:KAlSiO3O8或K2OA
5、l2O36SiO2 又名钾长石,晶体为板状或短柱状,在岩石中常为晶形不完全的短柱状颗粒。肉红、浅黄、浅黄白色,玻璃或珍珠光泽,半透明,硬度6,有两组解理直交(正长石因此得名),相对密度2.56 2.58。鉴定特征:肉红、黄白等色,短柱状晶体,完全解理,硬度较大(小刀刻不动)。 斜长石:由钠长石和钙长石所组成的类质同象混合物,细柱状或板状晶体,在晶面或解理面上可见到细而平行的双晶纹;在岩石中多为板状、细柱状颗粒。白至灰白色,或浅蓝、浅绿,玻璃光泽,半透明。硬度6 6.5,两组解理斜交(86左右,斜长石因此得名),相对密度2.60 2.76。鉴定特征:细柱状或板状,白到灰白色,解理面上具双晶纹,小
6、刀刻不动。7长英质矿物,又叫硅铝矿物或浅色矿物,包括石英、长石和白云母,其色浅,比重较轻,含铁镁少。8铁镁质矿物,又称暗色矿物,包括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其色深,比重较大,富含铁镁而得名。9岩浆和岩浆作用: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10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上部时,称为岩浆侵入活动,由此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当岩浆喷出地面时,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又称火山岩
7、)。11火成岩按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 超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 % ,含铁镁较多,含钾钠甚少。主要由橄榄石、辉石组成。比如,橄榄岩。2) 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45 % 52 % ,主要由辉石、钙长石和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组成。如辉长岩、玄武岩。3) 中性岩二氧化硅含量52 % 65 % ,主要由角闪石、长石和少量石英、辉石、黑云母等组成。如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和粗面岩。4) 酸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5 % ,含钾和钠较多而铁镁较少,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比如,花岗岩、流纹岩。)12按照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是指用肉
8、眼和放大镜即可看出晶体颗粒,又分为粗粒结构、中粒结构和细粒结构。隐晶质结构是指晶粒小于0. 1 m m ,岩石呈致密状,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矿物特征。按岩石中矿物颗粒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13所谓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排列和空间分布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而言。14岩浆岩常见的构造有:(1) 块状构造 (2) 流纹构造 (3) 流动构造 (4) 气孔构造 (5) 杏仁构造15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可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四类;根据其结构与构造和产状的特征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包括脉岩)和喷出岩等三种。16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
9、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17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一般可分: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四个阶段。18沉积岩具有多种构造,其中最突出的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19层理:是指岩石的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层状构造。层理通常可分为:(1)水平层理 (2)波状层理 (3) 交错层理 (4)压扁层理。(5) 透镜状层理 (6)逆变层理。20层面构造:指上、下层面中留下的与岩石成因有联系的各种印模
10、和痕迹。如上层面中的波痕、雨痕、干裂;下层面中的槽模、沟模等。21沉积岩按其成因、物质组成和结构等特征,可分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和生物化学岩类。22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动力(碎裂)变质作用、接触(热力)变质作用、交代(热液)变质作用、区域(动力)变质作用、超变质作用。23三大岩石的转化: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又叫做岩石的循环或地质循环: 沉积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熔融再凝固就会变为火成岩;火成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就会转化为沉积岩;变质岩熔融再凝结也会变为火成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也会转化为沉积岩。24地壳上层为花岗岩层,
11、其化学成分以O、Si、Al 为主, Na、K 也较多,故此层又称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地区则显著变薄,甚至完全缺失(如太平洋),因此是一个不连续圈层。玄武岩层位于地壳下部,其成分虽仍以O、Si、Al 为主,但比起上部则相对减少,而Mg、Fe、Ca 成分则相应增多,故此层又称为硅镁层。25陆壳的特征是厚度较大(3070 k m ),具双层结构, 即在玄武岩层之上有花岗岩层(表层的大部分地区有沉积岩层)。洋壳的特征是厚度较小,最薄的地方不到5 k m ,一般只有单层结构,即玄武岩层,其表层为海洋沉积层所覆盖。26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 称为岩石圈的运动,又叫构造运动。27地壳或岩石
12、圈物质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水平方向)进行的运动,叫水平运动。这种运动常表现为岩石水平方向的挤压和拉张,也就是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以及形成褶皱和断裂,在构造上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地堑、裂谷等。所以,水平运动也称为造山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叫垂直运动,也叫升降运动。它常表现为大规模的缓慢的上升或下降, 形成规模不等的隆起或坳陷, 并引起海侵、海退,也就是导致海陆的变化。G. K . 吉尔伯特称这种大面积的升降运动为“造陆运动”。杨怀仁先生将完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称之为造貌运动。28(地层厚度)、(产状)与(接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幅度。
13、29地层(岩层)产状: 地层产状通常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来表示.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切线,叫做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叫做岩层的走向。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做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示的方向,叫做岩层的倾向。倾斜线与和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叫做倾角。倾角反映了岩层的倾斜程度。30岩层的产状常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31倾向只有一个方向,它和走向的交角恒为9032由于构造运动,往往使沉积间断,形成地层时代的不连续,这种不连续的地层接触关系,叫做不整合接触。如果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相互平行,只是存在一个侵蚀面,这样的不整合叫
14、做平行不整合或假整合。33反映沉积环境的岩性、结构、构造、化石及其组合特征叫做岩相。岩相一般可以划分为(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岩相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34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褶皱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褶皱基本形式有背斜和向斜两种。从本质上讲,应该根据组成褶曲核部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区分背斜还是向斜。35背斜 指岩层向上拱弯,形成中心部位岩层的时代老,外侧岩层时代新的褶皱。 36向斜 指岩层向下凹曲,形成中心部位岩层的时代新,外侧岩层时代老的褶皱。37地壳中岩石(岩层或岩体),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通常根据
15、断裂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把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和断层两大类。破裂面二侧岩石有明显位移的为断层;节理是指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38断层的要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盘和断距。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断层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和斜滑断层。39火山喷发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 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中心式喷发又可分为夏威夷型(宁静式)、培雷型(爆炸式)和中间型。通常,岩浆的酸度愈高、气体含量愈多,其爆炸性就愈强。40全球主要火山带有(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火山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我国云南腾冲有8 个火山群,属于(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火山带的范围。41地
16、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42全球主要地震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43板块的划分:岩石圈可以划分成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 澳大利亚板块、非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七个大板块44板块的边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拉张型边界,又称离散型边界, 以大洋中脊为代表。 挤压型边界,又称汇聚型边界,以海沟- 岛弧为代表,转换断层型边界,又称剪切型边界或者平错型边界。45威尔逊旋回(1) 胚胎期:地幔的活化,引起大陆
17、壳(岩石圈)的破裂,形成大陆裂谷,东非裂谷就是最著名的实例。(2) 幼年期:地幔物质上涌、溢出,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并开始出现洋中脊和狭窄的洋壳盆地,可以红海、亚丁湾为代表。(3) 成年期:洋中脊的进一步延长和扩张作用的加强,洋盆扩大,两侧大陆相向分离,出现了成熟的大洋盆地,洋盆两侧并未发生俯冲作用,与相邻大陆间不存在海沟和火山弧,称为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是其典型代表。(4) 衰退期:随着海底扩张的进行,洋盆一侧或者两侧开始出现了海沟,俯冲消减作用开始进行,主动大陆边缘开始出现,洋盆面积开始缩小,两侧大陆相互靠近,太平洋即处于这个阶段。(5) 残余期:随着俯冲消减作用的进行,两侧大陆相互靠近,其间
18、仅残留一个狭窄的海盆,地中海即处于这个阶段。(6) 消亡期:最后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峻山系。横亘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最好的代表,它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接触的地带,是一条很长的地缝合线。46地表海陆分布的特点: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陆分布不均匀;七大洲和四大洋;大陆轮廓呈倒三角形;大型岛群大多分布于大陆东岸;大陆东岸不仅岛屿多,而且有系列岛弧分布;一些大陆轮廓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或吻合性。47岩石圈运动的特征:反对称性,非平稳性,岩石圈漂移的定向性。48岩石圈运动(构造运动)形成的地球表面的形态,叫做构造地貌。按照构造地貌的空间尺度,可以将构造地貌划分
19、为大地构造地貌、区域构造地貌和局地构造地貌。49大陆与大洋、海沟与大洋中脊、岛弧与边缘海、大陆架与大陆坡、大陆裂谷与地缝合线,都是大地构造地貌50由于海底扩张形成的,位于大洋中间、纵贯世界大洋的巨大的海底山脉,叫做大洋中脊或洋中脊。洋中脊是大洋板块新生的地方, 是板块的发散型边界。大陆岩石圈开裂而形成的长条状谷地,就叫做大陆裂谷,大陆裂谷是大洋新生的地方,是板块运动初期的表征。51在大地构造的背景上,由于区域构造差异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构造地貌,叫做区域构造地貌。在大地构造格局与区域构造背景下,主要由于局地构造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地貌,叫做局地构造地貌。根据局地构造的类型, 可以将其划分为褶曲
20、地貌、断层地貌、火山地貌等。52由于岩层褶曲而形成或者受褶曲构造控制的地貌,叫做褶曲地貌。褶曲地貌可以划分为单斜地貌、背斜地貌、向斜地貌和穹隆地貌。53发育在褶曲一翼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叫做单斜地貌。单斜地貌包括单面山(单斜山)和猪背脊(猪背山)。当岩层倾角比较小时,顺岩层发育的山坡比较和缓,而另一坡比较陡峭,两坡不对称,这样的山地叫做单斜山或者单面山;当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比较大时,山坡两侧都比较陡,山地两坡比较对称,看起来像猪背,故称为猪背脊或者猪背山54背斜谷和向斜山由于背斜顶部张裂隙比较发育,易受侵蚀,如果岩性也比较软弱,随着时间的推移,背斜也可能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向斜轴部由于受压,
21、裂隙不发育,抗侵蚀能力比较强,如果岩性比较坚硬,向斜也可能突出形成山地。这叫做地形的倒置。55顺向河与次成河河流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的河流,叫做顺向河,其支流与岩层走向平行,而与岩层倾向垂直,叫做次成河。56当背斜轴足够短时,组成背斜的地层(岩层)倾向四周,这就是穹隆构造。发育在穹隆构造上的或受穹隆构造控制而发育的地貌,叫做穹隆地貌。57断层地貌主要包括:断层崖,由于断层而形成的陡崖;断层谷,沿断层断陷形成的谷地或者沿断层带发育的谷地;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受河流侵蚀切割或者断层直接切割山嘴而形成的三角形的断层面。58火山地貌主要包括:火山锥,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由火山碎屑物和熔岩组成的锥状堆
22、积体;火山口,火山锥顶部下凹的圆形洼地,它是火山喷出物的出口;火口湖,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熔岩台地,大规模的熔岩溢出地面所形成的平坦地面;熔岩丘,熔岩溢出地面快速冷却所形成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小丘;熔岩垄岗,熔岩溢出地面快速冷却所形成的长条状垄岗状地貌。59摩氏硬度计: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第五章 大气圈1大气是由多种气体及固体微粒、液体微滴(水汽)混合组成的混合物。除去固体杂质和水汽之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及稀有气体组成。2地球表面的大气主要由氮( N2)、氧( O2 )、氩( Ar)等气体组成,微量成分主要是
23、CO2、水汽、CH4、N2O、SO2、CO、H2 及惰性气体氦( He)、氖( Ne)、氪( Kr)等。痕量成分其浓度在10-3 ml/L 以下,主要是H2S、NMHC (非甲烷类烃)、O3 (臭氧)、NO2、NO、H2O2 等。CO2对大气辐射收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CO2的增加将导致平流层放射更多的长波辐射,从而引起平流层的冷却;另一方面,将吸收更多的地面长波辐射,同时吸收能量的一部分又重新辐射回地面,从而引起对流层和地面温度的升高。大气中CO2集中在大气圈底部,从地面到20 km高度以下这一薄层。在20 km以下的大气中一般占0.03%,到了20 km以上含量显著减少。臭氧
24、的浓度随高度的分布,具有不连续或突变现象。大气中O3主要存在于1050 km的大气层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平流层,对流层只占了10%左右,到50 km以上就极少了。这是由于不同高度上O3的形成条件不同造成的。3气溶胶 大气中均匀分布的相当数量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滴,如海盐粉粒、灰尘(特别是硅酸盐)、烟尘和有机物等多种物质, 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统称为大气气溶胶。它的存在,最直接的后果是降低了大气透明度,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降低了大气温度;同时,它也削弱了地面的长波辐射,对地面产生了一定的保温作用。4根据气温从地面到高空垂直方向的分布, 将整个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以及高空的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25、五个圈层5对流层 大气的最底层称为对流层,它的底界是地面。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最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可以直接从地表获得物质,增加了对流层大气的物质,并使对流层物质组成发生了改变,二可以从地表获得热量,影响对流层大气的水平和垂直温度分布。对流层有三个主要特征:(1) 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降低的幅度为平均高度每升高100 m 气温降低0. 65,称为气温直减率,也叫气温垂直梯度,通常用r 表示:r = 0. 65 /100 m(2) 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对流作用的强弱,随着纬度和季节的不同其厚度有明显的变化。(3)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6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以上到5055 k m
26、高度为平流层。平流层内气流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混合作用微弱,且水汽含量极少,几乎没有任何天气现象产生。7中间层 自平流层顶到8085 k m 左右为中间层。该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并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故又称高空对流层。8暖层 自中间层顶到800 k m 高空为暖层,又称热层。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升高。暖层的大气密度很小,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因此该层又称为电离层。9散逸层 暖层以上的最高层大气称为散逸层,又称外层。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10大气运动所受的作用力有哪些?1水平气压梯度力,2地转偏向力,3摩擦力,4惯性离心力。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了气压的空间分布
27、不均。气压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常用气压梯度(GN)表示(即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的方向是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它的大小等于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 ),即GN = - P/ N存在着气压梯度的地方,空气分子受到力的作用,驱使着空气沿着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方向移动,这种力被称为气压梯度力。白贝罗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11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运动的物体都会发生运动方向的偏转。在北半球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转。导致地球表面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又叫做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28、)这个力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2)这个力的作用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3)这个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线速度成正比。(4)这个力的大小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在赤道处为零,向两极地区逐步增大。12大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高压中心附近,大气向周围流动,也就是大气的辐散,在低压中心附近,大气由周围向中心集中,也就是大气的辐合。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大气的辐合与辐散形成了气旋、反气旋;气旋对应于大气辐合,反气旋对应于大气辐散;地面辐合则高空辐散,高空辐合则地面辐散。13在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表面性质以及地面摩擦的共同作用下,大气圈内的空气产生了不同规
29、模的三维运动,总称为大气环流。14气流由副热带高压带向副极地低压带运动时,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中纬度地区形成偏西风,称为盛行西风。15盛行于赤道与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经向环流称为哈得莱环流。16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主要的是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其次是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17海陆风是指发生在沿海地区的,白天吹海风, 夜间吹陆风,以一日为周期的周期性风系。18高耸挺拔的大高原,由于它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冬季高原面上出现冷高压,气流从高原向四周流动;夏季高原面
30、上出现热低压,气流从四周流向高原。19在山区,白天从谷地吹向山坡、夜间从山坡吹向谷地,以一日为周期的周期性风系,称为山谷风。白天,因为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增温强烈,空气从谷地沿坡向上爬升,形成谷风;夜间由于山坡辐射冷却快于山谷,冷空气沿坡下滑,从山坡流入谷地,形成山风。20当流经山地的湿润气流受到山地阻挡时,被迫沿坡绝热爬升,这时按照干绝热递减率降温。当达到水汽凝结高度时,形成云,此后按照湿绝热递减率降温,逐渐形成降水,空气继续沿坡上升,降水也不断发生。当越过山顶以后,空气沿坡下沉增温,由于水汽含量大为减少,按照干绝热递减率下沉压缩升温。由于干绝热温度变化率比湿绝热温度变化率大。过山
31、后的空气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空气的温度要高得多,湿度也小得多,形成了沿着背风坡向下吹的既热且干的风,称为焚风。21城市热岛和城市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及交通工具每天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热力过程的总效应为:城市的温度一般高于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城市尤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称为“城市热岛”。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和街道狭谷效应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大城市所特有的风为城市风。(一般了解)22大气中的水汽输移,既有垂直方向的传输,也有水平方向的传输。水汽的水平传输主要通过高低纬间的输送和海陆间的输送实现的。全球水汽的经向输送,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水汽分别向南和向北输送,并通
32、过大气环流来实现。在低纬度,哈德莱环流对水汽输送所起的作用巨大,中高纬度主要通过大型的涡漩(移动性的气旋、反气旋、槽和脊等)运动进行输送的。23大气能量的交换与传输,是参与到大气环流中,主要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实现的。其中对流、湍流方式中伴随着两种输热过程,一是通过暖空气上升或冷暖空气混合进行的直接的能量传输,称为显热传输;二是水在蒸发或凝结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所进行的间接的热量传输,称为潜热传输。24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是决定气候分异的基本依据。25气温的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地形、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纬度因素决定了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而海陆、地形及海拔高度则成为气温非地带性分异的
33、因素。26海陆分布对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受海陆冷热源的不同影响,在冬夏季节,海陆存在温度差异。冬季陆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温,夏季反之。等温线分布图上(以北半球为例),表现为1月等温线在陆上向南凸出,海洋上向北凸出,夏半年相反。 其次,冬夏不同的季节,无论是大陆还是海洋,其中部与东西两岸(侧)的气温差异都十分显著。冬半年,大陆中部的温度总低于大陆的东西两岸,而大洋中部的温度总是高于大洋的东西两侧;夏季相反。27青藏高原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1)热力作用,(2)屏蔽和机械阻挡作用。28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第六章 水圈1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就
34、是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水,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域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线。2地表径流丰富程度通常用河网密度来表示。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比,称为河网密度D( km/km2 )。影响河网密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流域气候、植被、地貌特征、岩石和土壤的渗透性和抗蚀能力等。3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除一部分蒸发外, 其余则通过地面或地下汇集到河流,这种汇水过程称为径流。4大气降水降落到地表后汇集到河流通常有以下几个过程:(1)大气降水阶段:降水是径流的来源,因而降水过程是径流形成的第一阶段。降水总量、降水强度、历时长短、降水分布
35、往往对径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2)植物截留阶段:降水初期,雨滴落在植物枝叶上,几乎完全被叶面截留,呈小水滴或薄膜附着在叶面上。(3) 流域蓄渗阶段:直接降落到地面或经过植物截留后落在地面上的水滴,不能立即在地面产生径流,还需下渗和填洼。下渗发生在降水期间或期后,只要地表有水存在,下渗就继续。填洼指流水或降落的雨水,在低洼地方停蓄的过程。(4)坡地漫流过程:当流域内满足了下渗和填洼后,雨水在坡面上大范围流动的过程就会开始。(5)河槽集流过程:流域坡面上漫流的雨水,逐渐由两侧注入干支流组成的水系中,补充河川径流。干流和支流接纳漫流的雨水后,逐渐汇集于河槽,叫河槽集流。5河水补给来源:(1) 雨水补
36、给:(2)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3) 冰川融水补给:(4) 湖泊与沼泽水补给:湖泊沼泽补给河流水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变幅较小。(5) 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6径流的变化可分为:(1) 径流的季节变化:可将河流分成若干个水情特征时期,如汛期、平水期、枯水期或冰冻期。(2) 径流的年际变化:指径流多年的变化。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往往是由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引起的。通常以径流的离差系数来表示年径流的变化程度,影响年径流的离差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年径流量、径流补给来源和流域面积大小。7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8沼泽是
37、地面长期处于过湿状态或潴滞着微弱流动的水,生长喜湿和喜水植物,并有泥炭积累的洼地。沼泽形成的自然条件一般要求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地表组成物质粘重不易渗透。大致可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水体沼泽化,一是陆地沼泽化。沼泽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降水、融雪水和地下水,主要损耗方式是蒸发。9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水,统称为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不同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地下水三类。上层滞水是指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和河水间一般具有互补关系。承压地下水是指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38、。10在高纬度及高山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大气降水为固体形式,地表被冰雪所覆盖。冰雪经过重结晶变成具有可塑性的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沿地表缓慢运动就形成了冰川。11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称为水循环。水循环按不同途径与规模,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1. 大循环又称外循环或海陆间循环,指发生在全球海洋与陆地间的水交换过程。2. 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的水交换过程。前者称海洋小循环,后者称陆地小循环。12水循环的意义第一,水循环不仅将地球上的各种
39、水体,组合成连续、统一的水圈,而且在循环过程中渗入大气圈、岩石圈与生物圈,将地球上的四大圈层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第二,地球上的水循环是巨大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是具有全球意义的能量传输过程。第三,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第四,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第五,由于存在水循环,水才能周而复始地被重新利用,成为可再生资源。13按水流内在结构的差异,可将水流的运动状态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类型。层流的水流状态是全部水流呈平行流来运动,即水质点运动的轨迹线(流线)平行,在水流中运动方向一致,流速均匀;而紊流的流态是水流中每个水质点运动速度与方向均随时在变化,而且其变化是围绕一个平均
40、值上下跳动的。14河水内部除具有紊流结构外,还具有局部水流环绕着一定的旋转轴做往复运动的环流。环流是引起泥沙横向输移的主要动力,是形成河槽形状多样化的主要原因。15河水内部的不同质点或水团,在重力、惯性离心力及地转偏向力的综合作用下,呈螺旋状下移,或是漩涡状运动,称为螺旋流或漩涡流。16冰川的主要运动方式有两种:一为重力流,一为挤压流。在斜坡上因冰川自重而产生的沿坡向的分力大于冰川槽对冰川的阻力时, 所引起的运动称为重力流;由于冰川堆积的厚薄不同使内部所受的压力分布不均,引起的冰川运动称为挤压流。大陆冰川的运动以挤压流为主, 山岳冰川中重力流和挤压流两种运动方式均有,但以重力流为主。17影响冰
41、川运动的主要因素是冰量、坡降及冰槽断面面积等。冰川的运动速度夏季快,冬季慢。18海水运动的原因主要有:天体引力、太阳辐射作用、气压梯度等。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洋流。19波浪是海洋、湖泊、水库等宽敞水面上常见的水体运动,其特点是每个水质点作周期性运动,所有水质点相继振动,引起水面呈周期性的起伏。波浪的传播仅是波形的传播,而不是水质点的向前移动。20波浪要素图21波浪的折射是波浪前进方向与海岸斜交时波峰线发生转折的现象。22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地球海水面的周期性升降运动。在潮汐涨落的每一周期内,当水位涨到最高位置时,叫高潮或满潮;当水位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叫低潮或干潮。从低潮
42、到高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上升,叫涨潮;从高潮到低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下降,叫落潮。当潮汐达到高潮和低潮的时候,海面在一段时间内既不上升也不下降,分别叫平潮和停潮。平潮的中间时刻叫高潮时;停潮的中间时刻,叫低潮时,相邻的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叫潮差23潮汐要素图24洋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运动。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全球绝大部分洋流属于风海流;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的海水运动,如大西洋表层的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则由地中海流回大西洋;补偿流:是由于某种原因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
43、而另一个海区海水流来补充而形成的。补偿流既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也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25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全球寒暖流分布图):(1) 以南北回归线的副热带高压为中心形成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2) 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的气旋型大洋环流。(3) 南半球中高纬度为西风漂流,围绕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4)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形成反时针方向的东北季风漂流;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方向的西南季风漂流。26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对于任何一个区域,可列出如下水量平衡的基本表达式:I - Q = S式中, I 为区域内
44、水的收入项; Q 为水的支出项;S 为研究时段内该区域的蓄水变化量。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式:(P+R表+R地下)-(E+R表+R地下+q)= S27全球水平衡第七章 生物圈1生物圈的结构特性:亲岩性、亲水性、亲气性、亲光性、温控性。生物圈具有垂直准正态分布式结构、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和多级镶嵌结构。2简述生物的地域分异与区系性生物的分布具有地域分异的特点。所谓地域分异,是指地球上的动、植物随着自然环境的空间地理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地理格局,形成不同的动植物区域。这些区域单位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是相互适应的。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组分之一,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一方面受现代生态条件的制约,与自然地理环
45、境相适应而表现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受区系历史的影响,与生物的系统演化和地史变迁相适应,而具有区系性特征。(1. 地带性地带性,即纬度地带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分布,大致呈带状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有规律地变化。生物的这种地带性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的梯度变化,引起气候(温度、降水)呈带状分布,从而使动、植物也相应地呈带状分布。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从赤道向极地应该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2. 干湿度分带性由于距海远近等引起的水分条件的不同,从而使动植物分布由沿海向内陆依次发生变化, 称为干湿度带性。这在中
46、纬度大陆东部表现得最明显。例如,我国东部地区由沿海向内陆依次分布着湿润的森林生物群、半湿润的森林草原生物群、半干旱的草原生物群和干旱的荒漠生物群等。(3. 垂直带性垂直带性是指生物分布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发生规律性的交替的现象。山地地势是形成垂直带的前提。山地气候条件随着海拔高度发生变化,是形成垂直带的直接原因。由于地势抬高,气候等发生垂直变化,从而使生物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垂直变化。垂直带既受地带性因素制约,又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是两者派生的区域性分异规律。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植被垂直带谱与水平带谱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4. 地方性地方性是生物在局部地域的分异规律。在一定区域内,由于自然条件
47、的局部差异,特别是地形的垂直分化, 基岩及地面组成物质不同以及地方气候的差异,引起土壤和生物群落发生变化。(5. 区系性所谓区系性,是指不同的动、植物, 在漫长所谓区系性,是指不同的动、植物,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由于分布区相同而组成一定的生物区系。区系性反映生物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过程以及地理隔离情况。一个生物区系中,特有类群愈多,分类等级愈高,说明它们愈古老,地理隔离愈久,即区系性愈强。3生态系统(ecosystem )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生境)共同组成的物质- 能量系统,称为生态系统。4生
48、态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生物有机体)和(非生物物质)。非生物物质包括水、二氧化碳、氧、氮、矿物盐类、酸、碱,以及任何时间在生物有机体之外出现的元素或化合物。它们组成生物有机体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生物有机体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根据其取得能量的方式不同分为三个类群:生产者有机体、消费者有机体和分解者有机体。5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从绿色植物开始的各个环节,通常称为营养级。绿色植物是第一营养级。6在生态系统中,一类生物被另一类所食,另一类又被第三类所食,从而沿着营养级形成了食物的链锁关系,这就是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之一。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复杂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它有两个主要类型:即腐食食物链和活食食物链。7一个食物链常常有许多不同的分支,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联结成更加复杂的食物网。8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即生物放大作用。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所含有的污染物的数量或浓度越大。9林德曼(Lindeman)的百分之十率:在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