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536728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0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课改版第五册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科辅导学困生具体措施一、学困生学情况分析总体说来,大部分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学困生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中动手参及、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二、辅导学困生具体措施1、学习习惯:(1)进一步培养学困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3)培养学困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4)培养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困生养成检验的习惯。2、知识

2、及技能:(1)让学困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统计的过程,了解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数学思考方面:(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困生能大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学困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发展学困生的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3、4)在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困生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学困生初步的统计观念。(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困生参及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及解释。4、解决问题方面:(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

4、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及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3)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4)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5、情感及态度方面:(1)能积极参及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及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

5、,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及作用。(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及态度。(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及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及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措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困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困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

6、困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2、注重学困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困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困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内及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困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困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困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对新课标的理解:新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

7、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感受数的意义。课标中提出“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问题化,课标注重了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大胆思维、 猜想、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的说明,一方面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思维;另一方面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利用和重新组织已有经验,有效的进行问题的解决。数学的生活化。课标中另外基本特点还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

8、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数学知识及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3.知道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一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养成先审题的良好习惯。4.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一位数除法,回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3,初步学会一位数除法的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整除”的一些基本

9、概念。5.能用一位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一些及一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及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6.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用拖式的方法计算两步式题。7.会用两步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在解决问题时,既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8.直观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9.初步认识角、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划角,会比较角的大小。10.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会应用平行和垂直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11.能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培养观察能力及分析综

10、合能力。12、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千米、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13、知道千米和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会运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14、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15、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16、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将收集、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来,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17、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

11、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18、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19、知道一日是24时,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20、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进一步感受数学及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过程方法:1、能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乘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并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经历运用

12、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3、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学习,互相促进。(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 培养学生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以及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中事务的意识。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2、 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本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及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学习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教学重点:1.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2.学习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3.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掌握

13、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4.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记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5.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6.一日是24时,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教学难点:1.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2.一位数除法的竖式。3.有一个已知条件要用两次的实际问题。4.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5.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把日常生活和时间联系在一起,逐步养成时间观念。第一单元 乘法本单元体现新课表的思想:1.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得出新知识,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层层递进的特点。2.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

14、果,感受数学知识及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使计算算理生活化。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步建立“倍”的概念,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3.知道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一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养成先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第一课时:重点课时教学设计: 本节课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乘法的算理。其实,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乘法及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都是几个几相乘

15、,只不过计数单位变了,成了现在的几个十(百)相乘。所以,这节课先通过人民币直观感受几十的计算,在通过各种直观图形体会几个十的乘法计算,深切体会几个十的乘法算理后,推想几个百,几个千的算理。最后,使学生能结合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乘法及加法算式的口算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得出新知识,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层层递进的特点,学习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学习理念。教学目标:巩固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乘法的算理,让学生以旧代新自主学习新知识,能结合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口算。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得出新知识,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层层递进的特点。教学重点、难

16、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教学过程:一、 导入:(一)实物投影:钱的计算。(整十、整百的加法) (特殊生)1、20+20+20=60203=602、3+3+3=9 33=9(学生观察说理由)(二)乘法口算练习(特殊生)23= 2 1= 3 3= 24= 6 7= 5 3= 3 9= 7 7= 6 8= 3 6=二、学习新知识(一)商店里买生日蜡烛每盒20 支 ,4盒共多少支?仔细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方法一:用加法:20+20+20+20=80(本) 方法二:用乘法:204=80(本)追问:5盒这样的生日蜡烛有多少支?(二)新学期发新书了,每包书10本,3包书一共多少

17、本?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一:用加法:10+10+10=30(本) 方法二:用乘法:103=30(本)(三)运用学生提出的第二种方法解决老师花钱的问题吗?104=40 203 501 303 402(四)及前面一位数乘一位数比较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不进位乘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几个一,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几个十。(五)设想一个数乘整百的数?2002 1005 3003 4002 5001 10002 20003三、巩固练习:(一)口算:24= 302= 203= 31= 106= 2003=501= 3003 = 402= 3 3= 204= 4

18、0002=(二)试一试2,你发现什么规律?P2 T1 、T27.教师总结:四、布置作业:3、4板书: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 23=6 203=60 2003=600 10002=2000 1 2=2 102=20 1002=20033= 9 303=90 3003=900 24=8 204=80 2004=800教学反思:今天利用收伙食费的钱进行一位数及整十、整百数相乘的算理,学生兴趣高,理解好。学生能通过算式观察出计算时可以先用乘法口诀计算,再补上表示计数单位的“0”。学生理解算理之后,508 、 850 、30002这些较难的题型学生都能类推出所有一位数及整十整百数相乘的算理。教师一句你

19、们能用刚学过的方法做很难的题,思维转得够快的。这一句表扬使学生的成就感较高,作业效果也很好,只是作业字迹、格式方面一半学生出现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进位的口算乘法的算理。结合练习找到规律,进行练习。激发学生探求计算规律,并运用规律熟练计算的意识。教学重点: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如何进位。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导入:13= 46= 85=103= 460= 850=1003= 4600= 8500=试着计算,思考: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找规律: 出示三组题: 23= 203= 2003= (略)师生找规律,利用规律进行计算。如:203= 3003= 40003=如:37

20、0= 440= 560= 609= 708=二、整十、整百的数及一位数相乘,积怎样变化? 三、练一练1,发现了什么? 四、练一练2,又发现了什么?(一位数没有固定的位置)五、练一练4,8串要用多少个纸鹤?怎样计算?六、教师总结:七、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学生对于找规律比较感兴趣,能够运用规律进行熟练的计算。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算理,即个位成积得个位,十位乘积得十位。让数学问题实际化,辅助算理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及实际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导入:小明

21、和3位同学去游乐园玩,每张门票12元,请问:他们共需要多少元?二、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三、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一:小明的12元+三位同学每人的12元;方法二:四位同学每人12元连加;方法三:用乘法解决:124;四、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第三种方法解决运算问题。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理解到2元乘4得8元,10元乘4得40元。)六、教师总结两种方法:从高位乘起,最后把两次的乘得的积加起来。从个位乘起,用因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七、出示练习: 233= 241=323= 432=八、师生共同总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

22、算法。九、作业:课堂作业:P6:T1,T2 家庭作业:P6:T3,T4(选做)教学反思:学生口算方法直接就会,由小老师讲解就可以,及笔算方法相同,相应学习就会了,学生板书后订正书写即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强。第四课时:教学目标: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进位的算理,激发学生运用旧知识自主学新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导入:有一栋楼房,每层住12户,有6层,这栋楼房一共有居民多少户?二、 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三、 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列式:1

23、26=方法一:6个2是12;6个10是60;合起来是72。方法二:用竖式进行计算。四、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解决运算问题。五、 教师总结方法:从个位乘起;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六、 出示练习: 263= 175=1634= 3823=七、师生共同总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八、作业: 家庭作业:P7:T3,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很容易理解个位满几十向十位进几的算理。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较高。第五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多样计算题型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算法。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进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一、这节课我们一起做些练习,你愿意和老师一

24、起来吗?二、卡片:29+6= 74+3= 69+8= 33+2= 59+5= 77+3=三、出示改错题 16 143 7 3 742 129四、出示计算题:(可以口述计算过程)163= 243= 193=185= 705= 3005=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252= 253= 254= 255=五、 出示应用题:(一)王明看一本书,每天看26页,8天看完,这本书有多少页?(二)学校组织同学外出参观,租了6辆客车,每辆准乘47人,最多可以乘坐多少人?六、 你能很快算出来吗? (1)12+12+12+12+12 (2)9+9+9+9+9(123个)七、

25、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利用不同的题型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谈谈并解决。课后小结:学生口算体的竞争意识较强,练习效果较好。第六课时: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口算:240= 530= 1006= 204= 503= 7200二、师激情导入:老师给你们提出问题,你能最快的速度告诉我大约有多少吗?出示例题:我们卖栗子每袋98斤,我们卖了3袋,你能估计一下我们大约卖了多少斤?三、教师提出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指导怎样估算,结合实际问题。仔细读题,说说你是怎么想

26、的?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 把98看成100,3个100就是300,大约是300斤。四、计算出你到底买多少斤?五、美丽的金秋,秋高气爽,我们要去秋游了,王老师带着74位小朋友秋游,科技馆的门票成人12元,学生8元,大约要多少元?谁愿意试着估一估?(一)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总结估算的方法。(二)师举例,学生举例有关实际生活中的估算问题。六、估算下列算式得数分别接近哪个整百数。382 697 1113 526 875 414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3、4、5。实践作业,用估算方法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板书: 估算我们卖栗子每袋98斤,我们卖了3袋,你能估计一下我们大约卖了多少斤? 100 每份数份数=

27、总数教学反思:学生利用估算的兴趣较高,体会到了估算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估算能力多数有所提高。第七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知道0乘任何数都得0。教学重点:0及其他数相乘的意义。教学过程:一、 我们一起来分桃子,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吗?(一) 看书列算式1、 图中第一行有三个盘,每盘2个桃子, 列加法和乘法算式。2、 看第二行图有几个盘子,每盘有几个桃子, 列乘法算式。3、 图中第三行呢? 有三个盘子,每盘有0个桃子 乘法算式。4、 若4个空盘子里仍是0个桃子。8个空铅笔盒中有0只铅笔。5、 扩展:70= 150= 0 100= 100000= 0 0=6、小结:0及

28、任何数相乘都得0。(二)练习:(说出理由)20= 2+0= 40= 04=070= 060= 600= 70+0=四、 教师激情导入:我每分钟能打字102个,那我4分钟能打几个字?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 102 4 =教师指导学生先分析,再用竖式进行计算。五、教师总结方法:六、出示练习: 2033= 1075=1034= 3023=七、师生共同总结因数中间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八、布置作业:1、练习三1、2题。2、练习册练习三。板书: 因数中间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我每分钟能打字102个,那我4分钟能打几个字?10

29、2 4 =408(个) 1 0 2 4 4 0 8答 :4分钟能打408个字。教学反思:学生通过比较感兴趣的分桃问题深刻理解了一个数及0相乘的意义,再利用总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四道计算题之后,也总结出速算的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中获得了探索后的成功乐趣。第八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形成择优计算方法的意识。教学重点:因数末尾有0应该怎么计算?教学过程:一、素质练习:224 154 890 2004 1022 2063二、师激情导入:1022 2063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今天

30、我们一起来探讨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学习例题:我们去打核桃每袋120斤,我们打了6袋,一共打了多少斤?四、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 120 6 =你是怎样进行计算的?教师指导学生先分析,再进行计算(1006+206;把120看作12计算:126=72,72个10就是480。)。五、教师总结方法:(两种)六、出示练习:(板演) 5103= 8605= 2703=七、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八、比一比:3403= 5705= 7504= 3803=九、小明阅读一篇课文,平均每分钟读170个字,8分钟读多少字?(展

31、示、交流)作业:练一练 1题板书: 因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我们去打核桃每袋120斤,我们打了6袋,一共打了多少斤?1206=720(斤)1 2 0 1 2 0 6 6 7 2 0 7 2 0课后小结:学生通过对于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知识的理解,学习本知识就比较简单,接受较快。 第九课时教学目标:复习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区分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教学过程:一、板演: 3403= 5065= 7034= 3803=(让学生检查并发现问题,师生共同找规律。)二、看表格计算:P16练一练:T3 三

32、、应用题:小刚沿着操场跑步,一圈450米,他跑了3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指导学生分析应用题,列式计算,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 四、一次吊装钢筋860千克,5次吊装钢筋多少千克? 学生自己分析,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指导。五、买6台电视机,每台350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七、作业:略 第十课时教学目标:复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和应用所学的乘法计算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现实生活及数学问题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口算下面各题 教师口述练习题。要求: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一定要验算。二、填写表格说明容易出错的地方P15 t2三、出示道应用题:P16 t6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作

33、业、1、三道计算题 连续进位的 中间带0末尾带0的各一道2、p15t4 p16 t6 p15 t3 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乘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体会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说说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什么了?二、直接写出得数。 102= 306= 2002= 5006= 30002= 8006= 三、算一算,先估算后计算,再检查。4058= 2894= 2136=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卡片)158 2442 3007 1045 五、算一算,发现规律。六、应用题:1、P21 T4 2、P21 T5反思:第十三课时教学内容:整理及复习:巩固各种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

34、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1小时要浪费掉4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天要浪费多少千克水?(重点要让学生体会到暗含的条件:一天)提出要求:教师结合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分析。仔细读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 教师评价:二、出示练习: 学生先分析,后计算,解答。1、一棵成年树一天可以蒸发420千克水,那么一棵成年树一周蒸发多少千克水?学生分析列式解答,重点解决一周就是7天这个隐含条件。2、p21 t43、我和7个朋友去吃麦当劳,一份套餐24元,我要花多少元?又用30元买了冰激凌,一共花了多少元?4、小明今年18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问爷爷的年龄是多

35、少岁?爷爷和小明一共的年龄是多少岁?5、万宇康家的离学校580米,他每天往返2次,万宇康一共走多少米? 三、小结:板书: 实际问题练习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1小时要浪费掉4千克水, 424=96(千克) 答 :照这样计算,一天要浪费96千克水?单元检测第二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知道1千米、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2、 知道千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会运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3、 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

36、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1千米、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记所学过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 复习(口答)做一做: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1、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2、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跑。填空:2米()厘米600厘米()米300厘米()米二.导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米和厘米两个长

37、度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比厘米长,比米还长的一个长度单位:千米1认识千米的长度单位1)讨论:1千米有多长?(准备一根米尺)用1000根这样的米尺连起来就是1千米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的长度概念2)实践感受1千米的长度。(一步不到一米,一圈130步大约100米,10圈大约1000米,即1千米。)3)跑一跑,1千米很长,快速跑完很累。2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北京到天津120千米 图标3推算千米和的进率1千米=1000米 字母1KM=1000M4学生举例1)什么地方用到千米?从学校出发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2)识路标汽车时速限制标志 公路上里程牌标志5学习例题4千米=( )米想:4千米就是4

38、个1千米,即 ( )米。 6000米=( )千米想:6000米里面有6个1000米,即( )千米。3千米=( )米 7千米=( )米9000米=( )千米 8000米=( )千米 四巩固练习1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珠海到广州距离151( ); 数学课本厚7( ); 学校操场长250( ); 成人3小时行15( )。2在里填上“”、“”或“=”。2000米3千米 5千米20米5020米4100米4千米 8千米8006米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汽车每小时行60米。( )1千米又叫1公里。( )跑道长400千米。( )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五作业练习册。板书: 千米的认识千

39、米 米 厘米 ( 1000 ) ( 100 ) 课后小结:学生有实践经验感知后,容易理解1千米及1米之间的关系,换算等练习在原有质量单位转换的经验的基础之上就很简单了。建立千米的感性概念很重要,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十分关键的。长度单位的知识学习在学生亲身体验中进行学生参及性强,乐学、易学,课堂气氛活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知道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千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会运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

40、好习惯。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记所学过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教学过程: 一、 复习小朋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生:厘米、米、和千米。大家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二、认识毫米1、认识1毫米小朋友想想看,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比1厘米还要短呢?生:眉毛、眼睫毛、蚂蚁、硬币的厚度这些东西都不够1厘米长,我们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表示长度呢?生:毫米。对!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小朋友猜猜看,1毫米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让学生说一说1毫米在尺子上到底

41、有多长?教师引导说出:直尺上1厘米之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请小朋友在尺子上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呢?让学生说一说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猜一猜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学生说并说明是怎样想的?可以引导学生数一数尺子上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板书:1厘米=10毫米,毫米国际上采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1cm=10mm)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3、估一估,量一量(1)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有多厚呢?先让学生用眼睛估测,再让小朋友自己动手测量,学生量出是6毫米。(板书:毫米)。(2)先估测再测量桌上小纸条的长度,引导说出小纸条长度为3厘米4毫米或34毫米并追问3厘米4毫米是怎样换算为34毫米的,理由是什么?三、 认识分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